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尔茨表态:想要对华征税,不如想办法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据悉,本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无视众多反对声音,坚决宣布将对华电动汽车企业采取反补贴调查的决定。此举在欧洲内部引起一片舆论热议,目前欧盟仍然陷入“分裂”——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并不打算如此做,还认为欧委会的决定过于仓促,且最后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但法国等国家坚持要把中国“彻底排挤”,用这种方式巩固他们的市场是很有必要的。当前欧盟两个最大的国家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任何工作都难以推动。
消息提到,按照德国《镜报》等媒体的说法,欧盟内部倾轧很严重。德国汽车行业群起“反抗”冯德莱恩的决定,并指责法国毫无理由地损害欧洲企业的利益。欧盟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仍旧苍白辩解称,有“足够初步证据”证明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展开调查是“合理”的;但他同时“灭火”,表示欧盟无论如何做,都不想和中国能走向脱钩,这无疑是想“两头获利”的决定。
28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对此事发表评论。记者询问这位德国总理“如何看待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必要性”,对此他则表示此举并不能确信,但欧盟这样完全是一种“保护主义做法”。继而朔尔茨表示,欧洲的经济模式不应当依赖或以“保护主义”为基础,而是应当想方设法提升产品的吸引力。德媒认为朔尔茨相当于从实际上反对该模式,但因为某些原因,朔尔茨并不敢倾向于中国说话。
有分析则认为,德国认为“闭门造车”和大搞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径已经不是第一次,当2011年中国的光伏产品大肆进入欧洲市场,对欧洲本土清洁能源产生威胁之后,欧盟就立刻发布了对中国的反补贴调查,此后施加重税长达7年之久。结果这7年的封闭让欧盟光伏企业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尽失,到现在他们在市场上的占比还在不断下降。朔尔茨的言论总结就是:提高自身竞争力要比打压其他人行之有效,所以他不认为欧盟现在的是“好办法”。
值得一提的还有,朔尔茨回忆并指出,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制造商进入德国市场时,以及上世纪90年代韩国汽车企业进入德国市场时,欧洲也曾面临这种“选择时刻”。但欧盟最后坚持了自身的原则,保持了自由竞争的政策抉择。对此有评论称:“欧盟现在越来越玩不起了,他们更多的表现是自身的不自信的折射。但德国真的会始终言行如一吗?还是他们就是考虑到害怕中国的反制措施?这才是最有可能的事情。”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