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这种溺爱孩子的“父亲”开始被迫食子
雄性美洲大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通常是溺爱孩子的父亲,它们会守护着卵并拂去卵上的淤泥。但是,对于一些面临生存困境的种群,它们的成体每年都会吞食自己全部的幼崽,进一步危及脆弱的大鲵属物种。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生态学家比尔·霍普金斯(Bill Hopkins)表示,分布于美国东部的美洲大鲵曾经生活在美国东部和中部至少570条河流中。但近几十年来,这种体侧有皮肤褶皱、眼睛圆圆的两栖动物的数量一直在急剧下降,如今只有约126条河流里还有健康的种群,然而科学家却不知道为什么。
为了解开这一谜团,霍普金斯的团队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西南部的河流中放置了数百个混凝土结构的巢箱。8年来,他们秘密观察着182个巢箱,在繁殖季节每隔几天就会检查一次。他们发现,在60%的巢箱中,没有一只幼体存活,最常见的原因是一整窝都被吞食了:雄性成体吃掉了数百个卵。这支团队在《美国博物学家》(American Naturalist)杂志上报告说,这些“食子魔”父亲大腹便便,并且往往会在被捕获时把吃掉的卵吐出来。
美国田纳西大学查塔努加分校的行为生态学家霍普·克卢格(Hope Klug,未参与这项研究)表示,研究人员对卵存活率随时间变化的记录“非常令人印象深刻”。杀婴食仔的行为在动物界并不罕见,克卢格解释道,当父母认为一些幼崽可能无法存活时就会吃掉它们,这或许可以使父母获得一些重要的营养物质。此外,在一些物种中,极度饥饿的父母可能会在食物稀缺时吃掉自己的幼崽,把繁殖的希望寄托于未来。这本是一种有益于动物的适应行为,但随着美洲大鲵栖息地环境发生变化,这种适应反而变成了一种有害的“演化陷阱”,克卢格说。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研究结果表明,罪魁祸首可能是美洲大鲵的林地栖息地遭到了砍伐。事实上,森林覆盖率越低,整窝幼崽被吞食这一事件出现的频率就越高,例如,上游森林覆盖率较低区域“食子”事件的出现频率是覆盖率较高区域的3倍。这是因为植被有助于防止河岸侵蚀,阻止含盐淤泥的形成——这会改变水的化学性质并填充砾石间的间隙,而这些间隙是美洲大鲵幼体的栖息地。此外,树木也可以为河流遮荫,使河水更加凉爽且富含氧气。
同类相食并不是威胁美洲大鲵种群生存的唯一受人类影响的原因。例如,垂钓者有时会钩住成体,而浑水本身就会伤害幼体。霍普金斯说:“这是一种已经存活了数百万年的物种,”在消灭了恐龙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中幸存了下来,“但现在我们人类正在将它推向灭绝。”
霍普金斯表示,恢复森林覆盖,以及在河流周围放置防护设施将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短期内,为了保持美洲大鲵的数量,避免洞穴里的大鲵杀婴食仔,环保主义者可以先人工饲养幼体,再将它们放出来。
本文选自《环球科学》10月刊前沿
《环球科学》10月新刊正在热卖
各电商平台均有销售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