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心理学者李雪:你口中的“溺爱”,其实是不爱的伪装

心理学者李雪:你口中的“溺爱”,其实是不爱的伪装

公众号新闻

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安昕朗读音频

音乐:Ludovico Einaudi-Experience

歌曲:Future Islands-Thrill

作者 | 李雪

来源 | 李雪爱与自由



孩子的心理创伤大致分三种:①被抛弃、②被吞没、③俄狄浦斯冲突。

婴儿时期常见的有被抛弃创伤。


比如,婴儿遭遇“延迟满足训练”“睡眠训练”“哭声免疫训练”等。

儿童时期常见的是被吞没创伤,俗称:溺爱。


常见于,孩子需要整天反过来陪伴妈妈,听她诉苦,被妈妈控制包办一切,母亲就像一个代理服务器,孩子所有的体验都要先经过妈妈。

还有青春期被性羞耻感控制的创伤。


比如,女儿被妈妈要求不能和爸爸站在一边;儿子跟妈妈睡,爸爸独睡;父母随意亲孩子的嘴等等。



今天这篇,我们展开聊聊溺爱


关于溺爱的界定:


一)家长看不到真实孩子的需要,而是把内在缺爱的小孩投射给孩子,溺爱行为其实是在满足自己

二)控制包办一切,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和成就感。


我们后续讨论的所有关于溺爱的话题,大家可以自我对照。不要把控制说成爱。



问: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算不算溺爱?


答:如果你看到孩子的真实需要,愿意满足,彼此开心,那就是幸福的流动,多多益善。如果不愿意满足,清楚觉知是自己不愿意满足孩子,而不是转而评判孩子的需求不合理。


内在诚实,爱的能力会逐步提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



有很极端的案例,有个孩子一吃茄子就呕吐,每逢孩子回家,妈妈就特意做营养美味的茄子给孩子吃,并且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不领情啊,我特意为你做的,我做的茄子花了好长时间呢。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只是被迫扮演一个接受“爱”的道具。而真实的孩子,他真的需要什么,一直不被看见,不被满足。孩子感受不到被爱,心中生不出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溺爱,跟爱毫无关系,跟孩子的真实需要毫无关系,只是父母内心痛苦的自编自导自演。



有一种溺爱,是因为家长怕失控,干脆就包办一切,孩子无法通过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获得成长与成就感。


正常是,两个人格较完整的人之间会自然形成界限。


但如果妈妈的自我价值感特别低,就容易把孩子当成妈妈的自我,以至于无法拒绝孩子,常常过度地牺牲自己,甚至包办孩子的所有决定。


然而真实的孩子有自我的需求,自然不会总是领情,妈妈就会有怨气积累起来,忍不住抱怨:孩子没良心,不会体谅妈妈。


——这样会使得孩子将来也很难感受到他人的界限,得罪人而不自知。



再一种溺爱,是父母自己没得到过的爱。没得到过,就容易有两种心理:


一)我都没得到过,凭什么给你?比如自己在童年时,渴求妈妈的怀抱而常被拒绝,现在就合理化成:经常抱孩子会惯坏的。


二)我没得到过,所以要加倍给孩子。可是,在冷漠中长大的人,往往会误以为控制就是爱,加倍补偿的经常是无界限地控制。



如果父母的假自我极度脆弱,无法承受冲击,会把各种内心冲突投射给孩子,把它说成是孩子的。比如,母亲觉得自己受了某人冷落,转而对孩子说:某某其实讨厌你,但是碍于我的面子,他不说出来。


这样会使孩子的自我意识变得混乱。更严重的,妈妈在孩子精神崩溃甚至自残的时候嘴角无法抑制地露出微笑。所谓“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就是这样炼成的。


在这些家庭中,父母看上去情绪稳定宽容隐忍,孩子则经常无故暴怒崩溃。大家都说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太宽容溺爱,才惯成这样,所有人联合起来攻击指责孩子。


这些孩子的自我不断破碎无法聚合成形,抑郁的概率直线增加。能活下来,就是强者



那些给了孩子很多爱和满足,把孩子养得很好的父母,最常说的是:养育孩子,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继续觉察成长


我身边的一些朋友和个案,他们的童年极度凄惨,差点自杀死掉,无一例外的是,他们从小到听到大,父母最常说的话是:我最大的错,就是太溺爱孩子了! 


对于言之凿凿说自己“对不起孩子,溺爱了孩子”的人,我想说,真诚点儿,所谓的溺爱,就是自己小时候没得到过的爱。


——对外,看别人家孩子得到,忍不住冷嘲热讽;


——对内,拼命塞给孩子其实是自己童年想要的物质照顾,同时对孩子的真实情感需要冷漠不见,并自居道德高位怨恨对方不感恩戴德。


动不动就担心自己溺爱惯坏孩子,就好比一口枯井,整天担心自己把村子淹了。



养孩子的幸福在哪里?


在孩子开心地玩着食物,手舞足蹈时,你看见了他,你被他的喜悦和临在感染,你们相视一笑,就是幸福链接的时刻。妈妈的生命,被这样扩展和滋养了。


孩子的幸福在哪里呀?


孩子的幸福在于,自己手舞足蹈享受食物时,恰巧被妈妈看见了!妈妈感受到他的开心,孩子的存在因此被确认。


养孩子的辛苦在哪里?


在于孩子专注玩食物时,妈妈对孩子当下的感受视而不见。妈妈睁着眼,却是全盲的。


焦虑地活在头脑想象的世界里,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他怎么没把勺子挖出食物放进嘴里,他今天才吃了一个蛋怎么就不吃了,他总是这么玩,不成规矩,会营养不良的,我该怎么训练纠正他的不良习惯……


——这样养孩子,真是一场酷刑。


——对于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是。


一个孩子的感受,经常被父母看见,被父母珍视,这个孩子天然地就会懂得体贴他人的感受,同时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样的孩子,尊重规则同时温暖流动不僵硬,情商特别高。


而总是被说教管控的孩子,到公共场合却会控制不住地“发人来疯”侵扰他人。


孩子确认爸妈愿意回应他,保护他,愿意呵护他的感受。孩子若遭受到侵害,才会勇敢地告诉爸妈。


否则,孩子很容易就被施害者吓唬住了。


假如那些被针扎虐待的孩子哭闹着不想上幼儿园,父母却只是嫌他的哭闹烦人,那父母就没可能了解孩子经历了什么。


真爱,永远不会过多。


尽管“爱与自由”的教育理念已刷新了人们的意识,但如何把这一理念应用于生活中,落实到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中,仍是很多人面临的难题。


100个教育难题

尹老师用智慧

亲自为你解答


点击下方小程序,更好实现与孩子的分离↓↓↓


(广告)


作者介绍





作者 | 李雪,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公众号:初心心理、李雪爱与自由。

主播介绍





安昕,外企职员一枚。长期浸泡于学堂如醍醐,愿用声音传递能量给你。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学习心理学是我对自己最好的投资|0基础心理学入门课程宝藏|越来越出名的加拿大“海洋四省”,其实是个隐藏的旅行胜地心理学专业必看!英国心理学TOP院校竟是这几所!今年A-Level要求也有提高!教育心理学全美第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下)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工硕博项目老外口中的“eighty-six”,不是86,别理解错哦!百位诺奖得主母校,芝加哥大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与商科/社会工作心理学者李雪:我们给了孩子多少负面投射?一个人和谁结婚,其实是命中注定,这三个地方就是答案癌症是“补”出来的?!这3个“好习惯”,其实是在养癌!难怪越补身体越差揭秘学校心理学:比临床心理更注重教育,比教育心理更注重实践(上) | 对话心理人心理学者李雪:没有主体性的孩子,学习会困难重重被溺爱的印度华人更要脱钩中国“你以为是纱,其实是瓷”!流传千年的“中国白”,再次惊艳世人“本科不是心理学,如何跨专业申请心理学?”有哪些你以为很严重的“大病”,其实是小病?人们以为的“死神钟声”,其实是它们的恋曲李雪琴内耗严重上热搜,其实一切早已注定密苏里大学,心理学相关项目多到挑花眼(上)| ABA硕士/咨询心理学硕博/教育心理学硕博等项目介绍学习心理学是我对自己最好的投资丨0基础心理学入门课程细分专业:教育心理学 vs.学校心理学|iWanna资讯心理学者李雪:孩子沉迷游戏,未必是坏事家里的狗子突然不见了,直到...妥妥的伪装大师啊!历史小说《黄裳元吉》第一百二十四章 元吉(大结局)历史小说《黄裳元吉》人物图片集锦学习心理学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丨0基础心理学入门课程早鸟价最后1天作家池莉“溺爱”33年的女儿,如今变成了这样你在亲密关系中吵的架,其实是在还原生家庭欠的“债”于运深口述 on Lin Biao细分专业解析:发展心理学vs.教育心理学|iWanna资讯丝滑入境斯里兰卡!玩转马可波罗口中的“最美之岛”,遇见古堡、落日和海边安缦祥晨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 心理咨询和咨询师教育/咨询心理学/人类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硕博项目介绍麦当劳的自习室,排长队的图书馆,这里没有你口中的“躺平”“孔乙己”为什么说关晓彤的“生日惊喜”,其实是种霸凌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