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热搜的梗,藏着让人愉悦的力量
最近上网的人,很难不刷到一个热梗——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是为了庆祝......”
后面往往跟了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固定句式:
“庆祝一位杰出的女性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优秀的成果,让我们举杯,共祝她在自己的领域越走越好!”
女孩po出毕业证书,有大波网友赶来庆祝。
图源:小红书
科学界的女性取得了不得的成就,更要庆祝。
图源:抖音
这个热梗,联结了网络世界众多素不相识的女性。
她们一次次举起虚拟的酒杯,衷心为姐姐和妹妹们的优秀而共情、鼓舞、欢呼。
线上庆祝会,也将这份女孩之间的惺惺相惜和愉悦感,扩散开来。
我们正看到越来越多的女孩成功抵达彼岸、闪闪发光的故事。
确实值得庆祝。
新青年,新愉悦
前几天,她姐刷到了一个温暖的帖子。
讲的是五个女生资助一个生活困难的女孩上高中的事。
她们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女孩的难处,经常挨饿,连吃饭的钱都没有。
于是,作为好朋友的五个女孩就此结成队伍,给妹妹打生活费,寄学习资料,筹集文具衣物......
图源:豆瓣
温柔的关心,细致到了妹妹日常要用的卫生巾。
图源:豆瓣
她们鼓励妹妹考上大学,来做自己的学妹。
这样,她们就可以就近接着照顾她的生活。
图源:豆瓣
善意有了回响。
在这个夏天,妹妹发来了她的录取通知书——
她真的考上了姐姐们所在的重本大学,6个女孩跨越虚拟空间,终于在9月相聚。
图源:豆瓣
喜悦之余,楼主还提到,原本性格有点内向的女孩因为有姐姐们的陪伴,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我觉得这个是比金钱上的资助更重要的事。”
陌生人的善意,帮女孩扭转了命运,一步步走出贫穷,拥抱美好。
帖子的评论区还有不少类似的治愈故事。
他们资助的孩子,都从原本希望渺茫的生活,奔向了光明的未来。
图源:公众号-豆瓣
每当看到这些让善意流动的人们,她姐都会忍不住笑着红了眼眶。
涌动的幸福感和愉悦感,透过屏幕也能无差别地治愈众多陌生人。
我们愿意相信善意的美好,也愿意传播善意的能量,也许是因为,这一代年轻人对愉悦的定义,已经悄悄改变。
想到了不久前看到的一个“2023内啡肽青年洞察”报告,由德芙联合腾讯新闻共同发布,讲的就是这代年轻人独特的愉悦感来源。
老一辈所倡导的“吃苦教育”已成为历史,年轻人正在追求愉悦,且这份愉悦已然升级——
从“多巴胺”式的自我需求即时满足,升级为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啡肽”愉悦。
那些帮助孩子读书的年轻人,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小朋友能走出大山农村。
各类助童计划下面,都有全国各地的哥哥姐姐给小朋友的留言:
好好长大。
图源:网络
内啡肽青年正是如此。
他们生活积极愉悦,乐于帮助他人,并在助人中得到正向反馈,进入生活的正循环。
而根据“内啡肽青年洞察”报告的数据,近九成的年轻人认同,助人使愉悦感得到升华。
八成左右的则认为帮助他人所带来的愉悦感,可以持续数天、数月甚至数年。
图源:2023内啡肽青年洞察
他们将“利他”当作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在助人中延续自己对美好的想象,也向身边的人扩散善意。
这份善意,正在激起更多希望和愉悦的涟漪。
有人因此受益,改变命运。
更有人在看到人性的闪光之处后,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温暖的队伍中来。
托起她的命运
当越来越多的人汇聚在一起,我们会在联结起来的善意里,体验更妥帖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而这种助人的愉悦,对女性来说,尤为珍贵。
好在,女性也越来越被看到,她们需要更多的关心、机会和可能性。
小到校园中,帮助女性有了更普遍的共识。
学校里的卫生巾互助盒越来越常见。
在公共场合,也有人随身带着卫生巾,以便其他女性的临时需要。
图源:小红书
大到职场中,有更多人想拉着女性的手往上走。
上野千鹤子在某次采访中,说起她的亲身经历。
她曾向出版社要求招聘更多的女编辑,出版女性真正想看的书,因为以前,女性相关的书只有烹饪、穿搭之类。
有了更多的女编辑之后,她们会把自己真正想看的书推向市场。
这样看,女编辑有了工作机会,女读者也有了更宽泛的阅读选择和视野。
图源:@知书少年果麦麦
之前,妮可·基德曼、梅丽尔·斯特里普和多位女演员联合发声,帮幕后的女性电影人创造更多工作机会。
图源:@牯岭街少女
这些,都是为了帮女性打开更多扇窗户,不囿于眼前一时的困局,去眺望一片更宽广的天地。
还有最近被写进了教材的张桂梅校长。
她去大山里一家一家走访,劝家长把女儿送去学校上学,也拼尽全力,乃至付出了自己的健康,也要把女孩们送进大学的校门。
华坪女子高中,改写了大山女孩们的命运,因为张桂梅校长一直怀着一个信念:
“我不甘心看着女孩们早早嫁人,重复这样贫瘠的,没有选择的一生。”
图源:微博
是啊,女性的人生,原本也该丰盛,有无限的选择。
只要给她们一点机会,让她们走得再远一点,也许未来的道路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或者说,帮助女性成长,其实是在帮助创造一个更多色彩的世界。
而这背后,必然会有无数张女孩实现蓝图后动人的笑脸,那是善意流动带来的甜美,希望和力量带来的发自真心的愉悦。
我们,都想看到更多的愉悦被传递,更多的女性命运,被重新书写。
尽愉悦之力,激起更多涟漪
幸运的是,所有曾被托起命运的女性,都不会停留在原地。
她们又会成为一个新的力量之源,将愉悦传递给更多的同路人。
而这,其实也正是德芙所倡导的,尽愉悦之力,为女性赋能,助力女性成长。
进入中国30年的德芙,始终陪伴着无数人的愉悦瞬间,带来的,不只是我们熟悉的丝滑口感的愉悦。
德芙将巧克力带来的愉悦升华,用新的远景,让更多人一起绽放愉悦之力。
这份愉悦,首先映照在众多女性的面孔之上。
来自贵州雷山县的杨双芝,便是其中之一。
图源:德芙
她擅长苗绣、传统剪纸,还喜欢民族服装,但起初她和很多人一样,以为这些爱好并不足以支撑起生活。
在她的想象中,生活是什么样的?
也许是起早贪黑地种地劳作,或者和很多同乡一样远走他乡,去尘土飞扬的工地勉强求一个温饱。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女性并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她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改变的契机。
而就在人生最迷茫、最低谷的时候,杨双芝遇到了德芙“她学院”。
这时,她才知道热爱的苗绣,可以成为养活自己,且做起来感到真正愉悦的事业。
当才华成为生活的抓手,热爱成为愉悦的源泉,日子过起来便有完全不一样的生命力。
图源:德芙
作为一个为女性提供知识和技能的平台,德芙她学院致力于支持中国女性和她们的家庭,乃至所在社区的发展。
为留守农村的女性赋能,提供文化、电商及各类技能的课程培训,从而给她们一把开启更好生活的钥匙。
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当一个女性习得了更多的技能,她也就有了更开放的选择。
有人传承了苗绣的非遗技艺,还有人在家门口经营起了民宿,和丈夫团聚携手改善生活,在从前的灰暗之外,看到了彩色的、有力量的世界。
图源:德芙
德芙的愉悦之力,已经在全球流动起来。
它与国际非政府组织CARE合作,通过女性赋能项目,帮助可可种植区的女性及其家庭成长。
来自科特迪瓦的罗蒂亚斯,便是由此掌控了生活的主动权。
从无事可做、无处可去,到在培训之后学会种植可可树,拥有可可种植园,盖上温暖舒适的房子......
她和家人靠双手重启人生,不再为温饱发愁。
图源:德芙
这正是德芙所希望看见的女性生活图景。
帮助女性成长,帮她们搭起重建生活的信心,就像巧克力味道的升华一样,由苦到甜。
我们也可以预见,这些先一步成长起来的女性,将成为愉悦的新中心,进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激起一片新的涟漪。
到2030年,德芙将致力于支持包括女性及其家庭、社区在内的100万人,实现繁荣发展。
然后携手更多的女性,将愉悦之力延伸开来,联结力量,去想象我们的可能性。
让每一口愉悦,激起希望的涟漪。
和德芙一起,相信愉悦和女性的力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