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内娱终究是容不下活人了

内娱终究是容不下活人了

明星


作者 | 永舟


国庆档还没开幕,一些“血雨腥风”就已经在后台掀起来了。


九月底,一张信息来源不明,却被广泛传播的营销号“爆料”称,疑似《坚如磐石》的一名主创因偷税漏税被调查。


几乎不需要辟谣时间,这条消息就各方面被证明为虚假。不过,这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大量网友对此表示了真切的遗憾——可惜不是真的。


人们爱看“塌房”,越是处于行业顶端的人塌房,越能带来某种怪异的胜利狂欢。而现如今,这背后的集体意识已不再是单纯的八卦趣味。


《所以,我就推你了》剧照


凡“XXX偷税漏税”等句式放出来,就会即刻激起某些受众的兴奋点,不是担忧和愤怒,而是似乎验证了自己心中某种预设的“幸灾乐祸”。


但凡谈及演员明星的收入,必然听到有人阴阳怪气地说“208”。但凡涉及偷漏税的传言,大家就倾向于信以为真,先入为主地相信行业乱象无处不在,并在真相未清之前就大力地批驳。这些都是一样的道理。


现实中每个人不同的具体处境被抽象化为一个个相同的标签。一个真实的人似乎越来越难以被接受了。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那英当年发在微博上那句“妈的,最烦装逼的人”,也会被翻出来怀念一下。恰好,今年距离这句话的语境整整过去十年了。


人们开始怀念曾经那个有话直说,敢骂敢恨的娱乐圈。明星演员们能在职业身份之外做一个真实的人,表达真实的情绪和情感。


而今,打开微博,想起好久未见的某些人,搜出来,要么更新时间停留在几年前,要么只剩下作品和节目宣传。一些年轻明星看似分享生活,其实除了精美的自拍美食与风景,空无一物。


那英早期发布的微博动态


某位中青代顶流,凌晨吐露几句不积极的情绪,几小时后窜上热搜,被剖解,被嘲笑,被担忧。不到一天,删除了微博,换上一个清爽阳光的表情。


原来“顶流”维护公共形象的压力这么大。


女演员咏梅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一张吃面的照片,配文“享受生活”,评论区立刻拉开弓弦:“208”吃碗面就是享受生活啦?


为他们说话的人,则是“共情208”,这种指控的应用范围已经像失控,蔓延至所有公众人物。


而一个敢于表达感受,敢于冒犯的人,动辄热搜,在舆论层面很难再有存活空间。大家开始习惯将自己锁进缄默的围墙,扮演绝对正确、精准、程式化的“AI”。


无论是人变得AI化,或是AI越来越“人”化,都让人后背发凉。



失  语

十多年前,天后王菲发微博说:“围脖(微博)真好,有血有肉的。”


那是一个放在今天必然掀起“血雨腥风”的时代。古力娜扎听见邻居女人被丈夫家暴,发微博表达自己因害怕不敢帮忙,不担心被网友批评冷漠和冷血。


吴京喊段奕宏“死鬼”,说他“骚气”,还屡次发博袒露自己想找老婆的渴望,不担心被骂“油腻男”。


刘恺威连发好几条微博大声示爱,不担心今后的分开,也不担心分开后被网友翻出来冷嘲热讽。


他那时一定不知道,没几年后,与郑爽分手后的张翰,竟连一碗牛肉面都不敢吃。


网友质问张翰怎么还吃得下牛肉面


香港娱乐圈性情更加直露。1990年,黄霑在节目《今夜不设防》里问张曼玉,刚回到香港就去参加选美比赛,是不是贪慕虚荣。张曼玉大方承认,“是啊,绝对是贪慕虚荣。这是事实,不怕说出来,而且也不是丑事。”


旋即,倪匡随后在一旁补充说,“人有权利贪慕虚荣”。


张曼玉在《今夜不设防》中说“绝对是贪慕虚荣”


今天,那姐英早就不再当众说“妈的”,微博改为半年可见,公众人物再也不发感叹号,暴露情绪是可耻的。


有的明星为了免责,直接把微博账号从个人名字改成“名字+的微博”,至少从语义上,这个账号不再能严格代表本人言论。


媒体记者采访公众人物,也明显感觉到吃力愈重。


十几年前,同行前辈采访老艺术家,文章写完后都毋需交予对方“审稿”,这是一种对专业主义与双方诚意的信任。


《假装热情》剧照


而如今,一篇公众人物的采访,被删得面目全非是常有的事。尤其是最生动的、能展示受访者真实性格的部分,“保险起见”,都最好抹去。只留下与公关宣传语大同小异的口水话。


这是经验使然的怯,也是一种内化形成肌肉记忆的自我阉割。因为展示真实的人格与性情,对维护人设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带来隐患。


事实上,作为受访者——无论是演员明星也好,作家学者也罢,真诚且乐于表达者不在少数。而作为记者,也希望能通过经由受访者内心许可的对话,还原丰富一个商业形象和人设之外的,生动鲜活且真实的人。


但很多时候,从采访提纲到稿件建议,从头至尾都接触不到受访者本人的意见。他们被很好地“保护”起来了。



连  锁

公众人物有自己的应激反应,公众自然也有。


今天最常见的一种反应,是万事皆可“208”的归类,是动辄“不要和明星共情”的提点。


过去几年来,一些曾位居流量巅峰的明星,因为丑闻或违法行为“塌房”,永久消失在公众视野。


但他们留下来的一些名词和“梗”,则作为外界对这个汇聚巨量名利的圈层的审视和质疑,在互联网上被沿用至今。


许多“塌房”的明星往往都有些共同点,比如拿不出令人信服的作品,借某些契机迅速走红。对他们来说,“实力配不上地位”的质疑早非一朝一夕。


《小欢喜》剧照


当公众对那个圈层的想象被打破,那些肮脏的、龃龉的,不堪一击的东西流出来,某种曾经留有余地的想象真空被填补了。曾经被压抑过的情绪忽然找到了一个出口,而且这个出口很开阔,很安全,如“傲慢的精英”,“208”。


到了今天,那些借负面流量事件爆火,拥有鲜明道德色彩,且传播力巨大的名词,其语义外延正在逐渐扩张,且暗中发育成了一张无所不包的、集某些公众情绪为一体的共享网格。


使用者往往不需要经历理性的思考,因为这些词语本身已经携带足够浓度的情绪。


“多数人”的正义掩盖了法律和规则的秩序,身份正确代替了事实正确,“就人论人”取代了“就事论事”,价值审判掉入一种身份先行的窠臼,个人表达成为一件危险的事。


一种颠覆性的力量磁场便出现了:那些看似处于财富与名誉顶端的公众人物,在舆论层面其实变成了“理所当然”的弱者。他们就像一丝不挂的彪形大汉,被一群戴着面具的孩子围在中央。前者虽然有力,但后者人多势众。



脆弱的身份

“208”的泛化,反映了公共语境下一种愈加明显的身份对立。


人们懒得去分析不同职业的性质和特点,而是更愿意从收入、流量与社会资源这些东西去量化不同群体。


在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价值划分里,横漂配角和顶流巨星,共享一种身份。从演员明星到主播网红,凡拥有一定公共影响力及粉丝的人物,吃的都是“公众”这碗饭。受到多数人的喜欢,被多数人认可,他们才有向上走的空间。


《宠爱》剧照


于是,活在台前的人,为了留住最大公约数的粉丝,想方设法满足公众的情感需求,甚至是取媚。


就像近期被广泛谈论的电影“短视频”化,今年的两部票房黑马《消失的她》与《孤注一掷》都是如此,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靠话题和标签吸引观众,生产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情绪“大锅饭”,比起精致的私房菜,性价比更高。


“情绪”成为票房催化剂,作者要表达什么不那么重要,观众想看什么才最重要。就像《圆桌派》里窦文涛曾问王晶,为什么近几年的票房纪录都出自内地导演而非香港导演之手,王晶给出的答案是,“情绪”。


公众情绪越容易受到伤害,就需要越谨慎的公众人物。他们不是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而是将重心更多放在了安抚受众与粉丝的情绪情感上。


比如已成为一种程式的道歉。在今天,无论大小事,动不动就道歉,越频繁,越不可信,却依然被频繁地使用着。


《所以……和黑粉结婚了》剧照


有人因为引用错了一句作家书摘而道歉;有人因为说了一句冒犯他人的话,道歉的核心对象不是被冒犯的具体的人,而是自己庞大的粉丝群体。最好再有教养地补一句“抱歉占用公共资源”。


本质上,他们是在为自己的人设而非行为道歉。


人设是明星的立身之本,也是其商业价值的重要部分,在今天,这部分占比越来越重。


道歉,是因为某些行为与初始人设相悖,比如抽烟与“五好青年”相悖,说脏话与“甜妹”相悖。


历史上没有哪个演员、歌手,会因为抽烟、说脏话而丢了饭碗。但在今天,人设与商业利益暗通款曲之紧密,已经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一点,从商业利益各方的反应程度可以略加看出。凡明星出现负面新闻的蛛丝马迹,邀请该明星代言过的商业品牌,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删除相关微博,静待石头落地,即刻官宣割席。


明星人设有关职业道德问题 /《圆桌派》第三季剧照


曾经有一个外国品牌,因为请来代言的中国明星接二连三塌房,最后索性开始请舆论层面更安全的体育明星。


同样是明星,同样是人,其实没有任何理性要素能保证哪个比哪个更安全,但可以确定的是,相比起体育运动员,颜值、财富都被视为远高出常人的娱乐明星,的确更受“万人瞩目”,更容易出现在热搜头条。


从拥有人设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就被人设所统治和驾驭了。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身份,都变得无比脆弱,不堪一击。



真话和真心,都难活

“活人”在今天的公共语境里难以生存,除了来自外部的舆论倾轧,行业内部,也长期充斥着瓦解真实的高压。


歌手李玟,怀着一腔对音乐的热情和真心去参加《中国好声音》,却被要求操弄公正,虚造分数。她的绝望不仅仅来源于被迫作假,而是她的呐喊与愤怒,在当时并未得到重视与支持。


有为她发声的学员,要么因为人微言轻即刻被“处理”,不到几小时就删除微博,换上一句规整的道歉,为自己的“不实言论”。


这是一个不容真话和真心的圈子。《仙剑奇侠传3》里饰演花楹的演员郭晓婷,曾在采访里吐露称,自己在参加综艺《演员请就位》时,发现大家都是来搞人际关系的,拍有些剧像在拍广告,自己只是说台词的工具人……结果是,郭晓婷被指责“又当又立,背刺内娱”。


郭晓婷在接受GQ采访时直言参加综艺《演员请就位》时,发现大家都是来搞人际关系的


显而易见的是,人们越来越容易代入“自我”了。无处不在的自我,是被个体出卖的集体,是被戳穿某些不违法但也不光彩真相的暗面,也是对于一个携带负面情绪、不那么合群的他者的排斥。


歌手刘宇宁在直播时说了一句,“古装剧不需要演技”,即刻被口诛笔伐。但客观来看,近几年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各类古装偶像剧、仙侠剧,的确是有流量和颜值就能爆,演技在哪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和反问的问题。


有时候,大家渴望真实,却只愿意相信自己期待的真实,而不能接受具有冒犯性和锐角的真相。


于是乎,人们一面渴望“真人”,一面害怕真实人格所具备的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只能接受“人设”,而不能接受“人物”。一面感慨“没有活人”,一面不允许真情实感但或许具有冒犯性的个人表达泄露。


明星人设,是全社会的一场共谋 /《圆桌派》第三季剧照


时代的主流情绪在这当中扮演了重要的一环,承担着衔接公众人物与公众之间的情感链条。


问题在于,时代价值是在不断流动的。在草根偶像的黄金时代,个人的努力叙事,经由明星与媒介放大传递给公众,同类话语的感染力是有效的。


而在当下,诸如努力叙事等价值不再吸引人,姻缘嫁娶声浪也盖不过独立与觉醒。无论是几年前对“996福报”的嘲笑,还是如今被年轻人首肯的“躺平论”,都是对过去一套叙事的纠正回应,也成为攻击“另一群人”的称手武器。


只不过,约束强者的,从来不是弱者的口水,甚至不是道德法则,而是被多数人认可,且能够被多数人坚定维护的法律。



编辑 | 苏米 吴擎

排版 | 八斤



点击图片 即刻订阅


更多资讯


南风窗原创访谈节目

 《致敬实干家》 

人生如远征,致敬实干家。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magJiang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收容不下了…边境日增1200无证客…庇护所吃不消!CBP被迫释放!「中戏最丑女演员」,又来教内娱做人了日本一女生去东京前后对比照爆火全网,堪称“大变活人”!网友直呼:女人太可怕...怎么识别一篇颠覆性研究是不是“民科”文章?看完气死!被强奸仅一元赔偿,内娱终于敢拍这丑闻!吴京x英国郭达!《巨齿鲨2》英国正式上映,中英强强联手阵容不要错过!5124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富金山战役 12哇!内娱终于出了个性感的狠女人!唯快不破的世界,从容不迫的贝壳汇聚几十个“活人”的综艺装不下了,真的装不下了!靠谱的团队,容不下这类人全球最美长公主18岁,太后泣不成声:孙女翅膀硬了,容不下我了...碧桂园的违约正式宣告,房地产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青山哥哥绿水妹》&《忘不了》百时美施贵宝陈思渊:激活创新,先激活人高质量临床研究是怎样炼成的——畅谈研究精髓与炼成之道 | GW-ICC 2023 第一直播间“芭比风暴”终究是没能躲过…一觉醒来全世界都变粉了!终究是微信替腾讯扛下了所有全北京家长都在等这个消息……终究是错付了!听了李玟的控诉录音,觉得内娱不需要“活人”内娱新宠妻狂,我看不下去了TF线下活动 | 8月5日,TF112数智驱动的数字化转型,邀您一起来参与!抖音容不下带货一哥:董宇辉摸着罗永浩过河微小說 熱海之春“中戏最丑女演员”,又来教内娱做人了历史小说《黄裳元吉》第一百二十章 血色阿里再掀“年轻化”风暴,大厂为什么容不下中年人?红色日记(1964.6.12-14)花300块吃了顿烧腊寿司,“日料终究是被广东人玩明白了?”爱拿活人祭祀!历史比《封神》更加惊心动魄ChatGPT终于可以进行网络搜索 内容不再限于2021年9月前刘鑫都有脸直播卖螃蟹,凭啥容不下江歌妈妈带货?!犹太人在全球被屠杀过近400次,为什么很多民族都容不下他们?沙俄黑色百人团:他们为何眼里容不得“失败”的沙皇?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