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年前我嘲笑他,14 年后我活成他
1.
大家好我是许无,身为编辑部唯一一个游戏爱好者,我最近有了一个新发现:
现在的年轻人啊,都在重新玩《植物大战僵尸》。
没错。就是这些噗噗吐籽儿的植物。
没错。就是这些两眼无神的僵尸。
点开这个音乐,这就是你童年的 bgm。
你可能还没发现,这个占据你学生时代一大部分时光的小游戏,已经发行 14 年了。
这款游戏当初有多火?
这么说吧,在电子设备还没有那么普及的 2009 年,当它发行时,装机量就已经达到了千万次。
后面出的手游版,至今下载量已经接近 5 亿次了。
回想起那些日子,感觉根本就不是植物和僵尸在大战。
而是你和父母在“大战”。
因为这是少有的能让一家人全都沉迷其中的游戏,抢着通关,互相的炫耀和合作,简直就是这个游戏的家常便饭。
直到今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评论区还有许多崭新崭新的评论,每天不断地怀念着,这个售价只有 21 块钱的小游戏:
在B站游戏区,已经上班的 90 后也开始纷纷怀旧。
并带着自己不再纯洁的眼睛,洞察到了些脏东西:
但不得不说,真是说到我心坎里了。
我工作 5 年了,现在回看这款游戏,感觉它简直就是当代打工人的图鉴。
里面的每个植物、每个僵尸、每个设定,都在演我。
而且演得是那么精准,那么全面。
社畜们的喜悲,全在里面。
2.
先简单介绍一下游戏机制。
一句话讲,就是有僵尸要吃你的脑子,而你要用各种植物抵御僵尸的攻击。
然而现在再回看,才发现最适合我的角色,可能不是有脑子的主角,而是我亲手种下的植物。
比如向日葵,大家都有印象吧。
只需要 50 阳光,种下去就开始摇头晃脑,嘎嘎给你产阳光,实现经济的正循环。
我小时候一直觉得它是最完美的植物,又便宜,产出又快,放在后排能做好后勤保障,关键时刻还能放在前排当炮灰,挡一挡僵尸。
怎么会有这么物美价廉的植物啊?
直到我开始上班。
因为我发现,这个向日葵,不就是刚毕业的我吗!
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脸上还永远挂着清澈而愚蠢的微笑。
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要发光,我要发热,我要为公司这个大花园做建设!
然而这样的日子没坚持多久,我就顺利晋升为迷惑菇了。
很多人可能已经忘了,这个游戏是有夜间模式的。
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打过了前十关,度过了试用期之后,不管是植物还是僵尸,都要开始加班了。
尤其是僵尸,大半夜还得往前冲着送死,这才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说回迷惑菇。
它是夜间模式的植物之一,也是蘑菇中的典型代表,效果是迷惑一个僵尸为你而战。
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如果你把迷惑菇种在白天,它就会睡着,不工作。
而此时,你只需要给它喂一个咖啡豆!
它就又活蹦乱跳地开始工作了!
这不就是每天端着一杯咖啡,迷迷糊糊去上班的我吗?
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其实我就是一株迷惑菇。
每天靠咖啡续命,而工作内容就是说服别人帮我工作。
但是,所有蘑菇是都会在白天睡着吗?并不是。
因为还有一种蘑菇叫做磁力菇,当你把它升级之后,它将变成唯一一种不会在白天陷入沉睡的蘑菇。而它升级后的形态叫做:
吸金菇。
效果是全屏吸取金币。
因为可以一直获得金币,所以白天也不需要任何额外动力,就可以一直保持工作的状态。
但是重点是,它根本就不会攻击!
每天在那一动不动,保持清醒的唯一动力,就是吸一点金币。
我这已经不是看到自己的影子了,我都快看到自己的高清画像了。
吸金菇这个设定,实在是太形象太具体了。容不得我反驳一点。
当然了,隔三差五的,我偶尔也会当一当烟雾菇。
因为在烟雾蘑菇的背景设定里,它最早是在面包房里负责生产酵母孢的。
但它为什么又去杀僵尸了呢?
因为它觉得面包房的那份工作,没有前途!
而杀僵尸,可以让它重获工作的意义和动力。
用它自己的话说,就是“感觉自己与众不同了。”
所以基本上把这三个蘑菇种在一排,就可以当做我的职场写生了。
具体的安排是:周一迷惑菇,周末烟雾菇。
周二到周五,我全都是吸金菇。
因为吸金菇和现在的年轻人最像的一点,就是每天也把搞钱的想法挂在脸上,但真要搞钱了,选择的方式还是老老实实去上班。
这已经不是种在花园里了,这是种在我心坎里了啊。
3.
不要以为这就完了。
因为在职场之外,你也能在《植物大战僵尸》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在双枪豌豆的介绍里,是这样写的:
“它通过射击豌豆来保持与人们的距离。”
“但私底下,它仍然渴望爱情。”
怎么会有人又渴望爱情,又不想和人接触的啊?难道是天天坐在家里,从不社交,就这么单纯地奢望着爱情降临吗?
哦,对不起,原来我就是这样。
而在以对战作为核心游戏规则的游戏里,还有一种植物,竟然会主动寻求避战。
那就是胆小菇。
它在敌人靠近时会躲起来,装作看不见,任由敌人经过。而它的台词是:
“谁在那儿?快走开,我不想见任何人。”
我要承认,相比于可云,我的状态更像是胆小菇。
不敢大庭广众地发疯,只敢冷漠地说一句,我谁也不想见。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胆小菇但有人靠近时,不仅会躲起来,还会哭。我的一位同事,对此有一个很客观的评价:
“换我我也哭。”
《植物大战僵尸》这个游戏,除了白天和黑夜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地形关卡,比如泳池。
泳池的规则是默认不可以种植物的,但是如果你提前种下一个睡莲,就可以再把植物种在睡莲上了。
且不说这种排除万难也要努力工作,没有位置就自己创造位置的精神有多可贵,光是睡莲的介绍,就足够我产生共鸣了。
因为在睡莲的介绍里,是这样说的:
“它从不抱怨。”
“它也不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把植物种在它身上,它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那意思就是,你种吧,你守护吧,你爱咋咋吧,我不在乎了。
这不就是已经躺平了的我吗?
不光是睡莲,就连这个游戏中的最强大的植物——玉米大炮,都有着同样的感悟。
玉米大炮是很后期才能解锁的植物,需要花费 500 阳光,是向日葵的 10 倍。但产生的威力可以一次性清除一片僵尸,是这个游戏里最强的植物,没有之一。
而在它的介绍里,你会发现,这么强大的植物,却有着如此朴素的疑惑。
“它毕业于哈佛大学。”
“它就职于纽约的一家律师事务所。”
“它一发玉米就能炸掉整片僵尸。”
“但内心深处,它仍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在工作。”
我虽然不是哈佛毕业,但是我也深有同感。
这一颗玉米大炮,就这么精准地砸在了我的心尖上。
不得不说,这款十几年前的老游戏,像是提前拿到了我的人生剧本一样,把我各个阶段所遇到的困境和现状,都如实地设计了进去。
好像我种的不是植物,而是我日复一日的生活。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当我浏览这个游戏的评论区时,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感悟。
从这个游戏里看到了自己的,远不止我一个人。
但一句发言,让我又一次打开了全新的视角:
“植物已经不错了,我感觉我像是那个僵尸。”
4.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了。
几乎每个周一上班的时候,我在楼下遇到同事,都会得到这样振聋发聩的评价:
“你好像《植物大战僵尸》里的一具僵尸啊。”
太具体了,不是香港电影里的僵尸,也不是盗墓小说里的僵尸,而是这个游戏里的僵尸。
——没那么死气沉沉,还能拖动身躯前进。
——有很强的目标感,以及注定倒下的结局。
——最关键的是,努力感十足。
别的僵尸主打的是凶神恶煞,恐怖骇人。但是这里的僵尸主打的则是努力。
我至今都记得在游戏里,当僵尸靠近的时候,我放下了一个坚果墙,然后那只僵尸就会一口一口地啃食坚果,直到自己倒下。
他的动作搭配上音效,在年幼的我心里刻下了一道风景:
如果努力可以具象化,一定就是这个画面了吧。
《植物大战僵尸》的作者乔治·范曾经在一次采访的时候,被问到这个游戏到底想向大家传递些什么。
他回答说:
“我们希望玩家能感受到,每一种植物都是有梦想的。”
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作为反面的僵尸,是没有梦想,只有目标的。
而这个目标甚至都不是一个清晰的目标。
僵尸只知道要吃脑子,为什么要吃脑子,为什么非要吃我的脑子,都在设定中被一笔带过。
就这样怀着不清不楚的动机,僵尸们在早已规定好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去。
如果说僵尸和我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那就是——
“真的很需要那个脑子。”
比如一开始僵尸会给你写信劝降,但是信件的质量可以说是此地无银,欲擒故纵,无中生有,狗屁不通。
然而在你不听劝告,没有开门投降之后,僵尸也是会恼羞成怒的。
他们的信件就会变成这样:
怎么说呢,僵尸人还怪好的。不管你上不上当,他们都有商有量,并且很有礼貌。
像极了生气时的我。
而且僵尸们为了能更好地完成目标,还会主动去学习一些才艺,或者是升级一些装备。
这和我为了工作自费开通 WPS 会员,以及下班后自学 PS 操作指南,有什么区别?
比如用知识武装自己的读报僵尸。
在报纸被打掉之后,他的脑袋上还会冒出一个问号。
那意思就像是在说,“咋还不让学习了呢?”
还有走文艺生路线的舞王僵尸和伴舞僵尸。
伴舞僵尸在被消灭后,还会被舞王僵尸重新召唤出来。仿佛是一茬又一茬的底层员工。
他们的可替代性有多强呢?
这么说吧,这四个僵尸共享一个名字,中间的舞王单独享有一个名字。
有走体育生路线的撑杆跳僵尸和橄榄球僵尸。
也有体力不够,载具来凑的冰车僵尸。
然而无论如何努力,等待他们的也只有倒下这一个选择。
曾经有人好奇,如果这些僵尸以后变老了,该怎么办。
撑杆的撑不动了,看报的看不清了,雪橇小队也变成四个老头儿僵尸团了,会怎么样。
@适当翻耕 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下,为僵尸们写下了一封封悲壮的讣告。
他写撑杆僵尸时,这样说到:
“我跳过坚果,迎接死亡。”
“我没有未来。我的存在,是为了别人的未来。”
他写读报僵尸时,这样说到:
“我总是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
“甚至在进攻时还是沉浸在我的世界。”
“为什么?要残忍的剥夺我最后的希望。”
他写铁桶僵尸时,这样说到:
“我偷偷地告诉你。”
“其实豌豆打在铁桶上的声音,真的让人晕头转向。”
5.
而当我凭借这些记忆搜索这款游戏的信息时,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
据我观察,网上提供的植物图鉴,往往是活灵活现地摇摆,或者攻击。
然而到僵尸图鉴的时候,网站还会贴心地为你奉上他倒地的样子。
像是在告诉你,对于僵尸来说,被打败才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接连的事实让我不得不陷入深思:
“也许,我真的是一只僵尸。”
而当我还沉浸在这个事实中无法自拔时,那个阴魂不散的戴夫又突然从屏幕左侧冒了出来,这狠狠地提醒了我:
“差点忘了你这个坏东西!”
一个有点反直觉的事实是,其实我们守护的不是戴夫的院子,僵尸要吃的也不是戴夫的脑子。只是他出现的频率太高了,加上小时候看不懂英文,才误以为我们是戴夫的打工仔。
实际上戴夫只是个有点疯狂的邻居。
但现在重新看戴夫这个角色,已经顾不上什么邻居不邻居的了。
因为他实在太像我的老板了。
我辛辛苦苦打败了僵尸,守住了院子,戴夫这个时候就会冒出来,“热情”地向我们推销他的产品。
我以为我是个守护者,原来我只是个消费者!
而他最和蔼可亲的时刻,就是一开始的新手教学。
他会作为旁白,一点点地教会你如何抵御僵尸。然而在你学会之后,他就再也不会出手相助了。
再看看他的那些台词,堪称早期 PUA 大师:
“现在出发,给我拿个冠军来!”
“想要一个额外的植物槽吗?攒够钱来吧!”
“想要生活得更好,要常来这里逛逛啊!”
“阳光菇不如向日葵敬业,它总在大白天的睡觉。”
...
这也就难怪一直有人说,戴夫才是这个游戏的最终反派。
不管他是不是游戏的 BOSS,反正他真的很像我的 BOSS。
不得不说,小时候玩这个游戏,根本没有发现那么多“彩蛋”,只知道傻傻地要守护住这个院子。
好像守住了院子,就守住了快乐,也守住了那个时候的自己。
但是随着我不断长大,也逐渐从这个游戏里读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从刚看到夜间关卡的神秘感和兴奋,到现在只觉得植物和僵尸还要上夜班的可怜。
从刚击败一大波僵尸的喜悦,到现在深深地与注定失败的僵尸共情。
从一开始看到僵尸的劝降信不屑一顾,到现在恨不得请他们进门吃掉我的脑子。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累了,毁灭吧。”
6.
《植物大战僵尸》最初带给我们的回忆是什么样子的呢?
网上有一个关于“我们到底从植物大战僵尸里得到了什么”的提问,它的下面有一个回答,或许可以概括这款游戏:
“快乐,大把的快乐。”
那个时候的我们不用考虑自己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只管和朋友或者父母一起,挤在小小的电脑屏幕前,一遍遍的讨论着过关的方法。
那个时候的安全感,无非是在豌豆射手的面前放一个坚果墙。
那个时候的成就感,也无非就是打掉一只自己没见过的僵尸。
就连那个时候的快乐,也是简单即时的快乐。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张图,两个孩子坐在床上,对着电视正在玩一款电子游戏。他们的父母在身后无意间拍下了这一幕。
而网友则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并感慨道:
“这一刻是你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可那时的你并不知道。”
在《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区评论里,你也总能在回复中看到这样一条留言: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当时的那种快乐,我们以为第二天就不会记得了。
其实我们只是很多年后才会突然想起。
而现在,我们又从这款游戏里,看到了新的东西。
坏消息是,这些快乐可能没那么单纯了。
但好消息是,至少还是快乐的。
比如小时候会更喜欢小喷菇,虽然是免费的,看起来弱弱的样子,但是培养到后期就会变得很厉害。
然而长大后,就更喜欢窝瓜了,因为可以看谁不爽就坐死谁。
再比如@beckie仔 说,他小的时候会把向日葵种在最后两排,前面层层护卫,誓死要保护向日葵。
但是长大后懂得了新的战术。
把向日葵当做即种即收的移动阳光,僵尸来的时候也不用种坚果墙,就把向日葵放在前面当炮灰就行。
因为向日葵又便宜,恢复得又快。
尽管听起来“残忍”又“现实”,但他确实凭借这个战术,无往不胜,一路通关。
这种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
小时候在全心全意地保护那颗脑子,现在已经不怎么在乎了。你要脑子就拿去,反正我留着也没什么用。
但是这点快乐,谁也别想抢走。
我当然清楚,那个无忧无虑的夏天是回不去的。
我当然也知道,21 块钱买不回那个童年。
但反复地从这个老游戏里看到现在的自己,肯定不会是一种巧合。
而这背后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款游戏和那个花园,正试图用它们的方式偷偷告诉我:
“请不要忘记,14 年前的那些快乐。”
撰稿:许无
实习生:兔子
晚祷时刻:
小时候,
我们有不得不保护那颗脑子的理由。
就像长大后,
我们也有不得不战胜生活的理由。
小时候能击败 9*6 的格子
长大后一定也可以击败
996 的生活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