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细分领域酝酿巨大机会!投资老将嘉实邵健关键时刻发声!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晓辉
盘点中国开放式基金,嘉实增长混合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存在,长期保持总回报率前两名,也是标准混合型基金的总回报冠军。
1993年成立以来,该基金常年以70%的股票仓位运作,却创造出最高23倍的收益。以成长投资著称的邵健是这只超级基金业绩的主要贡献者,操盘时间长达11年零92天,任职回报接近8倍。
2015年7月卸任嘉实增长基金经理后,邵健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高端专户。在新的领域,他用高增长方法论继续创造着“能涨抗跌”的辉煌战绩。
日前,中国基金报记者在一次路演现场见到了嘉实裕远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邵健。
在当前市场多空交织,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未来走向感到迷茫的关键时刻,邵健坚定看好。他认为,长期名义GDP是市场大方向的指引。在名义GDP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证券市场长期趋势向上,中期来看,越来越多优质权益资产吸引力凸显。同时在政策呵护下,向下也有支撑。此外,结构性机会比指数更加重要,尤其在持续调整后,很多细分领域酝酿着巨大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权益类及部分对冲产品,邵健近两年还做起了“固收+”。
权益老将为何要进军“固收+”?
邵健表示,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相对而言,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属于中等风险偏好,绝对收益是中国市场最大的需求。
“经过十年的验证,我们发现,长期alpha突出的多头组合再加上固收资产构成的固收+组合,呈现出来的效果理想,收益率和波动性控制双双在线,是未来值得做的一个事业。”
以成长投资著称的邵健更侧重自下而上寻找高alpha个股。在过往的投资中,他一旦认定是好股票之后,就不再看重一些中短期的利率、宏观经济等风险。
他曾经强调,作为一个专业投资者,需要着力在可以把握的因素上。
“我能够判断的是中国市场有足够多的投资机会,有足够多长期来看存在明显低估的领域与公司,这是很好的状态。若对市场过度关注,可能给投资带来一定损害。因此,我的做法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更能把握的机会上,那就是优秀企业的选择。”
不过,近期不少投资者都在担心中国经济以及很多领域是否还能保持高增长,未来是否还有足够多的成长投资机会。
在这一关键时刻,邵健重磅发声,重申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中国股市长期看好,未来十年,趋势依然向上。
“我从业已有20几年,经历过多次巨大的市场波动,我一直以来的看法是大的方向很重要,长期名义GDP便是市场大方向的指引。”
在邵健看来,大部分经济体GDP增速经过繁荣后都会逐步减速,这是客观规律。从长期角度看,股指并不是和GDP增速相关,而是和GDP总量有更好的拟合性。
“哪怕经济回落到只有四五个点的增长,考虑到通胀水平,名义GDP还是会有六七个点左右的增长,十年下来就是翻番增长,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盈利自然会有大的上涨,也有很多新兴领域会崛起。因此,长期来说,股指还是向上的趋势。而且,现在总体处于资产荒的状态,高收益资产稀缺。”
邵健指出,关于这一点,可以借鉴一下美国的情况,过去20年美国的经济平均增速只有2.2%左右,但美股从1200点涨到了差不多3000点的水平,期间诞生了20多家收益率超过百倍的公司,还有100多家收益率超过30倍的公司。
第二,中期市场有支撑。
一方面,目前股债收益差又达到负的两倍标准差,性价比较高。从股的角度来说,很多企业估值水平处于过去三年、五年较低的状态,同时维持了较好的盈利增速和行业竞争力,所以,一些优质权益资产已经呈现出很好的吸引力。此外,政策方面,无论是经济政策还是资本市场政策,都以呵护为主,决定了中期会有一定的支撑。
第三,在中国做投资,更加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足够多的结构性机会。
邵健认为,结构性机会比指数更加重要,尤其是在市场调整很多之后,未来有着不错的机会。
目前来看,无论是传统的医药、消费,还是新兴科技以及自主可控等,大量的细分领域存在巨大的成长机会。
“比如消费领域,未来10年消费规模可能会达到现在的2.5倍左右,这并不需要很高的经济增长,只要GDP维持4.5-5%的增长,通胀率保持2.5-3%,以及消费占GDP比重提升到55%以上。在消费整体达到现在2.5倍规模的情况下,增速较快的领域很容易就有四、五倍以上的增长。”
在科技领域,像人工智能,未来几年会和各个行业融合,带来大量新的业态,以及爆发性增长的领域和公司,包括机器人、自主可控、中高端制造及农业安全等方面,在未来五到十年都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邵健透露,跟之前一样,他的组合持仓依然秉承多元阿尔法的思路,涉及众多产业和企业,整体配置相对均衡。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赛道将来由于政策、新技术挑战等原因出现了颠覆性变化,或者任何一家或几家公司出现潜在的巨大风险,都不会对组合产生本质性的影响。”
在邵健看来,很多行业和公司都具有阶段性景气的特点,把资产高度集中于一两个领域,不仅不利于降低风险,也不利于客观评价。
坚守高成长高增长策略
寻找十倍股
成长股投资之父菲利普·费雪曾经说过,真正出色的公司,数量相当少。投资人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分辨提供绝佳投资机会的少数公司,以及数量众多但未来只能略微成功的或彻底失败的公司。
在国内,邵健是少有的拥有这种分辨能力的人。
邵健是我国第一代策略师,早在2002-2003年国内尚未开始流行策略研究时,他就开始了对海外互联网的研究。在他本人看来,成长投资,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东西,也能预见到很远未知的世界。历史上,他们做过很多超前的投资。比如,斯诺登事件之前,很少有人关注网络安全,但邵健团队大概提前一年就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投资。
多年前,邵健曾尝试在组合中引入行业轮动等方法,但后来发现这种试图把枪、匕首、盾牌同时挥舞起来的做法,反倒不如专精一样武器。于是,他又重新回到非常专注地寻找卓越的公司上。
认定这套打法后,邵健一直很能沉得住。
虽然近年来市场生态几经变迁,他的投资策略十分稳定,即便十几二十年前摸索出的一些方法至今依然可以沿用。
作为最坚定的成长投资者之一,邵健在权益投资中,始终以高增长策略为主。
高增长策略主要投资动态估值低、预期收益率高的高速成长股票。在他看来,高速成长是国际主流的对冲策略之一。
“高速成长策略主要对预期未来业绩会有高速增长、动态定价较低的股票进行投资。运用这一策略的基金通常会同时对预期未来业绩会有下滑的股票或股票指数卖空以对冲风险,但主要以持有多头头寸为主。从各类对冲策略的业绩情况来看,此种策略业绩回报较为优秀。”
邵健举例,从十年、二十年维度来看,A股市场收益率最高的公司基本都是高增长的股票,包括中国总回报居前的基金大部分属于成长型基金。从全球范围来看,长期业绩比较突出的一些基金经理,比如彼得·林奇、菲利浦·费雪,乃至沃伦·巴菲特的组合里有很多公司也是成长型公司,所以,高增长策略本就属于一种长期回报比较好的策略。
邵健同时认为,高速成长策略在中国有较好的运用环境。“由于需求增长、产业整合、规模经济、垄断利润和收购兼并等原因,每隔3-5年,全球许多经济体中都会有一些企业的盈利出现数倍到十数倍的增长。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更不乏此类企业。”
然而,他也指出,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由于投资者结构、能力及投资周期等原因,只有少数投资者致力于投资能出现几倍甚至几十倍上涨的公司,这使得很多真正的持续成长公司并未被给予应有的成长性溢价,从而出现严重的价值低估,这种市场给高速成长策略的运用带来良好的环境。
实际上,邵健团队很早便拥有了寻找高成长股票的方法体系,邵健更是在中国最早提出了“大行业小巨人”、“行业整合龙头”等筛选Tenbagger(十倍股)的投资方法,历史上曾发掘并投资了大量高成长企业,涉及消费品、医药、商业、科技、互联网、航天、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诸多领域。
在邵健看来,市场从不缺爆发性增长的机会,但研究的壁垒永远存在。总有一些领域,研究的挑战很大,需要用一系列方法去了解把握,要真正搞清楚弄明白并不容易,现在很多公司已经非常有吸引力,无论是从产业角度、技术角度还是从市场持续调整的角度来说,都在酝酿着未来大的机会的诞生。
不过,邵健也坦言,对于一个组合而言,不需要里面的公司个个精准,只要十家中有三五个长期判断准确,能获得极高的回报,就足以拉动组合有非常卓越的表现。
成功穿越熊市获优良回报
作为一名任职回报最高超10倍的殿堂级基金经理,邵健对于“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痛点深有感触。
转战专户后,他在提升客户实际收益和持有体验方面,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固收+”策略是邵健近些年一直在做的尝试。
在他看来,投资者风险偏好和资产分布结构呈金字塔型,由于股票市场波动较大,接受高风险的投资者只是少数,更广泛的群体属于中等风险偏好,绝对收益是中国市场最大的需求。
谋定而后动。
早在2013年,邵健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模拟验证,他发现,用长期alpha比较突出的多头组合再加上固收资产构成的“固收+”组合,呈现出来的效果理想,不仅收益率吊打同类产品,波动性控制也很在线。
虽然首只“固收+”产品2021年1月才正式运作,建仓时点也正值市场高点区域,但两年多实战下来,业绩优异,成功穿越了熊市。同期内,A股、港股大幅调整,大部分权益基金损失惨重,不少传统“固收+”变成了“固收-”。经历大风大浪的考验后,邵健更加确信,这是一个方向很对空间也很大的事业。
“固收+策略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主要投资对象,获取基本收益,同时用少部分权益投资提升组合进攻性,具有攻守兼备的特点,适合大部分中等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过去八年,“固收+”基金中位数都为投资者赚取了正收益。在信托、低评级债基暴雷,股票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固收+”产品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不过,邵健也指出,传统“固收+”产品在收益实现方面仍面临着挑战:
一是权益投资alpha获取能力不高。多数传统“固收+”的权益基金经理更多追随β表现,且偏重选择低波动的大盘类品种,对组合超额收益贡献相对较少。
二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手段不足。多数传统“固收+”产品采用CPPI投资策略,且不能使用对冲工具,需要通过频繁买卖来调整仓位,进行系统风险防范,容易出现追涨杀跌,给组合带来较高的冲击成本。
三是由于权益部分多为低波动股票,不少传统“固收+”产品通过债券部分加杠杆及信用下沉方式获取超额收益,近年信用风险频发,原本应作为安全垫的债券资产因风险暴露给组合带来更大损失。
此外,传统“固收+”产品形态以逐日开放为主, 对于习惯短期买卖的投资者实现收益不太有利。
追求“能涨抗跌”
相比传统“固收+”,邵健团队的“固收+”策略在四方面进行了优化。
首先,身为嘉实裕远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的邵健亲自掌舵权益资产投资,以保证较强的alpha获取能力。据了解,邵健团队的权益代表组合自2016年以来连续八年战胜权益复合指数,累计战胜接近200个百分点,战斗力可见一斑。
第二,使用股指期货、期权对冲,从而控制部分权益市场波动风险,并降低频繁调仓带来的冲击成本。
“对冲,就是让我们能够比较稳健地持有高成长性和高阿尔法的持仓,让多头头寸不用特别多的被市场波动所影响。”
第三,债券信用大幅提级。固收资产投资由嘉实裕远投资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张萌负责,此前她也是公募固收领域一员猛将。据她介绍,组合里的信用债均为央国企信用债,全是最为严格的中债资信3A评级,在嘉实内部评级系统中也是最高等级的1级,信用风险远低于同类产品。
一个可供参考的公开数据,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二级债基信用债等级分布中,AAA占比为50.3%,AA+为34.2%,AA为14.1%。
此外,持有期设计,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短期行为与追涨杀跌,较好地实现收益。
“我们的策略目标是,构建中低权益比例的股债混合组合,一方面通过高等级债券的投资建立安全垫,另一方面,发掘潜力成长股加上部分对冲,辅之以可转债、定增等投资,力争实现中长期较好的回报。”
从自下而上角度看是否有足够多的高alpha标的,是邵健构建权益组合的核心考量,只要有足够多的好公司,权益仓位就会保持中高水平,除非预期市场出现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他才会考虑调整仓位结构和对冲比例。
“能涨抗跌”依然是邵健对这一升级版“固收+”策略的期许。
“就像一条船,出海之后,最好能够适应各种风浪,不要每变一下环境就调一次策略。我们相信这套固收+策略也能够兼容多种市场状况。无论相对收益还是绝对收益,我们追求的是大牛市、小牛市、震荡市、小熊市都能有不错的回报,大熊市则能控制好回撤。希望我们的收益频谱从三四个点到八九个点都能覆盖,大致对标中长期中等风险投资者。”
不过,在邵健看来,与以往相比,这只是一种同心圆式的拓展,除了在产品形态、投资范畴、风险收益特征等方面有所变化,并没有脱离成长投资的主业,超额收益的本源也没有太大改变,更多是基于多年积淀,进行了更好的优化。可以说,这个加强版“固收+”策略是他最近十年进阶之路的最好呈现。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