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文旅热潮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刚刚过去的中秋和国庆节长假,成为公共议题的话题不少,包括但不限于:诺贝尔文学奖和和平奖落定、美国共和党议员、议长麦卡锡被罢免、许家印涉罪被抓、河南南阳迷笛音乐节变音乐“劫”、上海4岁女童走失南汇海滩、张艺谋的《坚如磐石》……
在众多话题中,最能引起中国民众共鸣的,则是长假中各处的“人山人海”。这样的景象,放在疫情前已经是长假期间的常态,所以错峰出行也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但经过三年疫情期间动辄的“静默”、“非必要不外出”,这样的景象再次出现则多了一些之于中国经济的风向标意味。
先来看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此外,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181.8万人次,日均147.7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9倍,是2019年同期的85.1%。其中,入境587万人次,出境594.8万人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49.5万架(艘、列、辆)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4倍。10月2日,出入境人员突破167万人次,为节假日期间单日最高。另据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日零时,2023国庆档电影总票房超27.3亿元,总观影人次超过6479万,总场次超352万场。
在国际社会弥漫“中国崩溃论”的大背景下,国庆长假的文旅热潮的确让中国“扳回一局”,至少这样的景象,强过新华社此前对于“中国崩溃论”的驳斥与反击。《人民日报》“今日谈”7日发文《文旅热潮折射经济动能澎湃》即表示,文旅市场热度攀升的背后,是持续释放的消费动能、不断提振的市场信心。“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的一扇窗口。中秋国庆假期的文旅热潮,正是中国经济动能澎湃的注脚。”
透过国庆长假文旅消费数据来管窥中国经济,自然是一个路径,但是否可以就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已经“曙光在望”,恐怕还为时过早。台湾中华战略学会资深研究员张竞在《从中国双节连假看经济景气》一文中写道,“假期经济消费活动不仅显现出社会大众的实际消费能力,甚至还能从消费结构与相关活动参与状况,解读出民间消费者对于未来经济前景之信心高低。不过,此种假期经济活动毕竟不是经常性之经济推力,严格来说,效力将难以完全颠覆经济活动架构之基本盘,只能适切地显现经济景气与消费信心之消息面。”
此外,张竞亦表示,“中国大陆目前经济实力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发展前景更会影响多个不同贸易活动,所有与中国大陆产制商品具有联动关系之供应网络,都会是北京经济景气荣枯之生命共同体。”“各方对于中国大陆未来经济发展前景保持高度关注,其实不仅限于经济层面,更由此推论北京对外政策与战略决心。”换言之,中国经济未来走向如何,不仅取决于经济本身,也与政治维度的对外政策和战略决心密切相关。
也因此,香港大学人文社会研究所所长、著名耶鲁金融学者陈志武的“中国经济转向战备驱动模式”才会引发关注。在陈志武看来,经济模式从原来的“民生驱动型”转向“备战驱动型”,意味着经济发展更多强调为战争做准备,而不是为改善民生做准备。且在这样的经济模式下,“卡脖子”科技、粮食安全、供销社、大食堂及低端消费是投资和发展重点,同时要告别高端消费、“大城市”战略及个人致富。
不管陈志武此论是一家之言还是反映了客观实际,但至少也说明了一个浅显道理,国庆长假文旅消费热潮只是中国经济很浅层的表征之一,人们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的关键还在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国际接轨持续扩大开放”之类共识的动摇。这样的消极局面,恐怕不是国庆长假的“人山人海”所能挽回的,而是需要官方在顶层设计上持续发力。
就像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的,“2019年到现在,我们和国际甚至和社会的接触都减少”,“我们一定要在每一个环节上充分地考虑和国际的交流”,“空谈信心是不存在的……关键我们做什么?我们的调研报告出来能不能形成一个大家有共识的东西?一个可执行的东西?”姚明谈的是中国男篮的问题,但又何尝不是对更大范围状况和问题的揭示?
推荐阅读:
新書推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