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民族的事,应该自己闯出这条路!”
他决心在人机语音通信上超过垄断者
到美国做访问学者时,王仁华37岁,主攻数字信号处理。偶然间看到的书籍《语音信号的数字处理》,在语音信号发展、人机语音通话等方面讲得清晰透彻,让他感觉如获至宝。王仁华揣着书和满心激动,坐着长途车去拜访作者,没想到,对方毫不留情地让他吃了闭门羹。等候时的忐忑,垄断者的傲娇……80岁的王仁华至今难以忘怀。
“我请了假,坐长途车,好不容易找到他秘书,他们让我等了好几个小时。我想中国的访问学者,他们显然看不上。当时就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会在中国也建个贝尔实验室,在人机语音通信、人机对话协作上超过你们。”
彼时,大洋彼岸的美国贝尔实验室闻名遐迩,许多沿用至今的发明,如晶体管、太阳能电池和通信卫星均诞生于此。两年学习期满,导师极力挽留王仁华继续读博士,他告诉导师,跟博士学位相比,他更想早一点回到祖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理清楚了这条路该怎么走,怎么从最开始的语音编码到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评测、人机语音通讯,再到人工智能。多一个博士学位没什么,但这件事情如果能做成功,对我们国家会更重要。”
成立语音实验室
建立语音数据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需采样大量人声,工作量巨大,汉语的复杂性更让这件事难上加难。费时费力不说,做好之后还很可能被其他研究者拿去使用,在当时,国内无人愿意涉足。王仁华深知数据库对后续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哪怕为他人做嫁衣,他也执意要做。
于是,王仁华向国家“863计划”专家组建议,要做中国第一个汉语普通话发音数据库和语音识别评测系统,这一建议得到专家组的支持。
1994年1月,汉语识别语音数据库在合肥建成。同时,王仁华团队基于机器语音识别技术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普通话水平测试自动评测系统,被认定为我国“普通话推广历史上一次重大技术革命”。
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领学生
让中文语音交互技术融入千行百业
40岁后的王仁华,身上多了一个鲜明的标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个学生眼里总是笑眯眯的王老师,总是会做出一些旁人看来“叛逆”的事。1998年,即将硕士毕业的学生刘庆峰跟王仁华提出创业的想法,王仁华毫不犹豫表示支持:“你只管大胆去搞。”
智能语音公司科大讯飞成立之初,王仁华顶着压力坚持把学校奖励的股权分配给学生。199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名学生获准得到总计600多万元的技术股权奖励,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例。他的理由很简单,要想干成一番事业,没有好的待遇,怎么能留住人才?
王仁华竭尽全力帮助公司找项目、拓资源,但依然拦不住市场对创业公司的重重考验。连续5年,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看到学生们逐渐开始怀疑自己,王仁华淡定地给他们打气:这条路没有走错,坚持就好。
2004年,科大讯飞开始盈利。2008年5月12日,深交所的钟声响起,中国第一个由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智能语音公司上市。
王仁华带领初出茅庐的学生,跨越语音评测、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一个个技术高峰,让中文语音交互技术融入千行百业。学生刘庆峰说,很多同学至今感恩王仁华老师,他打心眼里盼望学生都能青出于蓝胜于蓝,他心甘情愿把技术、舞台都传承给学生。
王仁华之所以如此待学生,其实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老师们教给他的”。
当年,中科大各系主任都是赫赫有名的学界泰斗,钱学森先生经常穿着土布中山装、戴着布帽、穿着布鞋来上课;化学物理系首任系主任郭永怀的包里,除了教案,经常会有一颗洗得干干净净的红苹果;王仁华和同学在学校水房碰到语言学家李佩,三言两语之间,李佩就答应教他们英语……王仁华坦言,当他站上讲台时,心里想的,都是那些先生们当年的样子。
王仁华说,不少人问他,为什么他和他的学生总能做到先人一步?他想了想,从小踢足球应该算秘诀之一。要踢好球,就得刻苦锻炼,心里总想着要力争第一;同时踢足球必须得依靠团队,有前锋,有后卫,一支队伍齐心协力,才能赢得比赛。
记者手记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樊新征 肖源
记者丨冯会玲 杨静
统筹丨张棉棉
播音丨王娴 唐子文
摄像丨周力
音频制作丨杨琛
视频剪辑制作丨章宗鹏
编辑丨刘波
图片丨受访者提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