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写百姓能听懂的音乐!他创作的这首名曲你一定听过
90岁仍登台指挥
今年9月,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何占豪作品音乐会”上,压轴曲目照例是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长达26分钟的作品,由神采奕奕的何占豪亲自登台指挥。“十八相送”情真意切、“楼台相会”如泣如诉,台上动情演绎、台下掌声雷动……这是何占豪刚刚过完90周岁生日后的全国巡演第一站。
何占豪说,九十年的人生中,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陪伴了他三分之二的时间。这首耳熟能详的“中国旋律”作为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早已和他的生命融为一体。
1959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时,拉着小提琴的何占豪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为这首从未有过的中国民族风格小提琴作品捏一把汗。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何占豪回忆:“音乐完了之后台下面一点声音也没有,过了几秒钟,忽然掌声响起来了,后来掌声不断,让我们‘再来一个’,我想怎么这么受欢迎?应该是观众听懂了。结束之后大家到台上来祝贺,但我当时感觉累坏了,心想我以后再也不写了。”
“再也不写了”的想法只是一闪念,恰恰相反,这成为了何占豪音乐人生的又一个开端,为了创作让老百姓能“听懂”的音乐,他摸索了一辈子。1933年,何占豪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喜欢跟着祖母去听戏。
新中国成立后,17岁的何占豪考入浙江省文工团,两年后转入浙江越剧团乐队。在这里,何占豪灌了“一肚子越剧墨水”。
何占豪用“做梦也没有想到”来形容自己的音乐成就竟与小提琴相关。浙江越剧团是上世纪50年代最早引入西洋乐器伴奏的戏剧团之一,十六七岁的何占豪,刚初识小提琴就开始学习,纯属“半路出家”,那时的他心里就憋着一股劲,不但要学、还要学好。
“我们这一代青年有一种民族自尊心,我们学小提琴的目的全是为了争一口气。就是为了把小提琴这些世界上先进的乐器加到我们民族乐队里面来。”
为了丰富越剧的表现力,1957年,何占豪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小提琴进修班进行系统学习。不到一年时间,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问世了。每每被问及《梁祝》创作的初衷,他的答案始终如一——是农民伯伯教我写的。
“我们那时强调‘为人民服务’,所以每一年都要下乡。我们拉外国的曲子给农民们听,他们瞪着两个眼睛说听不懂。他们说喜欢越剧、沪剧。我们团队领导、党支部书记刘品首先提出,小提琴要为人民服务必须民族化,用中国音乐里面的民歌、戏曲作为素材来写曲子。我脑子里有很多越剧音调,就用越剧音调写了一个弦乐四重奏,取名叫《梁山伯与祝英台》。”
如何让小提琴这件西洋乐器被更多老百姓接纳和喜欢?何占豪任组长的“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把刚刚初具雏形的弦乐四重奏《梁祝》丰富成交响乐,向国庆10周年献礼。何占豪搜肠刮肚,最后决定,回到越剧演出现场找寻灵感。
“一到越剧尹派小生对林黛玉唱‘妹妹呀’,观众里的小姑娘就喊叫,我当时觉得很奇怪,大家是买票来听几声‘妹妹呀’。我回来记下来旋律,给它划分节奏,《梁祝》就是这么来的。”
△何占豪与同学组建“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并担任组长
一句让观众为之痴迷的唱腔,饱含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就这样,以越剧《红楼梦》等唱段音调为素材,模仿越剧尹派创始人尹桂芳演唱时的“绵柔”吟腔,何占豪用小提琴反复试奏和改编之后,充满越剧风格的《梁祝》爱情主题出炉;而“三载同窗”中的小快板主题,同样是通过越剧唱段插曲进行改编而成。后来,作曲系的陈钢加入创作,两人决定,大胆将中国传统套曲与西方奏鸣曲式相结合,兼顾中国老百姓的审美习惯和音乐结构的整体统一。
从交响诗《龙华塔》、二胡协奏曲《莫愁女幻想曲》,到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英雄泪》,再到交响秦腔组曲《根据地》……作为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何占豪总说,我的作品不只有《梁祝》那样凄美的爱情,更多的是讴歌英雄、体现家国情怀的作品,音乐人要负责任、有担当。
“作为作曲家,我们有责任把先辈用血汗换来美好生活的胸怀写出来,来感动现在的年轻人,让他们得到共鸣。我们作曲家并不是为自己创作,要讲究社会功能,对社会起到作用。”
《梁祝》诞生于上海音乐学院,而何占豪的家就住在音乐学院隔壁一条不起眼的弄堂里。老式房子没有电梯,小小的两居室却拥有一个浪漫的名字——“艺术家公寓”。靠北的一间,不足十平米,却挤下了一架钢琴、一张书桌和书柜,里面满满装的都是碟片,这就是何占豪的工作间。虽然同时有两三个学生来访就会显得局促,但留校任教六十载,直到退休他都没有搬离这里。
毕业30多年的刘建宽已经是国家一级作曲家,如今在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担任主任,像许多何占豪的学生一样,他经常专程从外地赶来上海看望老师,而无论带着什么问题来,每一次都不会“空手而归”,总能重温一堂何老师的小课。
刘建宽:何老师说,不管写什么作品,首先要有内容,然后定题目。没有内容人家体会不到你作品中真正的情感。同时,光是内容好还不够,真正要写出好作品,需要去实地考察、去采风,要跟老百姓打成一片。
几十年来,教学和创作几乎占据了何占豪的全部时间。为了全身心投入角色、融入感情,他把夜晚的宁静留给灵感,自创了“分段式睡眠”,直到现在。
何占豪:我一般吃了晚饭就睡觉,睡到十点半起来写东西,起码要写到凌晨两点半、三点。我这个人一天到了两个世界,白天在现实的世界,晚上就要进入角色的世界。
他说还有很多事要做
音乐事业要一棒棒传下去
在工作间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台将显示器竖屏设置的台式电脑,拐角的另一侧则是一个电子琴编曲键盘。早在二十年前,何占豪就主动学习用电脑编曲。这位老人如今仍走在时代前沿,他笑称只需要“费点功夫”。
古筝音乐作品是目前何占豪投入创作心血最多的器乐作品,今年,他专门在何占豪音乐艺术传承中心开办了“大师班”。
“我说我没退休过,给他们办训练班、学习班,我把我的理念方法都告诉他们。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写雅俗共赏的曲子,在国际上有一定的高度,而且老百姓都听得懂、受欢迎。”
“音乐事业要像接力棒一样,一棒接一棒地传下去。”讲台之上,90岁的先生与90后青年古筝演奏家陈蓓萱同台授课,一老一少之间,不同的是岁月的沉淀,相同的是他们正为之全力以赴的夙愿。
“从小的时候听何老师的课,到现在与何老师配合去上课,对我来说是一个成长。何老师有一颗永远年轻的赤子之心,他最关注的事情就是谁需要他做什么事。虽然90岁了,但有需要他的地方他一定会冲出来。”
记者手记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策划丨樊新征 肖源
记者丨刘梦雅 杨静 林馥榆
统筹丨张棉棉
播音丨王娴 唐子文
摄像丨刘永波
音频制作丨周天纵
视频剪辑制作丨章宗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