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可漫游的工坊学校,串联起制陶小镇的生活
口述|范蓓蕾
采写|Since
题图摄影|陈颢
丁蜀位于江苏宜兴,有数千年的制陶史,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紫砂壶。随着需求的扩大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发源地的丁蜀,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紫砂陶器制作与贸易中心,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也与陶文化息息相关。
作为专门从事陶艺教学和培训的学校,丁蜀成校既要为当地居民提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以期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居民生活;同时它也要承担起作为公共活动舞台对周边开放、激活乡村社区的职能。亘建筑事务所通过历史研究、深入调研以及与周边社区群众、从业者、教师、匠师的深入研讨,沿着“工艺学校”的线索,逐步确立了以“制陶工坊”为中心的低密度校园的设计目标。
设计构建出漫游式的校园,以聚落的形式串联起不同空间。功能需求各不相同的建筑单体,通过材料、尺度、结构等彰显出自身的特性,彼此之间关联的空间构成了广场、花园和庭院,每一个角落都有宜人的尺度和多样的植物。自由交流的氛围和怡人的风景使丁蜀成校成为城镇上少有的公共建筑,不断吸引着更多人走进去。持续举办的文化展示和交流活动,不仅让当地社区从中受益,也为历史悠久的制陶活动在丁蜀的持续传承提供更多可能。
在刚刚结束的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初审中,丁蜀成校入围了“建筑贡献奖”子奖项。
以下是项目主创设计师范蓓蕾的讲述——
2017年末,我们接到丁蜀成校的设计委托。最初听上去是一个改建项目。当时我们有些犹豫,因为在那之前我们的项目多是上海的厂房改造,或者长三角地区的民宿兴建。这些项目的造价和时间都比较紧张,常常得边设计边施工,需要将很多精力投入到现场控制上,用低技策略应付层出不穷的现场问题。我们感到这种状态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要慢下来,所以决定放缓一段时间进行调整。
不过当我们到达现场之后,发现原来是一个新建项目,之前的顾虑立刻就打消了,当时大家都特别兴奋,而“如何理解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就成了这次设计的起始。紫砂是宜兴丁蜀陶文化的核心,这里几乎“家家捶泥、户户制陶”。在我的印象里,中国的很多传统技艺都已经是“遗产”,它们大多和城市以及当下的生活脱节。但在丁蜀这个小镇上,近50%人口的生活和工作,都和“制壶”相关。
位于江苏宜兴的丁蜀成校
摄影:苏圣亮
作为培养紫砂及制陶手艺人的学校,每年有超过1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行业从业者来到丁蜀成校参加各类培训。同时,这里每年还要承办多场千人规模的制壶大赛,以及一次1500人参加的陶瓷行业职业能力等级考试。除了这些具体的使用需求,当地政府和校方期待未来的新校园能够“对内负责教学,对外交流展示,成为丁蜀的一张名片”。我们花了数月的时间调研,分几次走访黄龙山紫砂矿址、前墅龙窑、古南街、陶瓷供销码头和陶博馆,在拜访了博物馆馆长及多位陶艺大师和民间制壶人后,我们开始理解丁蜀成校在这个小镇里到底意味着什么。
从明代中期紫砂壶诞生至今的五百余年中,丁蜀当地诞生过许多留名青史的制壶大师,制陶手艺也在不断传承。我们去参观的大师工作室,里面的环境就像江南园林那般怡人:前面有茶室,后边是制壶的工坊,后面是烧窑的地方。还有一些专门从事评鉴的文化人,他们发掘新人、不断梳理并积极传播紫砂文化。
设计构建出松散布局的漫步式校园
摄影:陈颢
调研和考察的经历让我们感觉到丁蜀有点像到了粤闽,无论到哪里,刚一落座主人就会奉上热茶,然后跟你聊紫砂壶聊传统文化,每个人都很懂行。紫砂壶属于小件陶器,工具小巧,加工场地也不大,尤其适合农闲时节在乡村家庭的手工作坊进行制作。当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会雇人来承担一些重复性的工作。所以当其他小镇正面临人口流失、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的普遍问题时,在丁蜀却有源源不断的外地人到来。
来到这所学校的人都与制壶有关,在他们身上,洋溢着共同的生活目标和热情。丁蜀成校是一所与当地居民联系紧密、实实在在的学校,服务于紫砂陶瓷从业人员,也兼顾失业和残障人士等不同群体,为他们提供创业指导、学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等各类服务。同时,它又像一个公园,镇上的人都愿意进去转一转,看看大师做壶,聊聊日常。丁蜀成校如同一个大舞台,是这个城镇上少有的公共建筑,它的开放性产生了凝聚力。
亘建筑主持建筑师:范蓓蕾(右)孔锐(左)薛喆(中)
新建项目是从零开始的,对我们来说,便有机会从一开始就把很多问题想清楚。丁蜀成校新校园的选址在现状学校北侧的一块空地,完工之后再把老的学校建筑拆掉。整个过程校方都在场地边上,学校的负责人每天都在。他们非常在意这个工程,因此很多需要现场商量的问题都可以及时有效地和校方沟通。校方和政府希望这所学校的建筑和环境,要像园林一样,本身就是件艺术品。
每种艺术形式都会用特定的材料去唤起人们的感觉:音乐家组织音符,画家借助色彩和线条,建筑师则是运用材料和光线塑造空间。但是建筑并非纯粹的艺术,它还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建筑中活动,建筑包裹着人的感官。人、活动和建筑便由此构成了一个更大的整体。在这里,我们试图寻找一种整体的印象,设计的起点也是从观察、提问和想象人们在空间中的活动开始的:参加培训的学员、老师、访客、参加制壶大赛的手艺人……这些带着不同需求的使用者,他们是如何使用不同的空间,又是如何在学校里来来往往。
展陈楼与教学楼满足不同需求的使用者
摄影:陈颢
如果说普通学校的重心在教室,那么工艺学校的真正核心则是工坊。当我们在现场观看制壶大赛时,发现不同于以往印象中工坊的嘈杂,几百人一起坐在实训大工场里制壶,却出奇得安静。在这个巨大的无柱空间里,大家从早到晚,连续三天投入其中,每个人都像进入了一种心流。宁静的氛围以及制作的专注,这其中有一种很吸引我的东西,也是我们想通过设计把握的氛围。新的工坊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它在学校中又该位于哪里?布局之初,我们决定把一大一小两个工坊布置在校园的中心位置,其他的一切则围绕其展开排列。
最初的方案汇报里,我们希望丁蜀成校的设计可以抓住三种感觉:秩序感,园林环境以及从功能出发的简洁感。成校里大多数学生只是参加短期培训,还有很多其他职业的人来参加兴趣班。这里总有新人到来,所以应该是一个可以闲逛的校园。当人们第一次来到这里,一定会到处走走看看。穿行其中,看到不同的室内空间、不同的学员、不同的庭院,并感受到物候的变化。
正在大工场中举行的年度制壶大赛
摄影:苏圣亮
进入建筑设计的阶段很快,但寻找空间组织模式却花了很长时间。我们不想做一个综合大楼,而是希望每个空间都是自立的形体,应该有自己的特质。不同的功能需求产生不同的建筑单体和类型,它们之间形成的室外空间也是分类型的,有广场、花园、还有庭院。将这些并置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丰富的环境。
我们不需要明确的路线去规定所有的交通空间,而是采用一种聚落的方式。半室外的廊子将不同的空间联系起来,在场地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宜人的尺度和多样的植物。我们始终基于这样一个大的逻辑:一个开放的空间并不意味着它全是玻璃,全部是打开的。或者说一个自由的建筑,也不意味着缺少秩序。我觉得应该用一种简单的规则进行组织,从而给未来更多的弹性。
庭院与连廊将不同空间串联起来
摄影:陈颢
方案出来后我们做了校园的总体模型,一开始大多数人看到后都无法理解。他们想象中的制陶学校还是要有仿古建筑和传统意象,因此增加了专家评审的环节。我特别感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陶刻大师徐秀棠老先生。评审时他说,可以让建筑师自己去判断,不要做一个仿古的东西,要做一个具有当下精神的东西。这对我们而言是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他没有提出具体的方向,而是让我们用自己的角度去诠释,等于把最后的设计权交还给了我们。
“你们要多种点植物,我们当时在紫砂厂画画的时候想画个竹子,往外一看,什么竹子都没有。”这是徐秀棠老先生对我们的叮嘱。
成校校园里的植物从来不是某种“配景”,不是在建筑设计完成后用来填充空位的东西,它们一开始就是校园设计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我们保留了老校区最大的五棵香樟,成为一个天然的入口,校园在最外圈设置了环形车道,让内部成为完全的步行空间。校园中心的榉树广场、食堂的水景庭院、教学楼中心的朴树平台、行政楼围合的榔榆庭院、教室之间的树种搭配……每一个景观局部,每一棵树的品种,位置,树形,都不是抽象决定的。
位于校园中心的榉树广场
摄影:陈颢
设计团队在对苗木进行标号之后,会把植物的实际数据输入电脑,在模型里经过反复推敲和验证,才确定最终的种植位置。丁蜀成校的植物种类很丰富,远远超过一般的景观设计,我们同时考虑了不同植物在不同时节呈现的样貌,无论季节变化,校园始终都有丰富的感觉。
人们在谈到树时,时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实树可以非常具象。当光线从背面打过来时,整个树就变得透明;而当光线从侧面来时,树就变得立体。因为树叶是透光的,傍晚的光是金黄的,那些高光就像印象派的绘画一样,让整棵树有一种退晕的感觉。如果有风的话,枝杈会轻微摇摆。空间里只要有一棵树,你坐在那里绝对不会无聊,看着树发呆就好了。“这个房子好像没有做完的样子。”刚完工时,学校的老师们谈到感受时曾这样说过。但等到植物长好后,他们特别喜欢,空间非常的流动,其实是植物拉近了人和建筑的关系。
由行政楼围合的榔榆庭院
摄影:陈颢
除了思考建筑功能的组织方式、植物与空间的关系,这个项目中还有个重要的点,是材料的选择。在综合了造价、规范、耐候等各个因素之后,我们决定将混凝土作为结构主体,砖作为外墙表面。混凝土质朴无华,能够营造出校园建筑的厚重与分量。黏土砖和陶艺有着天然的亲和性,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形状、厚度、砌筑工法以及表面处理。砖本身,像自然环境里的石头一样,彼此之间有微小的差异,可以赋予建筑表面丰富的质感,风吹日晒也不会减损其美感。
砖墙的手工质感与成校的手工艺也很匹配,像北欧的老教堂因为材料有限,经常采用宽厚的灰缝以减少砖的使用,便给人一种非常质朴的感觉。驻场建筑师跟施工方一起反复试验,将灰缝宽度做到了规范允许的最大尺寸。通过调配黄沙和石灰的比例,让它显白,却不是纯白,因为红砖必然要泛碱。然后用灰缝和砖面外平的砌筑方式,避免勾缝破坏到砖墙的整体感。
砖墙的手工质感与成校的手工艺相匹配
摄影:陈颢
在建筑层面,尺度、形态、结构、材质共同塑造了空间,这些要素并没有哪个具有绝对的优先级。面对不同的建筑单体,有时是从空间性格开始,用结构方式去解决,比如大工场的悬索;有时是整体的结构形式已经确定,局部需要找到确定的结构表达,比如教室空间的连续拱和井字梁;有时,是用结构逻辑去作为建筑的整体概念,比如用密柱反梁系统赋予办公楼清晰的骨架。
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设备。在如今的建筑中它极其重要,是功能里很重要的一环。低成本的设备常常并不美观,并不适合充当日常生活的背景,尤其在丁蜀成校,空调室内外机的出现会提醒人们这是很晚出现的工业化产品,一下子把时间拉到现在。我们尽量把所有的设备藏起来,希望建筑能展现一种诗意,让校园保持古老的性格,时间悠长绵延。这其实是个经典话题,艺术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是藏还是显?
多功能厅内与结构整合的空调风口塑造了光线和空间
摄影:陈颢
好的建筑就是一种举重若轻的感觉,它有自己的形式语言和逻辑,带来一种特殊的感觉,但它的实现又是通过大家都知悉的材料和技术。
我经常说,做设计就像在树林里漫步,一开始要很放松,很发散,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因为如果你选择了一条路,就意味着接下来其他的路会被堵死,这是一种感觉、一种直觉,很难表达,但当它出现的时候,你就会知道。
我觉得最难的部分,是通过建筑,为人的活动营造一个充满物质感觉的环境。它应该具备一种“整体感”,这意味着所有东西各就各位,哪些材料用在什么位置、给人什么样的尺度感……这些都需要建筑师做出恰当的判断。如何利用材料的观感获得某种生动的体验,这也是我们花最多时间的事情。
学员们在标准教室里上绘画课
摄影:亘建筑
丁蜀成校建成后,你会发现校园里突然冒出了很多人,以前聚集在教室、工坊里的人纷纷走进校园各处的花园和庭院里,每个人都很自足、快乐。这就是一个友好的公共空间的意义。具备类似属性的公共空间,如果不是自由生长出来的,一般需要在前期规划中进行多层次的考量,让不同的人都可以使用、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人在使用空间方面的智慧还是挺厉害的,你只要给他一个空间,都可以用起来,前提是空间本身能形成一个简单的秩序。
建筑对城市、生活甚至文化,都能产生有很大的影响。我可能也就是比较后知后觉地在这两三年才开始思考,我们在做建筑的过程中,究竟哪些举措能对人的生活有积极的作用。我觉得,建筑师从无到有的那个动作是比较重要的——场地上哪里留白、哪里做建筑,第一笔很重要。城市的发展就是一轮轮的功能置换,但前提在于建筑本身是否给这些功能置换提供了可能性。流动的公共性,就是空间激发了人去自发使用它。而这一点,在乡村可能会比在城市更有可能,乡村的日常生活有着蓬勃的活力。
建成后的丁蜀成校有着蓬勃的活力
摄影:苏圣亮
丁蜀成校于2021年4月完工,在两年后的制壶大赛上,一位单亲妈妈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她的制壶手艺很好,但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愿意花高价买她的壶。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2点,就只能做好两把壶。壶商每隔一阵都会上门收购,一把壶150元,有时候还要再压价。她一直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是丁蜀成校给了她机会。她报名参加成校组织的培训班,在这里学会了制作5种不同器型的壶,还学会了难度很高的南瓜壶以及在陶瓷上贴花的工艺。成校还会举办所有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制壶大赛,只要在大赛上拿到名次,身价会立马提升。她在一次大赛上获得优胜奖,之后她的壶从150元变成了2000元。
在她身上,有一种要把生活过好的憧憬,一种野蛮向上的力量,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当下最宝贵的东西。作为建筑师,我们可能只是开一个头,后面会有不同的人陆续参与进来,每个人都能贡献一点。设计不是为了去发明不存在的东西,而是去发现那些原本就有的部分,一些在今天好像正在慢慢失去的部分。
2023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以“流动的公共”为主题,希望在经历了个体感受和情感的变化后,我们能以更主动的观察和发问,在城市中创造出新的、具有能量的公共空间,在多重空间的交叠中发现具有存续性、生命力的公共领域,以此更进一步推动中国城市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关怀。
奖项设置:
公共空间奖(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评奖范畴:
2020年7月1日-2023年3月31日内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评奖维度:
人文 HUMANITY
贴近城市生活,尊重真实需求
公共 PUBLIC
促进公共生活的舒适与完整性,激发大众的参与,满足人们生活的尊严、平等与价值感
创新 INNOVATION
开拓未来的愿景,为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
美学 ESTHETICS
唤起丰富生活和文化的想象力,影响城市与市民的审美意识
评奖流程:
2023年4月-5月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3年6月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3年7月-9月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3年9月
终审团终评会
2023年10月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成都
组委会:
主办方三联生活传媒代表
组委会主席: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贾冬婷/李伟/吴琪/曾焱
项目统筹:贾冬婷
项目执行:潘鸿/宋洋/王菲宇/
袁潇雪/俞冰如/吴小霜
提名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各领域代表人士
陈楸帆/陈文/崔灿灿/董功/董灏/段煜婷/何健翔/何勍/何哲/何志森/姜珺/姜宇辉/金秋野/雎安奇/李迪华/李涵/李虎/李伦/李翔宁/李晓鸿/李振华/梁琛/梁永安/龙瀛/刘珩/刘悦来/柳亦春/鲁安东/马泷/马寅/毛继鸿/毛尖/倪阳/聂荣庆/庞伟/宋壮壮/沈志军/苏丹/孙海霆/孙莉/孙倩/唐克扬/陶冶/童明/汪莎/王辉/王南/王子耕/吴洪亮/夏至/严飞/严明丹/闫士杰/姚东梅/易海贝/易立明/章明/赵元超/支文军/朱竞翔/朱小地/庄慎/张宇星/左靖/btr
初审团:(按拼音首字母排列)
建筑及规划界权威专家
高世名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胡如珊 | 如恩设计研究室创始合伙人
李晓江 | 中国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李兴钢 |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刘家琨 |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建国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志强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 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耶鲁大学客座教授
终审团:
建筑及文化界权威专家
终审团主席
张永和 | 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MIT荣休教授
终审团成员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名誉馆长
戴锦华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汪民安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项 飙 | 人类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周 榕 | 当代建筑及城市评论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李鸿谷 | 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普华永道中天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another design
三联人文城市联络方式:
官方公众号:@城市家City+
官方视频号:@城市家City+
官方小红书:@三联人文城市
官方网站:http://city.lifeweek.com.cn/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