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心理学者李雪:孩子沉迷游戏,未必是坏事

心理学者李雪:孩子沉迷游戏,未必是坏事

公众号新闻

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作者|李雪

来源|李雪爱与自由


不少家长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个共同的焦虑:孩子玩游戏上瘾或沉溺于电子产品。不制止,心急如焚;制止,可能引发叛逆的冲突。该如何是好?


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


当父母焦虑想要控制孩子的时候,就会压制孩子的能量,孩子处在低能量水平,就只能看电视刷手机;当孩子感受到被父母无条件的爱和信任,能量就会高涨起来,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发展自己。

如果孩子长期处在精神孤岛中,从低能量水平恢复到正常,就要更长的时间,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长短,取决于父母是否真的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全部,父母接纳度越高,面对孩子越放松,孩子恢复得就越快。

没有孩子在能量高的时候,会长时间沉溺在电子屏幕中。
人都渴望丰富有趣的精神世界

“问题行为”是孩子自救的活路


英国报道,一个四岁女孩玩iPad成瘾,戒断后出现失眠、流泪,甚至呕吐、虚脱等症状。为什么呢,因为这时的iPad就是这个女孩心理上的妈妈。戒断iPad就等于要把这个孩子唯一的心理依恋给抽掉,这是对孩子巨大的打击。

婴儿最喜欢的“玩具”就是妈妈的脸,妈妈的脸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婴儿,从而让婴儿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如果没有这个“镜映”,没有这个好的母婴互动,那么iPad就会代替妈妈去弥补孩子的心理需求。就好像一个极度贫困饥饿的人去啃树皮,导致全身浮肿,那错不在树皮呀。

孩子的每个问题行为的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孩子的问题行为其实是他在努力地弥补内心的黑洞,他在努力的寻找自救的活路。

一个16岁农村的退学女孩,整天在家里看电视,基本是韩剧与宫廷片。我去感受她,感受到的是电视剧中的“王子公主”那些全能自恋的幻觉,拼凑她破碎的自我。守着电视,其实是惊恐无助的孩子拯救自己的一种方式,因为现实中没有爱,甚至是血淋淋的恐怖气氛,所以孩子只能靠幻想安慰自己,而电视则提供了幻想的空间,如果没有电视,她可能早就自杀了。

幸亏妈妈没有禁止她看电视,并且在我的鼓励下,真诚地为孩子在过去所受的创伤而道歉。后来这个孩子去工作了,并且告诉我,她已经从自杀的冲动中走了出来。

每个孩子的“问题行为”都是在弥合自己心灵的创伤,而“限制行为”会让孩子的创伤压住,并且出现更可怕的后果。

我以前说过,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如果内心那个空洞长期没有爱的填补,就只能往里面塞电视、酒精、网游、药物、滥性等等,但是却永远填不满。

孩子的恶习若已经养成,一定不能强行戒断。否则可能有更可怕的后果。

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和弥补爱,当然最好。如果不能,至少不要去打扰孩子。不要去自以为是地去控制,否则会掐断孩子自救的活路。



只要有自由,多惨的童年都可以自救


我自己和一些来访者,在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凄惨,以那样的凄惨程度,如果按照心理学理论,现在应该住进精神病院或者自杀了。但是我们都有一股内在的精神力量,只要在不被父母干涉的空间,就能发展自救。

我毕业后,远离父母,躲在一个小出租屋里什么也不做,连人都不见。就在这彻底“堕落”的一年里,我破碎的人格得以喘息,我活了下来。


我知道的一些精神分裂和自杀的青少年,他们的悲剧就在于没能有一个自救空间。“问题行为”父母不断地纠正,一路纠正进了精神病院或者火葬场。

如果自己童年太痛苦,爱孩子确实不容易。给爱很难,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管住嘴巴,给孩子一个自由喘气的空间。


育儿没有套路


有些事情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是为了获得果,而去刻意做出因,那是没有用的。

比如,爱和自由养育的孩子,必然有强大的主体性,生活有韵律,不会沉溺于零食、游戏,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但是,如果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学习的专注力、为了让孩子不沉溺游戏,而给孩子自由——那是没用的。

因为,这种“自由”不是真正自由的能量,只是更隐蔽的控制手段,表面上做出不控制孩子的样子,实际上紧紧盯着孩子,看孩子啥时候如我所愿变得自律。

孩子肯定能感受到,这个“自由”随时会失去。所以,孩子拼命地吃零食看电视打游戏,可就是无法形成内在的节律。

真正的自由,是家长彻底分清边界:孩子是孩子,我是我,我的注意力放在发展我自己身上,不再去孩子身上寻求自恋满足。

不再背负那不属于自己的负担,孩子自然能够元气满满地发展自己。



收回精力爱自己


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充分回应互动满足的孩子,自我是散乱的,没有能力把自己构架起来、长时间规划和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内心的黑洞必然趋势他只能向外抓取刺激 kill time 消磨时间。

孩子的状态反应的是父母的人格水平,所以把盯着孩子的眼睛收回到自己身上,让你自己活在当下,凝神聚气,专注去做能够丰盈身心的事情,比如瑜伽舞蹈、绘画书法、读书写作、设计创作、认真工作等。

并且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游戏互动。你的身心状态越来越饱满,孩子自然被你潜移默化。

你在任何人身上看到问题并且产生烦恼,都不去控制或改造对方,而是反躬自省,修缮自己。这是你能够给孩子的最伟大的教导。

另外,如果孩子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和成就感,并没有因此眼神涣散神情落寞,那就不是 kill time 消磨时间,而是在 enjoy time 享受他的人生。

记住,那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无论孩子是在消磨时间还是在享用时光,你过好自己的人生,就是孩子最大的福分。

不是去改变,而是去尊重,去爱。

每个人,成为他现在的样子,都有很深的原因。我们可以不理解,但至少要对现状有一些尊重,避免妄自尊大,用我们认为的“正确”去改变他人。

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游戏不是洪水猛兽


有的父母觉得孩子打游戏,那是在荒废人生。而事实上,孩子在游戏中可以体验到成长。而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孩子的心智发育,很多都是在游戏中去完成的,比如成就感、满足感。

而成年人则需要在现实中去自我实现。如果我们在童年中可以没有被干预地尽情地体验游戏,那么,长大之后我们就会对打游戏没有兴趣,因为我们觉得那个虚拟的成功是浪费时间。但是小时候被严格限制打游戏的,他就会在成年以后依然沉浸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去寻求虚拟世界的成就感,这才是真正的荒废人生。



身体原本拥有智慧,会自主调节所需


有的家长说,电视这种参与性不强的行为会降低孩子智商,并且看多了会近视;糖吃多了,牙齿会坏掉,甚至会变得肥胖、得糖尿病。所以不能放任孩子吃糖、看电视。

我想说,家长们真的不必这么操心忧虑。孩子吃糖,吃到血液含糖量平衡了,舒服了,干嘛还要继续吃?难道要一直吃到心脏负担加重?那肯定不舒服啊。孩子看电视眼睛累了,当然会去做些别的事。这原本不需要任何人教育,因为没人愿意跟自己身体过不去、怎么难受怎么来。

如果人类这个物种进化到今天的结果是不受限制就会把自己搞坏,那这个物种早就该灭亡了。

我的一个朋友,极度焦虑孩子近视,控制孩子吃糖(他研究医学资料发现吃糖也跟近视有很大关系),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时间,每天给孩子讲糖果和电视对眼睛的危害。结果稍不留意,孩子就会偷糖吃,逮到机会就看电视,所以他花费了很多精力看管孩子。在每天“吃糖=近视,看电视=近视”的负面催眠下,他的孩子果然高度近视。


后来经过我的劝说,他彻底放弃对孩子的限制,果然孩子疯狂吃糖果、看电视,而且是饥不择食般地有节目就看。他强忍着内心焦虑不发作,陪孩子看到凌晨。这样过了一个星期后,孩子开始有选择,只看一些制作精良的节目,连爸爸都觉得确实挺好看,父子俩还能探讨一下节目内容。1个月后,孩子主动跟爸爸说,电视其实挺没意思的,就某个节目还不错,我们每天看2集吧。糖果也是如此,因为糖果的充足供应,孩子对吃糖的兴趣也越来越少,只吃少量高品质的糖果。

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我的微博上就有网友回复说,把狂吃饼干的、已经4岁的孩子当婴儿一样宠爱,再不限制饼干、糖果,甚至主动喂给孩子,现在孩子对饼干、糖果兴趣大减,很清楚自己需要吃多少。

虽然我不能对疾病和心理的对应关系下一个定论,但有时候大家公认、毋庸置疑的“常识”说法,真的不一定那么正确,而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微妙。


最后,再说说成年人的“瘾”


① “宅”是回避关系带来的损耗


现在有很多人都非常“宅”,人际交往特别少,宁愿只和物件或虚拟打交道。因为,当宅男宅女和别人交往时,关注力都放在对方身上,不停地猜测对方喜欢什么,对方希望我是怎样,我有没有让对方满意,我有没有让对方烦我……



在这样的焦虑、猜测中,人就会觉得很累,甚至严重的会头昏脑胀。其中最严重的,如果经常感觉到“无论我怎么做,对方都不会喜欢我”这会引起脆弱的自我感崩塌,形同死亡。


当灵魂无法安驻在自己的身体里,关系就是损耗。如果在关系中我们拥有“关系有也好,没有也好;对方喜欢我也好,不喜欢我也好;一切都是可以的。”关系才是滋养。


② 失眠,背后可能是孤独


长期严重的失眠,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致命的孤独感。好像一闭上眼,一切都结束了,只有自己,而是自己的内在却是空洞而可怕的。所以不肯闭眼,脑子里总是要去想些事情,哪怕抓住一个很无聊的事情,也比碰触自己内在的空洞要强。


这就跟婴儿期的睡眠经历有很大关系。如果婴儿时期,你经常是在冷漠无助黑暗中入睡,而没有父母太甜美的呼吸声和奶香味儿,没有父母的拥抱环绕,那这最初的,冰冷孤寂和孤独就会写到生命的潜意识本色。


所以说,能否安心入睡,就是婴儿对“妈妈是否一直存在、妈妈是否会回应”的信心。


③ 购物成瘾,别急


我有很长时间淘宝成瘾,当我的心“关闭”着的时候,成瘾最严重。当我被关注时,当我和别人有真实的链接时,我对购物的兴趣就会大减。因为,在购物的时候,我们的头脑是在想象:我在满足自己“我穿着漂亮的衣服,可以得到别人的关注。”



成瘾的时候确实好像没法自主自律,仅仅观察到这些就好,不要去苛求自己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觉察到的自己的成瘾,并且深深地允许自己,一切都会无常地过去。成长,并不是我们努力改变自己而实现的,而是当我们允许自己,它自然而然地发生。

学心理学,我们会发现自己的很多心理问题。通常第一反应就是——那怎么办——这样问的时候其实也是一种防御——我们从当下的有问题的感觉中逃跑了。


那就是和这种有问题的感觉待在一起,去觉察它去经验它,觉察是我们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终点。全然的觉察之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被解决,你所谓的心理问题,当你得到足够的允许、足够的体验之后,它也会无常地过去。然后我们不再想要改变自己,带着觉知去做各种的选择,都很好。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好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什么样?
如何治愈自己的童年创伤?
如何与父母建立边界,从共生到分离?
如何避免将原生家庭的创伤传递给孩子?
推荐:
尹建莉对话李雪《觉醒·从原生家庭回归当下》
课程大纲↓↓↓
限时69元
 点击下方小程序,购买课程↓↓

 

(广告



作者介绍





李雪,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 @李雪爱与自由 。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国货支棱起来!论煮米饭这件事,国外千元的电饭煲可能未必是合适的。百位诺奖得主母校,芝加哥大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心理学与商科/社会工作连载三十年的数学游戏,趣味数学之王提醒:不要沉迷!对话程斌、刘洛麒:大模型未必是坦途,但一定是方向旅美散记(24):巧遇橡树林一位心理学家讲述:孩子抑郁的6大真相,很多人不敢说讲中国话的,未必是中国人!协和心理学家:孩子大脑发展最好的营养剂, 第一是运动, 第二种你想不到谭飞对话宋方金:莫言、余华等作家的“网红化”是好事还是坏事?国家全面停止第三方电视直播权限,并不是坏事,年底将迎来好消息中职学校数量十年间大减,但“这不是坏事”密苏里大学,心理学相关项目多到挑花眼(上)| ABA硕士/咨询心理学硕博/教育心理学硕博等项目介绍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咨询师教育/心理学/人类发展/学校心理学/社会工作等硕博项目介绍斗鱼证实曾身价百亿CEO失联已近3周,大一痴迷游戏辍学心理学家彼得·格雷:孩子不断被剥夺的童年,正使教育陷入一场日益严重的危机【解盘晚餐】一周市场综述 | 2024开门绿 未必是坏事李雪琴沉迷做PPT,张雨绮怒赞,看完我坐不住了!(文末领100套PPT模板)李志强:马拉松赛事野蛮生长,大连事件是坏事也是好事中国人口加速负增长,到底好事还是坏事?《癸卯中秋有咏并序》升职加薪未必是好事;最重要的领导技能;如何克服拖延?| 商论巴托比专栏学习心理学是我对自己最好的投资丨0基础心理学入门课程哈佛校长终于被搞倒了!好事还是坏事?我写的第一本英文书 'The Story of Rice'【五律】挪威琅琊榜仙境巧遇竹韵诗友心理学者李雪:我们给了孩子多少负面投射?心理学者李雪:你口中的“溺爱”,其实是不爱的伪装LLM-based Agent 未必是通向AGI的终极路径?心理学专业必看!英国心理学TOP院校竟是这几所!今年A-Level要求也有提高!细分专业:教育心理学 vs.学校心理学|iWanna资讯细分专业解析:发展心理学vs.教育心理学|iWanna资讯一百五十七 耦园教育心理学全美第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下)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工硕博项目华为小鹏口水战,不一定是坏事呢!「对齐」太强是坏事?人大最新研究:完美正样本反而会损害「图对比学习」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