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前后大降温,三阳高峰来了,三招暖心阳防寒毒
就在最近这段时间,全国多地医院的数据都表明,新冠感染人数又有上升迹象,部分专家预测,国庆长假之后可能又会出现一个小高峰。
专家说到,新冠已经呈现出了季节化的趋势,而目前正值从凉到寒转变的关键期,寒气凌人,非常容易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不足,从而被感染。
今天,我们就已进入寒露节气,标志着从凉到寒的彻底转变。这时候除了日常的养生,我们还要注意一下这几个要点,让我们在向冬天的过渡中更有底气,少生病。
养阴关键期
一汤一茶最宜人
秋三月,每一个月秋气都在不断的加深,而寒露的到来,就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深秋——秋天的最后一个月了。
走过了酷热耗阴的三伏初秋,又走过了燥邪伤阴的虚亏仲秋,如今我们到了深秋月,体内的「阴能量」实在是库存告急了。
所以,秋天的这最后一个月,可以说是养阴的关键时期,为入冬做好最后的前提准备。
怎么养呢?老鸭汤+白茶,一汤一茶,有膳有饮,深秋时节最是宜人。
海参火腿老鸭汤
要说秋天最适合吃的肉,鸭肉当之无愧。
《食疗本草》上说,鸭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
鸭肉不仅滋阴清热,还能养胃生津,食欲不好又容易咽燥口干的人。
另外,很多人觉得鸭肉很肥腻难入口,其实鸭肉中的脂肪不同于其他动物油,其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接近理想值,对于降低胆固醇和血脂都有一定的帮助。
而鸭子怎么吃最补呢?清代医家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就说:“鸭同火腿,海参煨食,补力尤胜”。
海参火腿老鸭汤
材料:
老鸭1只、海参4个、火腿1两即可。
做法:
1.海参提前2天泡发,火腿浸泡片刻,都切成片;
2.老鸭肉切块,焯水,去浮沫;
3.鸭肉块、火腿篇一起入锅炖煮,加入葱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
4.然后加入海参,再次烧开后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在这个汤方里,鸭肉滋肺阴,而海参色黑,更擅长润肾阴。人身上的阴液,肺是水之上源,肾是水之下源,这样一来就算是都滋补到了。
火腿,王孟英说它“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火腿可是猪肉中的精华,比猪肉的滋阴力更强。
并且鸭肉和海参主补,但也难免有些滋腻,所以火腿开胃解腻的特性正好能起到整体平衡的效果。
白茶
李辉教授在他的《茶道经》里说:“白茶晒青灭酶,常年缓慢氧化而生酸,继而因太阳热照成酯,渐生太阴。”
也就是说白茶是入太阴经的,太阴经是哪两条?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
今年秋天,正值癸卯年的五之气,有个什么特点?秋行春令。
因为五之气的客气,是厥阴风木。而厥阴风木本是春季的主令,它会让肝木过旺,身体上就可能产生和肝相关的症状表现。
所以白茶入太阴的这个特性,在这个秋天就正适合派上用场。
首先,入肺经,能强肺金,润肺阴,既能对抗深秋的燥邪,又能克肝木,压一压往上冲的肝气。
同时,入脾经,肝木太过容易克制脾土。此时一泡老白茶,能恰到好处地给脾胃解围。
所以,我们不妨在这个天寒露重的深秋里,给自己和家人都泡上一杯老白茶,既温暖又滋润。
不过,白茶有越陈越好的讲究,所谓“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说的就是白茶的价值。
而且白茶还极讲究原料,好茶越发难得。好在前段时间,一位钟爱收藏茶的老朋友给可仁寄来了一款老白茶——2013年福鼎寿眉老白茶,不仅滋味惊艳,价格也很亲民,品饮、送礼、收藏都特别适合。
(广告)
寒气盛,风木旺
防感冒,尤防风伤头
今年寒露有些特别,除了深秋应有的寒凉之气以外,还多了风木之气的侵扰。
所以今年的深秋还要着重注意防风邪。
风邪有什么特点?上扬性、流窜性、传染性。尤其是和秋冬季节的寒邪结合起来,会让我们特别容易感冒。
因此,寒露之后,我们要做好这几个准备,抵御风寒防感冒。
厨房常备紫苏
紫苏有解表散寒之功,往往会被用于风寒感冒初期的调理。
这段时间,我们一不小心就开始打喷嚏,流清鼻涕,还伴有轻微的头晕脑胀,这很可能就是受风寒了。
这时候邪气还只在体表,没有深入到脏腑。我们就可以趁着症状初期,赶紧抓一把紫苏,泡上一杯浓浓的紫苏茶。
紫苏带辛味,辛可以发汗,通过发汗把体表的风寒带出去。辛还可行气血,气血一流通,浑身都暖了。
并且,紫苏还可以调理脾胃,提高免疫力,治标又治本。
紫苏用法
风寒感冒:
取紫苏叶10克,葱白5根,生姜3片。水煎温服即可。
外感风寒而诱发的头痛:
取紫苏叶10克,桂皮6克,葱白5根,水煎温服即可。
做好脚部保暖
寒从脚底生,随着天气慢慢冷下来,地气也变凉了,所以我们身体感觉得最明显的,就是脚部。
而且脚本身也是最怕冷的部位,因为它离心脏最远,脂肪又很薄。脚是精气之根,6条重要经络都从这通过,还有70多个反射区。
所以这段时间,要格外注意脚部的保暖,并且脚面、脚心和脚踝都要护住。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坚持泡脚,水面要淹没过脚踝处的三阴交穴。
要知道脚踝是整个脚部最薄弱的地方,寒气也喜欢从此处侵袭。这里皮肤薄但经络却不少,一旦寒气侵入,会顺着腿部直逼下焦,尤其是女性朋友的子宫就很容易受寒。
比较怕冷的人也可以再泡脚时往水里加几片姜片,泡脚的同时也可以用双手摩擦后腰,温肾暖背。
除了泡脚,我们日常也要换上更保暖一些的袜子。进入深秋,可仁一定要再跟大家分享一次这款我们全家都在穿的艾草养生袜。
艾草的活性分子藏在布料纤维里,温热感很实在,而且这股温热感是很温柔舒缓的,还带有包裹感,热气会一点点往骨肉里渗透,然后从脚下往上升腾,感觉像是随时随地都在做艾灸,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会好一些。
所以四肢怕冷、或者容易痛经,小腹常年不暖和的梁友,建议试试看。
(广告)
护好脑后,防风伤头
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
因为脑后这个部位是风邪最爱侵袭的地方,这里的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风门穴,都很怕风邪和寒邪。
所以寒露之后就不要穿领子偏低的衣服了,早晚出门还可以加个披肩,洗完头之后也要及时吹干。
如果不小心受风了,后脑隐隐作痛,可以用大拇指在风池穴用力上下推压,按到有酸胀温热的感觉。
要不就直接用吹风机开着热风对着这里吹,大椎升阳,风池风府排风排寒,效果很好。
还有很多人,日常颈椎就是硬硬的,摸着也是一股凉感,不暖和。转转头,就能听到嘎嘣嘎嘣声,颈椎痛起来太阳穴都打架,半边身都麻麻的。
这些都是背部板结的信号。这样的人往往是更容易受风的,因为阳气被堵住了上不来。
这情况可仁建议大家用正安的这个艾草暖颈贴来调理一下,用艾草、干姜、独活、川芎4味本草精华,覆盖肩颈处的多个穴位,把整个后脑到肩颈这一块区域的淤堵沉积统统疏通开,气血活络起来,邪不可干。
(广告)
暖心阳 排心寒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寒露之后,寒邪肆虐,不管是正在经历的“三阳”小高峰,还是其他的传染性疾病,都会让我们的心很遭罪。
心位于我们的胸腔位置,离我们的口腔、鼻腔都很接近,所以寒邪入侵,心会是第一个中招的地方。
在《黄帝内经》中称心为“君主之官”,为生命之主宰,我们的主要脏器,肝心脾肺肾都在胸胁里面,受它保护。而想要不病胸胁,就先要不伤心。
寒会让心脏跳动缓慢,减少各脏腑之间的联系,同时会感觉到胸闷气短,得靠着大口吸气、大口呼气,才能好受一些。
心主血脉,寒会让心脏血液流动缓慢,凝滞在一起,血管就容易出现堵塞,所以每到寒冷的秋冬季节,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温暖心阳,强心护心呢?在日常中有这么几个办法。
中午弹弹中指
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一百遍,可以疏通心包经,增强心阳,促进气血循环,秋冬怕冷,手脚冰凉的状况会得到改善。
按揉膺窗穴
我们前面讲过,受五之气客气厥阴风木的影响,容易引动肝气上升,表现出情绪上不受控制,总感觉心情烦乱;或者精神活跃,极易亢奋。
暴躁情绪下,有时会觉得气得肋骨疼,其实这是动了人的心包。中医讲,怒伤肝,但伤肝之前也得动心,没经过心的同意,它伤不到你。
所以,有人会总叹气,还有人表现为两胁胀痛,不舒服;也有人表现为义愤填膺。
膺在哪?它其实是在乳头上面。那里有个膺窗穴。生气以后,本来是两边肋骨疼,但这个气要是生大发了,就会往上顶,一直顶到前胸正面,就叫义愤填膺。
所以大家平时可以多按按这个膺窗穴,尤其是情绪比较暴躁的人,这就像是我们胸胁的一个窗口,把郁气排出去。
这样不仅能保护我们的心包,还能起到预防乳腺病的作用。
人参强气又强心
人参擅补气,这个大家都知道,“大补元气,诸虚皆补”。
但其实,人参对于补充心血也有帮助。
梁冬:
阴血亏虚的时候可以用丹参、牡丹、地黄和玄参。
你看这里有两个参,看来人参皂甙的确对于补充心血有帮助。我研究过,灵芝里也是饱含人参皂甙的。
这个物质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促进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缓,也就是心脏肌肉变得有力量,这样的话它就能够令到血液循环更加有效。
那么人参要怎么用才能更好地补呢?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给出了一个妙方:人参+龙眼肉,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玉灵膏,有着“千古补血第一方”之称。
除了人参,方中的龙眼肉能滋养心脾之血,对心悸、失眠、健忘最为有效,是补血的良药。
所以这个方子是气血双补,气阴双补,除了小孩子与孕妇外,基本上适合所有气血虚的人。
尤其是在冬天容易有心血管问题的中老年人,非常适合用这个方子。
(广告)
-END-
寒露,是秋天中的秋天,尽管世间染了金黄颜色,万物却并未凋零,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我们的身心也应当归于沉静,内在自守。正如寒露三候的第二候“雀入水为蛤”,飞物化为潜物,不就是“归隐田园”的一种超级隐喻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