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为何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回家了?

为何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回家了?

社会

▲ (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4338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 我想回到人类学视域下的一个概念——做家,对应的英文是home making,意指家不是天然的,不是自然生成的,家不止于生理层面的,更多指涉社会层面的,家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家需要家长与子女两方共同努力,去营造、营建与经营,只有父母与子女两方采取了共同的行为、行动、协商与协作,真正意义上的家(home)才能形成,年轻人臆想中的家才真实地存在。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姚华松

责任编辑|陈斌


最近一篇帖文很火,原文是这么说的,“往往无助的时候脑子里就蹦出一句‘想回家’,但又好像不是真的现实中真正的‘家’,而是一个臆想中安全的、自在的、没有痛苦和烦恼的地方”。我估摸着发帖人大概率是年轻人,跟帖及评论的人也多是年轻。

家,英文也即home,区别于house,后者只是具备居住功能的建筑物。home是一个带有明显文化地理学色彩的词儿,经常与家人、家庭、亲情、温暖、庇护、臂膀、港湾等相关联。回家,即所谓的going home,也饱含着满满的正能量,回家的正义感与正当性,从“常回家看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落叶归根”等脍炙人口的歌名或句子中可见一斑。

于我而言,逢假期尤其逢长假我必回家。道理至简,父母养育和培养我成人非常不易,现在他们年纪大了,我没有任何理由不抽空回家看望与陪伴他们。换言之,我如果假期不回家,只顾着我自己玩,或带着老婆孩子玩,我会心生愧疚,我会觉得我是一个自私无情的人。

而时过境迁,现在的年轻人,尤其90后、00后的年轻人对家及回家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与认知。

1

我的社会学调查

我侄子是大一新生,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假期,他只在家待了三天,第四天就约他的伙伴外出游玩了。

我随机询问了我所教的18人,囊括大二及大三学生,“这个假期没有回家”的有7人,“回家待了7天及以上”的有1人,“回家待了5-6天”的有3人,“回家待了3-4天”的有4人,“回家待了1-2天”的有3人。没有回家的7人里,直接表达“不喜欢回家”的有5人,2人表示“假期有其他安排,就没有回家”。回家的11位同学里,持“喜欢回家,但不喜欢在家待太长时间”观点的人占比高达92%。

一个结论是,我观察到的这些年轻人不怎么喜欢回家,或不喜欢在家待太长时间。

将回家视为一种人口流动现象,哪怕是暂时性的人口流动,我们不妨借用人口学的推拉理论进行解释:回家,证明家里有吸引我的东西,让我感觉舒服的东西,此即“拉力”,将我拉回家;不想回家,不回家,或回家了几天,就想离开家,一定是家里有我不喜欢的地方,让我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此即“推力”,将我往家外推。

于年轻人而言,回家的“拉力”构成要素主要有哪些方面?“放假了,我想回家吃点好吃的”,“在学校学习太紧张了,我想回家休息几天”,“我想爸妈了,想回家陪他们几天”,“他们供养我读书不容易,我怎么也得利用假期回家陪陪他们”,同学们大致从情感表达与回馈、自我身心修复与放松等两方面给出答案。

而不回家、不想回家、回家不久就想离开家的“推力”构成要素则明显很多,以下是我得到的一些答案,我根据内容分了一下类。

有别的更重要安排的:“我假期与男朋友一起旅游了,我们去西安看演唱会,于是我就没有回家。”

为了省钱的:“不回家的话,我可以省下一笔钱,比如,我在学校待八天,估计500块搞定,但我回家光高铁票就不止500块,不回家于我而言是一种经济上的节约。”

觉得与父母有交流障碍、聊不到一块或感到不自由不自在的:“与爸妈交流,明显不如与室友或同龄人交流来得愉快,我真实的获得感也差很多”,“我回家想放松一下,比如与朋友一起看电影,出门之前我习惯化个妆什么的,我妈就喜欢一直询问,和谁啊,做什么啊,几点回家啊,我听得很烦,我感觉我在家没有一丁点的自由,我不喜欢这种感觉”。

最多的是对父母的想法有想法的,或为了摆脱父母对自己人生指手画脚的:“回家前两天还行,吃妈妈做的饭,很开心,很放松,但后面,爸妈尤其我爸总是问我的人生规划,和将来的打算,这让我倍感压力”,“我一回来,我爸就在我耳边不停唠叨要我考研,考公,说某个工作有保障,以后相对稳定,说那个工作不好,没有前途啥的”,“我妈对我找男朋友指手画脚,叫我不要找某某地方的,找老乡最好,我都快崩溃了”,“在我爸妈眼里,我总是小孩子,一旦我的想法与他们不一致,他们就觉得我不听话,我叛逆,我不孝顺,他们就会批评我,数落我,我不喜欢这样子”,“我爸是我们当地一个老师,他想我毕业后回家乡当老师,又稳定,又轻松,问题是我不想回家啊,我更加不想当老师啊”。

不难看出,同学们眼里的“推力”诸要素构成中,两代人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差异、家长权威、对子女自由发展权及自决权的(过度)干预等体现最为明显。

此外,同学们来自专业领域的习得与成长也让亲子关系变得相对紧张,冲突或矛盾被显化,有同学这样说,“我是学社会学的,我对权力不对等、规训等有一定的理论认知,我回家,听到我爸妈对我说的那些话,我明显感觉他们的话语里充满PUA,他们的言行折射出明显的权力规训的痕迹,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就在我家活生生地再现,这种感觉令我苦恼不堪”。

当然,部分同学在与父母的交流或交锋过程中也很讲究策略,一位同学提到,“当父母谈及我不想谈及的话题时,比如找对象,我的策略通常是用其他话题岔开话题,我会说我很忙,我要读书,我要学习,我没空谈恋爱等搪塞他们,我一般不与他们发生正面或直接冲突,我会选择性地回避我不想谈及的话题”。

当“推力”大于或明显大于“拉力”时,年轻人的现实选择自然是不怎么想回家,或回家住不了几天,就想离开家。

2

“回家,行;久留,不行”

总体上,大部分年轻人不会抗拒回家这件事,但囿于代际思想与观念的差异,对一些事情与问题的理解与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年轻人与父母在一个屋檐下长待,往往会产生一些问题,年轻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他们便选择了不回家,或少回家,或减少在家滞留的天数。一言以蔽之,“回家,行;久留,不行”,这是大部分年轻人的选择。

就我所调查的学生而言,对于假期回家的频次或概率,我观察到:似乎出生及生长于家境好或家底殷实的年轻人相对低,那些自以为位高权重或人脉广泛的家长会对孩子有着更多的未来期待及人生规划与设计,越俎代庖的可能性更大,对孩子的压制与束缚的频率更高,后者当然更加不自在、不自由。一位同学说,“我爸说话总是一副颐指气使、牛气冲天的样子,我很讨厌,‘你一定要考研’,‘你一定要考公’,‘你不要花时间化妆’,‘你不要总出去喝酒’,‘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听着这些话就烦”。

相反,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孩子回家后,父母主要的事情就是做饭给孩子吃,与孩子拉拉家常,气氛相对融洽,交流话题不涉及或少涉及孩子的未来,孩子真实的感受是舒服、舒坦,没有或很少感到压力,假期于他们而言是真正的陪伴,他们兑现了假期的本义。

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一小撮年轻人,他们很不喜欢回家,一回家就与父母发生激烈争吵,对父母是一脸的鄙视,即使回家也是关起门来看电影打游戏,与父母没有丝毫言语及其他方面交流。对于经济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家庭,部分年轻人对于父母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供养其读书、上大学的客观事实熟视无睹,他们觉得这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是理所当然的事,“我是你们的孩子,我花你们的钱,是天经地义的”。在他们看来,父母就是老传统、老思想、腐朽与落后的代名词,他们的策略通常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即出现绝对意义上的“断亲”。

很显然,这样的孩子没有感恩父母的培养。面对这样的子女,作为另外一方的父母的感受自然是心灰意冷,感叹自己命不好,家门不幸,培育出这样的孩子来。

3

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

且不说什么“养儿防老”的后话,父母含辛茹苦地培养孩子、供养孩子,作为孩子,基本的感恩心总得有吧?为何缺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以为根子在于父母及其培养方式上。不少父母觉得,一个合格父母的标准就是给孩子提供基本或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孩子需要什么,我就尽量满足什么,这甚至就是好父母的全部,实则不然。在培养与教育子女过程中,父母不能止于纯粹的经济供养,还涉及方方面面,比如价值的来源及创造价值的艰辛过程,父母对孩子太溺爱了,从小到大就知道一味地给予、赠予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所拥有的物质条件是理所当然的,没有给孩子输入责任感、权利义务对等、自由的另一面是自负其责等价值观。

作为孩子,他们从来不知道,也不清楚父母赚钱有多么的不容易,父母没有给孩子机会体会与体味父母赚钱的艰辛。再比如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不少父母觉得让孩子吃饱及穿暖就好了,就足够了,但很少关注、关心与关切孩子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对于孩子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他们很少理会、尊重与倾听,此即所谓“东亚式家庭”的通病,共同点在于双方只注重或在意物质方面的供给与接受,互不关心对方的心理状态,尤其不会或极少关注对方的精神状况与人格特质。

对于类似问题的解决方式,从经济面向看,年轻人长大了,成人了,理论上具备了自己的经济及行为能力了,不是要彻底“断亲”吗?行啊,现在你自己养活自己可行?然后把你18岁之后我支付给你的全部费用都偿还给我,再谈“断亲”。这听起来貌似尖刻,但事实就是如此,父母是成年人,子女也是成年人,那就按成年人世界里的契约方式相处,有借,当然得有还,这是何等的天经地义。

总之,年轻人愿意回家与否、回家频次及回家待几天的问题,本质指涉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年轻人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出发点不同,人生阅历不同,必然导致各自持有的看法与观点不同,这属于正常现象。交往或相处过程中,双方当秉持换位思考的基本原则,多一点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多尊重对方,多在乎对方,尤其尊重与在乎对方内心的感受与体会,倡导双方通过有效的交流与沟通,逐步化解或消弭彼此内心的隔阂与鸿沟。

对于那些就知道一味索取、不知回报或回馈的“逆子”或“寄生虫”,我以为父母可以考虑减少乃至停止对子女物质层面的供养,对过往的只重子女物质生活而轻子女精神世界的养育方式进行深刻检视与反思。

最后,我想回到人类学视域下的一个概念——做家,对应的英文是home making,意指家不是天然的,不是自然生成的,家不止于生理层面的,更多指涉社会层面的,家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家需要家长与子女两方共同努力,去营造、营建与经营,只有父母与子女两方采取了共同的行为、行动、协商与协作,真正意义上的家(home)才能形成,年轻人臆想中的家才真实地存在。

(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其他人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扯白||都是才华横溢的音乐巨子,晚出道三年的周杰伦为何现在比陶喆火这么多?冷却的不止季节(100)— 侵入那些“不听劝”的年轻人,最后都怎么样了?被上班榨干的年轻人,只能靠垃圾娱乐续命了?这个周末北京的年轻人都去赶集了?“大理梦”醒后,裸辞的年轻人都干嘛去了?不再为游戏氪金的年轻人,开始氪“始祖鸟”了?卷不动的年轻人,什么都不在意了?现在的年轻人,都在电视上玩手机不信命的年轻人,却靠占卜求未来:无处不在的“玄学”,背后全是生意经现在的人怎么年纪轻轻,出去浪几天,回家就跟什么似的!真服了,现在的老外为啥都喜欢土味的《我姓石》?为何现在的汉服看起来很廉价?当别人不喜欢你家娃时怎么办?令人着谜的身边科学为啥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佛”了?“怎么会有人不喜欢抱抱啊?”我就喜欢不喜欢我的突查富士康,有何深意?为何现在比前两次跌破3000更悲观?中际旭创交出炸裂三季报……“断亲”的年轻人,怎么又愿意重回老家了?何帆:为什么当代年轻人不想努力了?患上糖尿病的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了?拒绝美丽羞耻之后,现在的年轻人开始流行比丑了?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喝个奶茶都要看热量??不喜欢串门,也不喜欢别人来自己家的,往往是这3种人年轻人不换手机了?华为苹果新机都来了!你打算换手机还是“换手机壳”?7000元羽绒服卖不动了?“血脉觉醒”的年轻人,开始买“土味大棉袄”黄建新:你的电影不喜欢观众,观众怎么会喜欢你呢?逛商场的年轻人,只去B1、B2了?周末徒步不擅长发疯的年轻人都去看掰掰跳水了?天津,一座“先疯为敬”的城市7000元羽绒服卖不动了?“血脉觉醒”的年轻人,开始买“土味大棉袄”……日本日记10: 京都第一印象-京都火车站红色日记 12.11-20喜欢不喜欢纪录片的,都被《守护解放西》逗笑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