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和小畏
编辑 | 梁脊
责编 | 天雅 陈沉沉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请求,它们可能来源于朋友、同事、亲人……一旦答应这些要求,不仅会打乱我们的生活节奏,还会让自己长期为别人的事情忙于奔命,导致身心被掏空。你可能会说:那还不简单,通通拒绝掉不就行了吗?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
尽管知道只要拒绝,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但很多人仍然难以做出有力的拒绝。
今天借此机会,我想谈一谈:
为什么我们不敢去拒绝别人?
该如何提升自己拒绝的能力?
“不好意思,因为XXXX(原因),我这次帮不了你,实在抱歉。”“我这会儿有事情、最近都很忙、刚好不在那个地方……”本来是对方有求于我们,但一旦表达完拒绝,我们反而成了无理一方。在关系中,人被拒绝后,难免会产生失落、生气和悲伤的情绪。我们太在乎对方的反应,并总想为「拒绝后的一系列结果」负责。当一个人固着在这三层顾虑里,不敢理直气壮地表达拒绝,这时,Ta往往会忽略掉拒绝难题背后,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像是一棵小树苗,因为很瘦小,所以会很担心周围环境的变化——刮风、下雨,或者一只小鸟要落在枝头,都担心会伤害到自己。一旦表达拒绝,对方说我小气、没人情味,那就说明我是一个坏人。虚弱的自我就像是一颗鹌鹑蛋,一旦发生冲突,就容易破碎。但如果表达拒绝,遭到别人批判,所带来的痛苦更加巨大。因为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所以无论对方有多过分,都不敢去怪罪别人。习惯将一切糟糕的后果都归罪在自己身上,并持续替对方的不当行为去承担责任。曾经在我的工作中遇到一个人,他曾患有重度抑郁症,并最终康复过来。身边的同事对此都很好奇:你是为什么患病的?又是怎么康复的?他的回答非常简练经典,让我记忆至今——“以前我人太好了,所以抑郁了,后来学坏了,人就好了。”其实就是指以前的他不会拒绝任何人,所以大家都认为他是好人。但也意味着他要背负起非常多的期待,最终把自己压垮了,导致抑郁。则是他懂得了拒绝。并且能够承受别人对他不好的评价,允许有人说他是个坏人。他坦言,自己是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让自我慢慢变得强大。如果一昧考虑对方感受,忽略自己,就会导致崩溃抑郁。要知道,生活中很多场景,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我们需要学会优先照顾自己的感受,学会接受别人对自己失望的事实。更具体来说,就是学会心疼自己,能够为自己的遭遇感到难过。或许你会有些意外,因为听起来和拒绝不太沾边。但,这可能是提升你拒绝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她被丈夫家暴了,但她却不愿意报警,也不愿意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因为她担心一旦报警,老公会对她不满,身边的亲戚会说闲话。在后来的咨询中,我陪着她一次次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被家暴的经历,细细去询问她的感觉,去共情她,引导她确认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既替她欣慰,又感到惊讶,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她说,是这段时间的沟通中,让她感受到自己是很重要的,并且能够体会到被欺负背后的那份难过,懂得了心疼自己。当一个人能够为自己的遭遇感到悲伤时,也意味着另一个想法正在萌芽——“我”是珍贵的,是重要的。当意识到这一点后,那么,当“我”受到伤害、侵犯时,则会体验到难过、心疼。这种痛楚会转化成力量,并形成一个信念:我要保护自己。所以,她在暴力面前,就敢于直言:不行,你不可以这样。拒绝家暴是一个特殊事件,但它本质上与日常的拒绝是一样的,就是——心疼自己的不容易,从而培养在冲突之中照顾自己感受的能力。拒绝别人借钱,背后的核心在于去“心疼自己赚钱不容易”。拒绝别人让自己加班替ta干活,则是要“心疼自己总是忙碌没有休息空间”。有时候,在关系中过度帮扶,受伤的不仅是自己,还是双方——一方面,倘若我帮忙的结果不如意,还要承担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虽然我的帮忙改善了对方的处境,但ta终究没有学会如何自己解决。我们旗帜鲜明地拒绝,也是让彼此重新认识这段关系的开始。如果你还觉得,“我始终是个不会拒绝的人”,也不必懊恼。然而一段好的关系,应当能承受一定程度的情绪,尤其是双方内产生的负面情绪。比如,对方的某个行为、说了什么话,使我们觉得受委屈,受伤害了。而在表达这些情绪的过程中,你和对方「自我」的真实面目更清晰,从而走向一段深度的关系。平时,人通过在不同关系中获得认同感,来构建一部分的自我。所以,我们往往需要通过一些与自己相同的声音、意见和行为,来获得认同支持。但如果关系中,长期只有同质化的声音和意见,双方的差异性就会消失,我们也就越来越不会反对和拒绝。而不同声音和意见,是为了表明,我可以不合作、不遵循对方的意志。比如,当大家都说某首歌好听,你却有不一样的观点时,可以试着直言表达自己并不喜欢这首歌。这是一种有界限的关系,表明每个个体是独立且可分离的。碍于各种人情冷暖、权力地位的因素,有些请求实在很难拒绝。我很乐意帮助你,但我能力有限,只能帮忙承担一部分;多试几次选择性且有限度地帮忙,你会发现,直言拒绝也并不难。最后,愿我们都能在关系中,学会通过恰当的拒绝去善待自己,成全他人,形成良性循环。作者:和小畏;后现代取向心理咨询师,专栏心理作者。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