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体验 | 带着无限希望来到香港读博士,但我竟被放养了……

体验 | 带着无限希望来到香港读博士,但我竟被放养了……

公众号新闻




适逢9月开学季,港大校园出现了很多新面孔。


年长一点的看来是博士、硕士生,稚嫩一点的看来就是本科生。



看着他们好奇和热情的脸孔,不禁让我回想起几年前以新身份到港大报到的我。





为什么要读博


人人都说国内工作越来越卷,无论是互联网企业、生物科技公司、学校等,竞争都是非常激烈。


我所在的医疗行业也不例外。



几年前,我在一所名誉挺好的一本学校拿着“临床五年制”学位毕业。


当年班里的同学几乎都考上了研究生,不少还去了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中大。


而我自己考的还行,进入了一所医学院读研。


我的很多同学早就决定读完硕士后还继续读博士,因为拿着博士学位留在大城市才相对容易。


运气好的,甚至还能进入三甲医院工作。


再者,在国内攻读研究生并不容易,第一重难关就是语言问题。


以前都是用中文学医的,来到研究生阶段却被要求发一定数量的SCI文章。


也就是要用英文写才能投稿到高分的文章。


除此之外,我也要去医学院的附属三甲医院临床轮转,平时要负责收病人、查房、开医嘱等等。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感觉很无聊。


于是我萌生出想离开国内一段时间,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放弃国外学校来香港


考虑到最后还是会回国内,还要衔接国内的就业途径,也就是继续回去“卷学历”。


既然不在国内读博,就去外面读个博士学位,借此体验一下外面的生活。


当时我考虑过美国、英国、中国香港(以下简称香港)等几个地方的博士和学校。


考虑到年期和成本问题,最后我决定去香港读博。



香港读博基本上都有奖学金,例如香港大学会给予过了试用期的博士生每人¥17500。


因为是学生,这个奖学金也不用交税。


可以住学生宿舍,单人间大概花费是¥4500一个月。


就算扣除学费(每个月换算下来大概¥3600)和吃喝等生活成本,每月也能存到一点小钱。


相反,有个去英国读博的同学告诉我,他每年的学费接近24万人民币。


宿舍费每周(注意是每周)要¥2300!


那算起来岂不是4年博士要花一百万?当医生什么时候能回本呀?


结合以上成本所以我毫不犹豫决定来香港读博了。





理想被现实打败


一开始来读博的我还是很有热情的,毕竟终于来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多事情等着我去探索。


但是,我的热情被事实一步一步的打击了。


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导师大部分都是医生,平时忙于临床工作和上课,而且对于研究工作的安排方面也不一样。


科研团队方面,部分导师会有自己的研究团队。例如数据分析师、博士后、研究助理、博士生等等。


有些资源比较少的导师只有研究助理。


工作安排方面,部分导师会每周挑个时间开例会,除此之外就是放养。


有些导师管理严谨,要求每天都要在办公室,有些更会跟导师本人同一个办公室。


资源方面,有些实力比较强的导师,有自己的实验室,也有工作位让博士生使用。


有些资源缺乏的导师,学生只能泡馆,没有办公室,也没有同事可以商讨课题。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我导师属于中等的。


虽然他是医生,也是导师,但他还有其他的工作身份,因此每周投入在科研的时间并不多。


一周只有一次周会,几个博士生就轮流汇报一下本周工作结果,他也做出一些指示,就没了。



因为我们组没有办公室,导致平时我跟其他博士生交流也很少,毕竟也没有共处的地方和时间。


还记得一开始我知道没有办公室的时候,我坚持每天都去图书馆。


给自己定下每月目标,希望能尽快发文章,能去国外参加学术会议等。


本来带着无限希望来到香港,但日复一日被放养的我,渐渐感到很孤独。


每天除了跟饭堂阿姨说话、跟宿舍楼下保安说话,我一天就不怎么说话。


在科研方面,遇到不懂的难题也只能靠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就趁周会跟导师说一下。


但有时候他也没有资源去解决,只能放弃。


我渐渐发现自己对科研的兴趣大减,甚至不想再做科研了。


同时我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觉得自己有抑郁症的倾向,去看了校医,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 



医生说,因为我时间安排有弹性,建议我每周抽出时间去做运动,同时也多去认识朋友,丰富自己的生活。


我开始参加宿舍的活动,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才发现原来不少博士生也面对同样的问题。


我们相约一起去泡馆,也约着一起运动、出去玩,我抑郁的情况终于慢慢好转起来。





毕业打算


时光飞逝,这是我博士生涯的最后一年,熬了3年终于快到结局。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后悔来香港读博,我会说有。


但我后悔的不是因为来香港,而是读博这个选择。


目前我还在考虑要不要回内地当医生,也考虑要不要去外国找个博士后的工作。


毕竟,留在这边实在是太卷了,心好累。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



-END-

●    ●



/本 文 作 者/

请叫我薇博

愿世界不要再卷啦


一站式专才优才服务

香港

香港体验官成立2年半啦!

经过时间的沉淀,

这里已经聚集了5万港漂

成为在港小伙伴分享生活见闻的根据地,

也成了内地小伙伴了解真实香港的窗口!



最近,有很多非香港地区粉丝前来咨询,

其中不少都计划以后要到香港定居!


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来港,

我们也请了一位专家给大家答疑解惑,

并且提供一站式的优才专才申请服务!



邓老师不仅手把手带你

闯关香港优才专才,get香港身份!

还帮你快速融入香港!

比如来港后找对口好工作,

加入优才专才社群,

结识行业相关大佬,

参加香港重要活动和协会,

实现破圈社交和资源互助,

邓老师都可以帮你!


扫下方二维码添加邓老师微信咨询↓

如果你也想将自己在香港的经历

与更多人分享

在后台回复“投稿”获取投稿要求


投稿加入读者群

请联系@Ro_salie

香港博士的生活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位读博6年的博士亲历:真正的博士要为生计发愁!我走了一条不怎么常规的路…双非学生想去香港读商科,哪些学校可“冲”?朱批《毛批三国》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不再鸡娃,中产父母自己跑去香港读硕士飞到美丽的布拉格嫦娥四号着陆器已“看不见”,玉兔二号月球车回望来时路PCE数据的向好表明市场将要转向了港大商学院24fall申请时间已公布!双非学生想去香港读商科,哪些学校可“冲”?中式家教摧毁的“神童”: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士,如今无业没钱只想躺平?!体验 | 和男友赴港读研,住5平出租屋,多年后我放弃理想认清现实…冲上热搜!在读博士被举报造假违规入读,3名导师替其完成博士课题?体验 | 没想到香港这个交通工具,只在新界有!少校在美国(4):67军5·31老山作战惨败(上)丑闻曝光!53页ppt举报造假违规入读博士,三名导师替代完成学业…为什么鼓励你读博?教授自述毕业后,目睹了读博的千姿百态湖北女婴被人遗弃,养父扛煤气罐16年供她读博士,生母拿50万认亲,最后怎么样了?从北京交大到香港理工,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与经历DBA学员 || 许婷博士:读博士后的实际应用“中老年收割机”被封,顶流秀才走红、塌房背后,藏着无数中老年无处诉说的苦楚红色日记 8.1-15治愈秃头的希望来了,科学家用3D列印让人类毛囊细胞生长“本人在职硕士,现在35想继续读博可有希望?请高人指导”“被导师放养,是我的梦!”某医学院校博士自爆被导师PUA,结果……(防坑指南)去香港读研的中产妈妈:通过鸡自己,帮孩子摆脱高考内卷....惊呆!被导师放养3年,某院校医学博士从延毕到拿下国自然,竟然因为它……中产妈妈香港读研:想要帮娃摆脱内卷,不如先“鸡”自己中产爸妈“卷入”香港,但我劝你别轻易办香港身份“人横遍野”!光鲜的曼哈顿变难民营 街头全是瘆人的白布 底下盖着无证客解析火热的香港移民和留学——40岁的我去香港读硕士了 港村生活大分享放弃百万年薪去香港读“一年水硕”,深圳妈大实话:鸡自己给娃换条教育赛道…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士,28岁现状曝光后,这个神童的父母被骂上热搜......中产爸妈“卷”入香港,但我劝你别轻易办香港身份去香港读研的中产妈妈心酸!亚裔硕士申请100个职位找不到专业工作!但希望来了...港大学长亲述:在香港读书就业,毕业有人年薪100W,是真的!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