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和我们团队的小伙伴感叹,这个公号竟然7年了,想写篇7周年感悟文,问她们最想看什么?万万没想到,一个育儿号,结果排第一的答案都是,想看怎么搞钱哈哈,“搞钱”只是个调侃,但背后折射的却是我们每个女性对安全感、独立感和价值感的追求。
我在假期里犹豫了好久才开始写,毕竟自己不算大富大贵,写这个还是有点心虚的。但回顾自己这7年的公号历程,倒真是有个感悟,认知模式比方法更加重要。有时候我们怎么看待问题,决定了我们选择和做事方法,也就决定了结果。我之前分享过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就提过一点,把时间花在自己最能增值,非我不可的地方,然后其他地方多想想“借力”。我买过10个奶瓶,白天不洗奶瓶,晚上攒着一起洗,这样整块时间里我还能听线上课程;
我投资过很多厨房和家务“大件”,烤箱、空气炸锅、拖地机、烘干机、洗碗机等。
要说当时没压力肯定不可能的,家里就一份收入,我没收入,却还持续“败家”。当时所有人都默认,全职妈妈不就是做这些事的,你为啥还要“偷懒”?
但我就是通过这样的“偷懒”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时间,一开始是为了好好休息积蓄能量,后来慢慢用于提升自己,看书运动写作。虽然看似当下没有挣钱,还花钱了,但现在回头看,其实是给我带来了更大“收益”的。
很多人会觉得,收入少了必须省着一点。但如果一直陷入“省钱”模式,我们可能会为了省钱而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却再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每年电商平台各种大促,都有人熬几夜通宵比价,每天蹲直播抢优惠,看似的确省了一点钱,但一晚上就这么过去了。而说实话,这点钱压根也不能干嘛,而这些时间完全是可以投入到能产生更大价值的事情里去。职场妈妈,每天上班忙碌一天,下班后还要干家务,结果累到夜里才发现,自己运动护肤没做,孩子亲子陪伴也没做。所以,我一直觉得,每个人最贵的是“时间”,想明白自己最有价值的地方在哪里,那么多把时间花在那里,这才是真正的“赚钱”。老读者肯定记得,2016年我的公号有了第一次的团购。之前的确想过重新回到自己的老东家,所以并不想用公号盈利。但后来计划改变,那么这个公号要可持续,就必须有一个商业模式。说实话,那时候可拧巴了,一方面想要有收入,一方面又特别玻璃心,只要有人留言说我变得营销了,开始带货了,我就会难受半天。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完全可以坦然看待这件事了。但回顾这段过程,我发现,很多人其实和我当年很像。
一方面想赚钱,一方面又不想承认或者假装不在意,于是就很纠结。结果就会变成行动力不足,心态也不好,自己把自己内耗死了。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赚钱,守住自己坚持的原则底线,这一点不丢人。但我们千万不要变成,心里想着赚钱,羡慕别人赚钱,嘴巴却说自己不需要,那就太别扭了。这些年我是很相信“吸引力法则”的,面对自己的欲望,要敢于直面正视它。把它变成目标,让这个目标越具体形象越好,这样才能激发我们的行动力。
这种潜意识会在我们遇到好的机会时做好准备,也能吸引更多的能量帮助我们去实现。想要赚钱,那就去赚。不要期待自己暴富,但也别觉得“自己肯定没那种命”。
最近,股市跌得很厉害,身边不少人都叫苦不迭,还有了个段子“人在上海,钱在股市,菜在京东”。每次写理财,总有人会问我,你炒基金买股票吗?说实话,基金股票我是真没怎么买,但我对这十几年的几波熊市牛市的起落,自己也有一点小观察。
我记得第一波牛市是在我做管理培训生的时候,那时候周围同事见面就是讨论股票,还有人会说,工作有啥用,辛苦加班干一个月,还不如一天的股市收益。那时候大家每天都在研究涨跌,很多人能摸鱼就摸鱼,我这个职场新人,反倒有了机会参与了好几个大项目。
后来股市大跌,大家才又把心思放回了工作,而我通过之前几个项目的历练,也晋升了。我始终觉得,只有持续把精力花在自己的“主业”上,我们收获的财富才能稳步上升。2015年有了这个公号,那时正是所谓的“粉丝红利期”,好几个机构和我聊过,可以通过资本来迅速吸粉引流,但我拒绝了;
2016~2017年是公号的电商红利期,也有不少前辈来和我说,加速商业化变现,把公号做成日销平台,但我也拒绝了;
2020年开始全部都在唱衰公号了,又有人来给我建议,放弃写稿,加速转型做视频,我仍然拒绝了。
当然,也有可能我当时如果做了另外一种选择,结果也会不同。但我可能比较保守,我每次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我都会想到当时大家谈论股市的那句话,“辛苦做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如一天的股市赚得多”。虽然不是完全一样的事情,但背后的赚钱底层逻辑是相似的。如果并不是自己的主业,也没那么热爱和擅长,那么靠着它赚钱,这样的收益都是比较短期的。
倒不是说不要有投资理财意识, 不要去抓住风口,只不过我们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判定投入的精力,如果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一个“副业”,那么不仅风险大,赚钱也是有限的。我始终觉得,一个人无法幸运到每次都能抓住风口,每次都能做那个“起风时就能飞”的猪。与其把赚钱的希望寄托于自己不可控的“环境”和“别人”身上,我宁愿花时间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把它变成我能依靠一辈子的“铁饭碗”。我刚做自媒体的第一年看着做的早的同行前辈和品牌供应商,总会觉得,那还不是因为他们开始的早?他也没啥能力呀,凭啥能做这么大?后来自己经历了组建小团队,招人、管人、处理离职,我就会为自己当时的浅薄和傲慢而脸红。现在再回头看,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赚钱的上限是意识,而不是能力。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意识不改变,哪怕别人手把手,掏心窝地分享了方法,我们也不会去听,更加不会行动的。比如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就是,他成功是因为砸钱了,就好像我当时评价的,“他不就是因为入行早么”,一模一样。当我们这句话说出口时,我们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就不想去探究他的成长发展路程。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人傻钱多”这件事的,不要去把我们任何做不到、做得不好的事情都归结于“自己不够有钱”,而是去看看别人为什么能做到。有时候我们不理解,“就他那样凭什么”,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认知和眼界还没到那里,没看到真正的实质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我虽然并不算“做大做强”,但我仍然感谢这个公号带给我的创业经历。因为它真正让我躬身入局,改变了我很多“想当然”的傲慢,给了我更多的认知这个世界的角度。好啦,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搞钱”心得。虽然通篇都在说“搞钱”,但人是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思维模式,所有“赚钱”背后都有着我们看不到的前期积累,包括认知模式。
最后也想说,钱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如何使用才赋予了钱的意义。所以也不要只为了“搞钱”,而忘记了生活。当然,祝我们都能赚钱,哈哈哈哈,经济独立是一切独立的基础。大家小长假过得如何?讲真,以前每次放假结束,我都需要挣扎一下,不想上班。
但这次在家隔离已经40多天后,我真的很盼望可以每天早上送小D坐校车,自己正常上班的日子了。生活可以变得“正常”,原来也是值得感恩的。
假期里面,我除了看看书写写稿,就是钻研做饭,还有运动了。微博视频号里分享了一点,我搬运过来给你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