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什么疗愈行业不能成为商业“赛道”

为什么疗愈行业不能成为商业“赛道”

公众号新闻

作者:郑轶vanessa

来源: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文章已获授权


一直迟迟未曾动笔想写一个浩瀚大工程:聊一聊“艺术疗愈”。

然而自己却屡屡被这个话题的体量惊得退缩了回去。终于沉下一口气,打算一头栽进去沉浸式写作,结果发现第一段已经可以独立成篇了。
于是索性放开了去写,计划是大致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个部分写“为什么疗愈行业不能成为商业赛道”,这是文殊剑斩妖除魔;
第二个部分具体去写疗愈的本质是什么,“艺术疗愈“究竟是什么,艺术与医术的同源。
第三个部分想写“美愈”和“美育”,写一写“美育”的重要性和真正的美育应该是怎样的。这两个部分是翻译文殊手里关于智性的书。三篇合成一部“书剑恩仇录”。
从这里开篇的初衷是看到最近几年“疗愈”行业成为了一个热门“赛道”,各种乱象层出不穷。我从小有个武侠梦,立志斩妖除魔,特别想做一个身心灵打假协会——无奈我身后没有一个军团保护,这种断人财路的事情不敢轻易去做。
之前写过一些相关的文章会列表在文末的延展阅读里面,分享一些思路观点,以启发大家慧眼辨识。
现在甚至在小X书屡屡刷到“如何打造疗愈IP"的商业模式的攻略,赤裸裸地带着自鸣得意的愚蠢,翻译过来其实在说一件事:如何打造疗愈网红经济
这些帖子非蠢即坏地在宣扬一些“顺应时代”“把握红利“的话术——这本质上和真正的“疗愈”本身并没有关系,尽管满口以光和爱的名义去包装,而是:网红赛道开始染指疗愈这个行业了。绕来绕去都其实在说的是:如何变现。一旦有利甚至是暴利可图,人人皆可“疗愈师”。
我们来看主语会更一目了然:就像“艺术市场”,艺术是定语,市场是主语,所以它本质是一个市场的逻辑,只是这个市场的流通等价物是艺术品;同理,疗愈赛道,它的主语是赛道,核心是商业的模式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典型“皇帝是用金扁担干农活”的思维,这些tips很有生意头脑和营销经验,阐释“干农活”非常得心应手,并且主打一个“你没有金扁担?没有关系,我们教会你如何将铁锄头镀金,以假乱真。“
可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一个根本问题:皇帝是不干农活的。真正的疗愈师不是那么思考问题的。
在商业思维的认知里,一切有利可图的东西皆可“赛道”。在今天的语境里,已经变味的以“流量”主导的“互联网思维”,其实本质上是一种骗子思维。
因为有些东西,本身是无法成为以赚钱趋利为目的“赛道”的
商业化运作的主体是商品,换言之,这个模式本身就是将所贩卖和经营的东西降维去物化成为产品而精神属性的东西,是无法那么操作的,这两者天生就是一个悖论。
这个逻辑不难以理解,消费主义之下经典的商业操作是制造需求,而最经典的做法是贩卖焦虑——而“疗愈”和“焦虑”本身就是对立的——你是花钱去找疗愈他们制造出来的焦虑吗?
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医疗行业是不能像美国那样商业化,于是医院-保险-制药形成的产业链就会彻底偏航。就像不能让卖伞的人去控制天气——他们当然希望天天下雨。
的确,“疗愈”在当今内卷以甄白热化的社会里已经成为一种心灵刚需。尤其是疫情之后的现况,人们折磨于精神内耗和种种心理健康问题。换言之,人们在物质世界的狂风暴雨里扛不住了,渴望寻求精神的慰藉和滋养,甚至于很容易病急乱投医
然而,一旦这种“心灵刚需”在商业思维之中成为了“商机”,那么形成种种乱象就是必然的。
这其实是对从业人员一个良心上巨大的灵魂叩问:你的初衷是为了把事情做好帮助别人还是谋财?所劳换取所得并没有问题,我们谈论的是做这件事情核心支点与动力——换句话说,这两者哪一个是你背后运行的主程序?这根本上是入场的两个不同的视角维度
我也建议读到这里的疗愈从业人员可以去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有的时候工作需要说多了慈悲呀爱呀这样的大词,自己也容易被自己骗进去了。人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持正初心才不容易迷路,修行在事上练才是能做到知行合一。
将疗愈当做“赛道”的另一个危险之处在于这是一种职场思维。一旦将职场中的自我实现需求带入到疗愈这件事情里,你很难去区分“心气”与"ego"。尤其是太过年轻气盛的孩子,尚且无法做好ego管理,随之带来的自我膨胀就会一步步将你带入深渊。再有网红的营销思维加持,所谓打造个人IP,为什么那么多“身心灵导师”后面越来越“教主”化,因为他们没有被满足的自我实现需求被喂养成了一种可怕的灵性ego,那就是所谓的魔性。
疗愈其实是一个服务行业,需要“道”和“术”兼备才不会迷路,所以中医传统里首先强调的是医者的仁心。一个具备能力技术的人并不代表他具备了道德伦理的素养,这些人只是江湖术士,且不说那些嗅觉灵敏闻风而来却不学无术的江湖骗子们。
这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术无道”好比一个渣男,他虽然自私NPD人格,但是的确也给你提供了一定的情绪价值和陪伴,而后者装神弄鬼妥妥就是杀猪盘缅北同款。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入世的巅峰》这本书里反复强调做为自我完善的重要性,没有道德底线这张驾照,尽管你车技一流,上了公路也是一种无证驾驶(论“科目一”即交规认知的重要性)。
换在疗愈师的语境里,就是无证行医,这里的“证“,一张说的是”医术“,一张说的是”医德“然而人们总是很着相地去看那张看得见的术的资格证,而忽略了那张看不见的资格证
其实有术缺德的远远比纯粹骗子更可怕,就像渣男带来的情感创伤远比钱财诈骗的损失更令人痛苦。对于聪明的人来说,其实做好人是一种选择,因为你动歪脑筋走捷径获得短期利益太容易了,太多诱惑之中选择坚持正道底线本质上是一种修行。
“大法师”们一念成佛一念成佛,你赞叹这个人武功高强深深佩服,可是你不知道他究竟是个洪七公还是欧阳锋。
信任其实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这些人展示出的能力会令你信服,于是,你将自己交付出去——可是你却并不知道这种敞开究竟会带来什么。就像恋爱脑一旦轻易上头了,却忽略了对这个人的品格德行加以辨识,一股脑儿栽进去,等着你的也许不是甜蜜,而是深渊。
在古代的正规传承中,这些高等知识很多是密法。密即使无法公开传授的东西,需要甄选对象的资质并且因材施教的。这里包括了对其的悟性和认知水平的考量,即你的理解能力是否可以接住这些知识,不会学岔了走火入魔;另一方面也是对其心性品格的观察考核,确保你能将这些东西用在正道上,不会被业力反噬。
面对末法时代的乱象,很多人认为根本原因是这些身心灵疗愈行业鱼龙混杂,缺乏行业资格标准认证——然而这种工业时代“资格认证”的思维依然解决不了核心问题。
为什么呢?首先是上文提到的,人们一味地盯着那张“看得见”的资格证,着相地被商业营销出来的包装所迷惑(简历里一连串的认证,像极了当年名片上两面都印不下的抬头);而那张“看不见”关于良心的资格证是没人颁发的——恶人和骗子脸上不会写着这两个字,段位高点儿做戏做足全套——就像恋爱初期尚在吸引力阶段,对方努力经营出来的完美人设
这里踩坑所其实暴露出来的是一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模式。心智不成熟的人们容易有笃信权威的慕强崇拜,于是迷信所谓的“资格认证”似乎是一个以逸待劳的捷径,从而去回避独立思考感受分辨是非真伪这个综合性复杂操作。
而当人们有疗愈需求的时候,意味着往往处于能量的低电量模式里,此时容易犯饮鸠止渴的错误——就像在恋爱的博弈游戏里,过度暴露需求感是大忌,越是desperate的人越容易遇到渣男的乘虚而入。
其次,“标准化认证”本身是一种工业时代的产品思维,然而这些精神性的感受是无法标准化/量化/物化的,它即无法去证明也无法证伪。换言之,可以被证明的是客观的事物,而不是形而上的主观体验。
而最危险的地方是,这些主观感觉情绪其实是可以被神经元语言去操控和引导的——我们流行词“PUA”的学术上的表达就是“Emotion manipulation"(情感/情绪操控)。它其实是一种催眠技巧:你在某个疗愈工作坊中痛哭流涕不一定是“清理了心轮”,也许是这个“导师”引导设计出来的体验,就像看倪萍催泪或者朱军煽情的《艺术人生》也能收获同款效果。
再比如最近《新周刊》报道的学霸猫塌房事件,她其中一个拿捏人性的操作就是鼓励信徒们去消费奢侈品从而获得一种高峰体验,并且巧妙地引导人们将这种花钱所带来的高峰体验等同于修行上心智突围所带来的高峰体验,而这种体验令人欲罢不能——是的,黄赌毒令人泥足深陷也是这个原理。
所以我们看到,身心灵的乱象里,这些“导师”们通常都去强调“放下头脑的评判和分析”——这话本身没有错,体验本身需要我们从左脑的思辨逻辑切换到右脑的感官逻辑里。这句话适用主体是“体验”,而并不是这个人所有的言论。然而,判断是否进入这种体验是左脑的入世逻辑,一旦你过早地放下了理性和智性,所谓的“全然接纳”,卸下自己的防御保护机制,也将自己置身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处境。我在《缺乏智性的所谓“灵性”其实是一种迷信》里详细探讨了这个话题。
这些加引号的“导师”们那么说貌似十分灵性正确,却是一种移花接木偷换概念的做法,旨在居心叵测地说服你阉割掉理智成为韭菜。于是你就不再去质疑他们漏洞百出的逻辑和PUA手段了,这和渣男们“你相信我我会对你好的”的甜言蜜语如出一辙。
独立思考是一种珍贵的品质,而真正能够立得住的东西是经得起质疑的
我在古早那篇《我为什么反对“灵修”》里一开头写了那么一段话:
有两个圈子最是鱼龙混杂,各种牛鬼蛇神妖魔鬼怪骗子盛行,一个是艺术圈,一个是灵修圈。因为“艺术”与“身心灵”都没有标准,都是仪式感的消费市场,谈的都是主观感受,于是也极容易被洗脑和催眠。“
我的母题打算写“艺术疗愈”——你看,当“艺术”与“疗愈”这两个重灾区一旦联袂成为“艺术疗愈”,各种套路buff叠满,就更加容易令人迷惑晕头转向,令居心叵测的浑水摸鱼之徒有了空间去自由发挥了。于是,我们看到在所有形形色色的疗愈种类里,“艺术疗愈”这个模糊地带是门槛最低也容易被网红们滥竽充数的重灾区。
就像如今我们看见各种荒诞而莫名其妙的表演可以称之为行为艺术,发出一顿不着调的噪音也可以称之为实验音乐,在“当代艺术”这个语焉不详的遮羞布底下,问就是你不懂艺术。
于是我们看见毫无音乐基础素养的人学了几周敲钵(btw这种速成的课程都是有证书的哦)就开始以诵钵疗愈师的身份出道行走江湖;带着大家穿着类似cosplay的仙女装群魔乱舞释放激情就美其名曰是舞动疗愈;去郊外用捡来的树叶果实堆出一个毫无章法和美感的“大地曼陀罗”,然后告诉你这就是药轮;还有那种围坐成一圈打着萨满鼓一顿撕心裂肺的鬼哭狼嚎,嗯,请答应我,唱歌之前先找音准好吗?
从“艺术是一种感官体验“的逻辑上说,这的确是“某种艺术”;而其中疗愈最大的功效其实来自于让你在这个过程里放下手机专注做某件事情。这些空有表面功夫的形式感其实名字叫表演,一般划分在戏剧(drama / performance )的分类里,介于特别的观演关系,可以再细分为“沉浸式剧场”(Immersive theatre)。
我们到底是在追求形式还是追求内容?所以,在这个语境下所谓的“资格认证”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就像你是拥有美院的毕业证书不代表你就是艺术家了,而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也并不一定是艺术院校科班出身。
艺术,其实是一件在审美境界上能够成立的事情。就像你会使用吉他这个乐器并不代表你的音乐能够打动人心,灵魂歌者不是靠炫技,背后支撑的是整一套他的生命体验、阅历和音乐素养所呈现出来的精神世界,歌声里融入着他走过的每一段路看过每一本书,这些才是让人真正深刻共鸣的东西。
疗愈这个事情也是如此。很多太过年轻的孩子,一纸空白没有受过伤经历过痛,因此他们也无法与人去共情;或者有些人自身深陷于生命的沼泽无力自拔,自己的伤口尚未愈合,与周遭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一塌糊涂,他们又如何有能力有底气去救助他人?真正能够去做到有效疗愈的从来不是某种技术方法,而是传递给对方发自内心的爱这种振动频率。
即使形式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它只是一扇门,打开门了你却无法去给予人们你没有的东西。没有精神世界,没有爱的关怀,艺术与疗愈,其实都不成立。
再者,我们说到重点:在身心灵疗愈变成一个工业体系之后,“资格认证”本身就是一门生意
在把疗愈的商业赛道里,最大变现的模式其实不是工作坊和疗愈个案,甚至不是运营社群,而是资格证书的课程。
那些动则好几万的课程,在完成了短暂的学习之后就被授予某某机构/体系的认证,从此获得了进入“赛道”的敲门砖,可以开单行业悬壶济世了。可是,问题来了,这些所谓的机构拥有颁发认证的资格吗?他们真的就可以代表权威吗?在这里,很多时候会巧妙地运用国内外的信息差,堆砌着看起来十分高大上国际化的英文抬头——可是,如今西方世界本身就是身心灵产业泛滥骗子横行的重灾区呀。
在印度泰国这些地方,有很多瑜伽学校提供零基础的瑜伽教师资格认证。一个从未接触过瑜伽的人,经过最短几百个小时的课程训练之后,就可以拥有以这个学校名义认证的瑜伽教授资格。可是,如此短的时间,你尚且还只能算是入门小白,却可以拿着这张证书去教课了。即使,这个所谓的瑜伽学校很可能只是路边的一个草台班子,但是很少人真的会去调查。
还有一些课程,在交钱完成线上几周每天个把小时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再来一趟几天带着神秘色彩异域风情的灵性旅修,就获得了那边认证的疗愈师/萨满资格。这个事情有多扯呢?就好比一个外国人想学中医,同样几周的线上课程,就连筑基的要求都达不到,然后斥资来中国参与针灸拔火罐正骨易经茶道仪式之类的东方特色沉浸式体验,可能简单地学会了煞有介事的泡茶艾灸,在旅程的结尾被授予了中医行医资格证,颁发者为某个中医文化协会。然后他回本国就以中医自居了,在门口挂个太极图开门做东方灵性的生意。
讲真,去蓝翔技校学个开拖拉机都需要住校学个一年半载的。人类学家去做原住民文化的田野调查,只是单纯观察记录,没几个月的素材积累都没办法写论文。
认真学习一门技能哪有什么捷径,只能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践行。首先我们的态度上决不能丢失对知识的敬畏,即使你再天赋异禀,技术层面的操作也是要经过严谨训练和大量临床经验沉淀的。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做为疗愈师切忌沉浸在ego的自我陶醉中,因为你是需要对他人负责的
于是,这种速成+证书的模式将疗愈变成了一个门槛特别低的行业,吸引了很多一无所长的人过来报个班,心理类似于投机取巧地学个热门手艺,从此就能开启闪闪发光的职业新赛道——这种描述听起来像不像厨师技能培训之类的——对学历专业年龄专业素养品性统统没有要求。而区别在于,厨师培训出来的功夫是实打实的,切个葱花就知道有没有,而“疗愈“却是一个莫可名状语焉不详无法去判断真伪的东西——“放下头脑的分析评判“嘛,话术上都给你堵死了。
一个初中毕业的在茶楼工作的女孩,可以在短短时间内靠着这样的方式摇身一变成为“诵钵疗愈师“,配合上棉麻袍子和黑直长秀发,开口闭口女性独立成长和灵性觉醒的话术,然后以这个人设收集社会资源和人脉,轻松完成阶级越迁。还有大理一抓一大把的假嬉皮们,在应该入世学习的年纪里沉溺在灵性逃避的虚假幻象里,为了糊口也为了回避“无业游民”的尴尬社会身份,还有什么比自称从事身心灵疗愈更适合的呢?毕竟说自己是玩音乐的还真得会弹个和弦呢。
于是,这种商业模式变成了一种“赛道”上机构和学员之间心照不宣的双向奔赴。一边机构方努力营销自身形象以提高颁发的证书的市场含金量,门庭若市人们趋之若鹜,学费也可以随之水涨船高,这和商业文化地产的运作思路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基于市场对于权威性的盲从迷恋,学员们掏空腰包报各种班考了一堆证,把简历装饰得很漂亮,反正将来这些学费都能在韭菜身上赚回来,可以视之为一种前期投资。
可是,真相是即使拿着这种资格认证也很难真正开始营业。我们都知道即使拿着正儿八经的名牌大学毕业证书进入职场也一切从零开始成长,难以独当一面。
所有证书的本质都只是一块入场敲门砖。学习是“知“的逻辑,而做事是”行“的逻辑,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可是缺乏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你拥有的也只是表面功夫罢了,内容不扎实,只能靠营销包装来渲染。这就是混江湖的逻辑,就像艺术从达利开始就是一个“谁发出的声音响谁的作品价格就高“的时代了。彼此推搡,疗愈行业就是这样从精神性的领域降维变成了一个“商业赛道”的。
说到底,这也是时代浮躁人们急功近利心态的一个缩影,踏实地学一门功夫成本太高了,而知识在今天也被粗暴地划分为“有用“和”无用“的。艺术和内在探索自我成长面向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在物质世界被理解成“无用”的东西——它是为了丰满我们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而不是用来快速变现的技能
然而人们却惯性地以功利性的目的去学习它们。学一门乐器其实是拥有了一个和自己内在对话的终身知己,而不是为了职业化地成为一个表演者,而当你的音乐足够惊艳成为一个艺术家是自然发生的事情。它是果,不是因
就像很多人去学习塔罗占星人类图,这些是自我探索更了解自己很好的工具,而不是拿到认证资格就开始规划成为一个占星师,在自己尚对生命一堆困惑的时候就拿着公式企图替他人指点迷津。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如果我不能以此谋生,我学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这个行业里,拿到认证之后真正能将其职业化其实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如果你能以正确的心态去看待这种学习——参加课程只是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证书只是一个纪念品,这样是没有问题的。而抱着功利态度的恐怕会失望了:你被鼓吹疗愈赛道是时代红利的营销话术忽悠一上头交钱培训,你本以为去学割韭菜的技能,却没有发现你自己成为了韭菜本身。
这种培训水非常深,还有各种发展下线减免学费的玩法,颇有一些微商传销模式的感觉。避过这个坑还有那个坑,比如你去学习诵钵,学完了摩拳擦掌打算开自己的工作室——那总得有钵吧?老师说了外面买的频率不好,她可以从内部靠谱渠道买到有能量的老钵,大大小小的一套大几万就进去了,真正的生意其实是卖货。
这里还有一个特别有毒的地方,这种认证的机制给了很多心智不成熟的人们一个权威的假象:他们本意并没有割韭菜的坏心眼,而是发自内心相信“当我手里有证,我真的就是一个疗愈师了,我要去帮助更多的人“。他们原本是没有勇气那么说的,但是证书给了“专业”的底气。
然而你“买生发剂的时候不会去问秃子“这个逻辑是如此的简单,就像一个毫无任何恋爱经历的小姑娘有了认证背书去做情感咨询师,她只有纸上谈兵,于是一个迷茫的人被一个迷惑的人带得更迷失了。
再比如说到生命教练(Life coach),这几年非常火热,如今在硅谷"Coach"约等同于“guru"的地位。它指的是“人们在自我成长遇到困境卡点的时候,向有智者寻求帮助以及相应的认知模式训练“。这意味着,事实上你是在求助于你所选择的教练所拥有的智慧和人生经验——某种,无法被专业培训出来的东西
那么Life coach有认证吗?有的,有一套ICF国际教练联盟认证体系,并且它掌握了话语权并且定义了这个行业以及相应评估工具。大概在68-145小时的模块课时+10-18小时的认证辅导包以及相应的个案时长之后,你就可以成为一位国际认证的生命教练,可以开始指导他人的婚姻爱情、人际关系、职场、企业管理、健康等等领域。然而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心理学、社会学、NLP、教育学、管理学等等单一一个学科系统性的学习就不止几百个小时了。
荒诞吗?原来人生教练是可以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然而,人们求助阿凡提的时候,是因为他的洞见,而不是因为他是否有ICF执照。这里值得警惕之处还在于,这个系统背后输出价值观是否是正确的?还是一种帮你实现成功学的术呢?换言之,这个系统凭什么去定义“人生”的标准呢?
一个没有去过目的地的人是无法给他人做导游的,即使你手里有着一张国际导游证。我理解的生命教练首先得是一个拥有丰富生命体验和入世智慧的人,被生活打碎过又靠着自己的力量真正站起来,走完了属于自己的英雄之旅,才有资格告诉别人该怎么做。你说出来的每一句话不是书本里二手的知识,而是来自于第一手实践经历的萃取提炼。
而这样的人,是不需要什么ICF的认可的。
写到这里,大家也许觉得既然连认证机制都不靠谱,那么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疗愈行业里如何去辨别真假呢?其实每一个行业几乎都是如此,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以上种种妖魔鬼怪层出不穷的戏码。这其实就是入学习的意义所在:如何去练就看透现象去抵达本质的能力。
事实上,识破这些身心灵疗愈的骗局并不需要任何所谓灵性的知识,而是运用入世的逻辑。这个逻辑是基于ego的运作规律的,只是表面的相不一样:这个人后台运作的是诈骗的思维,那么不管他卖手机也好卖疗愈课程也好都只不过是品相各异的诈骗,本质没有区别。
我们看到被韭菜的都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孩子或者心智单纯的老“孩子”,这个群体江湖经验比较浅,又容易感性情绪上头放下理性。就连挪威公主都被哭着喊着要嫁给一个之前混好莱坞臭名昭著的所谓“世袭萨满“呢。
在学霸猫事件里,有一个细节,她把课程费用一下从999涨到了9999——这是一个什么骚操作呢?其实是一个经典的“服从性测试”以及骗术里的筛选机制:就像我们会收到那种极其弱智的诈骗短信,一般人都会觉得被侮辱了智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被这个机制过滤掉了。而那些依然还会上钩的人就是骗子后来怎么玩都可以的目标群体。
你无法阻止江湖这个生态系统里姿态各异的野蛮生长,就像我们依旧阻止不了疗愈行业的网红化和商业化,唯有提升自己的认知维度和心智成长才是真正的解决方案。就像这篇文章我虽然写的是“为什么疗愈行业不能成为商业赛道“,其实写的是如何用商业逻辑去识破层层假象。我们不要去听对方天花乱坠在说什么,而是去看到背后的商业模式观察对方究竟在做什么,你就会恍然大悟了。
接下来在这个系列的第二篇里,我将详细去正本清源地讲述“疗愈的本质”以及“艺术疗愈”究竟是什么,真正带着科学的态度去了解真相,才不会被世间诸多乱象所迷惑。
最后我想写给那些试图把疗愈当做是商业“赛道”觊觎时代红利的人们一句话: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茨威格在 《断头王后》里写的这句在说什么呢?

他在说的其实就是因果业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最卷赛道”投资记:幸得、错失与新可能iPhone15系列或支持35W;自动续费最多为商家创收200%;三星展示零边框技术很多企业不知道,商业秘密远比专利重要一百倍热搜上的“赛博干妈”,700w网友隔空催更:专治95后生活“无法自理”者BB鸭 | 知网回应被罚5000万元;特斯拉麦当劳联名“赛博勺”;微博推出橙V认证;高通将为奔驰宝马提供车载芯片“赛博保健品”专坑老年人!直播间又有新智商税……互联网兴起“赛博判官”,从美团到小红书,用户为什么入局?大话封神023:商王朝每天都在上演的刑罚是什么?何为商王朝百年不遇的一场闹剧?谁是真正的不完美受害人?Facebook为什么能成功?中国的公司为什么学不会?“生活还可以变得更好!”63岁华人女子靠穿搭火爆Tiktok,声称年龄并不能成为阻碍!63岁华人奶奶靠穿搭火爆全网,称生命没有截止日期!年龄并不能成为阻碍 星雲與李玟:學會放下不容易2023 深圳国际金融科技大赛“产品经理赛道”入围复赛的 30 支赛队名单公布!| Q推荐重磅:为什么西雅图可能成为美国第二大城市,成为西海岸的纽约?“生活还可以变得更好!”63岁华人奶奶靠穿搭火爆Tiktok,声称年龄并不能成为阻碍!学渣儿子到底能不能成为国之栋梁?谁统治下次大战的天空魯秋警官的故事2文心一言宣布开放使用;华为商城登顶苹果购物类目榜;Pixel 8定档女人的八字为什么灾难总能成为阴谋论的温床?来美国哥伦比亚学院 Open House 秋季开放日活动,探索职业赛道,提升职业“钱”景人工智能重量级证书!沃顿商学院教授亲授:0门槛可学,专为商科生准备T1夺冠,​Faker封神,韩国为什么能成为电竞第一国?电竞选手也能凭特长留学了?《胡润光谷中国设计榜》|打破壁垒,探索中国设计方向,为商业和设计的生态聚力贵的德国也能成为投资建厂热门地,为什么? | 反直觉Lab投票 | 启蒙教育需求火爆,哪些智能早教品牌成为行业“黑马”?同行热议:不爱玩游戏,能不能成为游戏开发者?宇宙人(1368期)欢迎新成员;金壮龙会见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航天四院今天公布了6款为商业航天量身定做的最新固体火箭发动机粤港澳大湾区为何成为商业“沃土”?“我变得更好!”63岁华人女子靠这个火爆Tiktok,声称年龄并不能成为阻碍!康科德前海军基地将开发为商住城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当我接受自己,我才能成为我真正可以成为的人为什么说,永远不要去疗愈你的伴侣 | 日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