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易快乐体质」的8个秘密,emo时一定拿出来试试!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发现自己在三十而立的这个时间点,在拥有了高学历、工作成就、家庭生活之后,自己最羡慕的,竟然是那些特别容易快乐的人。
她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各自不容易的地方,但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眼里有光地向前走,而但凡最近见到她的朋友都能从她的眼睛里看出她的不快乐。
她问我,是不是因为有些人就是更容易快乐,而她正好不是那样的人?
这么丧的问题很有必要好好写篇文章来回答一下。我们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具备某一些人格特质的人,确实更容易活得快乐。
不过,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发现自己没有这些特质,也不必觉得自己与快乐绝缘了,或许你会从中了解到,究竟是什么让你不容易快乐了,说不定改变就会发生。
一起来看今天的文章吧。
有什么人格特质的人,
会更容易活得快乐?
1.尽责性较低的人
责任心一直是一个备受推崇和肯定的品质,不过一项研究发现,人们的尽责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Taher et al., 2013),也就是说,责任心越强的人,会越容易不快乐。
另一项研究写道,尽责性强的人容易不快乐,可能是因为ta们更执着于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一些事情,因此当ta们遇到无法依靠个人力量克服的挫折(比如社会问题),会更无助和绝望(Boyce, 2010)。
此外,尽责性高的人会更需要从他人给到的正面反馈中获得满足感,而尽责性较低的人正好相反,ta们不是懒惰,只是生活态度较为悠闲、随性,不太追逐世俗的“成功”,只要ta们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就会感到快乐。
所以,我们并不是要鼓励大家做一个尽责性低的人,只是尽责性高的小伙伴可以试着像尽责性较低的人一样,多多关注和给予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2.耐心的人
生活中我们很少用“耐心”这个词来夸奖一个人,但其实耐心是一个很珍贵的品质,它指的是一个人在面对挫折、逆境或苦难时保持冷静等待的倾向或能力(Schnitker, 2012)。
忙碌的我们为了节约时间,可能很久都没体会过耐心的感觉了,而这其实会将我们的情绪逐渐拉向快乐的对立面。
一项研究就从对待人际关系的耐心、面对困境的耐心以及对待日常烦恼的耐心三个维度出发,研究了耐心与个人幸福感(包括孤独感、希望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Schnitker, 2012)。
研究显示,耐心是维持一段良好关系的关键因素,对待人际关系越有耐心的人,越不容易感到孤独。
其次,耐心的人在面对挫折时更具备保持冷静应对的能力,ta们更相信自己能等到度过困难的那一天,因此有耐心的人会保有更强的希望感,这会极大地减轻我们在困境中的负面情绪。
最后,耐心的人会对日常烦恼有更高的接受度。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有时把我们压垮的不是重大的困难,反倒是那些倒霉的小事,比如因为塞车而迟到,或者航班延误滞留机场等等,这些琐碎的事情很容易让人感慨为何生活总与我们过不去。
而耐心这个品质能使人在经历各种倒霉的烦心事后,依然有能力维持内心的相对安定,所以快乐对ta们来说自然也不会太难。
研究发现,宜人性越高的人,越容易感到快乐。这确实是因为,宜人性高的人通常来说会更受欢迎,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Simon, 2010)。
但好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快乐,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人际环境变得更融洽了,研究者认为,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价值是,更容易获得他人的理解,提升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效率,从而更好地交换信息。
尤其是在工作中,宜人性高的人,更能获得同事的理解,与他人达成高效的合作。这将会大大提升ta们对工作的满意度。作为一个社畜,工作不闹心,生活自然是更开心啦。
4.接纳自己所思所想的人(Trait acceptance)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接纳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一项心理测量研究表明,“接纳”这个人格特质与幸福感有很高的相关性(Catalino et al., 2017)。
研究发现,接纳特质高的人每天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会相对更少,因为ta们会更少地进行反刍——不会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情绪以及已发生的糟糕结果中。
同时,接纳特质更高的人也会更少地批判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当负面情绪出现时,一些人会认为这种体验是不好的或不应该出现的,而接纳特质高的人则允许自己有这些负面的感觉,不会去过度地批判自己。
可想而知,一个更少内耗的人,自然更容易感受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快乐。
(想要了解更多内耗的坏处?公众号主页回复「内耗」了解更多)
5.自我控制感强的人
通常大家都会以为,能高度自我控制的人会过着一种烦闷无趣,甚至是严苛的生活。然而研究表明,有着高度自我控制感的人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生活得要更加快乐(Cheung et al., 2014)。
这是因为,自我控制这个特质,其实是一种在追随长期目标时能够调整自己去保持良好行为和抑制不良行为的能力。因此,这类人更容易达成自己的目标,获得满足感。
有些人可能会想,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难道不需要付出许多痛苦的努力吗?为什么ta们会快乐呢?
这可能是因为,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ta们的思考方式是更聚焦的,ta们更在意自己是否有收获新的东西,并且ta们会努力将自己的目标朝着好的方向推进。因此,自控能力强的人追求目标的方式是积极快乐的。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自控感高的人很少会有不适时的欲望,比如这类人很少在做正事时想摸鱼,相对地也就不会在“现在就要摸鱼休息”和“做完这项工作再休息”之间纠结,从而少了许多心理困扰,更不会背负选择摸鱼后的罪恶感。
不快乐时,可以试试这3种方法
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格特质会被ta的人生经历、当下的生存环境等等所影响。所以,如果你觉得当下的自己很难调整状态,又或者不知道从何开始调整,不妨试试以下这3种方法,从对待生活细节的方式入手,让生活更快乐一些:
1.给心灵“关机”
回到开头我朋友的疑问,人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为何有些人能依然眼里有光?我想可能是因为,ta们懂得如何将自己从那些消耗身心的事情中抽离出来。
Sonnentag & Bayer(2005)提出了“心理脱离”的概念,它是指下班后我们身心两方面都要暂时从消耗心理资源的工作事宜中抽离出来。简单来说就是,给我们的心灵“关机”。
我认为,不光要学会从工作中抽离出来,学会在自己与消耗我们的任何事情之间建立心理屏障,都是很重要的。不过这是一项需要我们通过练习来掌握的技术。
拿工作来举例子,我们可以试着利用上下班通勤时间来进行角色转换:上班途中,在脑子里一点点加入工作相关的元素。下班同理,一点点从工作思绪中抽离出来。这一点也能很好地帮你把握住“脱离”的尺度。
2.减少选择
你知道吗,即便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小的选择,也会消耗我们大量的决策能量(Lamothe,2019)。一个人一天中可能会需要做出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选择,这会给人带来过度的压力,陷入决策疲劳的状态,还可能引起一些身体的不良反应,比如头疼、消化不良等。
强烈建议大家尽快给自己减负,你可以从日常需要做选择的事情入手,比如提前安排好一日三餐,或者同事点饭的时候搭个便车。如果实在要做选择,小技巧是缩减选项,这样你能少花费一些精力去做选项之间的比较。
3.偶尔任性一次,只从“我”的角度来思考。
最后我们还想说,很多时候,我们对生活感到不满意、不幸福,是因为我们做决定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强烈建议不快乐的人,偶尔任性一次,用“我本位”(self-oriented)的方式来思考自己想吃什么,想做什么,让自己的一切决定和行动都服务于自己,而非家人、恋人或朋友。
我相信,当你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时,你会收获一种高度自我认可的快乐。
References: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