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产业的结构性变革背后,意味着什么?
当前,音乐产业,具体来说是音乐流媒体服务,正处于增长动力、要素投入、收入分配等方面重大结构性变革的历史节点。
先来看看行业未来几年的增长预期。
高盛在最新的《Muisc in the Air》报告提到,预计 2023 年全球录制音乐收入将增长 7.5%(之前预测为 7.3%),2023年至2030年的年增长率为 8.6%(与之前基本持平)。高盛预计,流媒体增长将保持健康,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1%(不变)。
看似数据稳中向好,但内在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随着音乐创作和发行的门槛日益降低,音乐流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歌曲数量猛增。
数据显示,在2018年上半年,Spotify表示每天有2万首歌曲上传到平台;2019年4月,这个数字变成了近4万首;2021年2月,Spotify 宣布每天上传到平台的歌曲超过6万首。而仅18个月后,这个数字达到了每天10万首。
从2018年到2022年,每天上传到 Spotify 等平台的歌曲数量已经翻了五倍。而就我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每天上传到音乐平台的新歌数量已经达到12万首,意味着一年新增4380万首新歌,更不用说谷歌、Meta等巨头带动下的AIGC音乐的提速增产。
一方面,这导致庞大的新内容哪怕良莠不齐,却也实实在在地稀释了经典内容的播放份额,并直接影响到了内容方的版税收益;另一方面,在人类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的对决中,生产端的创作模式与消费端的价值分配,都需要重估。
与此同时,如今人们的音乐支出占娱乐支出的比例远低于1998年的水平。而由于Apple Music 和 Spotify 等音乐流媒体服务推出的家庭套餐计划,也降低了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值。自2016年以来,付费流媒体音乐服务的ARPU值下降了 40%。
在通货膨胀、定价策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尽管自2017年以来,音乐流媒体的消费量增加了2.5倍,但同期单次流媒体播放的收益却下降了20%。
随着流媒体市场的逐渐饱和,全球流媒体业务开始面临增长乏力,再加上疫情后广告业务受到重创,如何挖掘现有业务的潜力,以及寻找新的增长点。
为此,音乐流媒体平台做了三个动作:一是关闭免费服务,启用全面付费订阅模式;二是不约而同涨价,甚至周期性频繁涨价;三是重视超级粉丝和艺术家的价值,探求全新的收入分配模式。
关于第一点,我们在《免费听歌的时代,要过去了?》一文中,已经就Tidal、Gaana、Resso等平台先后取消免费套餐的现象做了深入分析,在此不做赘述。
最近,基于广告业务毛利率处于亏损状态,甚至都有外媒开始分析Spotify实行全面付费的可能性。毕竟,除了现有的2.2亿付费用户,只需要完成3.43亿广告支持用户中至多29%、至少18.5%的付费转化率,就足以填补取消免费带来的损失。
第二点,早期证据表明,流媒体平台可能比前几年拥有更大的定价能力,最近,继Apple Music、Deezer、Amazon Music、QQ音乐等完成一轮涨价后,YouTube Music、Spotify也在十年来首次提高了其基础订阅服务的价格。尤其是“钉子户”Spotify的涨价更具行业意义,这让版权方感到满意。
华纳音乐CEO Robert Kyncl就表示,自 2011 年在美国推出服务以来,如果Spotify 9.99 美元/月的订阅价格随着通货膨胀而上涨,那么现在的订阅价格将是13.25 美元/月。高盛研究也表明,价格上涨对平台流失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或没有影响,在通胀较高的环境下,周期性涨价或许成为行业常态。
第三点,超级粉丝和艺术家的价值,其实可以看作是优质内容背后的两端。一方面,超级粉丝意味着更长的播放时长、更高的付费意愿、更频繁的互动参与度;另一方面,相较于纯音乐、AI音乐等功能性内容和流量欺诈性质的低质量内容,优质艺术家对于平台在流量、品牌等方面的贡献肯定是更高的,但在“按比例分配”的收入模式下,如今都被同等对待。
高盛研究团队预计,到2027年,超级粉丝的货币化将为流媒体平台增加 20 亿美元的增量收入,到2030年将增加40亿美元,意味着付费流媒体收入将增长 16%。
上个月,华纳音乐宣布与TikTok 签署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许可协议,据透露便摆脱了简单的一次性付款模式,让艺术家和词曲作者能够获得更好的货币化、营销和粉丝开发功能;而环球音乐最近也跟Spotify达成了“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分配模式的数据研究。
环球音乐、董事长兼CEO Lucian Grainge爵士也强调,以艺术家为中心的模式将专注于向“真正的”艺术家付费。
“谁是新模式下的赢家?简单来说,就是处于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艺术家,他们是 DIY、独立厂牌或三大唱片旗下的,他们是真正的、真实的人,拥有真正的、真实的粉丝。谁是输家?那些致力于操纵系统、进行欺诈、使得平台上充斥着乐迷不需要的内容的人。”
不得不说,老爷子不愧是见证过行业转型的OG,一下子就戳中了无数在生存线苦苦挣扎的音乐人的痛点。不过环球音乐也提到,建立一个新的分配框架可能无法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多年的市场转型项目,涉及各个平台的不同动力、不同决心和不同流程。”
很显然,在谁控制了算法、谁就控制了听众的时代,如何让区分筛选出优质内容,并体现出优质内容的价值,将成为真正重要的问题。
而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继流媒体之后,如何从新老业务中找到下一个十年的增长动力,也是技术变革时代的新命题。
先声话题
话题内容:你认为,下一个十年,音乐产业的增长将来自哪里?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