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数人来说,游侠或许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用自己的武功解决矛盾、惩恶扬善的习武者。但不少古代文人也怀有成为游侠的理想,这些文人的人生可以分成游侠、游宦、游仙三个阶段。李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郝敬,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为安徽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语文教学部主任。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数项科研工作,在《文学评论》 等社科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知中:为什么说「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人生轨迹? 郝敬:这种说法由来已久,秦汉之际的张良就是一个早期代表。张良是韩国贵族出身,亡国后散尽家财结交刺客,招募勇士刺杀秦始皇,后来又率领侠客投奔刘邦,辅佐其创立汉王朝,被封为留侯,并在功成名就后就「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少年游侠、中年游宦、老年游仙」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文人设计的一种完美人生路线。中国古代文人会形成这种人生追求,主要是因为这三个阶段的不同指向较为贴近与符合文人的自我价值判定。少年游侠意味着个性的自由张扬,中年游宦意味着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追求,老年游仙意味着对世俗生活(也包括少年游侠、中年游宦)的超脱,转而追求生命的永恒。知中:游侠的思想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思想具体是指什么内容?有哪些形式?郝敬:从文献资料看,游侠思想的形成与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有很大的联系,主要受到儒家、道家、墨家等派别的影响,在西汉时期达到鼎盛。儒家的阳刚好勇与游侠的气质较为接近。如孔子的弟子子路「好勇力,志伉直」,后来做了卫国大夫孔悝的家宰,为救主人慷慨赴死。儒家最具代表性的认知应该是孟子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在直观感觉上,墨家与游侠经常被混为一谈,墨家不仅从组织性、行为性(武力为主),更从思想性上丰富并完善了游侠的体系。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就是我们认可的侠义品质的一部分。道家在先秦时期与游侠的联系并不紧密,我们熟悉的有《庄子·说剑》中对剑士的论述。西汉,黄老之学与任侠之风结合较多,黄巾太平道就是其中代表,司马迁在著《史记》时也特地列出《游侠列传》。魏晋以降,道家思想与侠逐渐结合,葛洪在《抱朴子》中也点明了道家与游侠的相似性。但不同于儒家和墨家,道家思想对游侠的影响重在对生活与情感的认知态度。对文人来说,游侠思想一般会在两个层面上对他们产生影响。一个是行为层面,即具体的表现;一个是思想层面,即影响行为的内在价值判定与取向。一般文人的侠义之举多从这两个层面得以实现。知中:青年时期的李白算游侠吗?他的游侠经历在文学作品上有哪些体现?郝敬:算游侠。负气任侠、快意恩仇是他这个时期的主要性格特征。李白自陈「十五好剑术」,传说他曾经手刃数人,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他青年时期在扬州「轻财好施」,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此外李白还创作了大量诗作讴歌游侠行为,如《侠客行》《结客少年场行》《君马黄》《少年行》等。其实不仅是青年时期, 李白的整个人生都体现出对游侠行为特殊的偏爱。知中:除了李白,哪一位文人的游侠行为是你印象比较深刻的?郝敬:汉魏时期的曹植。由于身世、经历的不同,他与李白稍有差异。曹植身处一个动荡的乱世,他有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实际需要,所以会从实际行为出发,创作出「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的名句;而李白所处的已经是一个大一统的强大帝国,游侠理想更多地体现在精神的层面。知中:文人游侠往往会伴随着文学作品的创作,这种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郝敬:主要特征是渲染游侠的侠义精神,强调自由、放达、道义、平等、义气等自我价值。李白有一首代表性的歌颂游侠的诗作《侠客行》,从中我们能够看出李白对「十步杀一人」「救赵挥金锤」等行为的歌颂和推崇态度, 而且很赞赏「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慷慨无私。再比如王维的《少年行》、高适的《邯郸少年行》、贾岛的《剑客》、孟郊的《游侠行》 等诗作,在歌颂游侠精神的同时,又都表现出诗人对侠士的羡慕之情。知中:中国古代文人对入仕的追求是否就是游宦思想的体现?郝敬: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中提出的「八条目」是古代文人普遍的政治理想。对古代文人来说,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就是治国平天下,而这样的目标,就需要通过入仕来完成。因此,游宦是古代文人追求群体认知、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环节。郝敬:自唐代起,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变成参加科举考试,这也是中国文官制度为世界做出的重要贡献。但除却科举,文人还可以通过察举、推荐、恩荫、入幕等途径入仕。宋代科举制度完善成熟后,文人入仕的途径就越来越窄,最后集中到科举一条路上。李白的情况有些特殊,由于他出身不同, 所以和唐代其他文人不一样,并没有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李白的思想中杂糅了多家学派的精髓,儒家、道家、纵横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在李白身上都有体现:在他求取功名、干谒权贵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源自纵横家的思想;当他无法直接获得统治阶级认可时,又转而选择道家的隐居路线。李白一生都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知中:李白在《庐山谣》一诗中写道:「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种「寻仙」可以看作是「游仙」吗?郝敬:可以看作是「游仙」,但这种「游仙」并非一般意义上寻求生命永恒的「游仙」。而是李白无法达成自己的人生抱负时,继续积累实力、等待时机的一种调适。李白的游宦经历是不成功的,所以无法越过这个过程去游仙,即使是形式上的游仙,他的内心也无法宁静。所以最终他还是会回到游宦中来。知中:游仙的思想是如何发展而来的?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郝敬:游仙思想很早就存在,《楚辞》中就有。一般认为,《楚辞》中的游仙思想发端于《天问》,成型于《远游》。在《远游》篇中有很多关于畅游仙境、慕求神仙、追求长生不死的描述。魏晋时期,以郭璞为代表的游仙文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人们创作出大量相关的游仙诗作。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动荡的社会环境和有缺憾的现实生活中,生命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希望能够通过某种形式延续生命,直 至永恒。游仙思想经过发展,更多側重于对世俗生活的规避,以及摆脱俗世生活的桎梏,达到肉体乃至心灵的无限自由。隋唐以后的文人游仙,尤其是缺乏圆满游宦过程的文人的游仙, 其实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游仙,实质上还是在为游宦服务。大部分文人的游仙行为都有一些固定的形式,如修道、炼药、服药、隐居等。理想状态下的游仙,应该是在圆满的游宦阶段后,但这是大部分士子毕生无法企及的。知中:综观唐宋文人的心态史,「仕与隐」的矛盾一直贯穿始终。「仕」很容易理解,那「隐」指的是什么呢?和「游仙」有什么关系?郝敬:唐宋以来的文人,「仕」是他们人生中最主要的部分,只有「出仕」才能符合既定的社会价值观和群体认同。而「隐」有两种指向,一种是「功成名就」后的载誉而归,这也符合儒家的价值体系,代表着独立人格的最后坚守;另一种则是无法实现庙堂理想的无奈之「隐」,又分为半途而废、百试不举、自我解脱等不同形式。这些「隐士」希望通过归隐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外界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游仙就是「隐」的一种表现形式,真正的游仙者很少,大多数人只是通过游仙纾解内心的不平。知中:中国古代文人对游侠、游宦、游仙的态度是怎样发展的?前期和后期有什么区别? 郝敬:应该说这是文人理想中的人生轨迹。游侠经历和游仙经历分别处在人生的前期和后期,都在强调个体的发展;游宦过程处于人生的中段,强调服务群体的从属性,以及获得群体的价值认同。但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三游」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且人们对它们的接受程度也不同。拿游侠经历来说,它虽然强调对个体自由的彰显,但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和理学思想的统一,主流思想逐渐弱化了游侠的反叛特性。再拿游仙经历来说,事实上更强调物我两忘的人生理念和思想层面上的独立性。知中ZHICHINA重点书上市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我们花了两年,为世界众神画像!
点击👇阅读原文 👇
获取《太喜欢诗词了!给孩子的中外诗歌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