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见死不救”,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被罢免,特朗普也生气
当地时间10月3日下午(北京时间4日凌晨),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投票,以216票对210票的结果罢免了凯文·麦卡锡的国会众议院议长职位。
这引起美国政坛和媒体震动,因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众议院议长被罢免,当然也说明美国国会内斗争甚至美国政治混乱又达到一个层次。
作为美国宪法规定的地位仅次于总统和副总统、第三重要的议长,凯文·麦卡锡为什么会被罢免?
凯文·麦卡锡
危险隐患
这里先简单交代一下背景。
美国国会众议院是美国议会下院,共有435个议席。
不过目前众议院只有433个议员,因为有两个席位空缺。一个是来自罗德岛的民主党籍议员,因为最近被任命为一个机构的CEO,所以他辞去了众议员的职位;另有一名来自犹他州的共和党籍众议员,因为妻子身体不好需要照顾,所以他也辞去了议员职位。这两个空缺将于今年11月份补选。
目前这433个议员分属共和党和民主党两大阵营。
共和党是多数,占221个席位,民主党占212个席位。可见,共和党虽然是多数党,但优势非常微弱。
美国国会众议院
如果共和党优势很明显的话,那本党出现几个所谓“叛徒”(就是在一些问题上,不和本党议会领袖或大多数保持一致),那没问题。
但是因为共和党优势很弱,只要有5个以上的议员不同意本党政策,加上民主党议员反对,那共和党大多数想干什么就很难通过。
所以在今年1月份,凯文·麦卡锡争取当众议院议长时,共和党大多数都同意,但共和党内就是有少数几个强硬派(特朗普的支持者)不同意,加上民主党议员都不同意,所以导致一共经过了15轮的投票,多次谈判麦卡锡才当上了这个众议院议长。
在这个过程中,麦卡锡和这几个极端的众议员达成了一个“危险协定”:答应他们只要不阻挠他当议长,那么在未来,只要他们对众议院议长不满,只需要一个人发起,就可以推动众议院进行罢免议长的投票。
这大大降低了罢免议长的门槛,而且共和党本身优势微弱,只要一推动罢免,民主党如果全体同意罢免,那议长职位就很难保住。
这个协议是麦卡锡当时不得已之举,也是如今被罢免的重要因素。
见死不救
麦卡锡担任议长之后,在过去大半年中有两件事,让共和党内部这些强硬派对麦卡锡非常不满。
一是6月份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和拜登政府在提高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上达成协议,共和党内强硬派认为麦卡锡让步太多,很不满意。
二是上个星期,为了避免政府关门(美国政府运作资金需要国会通过法案批准,如果国会两党斗争激烈,无法通过法案,或者国会通过法案但总统不批准,政府就无法获得资金,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府部门就要停摆,直到两党谈判达成一致。这就是政府关门。这次面临关门风险,主要是共和党内强硬派不同意本党大多数的方案。)麦卡锡觉得和共和党内这些强硬派无法达成一致,所以就和民主党合作,最后通过了一个临时方案,临时拨款让政府继续运作45天到11月中旬,希望在这45天内达成协议。
这让共和党内少数的强硬派非常不满,特别是来自佛罗里达州的迈特·盖茨和其他几个议员,认为麦卡锡居然抛弃了他们,和民主党合作,不可忍受。
所以迈特·盖茨很快就在众议院提出罢免麦卡锡的动议,麦卡锡也接受挑战。
鉴于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多数优势非常微弱,只要有5个共和党议员同意罢免麦卡锡,再加上民主党的议员同意罢免,麦卡锡肯定就会被罢免。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共和党的众议员认为,共和党内的这些强硬派别有用心、别有目的,不可理喻,希望民主党一些议员“顾全大局”,能支持一下麦卡锡。毕竟麦卡锡这次面临被罢免的风险,就是因为和民主党达成了妥协,避免了政府关门,民主党应该支持一次麦卡锡。
但是民主党大多数议员和麦卡锡积怨太深,经过党内商量之后决定“见死不救”,甚至落井下石,一致支持对麦卡锡的罢免。
所以一投票,结果就是所有参加投票的民主党议员和八名共和党议员支持罢免麦卡锡,麦卡锡就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罢免的众议院议长。
迈特·盖茨
寻找新人
这次罢免麦卡锡,不仅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斗争,更重要的是共和党的内部斗争。其实就是共和党内极少数几个强硬派运作的结果。
所以麦卡锡被罢免之后,参加明年总统竞选的共和党候选人都非常生气。德桑蒂斯、迈克·彭斯,包括特朗普都点名或不点名的批评迈特·盖茨。
特朗普说,共和党本来是众议院的多数党,但就是因为几个强硬派非要找事,罢免本党籍的议长,导致共和党的治理能力受到质疑。
接下来会怎么样?对共和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新的众议院议长人选。
麦卡锡已经明确表示,他对被罢免不感到遗憾,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他也不想再竞选这个众议院议长席位。
麦卡锡不想再竞选议长
共和党比较资深的几个众议员,也都没有明确的表示是不是要竞选议长一职,而强烈反对麦卡锡的几个议员也没有提出自己的人选,就算提出来,恐怕也难服众。
所以美国国会众议院得临时议长就决定暂时休会,以便共和党内协商,两党协商,尽快找出新的人选,下个星期再投票选出新的议长。(钱克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