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回村摆摊三年,我为什么没有返乡羞耻?
你是否曾刷到过这样的短视频:在人声鼎沸的菜市场里,一个扎着辫子、戴一副圆框眼镜的年轻女孩,一边与顾客谈笑风生,一边熟练地剁着鸭子。
她的刀法稳准狠,三下五除二就把半只鸭剁成了小块,与她清秀的长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事实上,这种第一印象的反差感是准确的:她是一名返乡的大学生,正在村里的菜市场摆摊创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毕业后回农村老家是大多数人眼中“失败”的同义词。“为什么不在城里找份稳定的工作?”“大学白读了!”这些坊间的闲言碎语,在农村大学生的心里筑起高墙:他们不会像城里大学生一样将家乡视为最后的退路,反而会将返乡视为羞耻,一个极力要避免的后果。
直到现在,当职场愈发内卷化,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找时,一批农村大学生开始踏上返乡的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渐渐意识到,返乡完全可以不是无奈之举,也完全可以不必产生哪怕一丝羞耻。
当穷孩子回到穷乡
视频里这名女孩名叫林万华,是福建云霄县人。她决定在25岁那年返乡,首先是一种偶然。
她大学读的专业是服装设计与工程,毕业后在厦门找了份服装设计师助理的工作。2020年她回家过年,不巧遇上疫情突发,被困在村里好几个月。她所在的村子依山傍海,人口足有5000多人,主要靠打鱼和种植亚热带水果为生,就像个自足自足的小社会——即使封村了,生产生活也照常不误。林万华的爸妈在村里摆摊卖鸡鸭肉,那段时间和往常没什么不同,她在家时会照例帮父母看摊位,只是这一次,她开始用短视频记录生活,“当朋友圈发”。
最早发布的短视频都是15秒的时长,内容大同小异:她蹲着身子,一言不发,在不足三平米的摊位下,麻利地剁鸭子。没想到短短十几个作品后,粉丝量就增长到近10万,她非常意外,但很快意识到短视频可能是个机会,于是决定辞掉城里的工作,留在家乡创业。
林万华
疫情是偶然,出圈也是偶然,但对林万华来说,返乡又是偶然中的必然。林万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只能依靠体力劳动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但即便家庭条件艰难,林万华从小感受到的温暖并不比其他家庭少。“我爸妈以前打工都是飘忽不定的,这个工厂可能打一个月,那个工厂打一个月,但他们从没想过外出远门打工,让我们成为留守儿童。”
林家有两个女孩,林万华是长女。因为吃过生活的苦,林爸林妈尤其重视孩子的教育。当年林万华高考差几分压本科线,只能读学费昂贵的民办本科,她本想读学费更便宜的大专,把机会留给成绩更好的妹妹,但林爸爸却告诉她:“你专升本要五年,虽然本科学费贵,可是你能省下一年青春。”
来自爸妈的爱,给了林万华恋家的充分理由。即使学校离家有300多公里,她也会省下路费,每个月回一趟家。每次只要回到家里陪爸妈吃顿饭,她都会感到无比的放松,那种幸福感她难以形容,就像是一种“无形的支撑”。
林万华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
当然,当林万华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留在老家时,几乎身边所有人都表示反对。她爸妈一开始也强烈反对,原因很简单:他们在村里穷了一辈子,不希望女儿再穷下去。“大学生不应回来摆摊”“还是回去找份工作好”……摆摊的时候,她也时常会听到村里人议论纷纷的声音。一时间,她成了大家眼里的异类。
但身边人的不理解,从来不会给林万华造成困扰。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林万华也是如此。她从小就很懂事,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已经学会了做饭,还要照顾80多岁的曾奶奶。到小学六年级,她开始去小作坊里干零活,帮人挑豆子、杀鱼,挣点零用钱花。在她15岁那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工厂大量裁员,她爸妈不得不另谋生路,摆摊卖鸡鸭肉,一开始生意很差,她只能在市场里大胆吆喝,招徕顾客……面对艰辛的生计,她早就练就了强大的内心。
“如果再在乎面子的话,那一家人可能就都坐吃山空了。”林万华的成长经历教会她,不管是再小的事情,只要愿意去尝试,都会有收获。
林万华骑着电动车去出摊
上大学后,懂事的林万华开始琢磨如何养活自己。开学第二天,她就去学校食堂找兼职,“只要有口饭吃,没工资都行”。食堂老板答应下来,还额外给她200块工资,第一学期就这样撑了下来。后来她加了一个兼职群,只要没课时她就去接活:在快递流水线贴过面单,在超市柜台卖过牛奶……几乎什么兼职都干过。了解到学校有奖学金项目,她就开始拼命学习,把能拿的奖金都拿了个遍。
养活自己的感觉让林万华变得更加自信、开朗,也让她更加坚信,每一种职业都不分高低贵贱。于是在那年5月,她决定和爸妈商量,想再坚持摆摊创业试试。对于创业能否取得成绩,当时连她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好在她又一次得到了来自爸妈的支持,“我妈妈说,‘好吧,你弄弄看’,就这样过来了。”
如今再回想起三年前的“出圈”,林万华认为原因在于她的视频让观众在“反差中找到了共鸣感”。“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同龄人,读完大学后就在城市里找工作,内卷得不行,看我剁鸭子的视频就感到特解压。可能我返乡的举动,是他们想做的但又不敢尝试的。”
“摆”出名堂
当林万华决定摆摊创业的时候,她其实很有优势——这是她从小就学会的技巧。
从爸妈身上,林万华学会的第一个技巧是热情。别人做生意可能拘谨害羞,她却落落大方,用极具辨识度的微笑,主动去吆喝每位路过的潜在顾客。“哪怕他不买也没关系,至少我把态度和热情传递给他了。他这次不买,他下次可能买,他下次还不买,他下下次一定会买。”
这种热情充斥在她发布的每一条短视频里。林万华的账号名为“白菜GG”,如果你看过她的视频,就能轻易地感受到,她是真的享受摆摊的过程。卖不常见的食材时,她会贴心地附赠一道手写菜谱给顾客;试吃并不少见,但她总能多出一份用心:对于不可直接试吃的食材,比如虎尾轮根,她会特地煲汤给顾客试喝;她总是思考顾客的需求是什么,如当地人喜欢将沙蚬子和蒲瓜同煮,她就在销售时免费送瓜……
对于摆摊,林万华充满着热情
福建人擅长经商,但林万华认为她并没有经商的天赋,只是她脑子活,会有样学样,而后创新出自己的经验之谈,“买一送一的技巧,就是我悟出来的”。慢慢地,她总结出一套“三会三不”的摆摊秘诀——会赞美、会聊天、会幽默,不计较、不抱怨、不生气。“我更在乎的是能不能让对方买得开心,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促成下一次交易。”
但对于短视频创作,林万华则摸索了一段时间。大学毕业那年,她的室友在宿舍里拍了一条短视频,那是她第一次听说这种新媒介。一直到返乡后,因为闲着无聊,她才真正开始尝试拍短视频。很快,经验不足使她遭遇了创作的瓶颈:最初“出圈”的剁鸭子内容变得越来越同质化,无法再吸引新的粉丝,到了2021年底,她只能依靠直播来涨粉。
如何避免同质化内容,是林万华创作时需要突破的瓶颈
林万华不知所措,账号停更了好几个月。她一度到了放弃的边缘,想回城里找个班上,最后却发现,身体又很实诚地写起了脚本,“抱怨归抱怨,工作归工作”。她咬牙坚持了下来,并幸运地找到了创作转型的方向。“我想我既然能卖鸭子,那是否也可以尝试卖别的产品?”于是,她走出爸妈的摊位,去镇上的菜市场、工厂门口等地摆摊,而不管卖的是什么,每一期她都能凭借出色的技巧将货品“盘”光,这就像是篇连载的爽文,为她吸引了众多新粉丝。
保持新鲜感是林万华创作的秘诀,如今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思考如何调整创作的方向。而她最近一次的灵感,来源于微信视频号的粉丝。在视频号的评论区,她发现粉丝经常发表一些人生感悟的留言,受此启发,她决定把这些感悟加入到摆摊视频中来。最典型的,是她卖沙蚬子的那期视频,将沙蚬子沉淀吐沙的特性,与“沉下心做事,沉下气做人,亦能成大器”的道理结合起来:人情世故就这样在充满烟火气的场景中,实现了毫不违和的表达。
而在这个过程中,林万华也有永远不变的东西:朴实与真诚。“其实现在短视频创作是有很大水分的,但我一直都很重视真实性,宁愿从早蹲几个小时叫卖,也坚决不请托,保证和每位顾客的交流都是真实的。”也正是这份真实的烟火气,让她始终可以吸引更多粉丝的关注:在短短三个月内,她在微信视频号的粉丝数就从17万跃升到超160万,单条短视频的最高浏览量超过了1亿。
点击观看《翘翘妹摆摊记》
如今,在老家云霄县,林万华已经成了名人。乡亲们的不理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夸赞和认可。只要她一出摊,就有很多乡亲排队等着买她的产品。“甚至有时候送他们一些东西,他们还会告诉我,‘你留着送给别人。’这就是我们这边独有的淳朴民风。”
变化也发生在她身边的一些年轻人身上。在她的影响下,陆续有年轻的大学生回到村里——在她10人规模的团队中,就有4个返乡大学生。“经历了城市的毒打后,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和我一样,觉得回农村比较稳定,而且竞争压力和生活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哪怕挣得少点,陪伴在家人身边也是一种幸福。”
“做生意前先做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大学生主动返乡,“返乡羞耻”正逐渐变成一个伪命题。返乡不等于躺平,如果说以前躺平是不得已,那么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借助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数字化经营工具,农村俨然已是一片值得奋斗的广阔天地。
以视频号为例,得益于较低的创作门槛、广泛的用户基础和便捷的带货功能,正有更多像林万华一样的返乡大学生,利用这一新农具,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帮助当地乡亲增收。
直到2019年前,云霄县还是福建省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在以往,当地农民辛苦种植的农产品只能通过菜市场或小供应链消化,农民的议价权很低。而林万华通过视频号的带货功能,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和更广大的市场搭起了一座桥梁,辛苦的农民们由此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
林万华帮乡亲们收购农产品,并通过视频号销售出去
在林万华身上,这种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的热心肠是有迹可循的。她在摆摊时就乐于助人——遇到身边摊位的阿婆辛苦种的菜卖不出去时,她会把菜全买下来,然后再以相同的价格卖出去;在自己摆摊时,她的秤杆永远都翘得很高,斤两给得比较足,以至于“翘翘的”已成为她极富辨识度的标志。“做生意更多就像在做人,卖东西之前先把人做好。”她坚信好的商业都是互惠的,长期主义的思维会让自己走得更远。
如今,视频号已成为林万华运营的重心。今年4月,她发布的一条关于当地特产虎尾轮根的视频,就为当地农户带来了超9000个订单。视频号的高转化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9月23日,她在视频号进行了首场带货直播,推广各地的农特产品,单场带货销售额突破1000万。
在林万华之外,是更多个林万华。
大学毕业后,25岁的赖家益回到家乡广西合浦县,成了一名小学老师。闲暇之余,他利用视频号记录自己的乡村生活。随着粉丝涨到70多万,他直接带动了周边村子的红薯种植和售卖,将就业留在了当地,让自己的学生摆脱了留守的困境。
27岁的邢云飞回到家乡威海市石岛镇,给渔民父亲拍摄出海捕鱼短视频,因自然而纯朴的风格而受到众多粉丝的喜爱。他第一场在视频号的直播,就冲破了10万的单场观看量,如今更是实现了月入百万销售额的小目标。未来,他希望带动更多的乡亲参与进来,把更多家乡的好物推荐给全国的消费者。
2017年,90后渔村姑娘小慧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连云港市下口村,帮助家里经营海产品小店。去年4月,她开始在视频号探索直播带货,坚持一周直播5到6天,一天播6到7个小时,磕磕绊绊小半年后,她从直播小白进阶为一年卖出超百万单的明星主播,吸纳了更多本地人就业。
以林万华为代表的新农人们,正利用视频号这一新农具,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在视频号上,一批返乡新农人的创业实践已经结出了累累的果实。他们透过一方屏幕,利用视频号的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功能,为各具特色的当地农产品打开了销路,为村民增收创造了可能,也让乡村这片古老的土地,诞生出新的故事。
当乡村充满活力,“返乡羞耻”就不再成为一个问题。不过,这也不意味着返乡成了一种必要。在采访的结尾,林万华提到了自由选择——她的故事并非鼓励所有人都返乡创业,而是希望年轻人不要有那么多包袱,突破条条框框,大胆去走人生的路,“不是因为背负了某种负担,而是享受这个过程,热爱这件事情”。而对她来说,每次摆完摊回家,就是最幸福的时刻了。
于是在她每条短视频的结尾,你都能听到她说同一句话:“走了,回家吃妈妈做的饭。”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丨袁昌佑
作者丨夜间部
图片来源丨微信视频号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