Redian新闻
>
关键时刻!七大知名私募发声

关键时刻!七大知名私募发声

公众号新闻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任子青 刘明
         
2023年三季度即将收官,四季度行情将展开,A股再到3100点。近期国内政策面暖风频吹,美联储在多次加息后按兵不动,市场关注四季度经济形势,权益市场能否迎来拐点,A股和港股的投资机会在哪些。
         
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七大知名私募,分别是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余定恒,康曼德资本投研总监叶翔,明世伙伴基金总经理郑晓秋,东方马拉松投资公司投资经理罗骥,淡水泉投资,畅谈四季度市场和投资布局。
         
以下是七大知名私募的精彩观点:

        

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内需正在逐渐恢复,消费和制造业等领域表现强劲,政府采取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支持经济增长,预计四季度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恢复。投资者对政策支持的预期可能会引导资金流向股市。当前市场已处于底部区间,但是否迎来拐点,还要综合考虑市场情绪、公司业绩、全球市场动态等因素,需要更多时间和数据来观察。
         

重阳投资合伙人寇志伟:四季度A股市场机会大于风险,看好两类机会,一是兼具股息和成长属性的第二层次的高息股可能具有更好的配置价值;二是医药板块中短期被错杀且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个股。
         

翼虎投资董事长、投资总监余定恒:四季度机会依然是看政策力度,权益市场或进行底部确认后迎来震荡修复阶段,后续的风险有经济复苏不达预期、海外降息拐点后置等。投资策略上选择有产业趋势的行业,把握相对确定性的机会。
         

康曼德资本投研总监叶翔:预计四季度国内经济将在政策托底的进程中,逐渐化解房地产及债务风险,恢复对投资及消费的拉动作用,走向温和复苏之路。权益市场在经济温和复苏的进程中,同时也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资本市场的改革,预计将随着信心的修复,吸引更多资金入市,推动市场的企稳回升。
         

明世伙伴基金总经理郑晓秋:四季度港股有一定机会,主要是前期市场出清较为彻底,估值调整相对到位,如果国内基本面修复、国际上风险偏好重新回到新兴市场,则港股有望收获较大的修复,但需要双重因素的共振。可以重点关注港股的平台经济、高股息央国企、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机会。
         

东方马拉松投资公司投资经理罗骥:A股的投资性价比从全球比价的角度看已具备相当有优势的配置价值,目前困扰市场的因素如汇率及外资等,因为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且资本是逐利的,长远看外资和汇率都会回归至正常水平。
         
淡水泉:当前的经济形势,既有一些周期性的因素,又有一些结构性的因素。在行业层面,周期和结构性因素的叠加造成部分行业的市场化出清。但同时,也有部分行业的调整接近尾声,正在积蓄下一轮市场和行业成长的动能,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这是转折时期的一个特点。

美联储加息进入末期
国内宏观环境边际好转
         
中国基金报:美联储在多次加息后按兵不动,国内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您如何看待当前宏观环境发生的变化?哪些影响因素值得关注?
         
张智威:海外方面,美联储加息步入尾声。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继续进行资产缩表计划。我们认为现在美国的加息周期应该已经结束,但利率可能在相对高的水平上保持较长时间。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可能会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最近几天,美国国债收益率实际上正在逐步上升,这可能会对全球资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近期的美股的下跌和其他主要权益市场的震荡走势。
         
国内方面,一些积极信号正在显现。在宏观政策层面,已经有一系列呵护措施得以实施。央行在8月15日降低了1年期MLF和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这是自6月以来的第二次降息,将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在资本市场方面,监管层也在积极发力以修复市场信心,证监会8月18日表示,将推出加强一、二级市场的逆周期调节、鼓励上市公司分红回购、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市场化并购重组改革、发展权益类基金等利好政策。
         
总的来说,当前宏观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需要密切关注美联储政策、中国央行操作、宏观经济数据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以制定明智的投资策略。这些因素将在未来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走向。
         
郑晓秋:来自内外宏观环境的压力正逐步缓解,但四季度仍难言轻松。一方面境外宏观压力逐步走平:美联储加息路径明显进入末期,但未来的降息或许比市场乐观预期要晚,高利率水平可能继续延续较长时间,海外宏观压力仍需等待实质性缓解。国内宏观环境方面,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后的政策效果仍需时间体现,对于化解融资平台风险、保交楼、资本市场等方向仍有政策空间;基本面初步呈现复苏迹象,市场普遍关注库存周期触底情况,但复苏的斜率不宜过度乐观。值得关注的因素包括国际油价走势、美国经济和就业情况变化、国内基本面复苏的斜率等。
         
寇志伟:宏观环境的两个变化值得关注。一是从国内来看7月以来宏观政策调节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因城施策政策频出,PPI降幅持续收窄,有利于经济和企业盈利企稳复苏的因素是不断增多的。二是从全球来看油价再次涨至高位,资源瓶颈的出现会导致全球金融条件的实质性收紧。
         
叶翔:美联储尽管本月暂停加息,但对未来的预期管理偏鹰,预期美国未来利率中枢保持较高水平,美元保持强势的时间会更长。国内第二次降准,则显示国内需要更宽松的货币环境。中美利差拉大,并且这种状态可能保持较长时间,对资本流动及人民币汇率、股市债市继续带来一定压力。但美国及世界多国因自身各自的问题,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的高利率耐受程度,持续的高利率水平可能引至衰退或暴雷的风险,因此未来也需要关注美国等国家的通胀就业等重要指标的变化,评估高利率状态的终点及降息开启的窗口及节奏。美联储利率拐点的确立有利于缓解全球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压力,对国内经济及市场预计也将带来积极的影响。
         
罗骥: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9月份保持5.25%-5.50%不变,其强劲的经济数据使美联储官员未来偏鹰派的预期得到了加强,同时全球的权益市场有一定幅度的调整。从数据上看,当前国内的宏观环境已进入边际好转的阶段,高层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也在慢慢见效,中美关系、地缘政治风险及房地产销售情况仍是最值得关注的指标。
         
余定恒:7月24日会议以来,国内在宏观政策层面释放了很多利好,包括印花税、降准、限减持、降费用等一系列的组合拳。当下属于下行的基本面和政策博弈的阶段。值得关注的因素,海外方面应该注意到美联储虽然9月暂停了加息,但或将高利率延长至2026年,也就是所谓的降息通道比预期的来的更迟一些,利率从更高转向更长。国内重点要关注化债方案以及后续的房地产政策,截至9月19日,中国约30城放松限购政策,后续重点看一线核心城市限购限价的取消情况。
         
淡水泉:我们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既有一些周期性的因素,又有一些结构性的因素。在行业层面,周期和结构性因素的叠加造成部分行业的市场化出清。但同时,一些调整接近尾声,会积蓄着下一轮市场和行业成长的动能,是新一轮增长的起点。这是转折时期的一个特点。
         
如果只看到调整的尾声,往往会强化悲观预期。但是如果看到的是起点,可能就会更乐观。当前的经济中,积极的力量在不断累积。很多行业依然在成长,企业在创造价值。特别是一些行业龙头公司,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有的还把业务拓展到海外,实现了逆势增长,这些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未来。

中国经济逐步温和复苏
权益市场或迎来拐点
         
中国基金报: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房地产、活跃资本市场等相关政策出台,市场预期政策托底经济,您对四季度的经济基本面如何展望?您认为四季度权益市场是否将迎来拐点?
         
张智威:自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和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这被普遍视为政策托底经济的举措,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提振投资信心,以及促进资本市场的活跃度。经济基本面方面,中国的内需正在逐渐恢复,消费和制造业等领域表现强劲。中国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支持经济增长,预计四季度的经济基本面有望逐步恢复。
         
政策的托底作用可能有助于提振权益市场的信心。投资者对政策支持的预期可能会引导资金流向股市。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权益市场的表现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全球经济走势、地缘政治风险和市场流动性等。此外,市场在一段时间内已经经历了一定的波动,可能需要时间来稳定。对于四季度的权益市场,当前已经处于底部区间。但是是否迎来拐点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市场情绪、公司业绩、全球市场动态等,需要更多时间和数据来观察。
         
郑晓秋:预计四季度经济将延续近两月的逐步复苏趋势,一方面前期政策的累加效力正逐步显现,另一方面经济内生存在修复的力量,预计四季度基本面将继续有所改善,价格和库存水平逐步触底反弹,市场或能纠正过度悲观的预期。权益市场预计还将是震荡筑底回升的过程中,很难判断具体的拐点时点,这需要多重因素的共振,包括内外政策、资金流向、市场情绪等,但整体向下风险较低,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叶翔:预计四季度国内经济将在政策托底的进程中,逐渐化解房地产及债务风险,恢复对投资及消费的拉动作用,走向温和复苏之路。权益市场在经济温和复苏的进程中,同时也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资本市场的改革,预计也将随信心的修复,吸引更多的资金入市,推动市场的企稳回升。
         
罗骥:中央政治局7月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表态,其规格之高理应从长期的角度重视。证监会等部门后续也推出减免印花税,规范减持等政策,优化IPO节奏等政策,二级市场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同时,房地产市场方面也推出包括认房不认贷等一系列托底政策,年中开始经济已出现边际好转迹象。A股的投资性价比从全球比价的角度看已具备相当有优势的配置价值,目前困扰市场的因素如汇率及外资等,因为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且资本是逐利的,长远看外资和汇率都会回归至正常水平。
         
余定恒:在基本面缓慢修复的背景下,四季度的权益市场的拐点主要看政策力度。10月政治局会议前后,或将真正看到本轮调整的市场底。等到美国真正进入衰退周期,我们的政策也就有了施力的空间。
         
淡水泉:在资本市场中,从资产定价角度来看,受情绪和流动性影响,一些资产存在低估。从资本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来看,现在处在一种情绪偏低、定价偏低的环境当中。
         
在当前的关键时期,监管部门及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要求,成为带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要看到,资本市场涉及全社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经济金融中发挥着枢纽作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仅是全社会信心的体现,其本身发展也能反过来推动经济加速复苏。
         
尽管宏观经济很难预测,但我们相信,一方面随着更多的政策举措的落地,会加速积极因素的积累、社会信心的提振和市场行业的变化,另一方面,从周期的角度看,也积蓄着下一轮成长的动能。

四季度机会大于风险
密切关注政策和经济发展动态
         
中国基金报:您如何看待四季度A股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在投资操作和策略上有哪些想法?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寇志伟:市场对中国经济面临的中期风险挑战正在形成共识,逆周期和结构性的各项政策持续出台,总的来看四季度A股市场机会大于风险。A股总体处于底部区间,换手率等情绪指标已降至很低的商品,虽然无法准确判断市场回暖的时间,但我们会维持相对较高的仓位。
         
叶翔:四季度机会大于风险。因风险释放较为充分,政策超常规扶持,基本面也在积极改善。我们将积极布局,优选标的,逢低买入,合理配置,不断优化组合,同时也保持耐心与定力,做好风险管理。
         
郑晓秋:四季度的机会在于,当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分位区间,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政策力度不断加码,后续效力将逐步显现,将有效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经济基本面逐步修复,外围市场联储加息的节奏也进入末期。当前A股市场的向下风险较低,一旦经济修复力度或政策突破关键阈值,将有望带来一波明显的修复。
         
在风险方面,外部美联储虽然加息趋缓或进入加息周期尾端,但在油价、潜在二次通胀风险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继续维持高利率的时间超过市场预期,持续高利率对于风险资产定价的影响要谨慎对待;国内则是经济修复和政策效力不宜持过高预期,经济和市场有自身发展规律,过高预期与现实的差异容易带来市场的波动。
         
在具体操作上还是要从基本面出发,结合估值水平,选取行业和公司基本面企稳向好的标的,包括率先复苏和增长的相关行业、受益于政策方向引导的顺周期品种、有望实现科技突破和引领的成长方向、周期品等等。在当前环境要做到进可攻、退可守,还是要立足基本面,少碰估值与现实脱离太远的创新概念,多立足防御,等待趋势的进一步明朗。
         
张智威:一方面,当前A股及港股的市场估值水平整体较低,多数行业的估值都已经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这种低估值情况可能受到市场中存在的大量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估值被过度压低,这也可能引发一些投资的错杀机会。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市场回调时进行布局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第四季度的A股市场持相对乐观的态度。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政策出台,而当前的经济状况正在逐渐企稳,信心也在逐渐恢复,虽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市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于明年的展望,例如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以及财政政策的积极性。未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动态,在投资中保持耐心和长期眼光,采用分散化策略有助于稳定收益实现。
         
淡水泉:针对市场未来可能存在的不同演绎方向,下半年组合构建将采取灵活均衡方式,避免过度集中,保持对市场节奏的适应。为此,我们适度降低了行业和个股集中度,增加个股及行业分布,使组合更均衡及适度分散。
         
余定恒:四季度机会依然是看政策力度,权益市场或进行底部确认后迎来震荡修复阶段,后续的风险有经济复苏和产业政策纠偏不达预期,海外降息拐点后置等。整体来看,2023年的交易机会大于配置机会,但极致的分化交易机会难以捕捉,投资上保持定力,切忌盲目跟风。投资策略上选择有产业趋势的行业,把握相对确定性的机会,比如汽车产业链和华为产业链,深度研究个股,做好前瞻布局。

深入挖掘细分行业的机会
关注医药、消费、新能源车等领域
         
中国基金报:当前主要看好哪些细分行业和板块的机会?为什么?具体怎么去做投资布局?
         
淡水泉:当前看好的细分行业和板块机会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国内海外两个市场均具备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这类公司除了是国内市场上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外,还契合了全球产业链重构趋势,在发达及发展中市场设厂,提升当地市场份额及竞争力,拓展新的收益来源。这类公司存在于医疗器械、工程机械、新能源车相关产业链等很多领域。
         
另一类公司是那些有能力充分获益于内需市场结构性机会的消费、工业、地产链等领域的优秀公司。国内市场需求稳定、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差异化的高端产品使得这些公司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这些优秀公司已经适应了过去几年经济低增速的复杂环境,形成了稳态的竞争优势和足够的确定性,并由此生成基本面的正向积累,可以很好获益于国内市场及海外市场的机会。
         
寇志伟:看好两类机会:一是继续挖掘高息股的机会。市场对显性的高息股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定价,我们认为一些兼具股息和成长属性的第二层次的高息股可能具有更好的配置价值。二是医药板块中短期被错杀且具有长期成长性的个股。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健康是一个有长期需求逻辑板块。
         
余定恒:中长期来看可以借鉴日本,选择经济下行周期的景气赛道,如牺牲品牌不牺牲品质的可选消费,如电动车;来自于人口老龄化的刚需,还有有海外增长预期的各细分子行业。中期视角,看好汽车产业链和华为产业链。汽车主要关注业绩能增长的;华为产业链主要关注业绩能增长或者技术突破受益的。
         
罗骥: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景气度较高的人工智能仍是比较重要的机会。前期的beta行情难以复制,布局上应重点投资于真正有业绩的企业。
         
郑晓秋:近期可以关注数据要素、电子和食品等方向的投资机会。数据要素方面,当前可布局拥有优质数据资源且有商业变现能力的公司以及为政府做数据管理系统的公司;全球半导体行业将进入拐点向上阶段,华为MATE 60手机配置国产核心芯片,国产半导体产业或将进入打破海外封锁的从“0”到“1”阶段,看好半导体细分产品中进入补库的公司和国产手机产业链;国内对经济的信心逐步恢复,预计食品餐饮等消费也将随之提升。同时,全球通胀见顶,原材料价格回落,有利于食品公司毛利率回升。优先布局食品中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

人工智能仍然存在一定机会
顺周期方向隐含政策期权
         
中国基金报:人工智能(AI)板块已经调整许久,四季度是否会迎来机会,为什么?还有此前市场认为顺周期的机会更明显,您怎么看?
                  
郑晓秋:AI还是有一定潜在机会,首先是在技术方向的革命性是比较明确的,当前主要是要看到标志性的应用产品落地和爆发,年初以来AI方向估值提升过快,还需要基本面和业绩的逐步兑现来配合消化,在经历近几个月的大幅调整后,若有一定的应用和产品催化,可能出现一定的投资机会。顺周期方向则与政策和经济的修复更为相关,隐含着一定的政策期权,确定性相对更强一些。
         
罗骥:AI人工智能比较重要的公司在美股偏多,国内真正能成为细分领域巨头的企业少之又少,但从景气度的角度来看,现阶段的经济结构很难有景气度增速较高的产业。因此AI仍是比较重要的。
         
余定恒:人工智能,下阶段表现偏中性。人工智能核心三要素:算力、算法、数据;未来随着模型开源的趋势,算法的重要性将逐步下降。算力,总体是不缺的;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但还没有太好的变现模式。
         
顺周期方面,宏观基本面没有明显改善,美联储利率政策没有边际变化的情况下,顺周期板块机会不大。
         
港股存在较高的配置价值
看好高股息、互联网、医药等板块
         
中国基金报:北向资金的流向受到市场关注,对港股市场的影响怎么看?如何看待四季度的港股,有哪些机会值得关注?
         
张智威:我们认为当前港股存在较高的配置价值。从估值水平看,恒生指数当前处于2002年7月以来的市净率1%历史分位,即当前比历史上99%的时间便宜,表明港股整体估值相对较为吸引;从资金流向来看,7月以来,南向资金合计净买入逾600亿元人民币,尽管港股市场近期持续震荡,南向资金却在持续流入,表明投资者对于港股市场的中长期价值持乐观态度;从公司基本面来看,部分港股公司的基本面在持续改善,港股市场也汇集科技、互联网行业以及部分半导体产业链相关的龙头公司,这些行业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有利好。
         
寇志伟:港股是对各种负面信息定价最充分的市场,目前海外机构对港股和中概股的配置比例再次回到去年10月低位附近。这使得港股对海外通胀上升和流动性紧缩等负面因素已经相对钝化。我们同样认为四季度港股市场风险大于机会。关注的重点一是高息股,二是医药、互联网等兼具成长性与估值匹配度的板块。
         
余定恒:港股历来是以外资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离岸市场,但是随着美联储加息逐渐进入尾声,港股的资金抽离最大的压力周期已过,并且南向资金持续大幅流入港股,未来有望持续成为港股的支撑力量。港股的资金面受海外影响,基本面由国内经济决定,近期港股的走势强于A股,但持续走强的动力需要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支撑,机会方面可以关注创新药,如减肥药等。 
         
罗骥:港股目前最大的问题仍然是流动性问题,但仔细看很多细分领域走势并不差,特别是高分红企业及估值便宜的公司,现阶段港股估值已接近前低,因此配置价值十分明显。北向资金是前瞻信号但不是同步信号,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外资大幅流出或流入的情况,只要相信资本市场逐利的,在人民币汇率稳定及估值足够便宜的情况下,外资仍会选择流入。
         
叶翔: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北向资金大幅流出,港股市场受海外流动性影响较大,市场资金面保持偏紧情况。随着美联储利率拐点的确认,港股市场流动性有望得到缓解。目前AH溢价指数,沪深300/恒生港股通指数均处于历史相对高位,港股通更具性价比、潜在收益更高。预计三季度库存周期筑底、企业盈利增速企稳回升,同时南向资金持续增加在港股的定价权,以高股息、互联网、医疗为代表的标的更加值得关注。
         
郑晓秋:考虑资本流动管制等因素,港股市场上国际资本的流动较北向资金更为剧烈,国际资本的相对定价权也会更强一些,整体市场波动性也较A股更大,因此港股市场在资本流向上较A股有一定的前瞻性,出清或上涨也更为清晰一些。
         
我们认为四季度港股还是有一定机会,主要是前期市场出清较为彻底,估值调整相对到位,而如果国内基本面修复、国际上风险偏好重新回到新兴市场,则港股有望进行一波较大的修复,但需要双重因素的共振,可以重点关注港股的平台经济、高股息央国企、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机会。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38岁知名私募董事长突传噩耗,旗下基金紧急清盘!曾号称“中国巴菲特”,28岁实现财务自由知名私募景林资产高云程路演反思过去三年投资得与失关键时刻,六大知名基金经理发声!三大知名基金经理,最新发声!变局关键时刻,普京说了一句特别关键的话AI投资关键时刻!值得密切关注的重要信号移民部长官宣改革!七大变化!这类申请人配额将大增!关键时刻!基金持仓频频"破限",偶然还是有意为之?86岁老人术中突发脑梗,医生被判赔67万!医生请记住,关键时刻“它”比什么都重要……795只!私募发行创年内新低,机构:A股将迎"击球甜区"关键时刻!知名基金出手了一大波私募机构突然注销,私募基金还能买么?干私募还有前景么?关键时刻,北京向他们发出明确政策信号——又有重磅ETF!七大巨头一起出手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歌星之死: 第十三节突然暴涨,原因找到了!七大基金公司最新研判什么?关键时刻,孩子泳衣颜色能救命!2个月开出罚单超百张!多家知名私募被罚,这一因素成"重灾区"谷歌迎来关键时刻知名私募持仓曝光!冰岛伊萨菲厄泽(Isafjordur),海水山景A股关键时刻!董承非最新发声中美情况有变!关键时刻,美国主动透露关键信息,中国一出场,拜登就激动了...圣母院前不宜约会天长地久李蓓:看好未来两三年牛市!多家知名私募最新发声震惊金融圈!知名私募被骗了30亿突发!这国军方宣布:关闭领空!中国大使馆紧急提醒!茅台又有大动作,联手知名私募,要干大事?短空长多,关于医药,知名私募解读中国正处于关键时刻!曾经心花怒放的巴尔扎克刚刚,央行重磅出手!人民币暴涨800点,这一数据首超欧元!七大利好齐发,A股迎舒心时刻?知名私募大佬持仓曝光!很多细分领域酝酿巨大机会!投资老将嘉实邵健关键时刻发声!预言成真了?关键时刻,韩国瑜终于宣布出山,国民党绝地反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