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隐翅虫的毒液堪比硫酸?其实,这些虫子更要当心!

隐翅虫的毒液堪比硫酸?其实,这些虫子更要当心!

公众号新闻

秋季郊游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虫子,它们可能主动或被动地给人们带来伤害,而这其中最令人闻风丧胆的隐翅虫再次“荣登”热搜。



“千万别拍”、“堪比硫酸”,隐翅虫真的这么吓人么?除了它,还有哪些虫子需要留意?如果不幸“中招”,该怎么办?


这篇短文便来逐一帮助大家认清,这些郊游中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并且列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备不时之需。


毒隐翅虫


首先来说说最近再次登上媒体热门的隐翅虫。


隐翅虫Staphylinidae是鞘翅目昆虫中的一类,它们通常小而细长。和多数甲虫不同,它们的鞘翅短小,宽大的后翅折叠隐藏其下,腹部的很长一大部分都暴露在翅膀外面。


某种隐翅虫。可以看到它们短小的鞘翅和暴露在外的腹部 | gailhampshire / Wikimedia


尽管在各类媒体上隐翅虫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但实际上遭受隐翅虫危害的几率并不高


隐翅虫科几乎是鞘翅目中物种数量最多的一个科,只有极少数种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影响,其中最可能造成伤害的就是毒隐翅虫。而且除非不慎碾揉它们的身体,一般也不会在皮肤上造成伤害。从身体上爬过就会皮肤溃烂的说法,实在言过其实了。


毒隐翅虫配色鲜明,这本身也是一种警戒色,我们看到这样配色的隐翅虫多加小心也就可以了。绝大多数的隐翅虫都可以和郊游的我们相安无事,我们也大可不必谈隐翅虫而色变。


毒隐翅虫Paederus,是配色非常鲜明易于识别的一类隐翅虫。其余绝大多数隐翅虫都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不必过于恐慌 | Alvesgaspar / Wikimedia



主动伤人的“虫子”更应该着重防范。我之所以说“虫子”而不是昆虫,是因为最值得注意的吸血虫,并非昆虫,而是属于蛛形纲的蜱


尚未吸血的硬蜱,爬在我的裤子上。之后被我无情地弹飞了。


硬蜱(Ixodidae)当之无愧是郊游时最应该注意的刁虫。这些状如扁平小蜘蛛的节肢动物会攀附在草尖上,伺机流窜到路过的温血动物身上。成年的蜱能靠刺吸式的口器从宿主身上吸取大量血液,直到把自身撑成一个球状,这在宠物狗和刺猬身上尤其常见,一些地区形象的称之为“狗豆子”。


虽然在市区遇见蜱的几率通常不大,但在郊区则需要注意。当你离开草丛后,应该首先检查有没有蜱爬上来。在蜱比较密集的地区,还应该检查衣服内有没有已经开始吸血的蜱。


硬蜱在完全吸饱血后能胀成一个球。


怎么办?


如果已经被蜱叮咬,也一定不要试图徒手拔下蜱虫,要用尖镊子夹住蜱的头部,缓缓往外拔出,以免它们的口器断在皮肤下造成感染。假如对自己没有信心,那么还是到医院处理比较稳妥。


蜱可以叮在宿主身体上连续吸血数日,因此想静静等它吃饱掉下来的朋友可以打消这个念头了。


蜱的叮咬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叮咬可能传播森林脑炎、出血热、斑疹伤寒以及各类原虫病。在有蜱传播疾病记录的地区被蜱叮咬后,最好及时就医,听从医嘱。 


蚊 


我们熟悉的各种双翅目吸血蚊虫也同样值得注意。


泛称为蚊子的蚊科Culicidae昆虫我们再熟悉不过,尽管通常情况下蚊子的叮咬不一定真的会带来疾病,但毕竟也的确让人很不舒服。


在我手臂上吸血的蚊子。


而蚊子的表亲们:蚋(ruì,蚋科Simuliidae)、蠓(蠓科Ceratopogonidae)、白蛉(毛蠓科Psychodidae),这些常常被泛称为“小咬”的吸血小虫同样恼人,其中也不乏可能传播疾病的类群。


从图一到图三依次为:蚋、蠓、白蛉 | Fritz Geller-Grimm、xpda、Frank Collins / Wikimedia


蚋在叮咬后会留下一个微型小血泡,因此有的地方称之为“一点红”,这是个十分易于识别的特征。不过不必恐慌,这个小血泡过几天就会自行消退


蠓和白蛉的叮咬可能造成局部肿痛,如非过敏体质,也并不会带来什么问题。


相比蚊子而言,蚋、蠓、白蛉微如尘埃,常常不易发现。它们在阳光明媚的溪水边尤其常见,通常在白天或傍晚吸血


怎么办?


在郊游时,对付蚊虫小咬这些小吸血鬼并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防蚊液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也需要持续补充以免失效。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尽量避免暴露皮肤,或者换个地方游玩。


说到咬人的蚊虫,这里我还想提一句让各个公园频繁背锅的摇蚊Tendipedidae。摇蚊和吸血的蚊子不同,它们的成虫几乎不取食,更不会叮人。


这些样貌很像蚊子的双翅目昆虫喜欢在湖边集群飞舞,那实际上是它们的婚礼,不过时常被误认为是公园管理不善滋生了大量蚊子。


摇蚊。看起来颇似蚊子,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吸血。各种摇蚊是一个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


这些集群飞舞的摇蚊并不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它们还是很多鸟类和蜻蜓的食物;而摇蚊的幼虫又在水中滋养着形色的小鱼小虾。因此,当再看到公园中集群飞舞的“蚊子”时,不要急于去投诉公园。正是这些食物链的基础生物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城市能有各色可爱的小动物衣食无忧的居住下来。



相比各色小咬,另一类吸血的双翅目昆虫——虻(虻科Tabanidae)则算得上是大杀器了。在体型上,虻已经胜过各类“小咬”一大筹,甚至常常比你家中见到的苍蝇还大


虻科昆虫广布各地,这些状如硕大苍蝇的昆虫常常有着一对色彩绚丽的复眼,一些种还有带斑纹的翅膀,看起来并不丑陋。自然环境下,虻通常叮咬牛马这样的大型哺乳动物,因而当它们决定用叮透牛皮的口器在人的细皮嫩肉上尝试时,造成的痛感可想而知


吸血的虻科昆虫,它们的复眼常常有着很好看的色泽。见到这样的“苍蝇”靠近,一定要及时轰走。


这些年来,我被虻叮过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次次印象深刻,至少两次都疼得我浑身一激灵破口大叫。虻的叮咬会造成一个硕大的肿块,吸血量也远大于其他双翅类吸血虫,大型种一次吸血可达200毫克。当然,因为叮咬带来的剧烈痛感,应该没有人会因为虻而失血过多。


公园中常能遇见到的各类“虻”。会叮咬人的只是虻科的物种,而对于可能引起混淆的其他“虻”类昆虫,则对人没有危害。上图为蜂虻,下图为食虫虻,它们都不会叮人。


怎么办?


如同其他吸血虫,虻的叮咬也可能会传播一些人畜共患病及病原虫,在郊游时不可不防。驱蚊药对它们的效果一般,而且虻可以隔着衣服直接叮咬。所以要想避免虻的暗算,大约只能及时轰赶靠近身边嗡嗡飞的大苍蝇了。 


跳蚤


细如芝麻的跳蚤在多数时候很容易被我们忽视,但它们也的确可能出没于城市绿地中,尤其流浪猫狗较多的地方


放大35倍的猫蚤 | Erturac / Wikimedia


和虱子不同,蚤有着更强的运动能力,穿过草丛或者接触流浪动物都可能让跳蚤有机可乘。蚤以刺吸式口器穿刺皮肤吸血,叮咬后会有明显的痒痛感,并有红斑及丘疹。虽然除过敏体质的人外,一般人症状不会持续很久,但依旧有造成严重皮肤伤害的案例。


跳蚤叮咬留下的痕迹 | Michael Voelker / flickr


怎么办?


日常郊游通常很少遇到跳蚤的叮咬。及时清理衣物,每天洗澡,避免亲密接触流浪动物,都可以有效的避免它们的骚扰。 


胡蜂


在我们郊游中日常能遇到的,会主动对人造成伤害的“虫子”基本也就只有以上这些,都是一些嗜血的小坏蛋。不过还有一些昆虫,可能并非主动要害你,形形色色的蜂便是其中之一。


社会性的胡蜂会寻找高蛋白食物带回巢穴喂养后代,所以人们野餐时的食物很容易吸引各类胡蜂和马蜂:无论是高糖的食物或者肉类,都可能吸引它们过来窃取。


不慎惊扰到这些蜂,很可能遭到它们的自卫反抗。胡蜂类的蛰刺带来的疼痛要比蜜蜂更剧烈一些,如果遭遇到一窝胡蜂的攻击,那就只能抱头逃窜了。


胡蜂和马蜂同属于膜翅目胡蜂科Vespidae。胡蜂巢有个外壳,而马蜂巢看起来就像个倒挂的莲蓬。靠近它们的巢会有一定的危险,尤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碰到的话。


怎么办?


除非过于靠近它们的蜂巢,胡蜂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遇到飞来的胡蜂也一定不要扑打,保持静止让它们自行飞走就好了。


当然,假如身边见到蜂巢也应主动远离,惹不起还得躲得起。


蜜蜂


因为和我们一样对鲜花有着痴狂般的热衷,使得蜜蜂也成为很容易与人们有亲密接触的昆虫。


蜜蜂的蛰刺带来的影响通常不及胡蜂类剧烈,但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或者惊扰到整个蜂巢的人,也依旧可能造成噩梦般的后果。


蜜蜂(Apis)我们再熟悉不过,一些郊游的地方也能见到养蜂人摆放的蜂巢。蜜蜂虽然相对温和,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与胡蜂类不同,我们日常能遇到的蜜蜂在蛰刺你的同时,也宣告了自己生命的终结,可谓是以死相搏了。


怎么办?


好在,这些为我们带来甜蜜的小昆虫通常都很温和,即使近距离接触它们也不易发怒——把它们捏在手中除外。


蚂蚁


除去形形色色的蜂,地面上几乎随处可见的蚂蚁也可能带来叮咬,尤其猛蚁亚科Ponerinae的种类。猛蚁类有着类似胡蜂的蛰针——毕竟它们本身也就是一类特化的蜂,可以带来剧烈的疼痛感。


在华南地区,入侵物种红火蚁应该尤其注意,这些蚂蚁每年都会造成多例过敏


怎么办?


如果不小心打扰到这些蚂蚁,或者踩到了一个蚁巢,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远离,不然蚂蚁们会很快的群起而攻。


猛蚁类的蚂蚁的蛰刺会带来剧烈疼痛。郊游的时候,如果要在草地上露营,需要注意脚下有没有蚁巢。


被蜂或蚁蛰刺后,一般不需要做太多处理,忍一阵疼痛就好了;但如果有显著的周身红肿发热等过敏反应,还是建议就医。


毛毛虫


植物上还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毛毛虫。尽管接触多数毛虫并不会带来什么后果,但刺蛾和毒蛾的幼虫常常可能引发剧烈的疼痛或者过敏,要格外小心。


很多蛾子幼虫的毛刺都会带来疼痛和过敏,比如图中的毒蛾幼虫。


刺蛾幼虫相对而言容易识别:短粗的身体、鲜艳的配色和夸张的毛刺,一看就不是好惹的对象。因为蛰刺带来的疼痛如此显著,因而很多地方叫它们“洋辣子”。


刺蛾的幼虫特色鲜明,不慎碰到会让你痛的铭记终生。它们可能出现在多种树木上,需要格外注意。


所幸任何一种毛虫都不会主动的攻击人。而且,我想对于绝大多数朋友,看到一身毛刺的幼虫也应该本能的就不会用手去碰触。所以只要不盲目地去攀折植物或者摇晃树木,在手扶树干之前检查下有无趴在上面的毛虫,那么一般都不会受到来自它们的伤害。


不过依旧要小心偶然的意外接触——比如毛虫从树上掉落到领子里之类的梦魇。


其他


很多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昆虫,在被抓住后也都有一定的防御手段。猎蝽和一些水生蝽在被抓到后,可能会用它们针管一样的刺吸式口器叮咬你的手指;大型蝗虫的后足也能带来创伤;天牛之类的甲虫有力的上颚也能轻易切开皮肤等。


猎蝽和很多水生蝽虽然不会主动叮咬人,但在被抓住后,出于自卫的叮咬也可能带来剧烈的疼痛。对于不熟悉不了解的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尽量避免上手捉。


总之,除去那些会主动叮咬我们吸取血液的虫子,绝大多数昆虫都可以和人平安共处,但还是建议大家对虫子们相敬如宾,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抓它们。


其实不止是对“虫子”,对其他野生动物也是如此。大多数昆虫对我们都没有危害,在生态系统健康的环境中,它们也不会成灾成害。我们不必对它们过度恐慌,不喜欢这些小虫子可以选择远离,不是非要踩死。如果有精力对它们稍加了解,带着敬畏之心去俯察品类之盛,也一定会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作者:吴小咖是个好孩子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提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不抽烟,2毫米肺结节突变肺癌!医生:这两种结节一定要当心!老公的毒兄弟,不亚于你的毒闺蜜,这回我算是见识了英国房东竟赔钱卖房?投资这类房产要当心​8岁以上的娃,牙齿出现这个情况千万要当心!毁颜值不是一点点(不是蛀牙)儿童性侵犯在逃!警方发布全国通缉:惯犯!高危!家长要当心!医聊 | 秋冬季节儿童健康“大作战”,这几款高发呼吸道疾病要当心!孩子爱哭闹就是坏脾气?其实,你不懂孩子真正的需求反复发烧,一不小心成“白肺”!近期很多孩子中招,要当心→喝汤比吃肉有营养?这三类人喝汤要当心吃生蚝要当心, 宾州召回受污染牡蛎; 杀人犯越狱八天还未落网, 长木花园又关门! 费城饼干烘焙大赛即将举行【健康】床虫泛滥要当心!居家杀虫不慎可能毒倒你自己波城爱与恨—那些初来乍到需要当心的细节妻子和情人,婚外情中的男人,他更爱哪一个?其实很多人都想错了床虫泛滥要当心!居家杀虫不慎可能毒倒你自己企业IPO要当心!涉税问询率高达75.34%隐翅虫真有那么危险吗?为什么说“消费股要当老婆养,科技股要当情人换”?参与体检者约一半查出肺结节,5%查出肺癌,这两种情况要当心一天接诊超500例,基本都是幼儿园、小学的娃!医生:这种病强传染、无疫苗,一定要当心王剑无法享受\'悄然改错\'的奢侈快看看孩子的脚底,有“痣”一定要当心!医生想移民不容易?其实也没你想得那么困难高烧4天,3岁娃查出“白”肺!近期支原体肺炎流行,要当心双林奇案录第三部之歌星之死: 第二十一节[干货] 把某人拉进群的“拉”怎么翻译?其实很简单...从侧面看孩子脸型,有这种表现千万要当心!看看你家孩子有吗?买车要当心!警方新举措打击大多伦多地区非法车辆销售!美国档案--1950年李宗仁给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信无论多少岁,这个部位要当心巴黎塞纳河游船行视频 (Paris River Seine Cruise)高烧 4 天,3 岁娃查出「白」肺!近期支原体肺炎流行,要当心女子拍死隐翅虫致面部灼伤!这些野外小虫子,千万别让孩子碰孩子吃时要当心!这个“金秋限定美味”竟在嘴里爆炸了→为什么很多中年女性沉迷广场舞,纯粹锻炼身体?其实存在三个猫腻优雅的观叶植物,瓜叶海棠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