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出新信号:促进物价回升公众号新闻2023-09-29 23:09央行又发出了新的信号。关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判断、关于美元加息趋势判断、关于接下来国内的放水力度,9月25号召开的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给出了说法。总结起来,有这么4点值得关注。1对国内经济形势判断为“持续恢复”,但仍然强调了“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相比二季度,这一次对国内经济的表述更乐观了一点。从二季度的“内生动力不强”,转变为“动力增强”;从二季度的“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转变为“持续恢复”。这是显而易见的。8月份除地产之外的各项经济数据,普遍有了企稳迹象,工业增加值、社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PMI等指标都超出了市场预期,显示经济动能有所增强。CPI回升,PPI降幅收窄,社融好转,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成为最大亮点:利润增速大幅转正,结束了此前持续了一年的下降,同比增长17%。即便是剔除基数效应看两年的年均增速,同样也是由负转正了。其中上游(原材料行业)修复最明显,装备制造业次之,下游消费品还不明显。原因是前两年上游杀得太猛了,现在属于超跌修复。再往后看,就得等到下游明显回暖之后才会拉动上游的第二轮复苏。总之,这些都是央行之所以判断目前经济在持续恢复的逻辑。2再次提出“逆周期调节”,同时有一个新的说法叫“持续用力”,这两点都表明,货币政策将继续维持宽松状态。根据过往的经验来看,当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到尤其是强调“逆周期调节”的时候,下一个季度一般会有降准或者降息的动作。啥时逆周期调节?啥是跨周期调节?简单理解,逆周期政策就是当经济下行的时候使劲往上托,经济火热的时候使劲往下压;跨周期就是可长期实行的政策、而不看当下的经济形势如何——比如调整经济结构,碳减排、绿色能源、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对科研的金融支持等。所以这里说逆周期,就是托举的意思。那么这一次就起到逆周期,所以增加了未来几个月降准或降息的概率。不是九月份刚刚降过法定准备金率吗?是的,刚讲过,今年已经降了两次了,但按照目前的情况看还不够。况且,特殊再融资债券正在发行,而明年1月又会有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春节期间又会出现流动性紧张,这些都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来配合,这样降准的概率就变大了。另外,四季度还可能会降息,幅度大概10bp左右。这种降息更多是宽货币之后市场本身的一种调降力量。同时存款利率可能也会调降,这样才能保证银行的利润。3关于通胀,抛弃了上一次“关注物价走势边际变化”这种不偏不倚的表述,转而改为要“促进物价低位回升”。此中精神自行体会。八月份CPI如预期般转为正值,同比上涨0.1%,环比上涨0.3%,这表明盘旋已久的通缩阴影正在消散,有了回暖的迹象。对比一下前面的数据:四月份0.1%,五月份0.2%,六月份0%,七月份转为负值-0.3%。为什么物价已经开始上涨了,官方还表示要“促进物价低位回升”呢?因为在他们看来,物价反映了经济的温度,甚至反作用于经济本身,物价回升了才能确认经济向好了。这属于“教科书式逻辑”。比如日本为了稳住经济而不再放水,誓要保住来之不易的高通胀;美国嫌经济过热就通过加息来压通胀。现在国内的物价刚有回升的苗头,但这个苗还很“嫩”,央行就要呵护它长大。所以才再次强调“逆周期调节”、“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金融支持力度等等。这也是释放一个信号:大家不要因为物价涨了一点就怕我收水,不会的,现在还远远没有达到我的目标。4关于外围的货币环境,也就是以美元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货币加息问题,央行的判断是——“将持续保持高位”。这也接近于主流经济学家们的判断,美国经济的韧性强于预期、通胀的黏性高于预期,所以暂停加息之后并不会很快降息,可能会在高位盘整较长一段时间。这个判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主要是会对我们的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形成双面制约,在“宽货币救经济”和“保汇率”之间作出权衡。要稳经济、要促进物价低位回升,就得放水(宽货币);但如果放水的力度拿捏不好的话,汇率就难以承受。所以在这次三季度例会中,央行明显加强了对汇率控制的表述,提到:“校正背离”“防范超调风险”。最近几个月汇率压力一直比较大,一直在7.3附近波动。央行在9月初的外汇自律机制会议上说过“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从根本上来讲,汇率的根源还是在于基本面,并不是央行之手能决定的。如果接下来国内经济持续回暖,市场信心回升,那么人民币压力就会大大缓解。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