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是排除了物欲的快感
苏轼《超然台记》荐语和批注
荐语
不论做人,还是作文,我最看重的是真性情。在中国古典作家中,庄子是真性情的鼻祖。中古以降,把真性情发挥得最为淋漓尽致的,非苏轼莫属。苏轼是一个旷世奇才,他兼有赤子的率真,诗人的敏感,英雄的豪迈,智者的幽默,哲人的超然,这些品质荟集于他一身,真是造化的奇迹,中国文学的大幸。然而,从世俗的眼光看,他的一生可谓不幸,充满坎坷和苦难。在他的时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是做官,而他的率真使他在官场上到处碰壁,连遭贬谪。若问他是靠什么在人生困境中始终保持真性情,我们在本文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真性情之人,不但有诗人的心灵,热爱人生,富于生活情趣,还必须有哲人的胸怀,彻悟人生,能够超然物外。倘若没有后者,人就会受外部事物和外在遭遇的支配,患得患失,生活情趣便荡然无存了。超然未必是消极的出世,反而可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你和你的人生保持一个距离,结果是更能欣赏人生的妙趣。
批注1:物有无可观,取决于观物之人的心灵品质。心灵贫乏之辈,眼中的世界也必然贫乏。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那些只知功利的忙人是看不见明月和竹柏的美的。惟有在心灵丰富的人眼中,世界才会呈现其丰富的美。
批注2:看世界的眼光有两种。一是出于物欲、占有欲,其实质是“游于物之内”,被物控制,结果是痛苦。这与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所见略同:无穷尽的物欲是痛苦的根源。二是审美,其实质是“游于物之外”,这与德国近代大哲康德所见略同:美感是排除了物欲的快感。
批注3:从富庶的杭州调任穷僻的密州,生活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人们都认为苏轼会不快乐,可是一年后,他不但胖了,而且白发也变黑了,原因是此地民风淳朴,与官民相处愉快,且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这样的生活更适合他的性情。可见超然的心态还有利于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可以养生。
插图:本文插图原作为个人收藏,想了解其他更多画作信息,欢迎加入"蓝袜子艺术赏析群"。
在"赏析群"里,喜欢艺术的朋友们一起欣赏画作,分享日常。如果您喜欢艺术,可添加蓝袜子微信(ID:lanwazi3333)也可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赏画,一起过有艺术的生活。
推荐好书
优质文章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