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一夜被下载两万次,这大瓜让研究生破防了

一夜被下载两万次,这大瓜让研究生破防了

公众号新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Vista看天下

(ID:vistaweek)

作者:张三



八天假期结束了,比打工人更心如死灰的还有早就失去了本科生专属清澈愚蠢的研究生们。


又要继续打着比正式工作还累的工、拿着比正式工作低得多的窝囊费、经营着同样令人头大的工作关系,转念一想,过得还不如打工人们。


前段时间,一篇《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的硕士论文火了,引得“硕博打工人”们在摸鱼间隙认真捧读。


硕士论文封面《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图/知网截图)


学术圈也有了自己的爽文小说,看了这标题就让人想一探究竟了。


我慕名前去拜读,发现下载量已经破两万了。


虽然已经是17年的学位论文,仍能穿透时空感受到论文中案例主人公的精神状态。


她跟导师在论文和实习上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有了一拍两散的想法。


导师让她申请退回系里,之后就不再属于自己名下。她按照导师的要求反复修改措辞,怀着“丧权辱国”的感觉写下保证书。


不少人直呼这四字成语用来此处太精准了,谁不是读研读着读着猛地惊醒:这条命由不得自己了。


论文节选《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图/知网截图)


同是硕博人,有人只敢私底下借这篇论文吐槽个痛快,对着论文照镜子,照完之后苦哈哈从这个PDF切换回手头正忙活的事情。


有人压根没有需要吐槽的点,只等着跟导师分享这网上的新鲜玩意儿↓


网友与导师关于这篇论文的聊天。(图/小红书@蓝鲸灵)


如果说研究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区别,比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还大。


那不同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关系的区别,比三体人和史前动物的区别还大。


这关系具体如何、身处其中有啥感受,是研究生饭桌上永不过时的话题,是迅速拉近心理距离的社交粘合剂。


只要谈话中牵涉到这个主题,再i的人也会十分顺畅地打开自己的话匣子,平时看起来再阳光活泼的人也能瞬间化身阴暗爬行的不明生物。


如果不幸遇上人品能力性格样样拉胯的导师,那几乎注定了这个研的难读。


只有考上和毕业这两天是开心的,剩下的时间全部用在一次又一次印证“要不是导师,我早就毕业了”。


(图/《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


不同的导师,

决定了不同的读研状态


社交平台搜索框输入“导师”“研究生”“读研”等关键词,能看到不少吐槽贴。


压榨、PUA、卖命、抑郁、廉价劳动力、煎熬,是其中的高频词汇。


高强度的工作学习和不稳定的精神状态,长期伴随着一部分研究生。


以为上了岸,却是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岛。


(图/小红书@我是一个球)


他们跟自己导师之间的关系极其不对等,简直是狠命压榨大老板和苦不堪言小员工的校园版本。


学生每天打三份工:勤勤勉勉做着导师指派的科研项目;加班加点赶着导师接的企业项目的进度;做牛做马当着导师教授课程的助教,包揽做PPT、考勤、批改作业、答疑等一系列事情。


时不时还有小时工要打,帮忙拿个快递、买个饭、打扫个办公室,比被鞭子抽的陀螺转得还快。



(图/抖音截图)


部分控制欲极强的导师已经不满足于指纹打卡、一天查三次岗了,直接一步到位在实验室装了摄像头。


人不仅要996出现在工位上,还得一边试图呈现一种旺盛的工作状态,一边担忧摄像头会不会捕捉到清晰的桌面内容。


在导师带来的泼天压力之下,同门之间的磕磕绊绊就无足轻重了。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导师的最大作用是把学生们拧成了一股绳,一致对外相互照应。


为了学位强打精神苦熬三年,就当是上了一个定时辞职的班。


不过代价可能是眼里的光熄灭了,性格变阴沉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变差了。


相比起来,读研光谱另一端被导师放养的那一批,显得也没那么痛苦了。


“读到研二下学期,一共见了老师三面。”


“论文装订完了,导师看到封面上的‘专业硕士’,才知道我不是学硕。”


虽然失去了学术锻炼的机会和前辈积累的资源,但收获了找不到人请教的焦虑和毕不了业的担忧。


(图/抖音@Bluer.)


倒是能嗅到自由的气息,不过更多的时间还是耗费在亲自摸索、试错中。


如果老师在旁指导,很多弯路本不需走,很多科研资源和经验可以直接加以利用,加快效率、减少无谓的精力消耗。


(图/抖音@睡着的月亮不出来)


读研就像开盲盒,有时候会开出意外之喜。


总有人把“神仙导师”的福替所有人享了。


有再生父母型的导师,不仅操心学业,还关心学生的吃穿用度。


分享自己与导师温馨日常的帖子评论区,每次都有不少网友现场破防,为什么遇到这种导师的人就不能多自己一个。


(图/小红书@puffy)


导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指导或帮助,帮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学生介绍勤工俭学的岗位,帮生活遇到问题的学生重回正轨。


这样的导师实打实做到了为学生保驾护航,助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图/抖音@Anan.)


(图/抖音@Tasha)


还有钱多大方型的导师,用雄厚的资金实力摆平一切困难。


帮老师做项目,有劳务;期刊、会议中了,有奖金。


(图/抖音@Queenie-小鑫)


实验设备、办公用具也都配备上能力范围内最好的。


创造一个良好的搬砖环境,助力每一个导师顶级期刊大满贯、人才称号拿到手软的梦想。


面对导师,

从来没有松驰过


无论是被众人羡慕的“神仙导师”,还是遭到狠狠吐槽的“烂导”,其实都是现实图景里的一小部分。


跟导师磨合得极好,成为导师得意门生的,是少数人;处处不对付互看不顺眼、游走在退学边缘的,也蛮少见。


在相处得极好、极差两个极端中间的地带,是大部分研究生们所面临的真实境况。


他们跟导师之间的关系算不上紧绷,却也跟轻松、亲切相差甚远,主打一个风平浪静型的波涛汹涌。


情感博主和咨询师已经从两性、婚姻家庭、亲子教育领域蔓延到了导师学生关系指导,手把手指导如何辨别导师PUA话术、如何跟老师不卑不亢交流。


由此可见广大研究生们对这层人际关系的惶恐和隐忧。


(图/小红书@Nana学姐)


明明在很多场合都游刃有余了,每次面对导师,还是没法揣着满兜的松弛感上阵。


把导师的微信设置成免打扰,生怕猛得弹出一条消息,游戏瞬间没心思玩了、电影没心思看了,连跟好朋友聊天、四处水群的触屏手指都变得沉重起来。


每当看到别人跟导师的对话那么自然,都忍不住怀疑自己得了一种收到老师消息就变得心神不宁的病症。


开题、课题结项、报销等需要导师签字的环节,总要提前很久酝酿开场白。


简简单单找导师签个字,仿佛把浑身力气都搭了进去。


把写好的材料发给导师前,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三百遍,生怕漏了一个标点符号、写错一个字而被批不认真。



发送时间更是纠结的重中之重。如果熬到两点才写完,直接发还是第二天上午再发,其抉择难度堪比每个研究生的研究课题。


“直接发会不会让导师觉得自己拖延严重只能熬夜搞完草草了事?会不会显得自己不够礼貌、打扰了老师休息?”


“第二天上午再发会不会被老师认为自己特意早起装勤奋?”


(图/《天盛长歌》)


发送之后,难熬的感觉才刚刚开始。


摁下回车键的那一瞬,看到文档出现在聊天框或是邮件显示发送完成,恨不得原地消失,暂时把眼睛闭起来,雇个人接受来自对面的学术审判。



先把自己狠批一顿,让导师批无可批,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然而对于只敢以一本正经的一面面对导师的人来说,鼓足一百次勇气也发不出一句带着点插科打诨性质的话。


汇报进度话术。(图/社交平台截图)


找导师汇报科研进度,迈出这步比想象中难。反向push导师、话里话外鸡导师那种桥段,在绝大多数人的世界里是科幻片。


研究似乎有一点眉目了,又害怕产出还比较单薄、讨论的时候没办法给老师输入足量的有效信息,要不过一段时间再说。


可是再等的话,老师会不会觉得自己懒散不上进、积极性较差。


就这样,一次一次埋伏了巨量心理活动的汇报,构成了研究生生涯避不开的劫。


无论是稍有进展就主动出击,还是拉长周期静待成果,“心虚”两个大字都横亘在心底。


想躺躺不平、想卷卷不赢的大多数人,面对导师是万万拿不出十足的底气说自己足够努力、足够有天分的。


在日常的科研任务中,时不时的“心虚”已经够学生们消化了。


当有了科研以外的心思、要跟导师提请求时,那种诚惶诚恐、坐立难安的感觉就更难摆脱了。


实习,它可知道想把它说出口对一个研究生的内耗有多大?


怎么和导师商量去实习、导师不让实习怎么办、瞒着导师实习可不可行、偷偷实习被导师发现了怎么办,成了导师+实习相碰之后一键触发的联名四件套。


社交平台上关于实习的搜索词条。(图/社交平台截图)


不少网友无奈感慨,导师竟成为求职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越是听老师话任劳任怨做项目、老老实实在学校呆着,越是不好找工作。


平时关系比较良好的师生,也可能因为实习闹翻,更不用说关系有些紧张的师生了。


《换导师》论文里闹掰的那对师生就是一个鲜明例子。


导师觉得实习和论文无法兼顾,学生必须把论文的优先级提至前面;学生担心不实习的话在就业市场上会很被动,去实习的态度很坚决。


谁也不肯让步,矛盾激化,到了无法继续当师生的程度。


论文节选《她为什么换了导师——一项导生关系的案例研究》。(图/知网截图)


从导师的视角出发,他们似乎也存在很多疑惑和难解的问题。


带教模式、沟通方式、鼓励和批评手法......都需要在与学生的双向调整中寻求一个双方都觉得合情合理的平衡。


而怎么带不想搞科研、只想着实习就业的学生,似乎是导师们最为棘手的一件事情。


搞科研导师与卷实习的学生,

不在同一条船上


近些年,研究生持续扩招,2011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56万,到2020年达到110.6万人,十年间翻了一倍。近三年始终保持在120万左右的高位。


如此多的研究生必然不是全部走向学术道路,大部分的硕士研究生都是以就业为导向,希望能凭借着硕士学历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更多的选择。


与此同时,专业硕士得到大力发展,从2011年的15.8万增长到2020年的60.2万,专硕招生人数增长近4倍。2017年起,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并持续高速增长。到2020年,专硕人数占比超60%。


从中可以窥见读研的“基本盘”已经发生了变化。


大学生遍地走的趋势还在不断上扬,学历贬值的现状难以逆转,外界环境的变化催生了越来越多人的读研需求。


相对来说学制短、更偏向于职业技能和技术学习的专硕越发受到大家青睐。


(图/天才基本法》)


如果说以前读研大多是抱着学习先进技术、提升自身水平而去,那么现在的年轻人则更多是被拖入学历贬值的漩涡,深陷“不读研就会被落下”的焦虑之中。


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筹划着自己的未来,时刻不敢松懈。


报考前搜集多方资料,瞄准一个能给自己带来加成的学校和性价比高的专业;或是稳妥起见不做“三跨”考生,以上岸为最高优先级。


入学之初,就要开始为几年之后的就业做准备。


网友关于公务员专业开设热议。(图/社交平台截图)


像是金融、法律、传媒、互联网等行业,极其看重实习。


越过筛选基准线之后,过往经历和岗位要求匹配度高的人,竞争力远超其他人。


现在的很多企业,没有培养新人的意识和意愿,它们只想招一个马上就能严丝合缝地嵌进大机器的螺丝钉。


没有实习的应届生,就像是没有子嗣的妃嫔,缺乏安全感。


这样的就业压力下,很多人主动或被动地将实习视为研究生期间的重中之重,辗转在不同的公司间为将来的简历做着准备。


(图/小红书截图)


然而这与研究生导师的目标并不一致。


他们是学术从业者,背负着一定的科研压力,以发文章、评职称为努力方向。


他们把学生招到自己的门下是有着扩充团队、补充科研力量的考量。


掰开了讲,学生就业与导师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不在导师的职责范围内,也无法转化为导师的学术成果和学界地位。



甚至在有些时候,学生更好的就业与导师更好的科研产出是零和博弈。


毕竟,忙于实习的研究生们,很难匀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科研。对导师来说,这些漂流在外的弟子们,并不能在科研上提供多少价值。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和以学术为导向的导师,为着不同的目标而努力。


劲儿没办法往一处使,关系不融洽、遇事难商量,也就不难以理解了。



很多与导师关系好、对自己导师评价高的研究生,其实都跟自己的导师有着共通的目标——


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在导师的指导下发好文章,在学术道路上深耕。


导师愿意带,学生愿意学,是相互成全的选择。


(图/小红书@兔子家的花花)


(图/抖音@Serendipity-)


背着学校和职场两座大山的研究生们逐渐学会了放低预期。能跟老师和谐相处、满足毕业要求如期拿到双证,已经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了。


而在网络上声量小、数量少的导师们,其实也在不断调整带教方式。


随着各专业专硕、学硕培养计划的逐步细化和落地实施,导师对两种硕士在学术上的关注度和要求会作出区分。


导师无需紧盯着专硕的学术成果一览表,想就业的研究生也不必生产自己都不想看的学术垃圾。



当学校里的培养模式能够与真实的就业环境接轨时,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摩擦会减小、目标上的错位会减轻。


在此之前,广大研究生们或许只能在科研与就业、导师要求与求职准备之间奋力周旋、夹缝求生了。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Vista看天下,点击下方按钮立刻关注。不苛求正确,只好好说话。


读完点个【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夜被下载两万次,这大瓜让全网研究生破防了“你不知道高铁上的小桌板此前经历了什么……”这条提醒让很多人破防了“伤口上撒盐”:李佳琦直播后续来了!意外揭开中国经济现实一面,多少人破防了...道理我都懂,但真的太破防了破防了?被李佳琦怒删的那条微博留言究竟是什么?研究生被开除人数多?!美国的研究生好拿毕业证吗?【交通安全】心疼俩娃!女子骑车载两个孩子闯红灯,被撞翻!余生应该为谁忙日本仲夏风物诗Lisa去跳脱衣舞,让很多人破防了……苹果史上最短发布会!M3系列芯片全新发布,搭载两款新产品“喝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破防了”《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被下载4万次,研究生吃瓜吃到自己身上资源咖男星架子大?打胎男浪子回头?狐狸女星要开演唱会?顶流男星被病痛折磨?​油腻男星破防了?一夜被下载两万次,全网研究生破防恒大歌舞团团长白珊珊近况被曝光,坐拥豪宅豪车:这群人破防了偷了几百万件文物的博物馆,终于被自己人偷破防了!返校打开行李箱的那一刻破防了看过这部剧,又有人要破防了UPS司机被曝年薪高达$170000,把大厂码农们搞破防了...奴隶、奴隶制与奴隶社会破防了!上海胸外医生回应李佳琦:我努力了大半生,成为顶级医生,工资没有涨……自闭症的美高毕业生史诗级的大冒险妈妈被家暴,女儿写下纸条,网友:破防了……华熙生物,破防了……“校园时期的心动有多美好??” 呜呜呜破防了!在意大利研读美食的一年(106)去柏林《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被下载4万次,研究生吃到自己的瓜“三十四条”,让谁破防了?【提示】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名单公布,上海高校有这些入围【TGS2023】《怪物猎人Now》下载量突破500万次,TGS线下设有AR拍照打卡点破防了,他拼了命都要出圈佟丽娅的新伤,给我看破防了千载两江相融处,又见草本新经典苹果新品网友不买账!马斯克不嫌事大砸场子,还给韩国整破防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