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读书很贵?这届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了

读书很贵?这届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了

公众号新闻



人类渴望知识,就像植物渴望水,不同的只是每个时代传播媒介、记忆方式不同。

不管是远古时期部落长老讲的故事,还是商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抑或是印刷术发明之后的纸质书,它们都在承载着文化,传播着知识,塑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01
-  
至今我家里都收藏着两套“小人书”,一套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60册《三国演义》,一套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30册《水浒传》,还有孤零零的一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都是我出生前就有的,长辈的记忆和纪念。童年时,我在亲戚家还看过《岳飞传》《兴唐传》,爱不释手,有时还会和邻居小伙伴互借互换。

早年“小人书”有多火爆?以1981年版的《水浒传》为例,第一版印了 150万套,随后的第二版印了 180万套——当今哪个畅销书作家看到这个印数都会羡慕。

我们80后这代人,一边长大,一边告别读图时代,工作后接触更多的是大部头著作,“小人书”或者叫连环画渐渐退场,尽管现在你还能在拼多多买到“小人书”,像《三国演义》只要81元,但是其流行程度已不复当年。


为什么现在看它的人少了?或许,这个问题应该换一种问法:

为什么几十年前看“小人书”的人那么多?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5.5亿人超过80%的人是文盲,而在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文盲率更是超过95%。不信你看1936年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里面记录过的,徐特立对当时西北农村的印象,“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

在这种条件下,就算四大名著免费送,绝大多数中国人也看不懂。

 五十年代全民扫盲识字运动

要让中国发展起来,必须普及教育。中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其中《新华字典》功不可没。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小学五年级就辍学,闲饥难耐的日子里总捧着一本《新华字典》读,里面的例句给了他无限灵感和启发。但莫言还算好的,大部分中国人是搞不到新华字典的。

人类渴望知识,就像植物渴望水,不同的只是每个时代传播媒介、记忆方式不同。不管是远古时期部落长老口述的故事,还是商人刻字用的龟甲兽骨,抑或是印刷术发明之后的纸质书,它们都在承载着文化,传播着知识,塑造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

 五十年代全民扫盲识字运动

就拿连环画来说,当时的人们还读不懂张飞的“燕颔虎须”是什么意思,可画家画出张飞这个形象,把下巴画得像燕子那么饱满,把胡子画得像老虎那么又长又直又硬,再配上浅显的文字,人们不就懂了?至于曹操是不是“可爱的奸雄”,宋江有多么不堪,这些问题暂时不太重要。


1957年,“上海人美”版连环画《三国演义》,轰动一时,洛阳纸贵;之后,赵宏本、钱笑呆绘制的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发行3000万册,成为时代经典。

与此同时,那些接地气的视听艺术,如相声、评书、译制片,也迎来了巅峰期。上世纪中叶出生的多数中国人,第一次知道《简·爱》《基督山伯爵》《在人间》这些外国文学名著,不是读小说原著,而是看上译、长影的译制片。

 简·爱剧照(1970)

不夸张地说,在那个多数中国人刚刚具备听说读写能力、外语水平几乎为零的时代,译制片成为中国人了解外国文学、了解世界文化的一个窗口。

译制片对于我们的上一代人影响至深,绵延至今。《列宁在1918》的经典台词,后来也被各类文艺作品戏仿,比如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里的“他已经不咳嗽了”,还有王朔小说里,两个北京孩子互相调侃,“你好啊,康斯坦丁·彼得洛维奇”,“你好你好,弗拉基米尔·依里奇”。

谈到王朔,我想起作家莫言、余华曾经在多个场合讲过一件轶事:1998年,几位作家去欧洲参加笔会,火车上遇到警察盘问。莫言、余华把美国生活过的王朔推出去同警察交涉。

王朔回来说,给了警察一笔钱,两人问他,是什么钱?王朔答,警察要坐出租车下班,没钱,只能让我们出。他们本以为自己被讹了钱,后来见到“小老弟”苏童后讲了这件事,苏童却说这钱该花。

原来从法国到意大利需要经过瑞士,当时瑞士还不是申根签证国,而三个人只有申根签证,需要在瑞士补办签证,王朔把税(tax)和出租车(taxi)的英文单词搞混了。

这也是那一代中国人的遗憾。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年轻时没能熟练掌握一样与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外语。

有的时候,即便人出了国,也等于没出。


#02
-  
我爱读书,也爱旅行。这些年,大约去过六十多个国家,最爱逛书店和作家故居,在马斯特里赫特拜访过天堂书店,在帕皮提偶遇过不知名的法语书店,在里斯本拜谒过佩索阿的故居,在法兰克福歌德纪念馆看过《少年维特的烦恼》手稿。

 《少年维特的烦恼》剧照 (2002)

回溯这个爱好的起源,还真多亏了义务教育的中学时代。课本里的那些游记名篇,像《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我对旅行产生好奇心,课文里提到的目的地,也去过十之八九。

高中语文老师教写作,推荐余秋雨散文,什么《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让我进一步喜欢上了旅行文学,继而再去读国外作品,从约瑟夫·布罗茨基、简·莫里斯、保罗·索鲁,到大卫·唐尼、布鲁斯·查特文、尼古拉·布维耶。

后来,我发现自己更想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就去看人类学著作,比如在拼多多买了贾雷德·戴蒙德的“人类历史三部曲”,还有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弗雷泽的《金枝》,去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便随身带着,一边读一边实地观察。

在路上,读懂一个人的喜悦丝毫不逊于读懂一本书。


有一次,我坐邮轮环太平洋旅行,在船上遇见一对哈萨克斯坦双胞胎姐妹。她俩姓贝萨利耶娃,驻船做二重奏,姐姐弹钢琴,妹妹拉小提琴。我和姐姐很聊得来,问她最喜欢什么书,她说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巧得很,那一天我们正路过塔希提。

后来,我们各自下船,互留联系方式。俄乌冲突爆发,互联网上的看客都在选边站队,我去看贝萨利耶娃的社交网站,她没有选择站哪一边,而是在祈祷和平——父亲是俄罗斯人,母亲是乌克兰人,血浓于水。

旅行,是达成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步骤,能让你见识世界的复杂,不再执迷于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而在境外旅行之前,你最好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说来惭愧,我个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属于后知后觉。初学英语时,只觉得李雷、韩梅梅、Miss Gao还有那只叫Polly的鹦鹉有意思。上大学时,有个女生突然跑来问我:“你看过《老友记》吗?”我很直男地回答:“没看过。”如果是今天的自己,可能会给出另一种答案。不过,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美剧产生兴趣,也点燃了学英语的热情。

 《老友记》剧照(1994)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就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越狱》《老友记》这种没有国语配音的美剧,甚至有人前仆后继做起“字幕组”,无意间在做着“知识普惠”,降低美剧入门难度;反观译制片影响力在变小,说明这一代人的英语水平明显提高了,间接证明英语教育结出硕果了。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跨国公司高管,早年因英语优秀做驻外记者,后转行做企业。他是70后,改革开放后接受教育,当时外语教育得到恢复和重视,英语被确定为重中之重。

到了80年代末,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英语教育全面普及,纳入课程体系。彼时,他已经选好英语作为大学专业了。近三十年职业生涯,因为熟练掌握这种工具语言,加之整个时代的蓬勃向上气息促人敢闯敢拼,使他见识到更卓越的人,更广阔的世界。

他爱看别人应对挑战,例如看霍洛维茨《创业维艰》(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就大呼过瘾:“他描绘出自己做公司的那些惊心动魄、挣扎的状态,差一步跌下悬崖,命运一线牵的感觉。”


他自己也爱挑战,即便是读书,也可以是好莱坞化的,纵意与天争地斗,任由惊险与刺激充斥其间。他最冒险的一次读书经历,是世纪末独自驾车奔驰在美国内华达50号高速公路上。这条路被称作“世界上最孤独的公路”,公路笔直,目力不能究其边际,寂寞难耐之下,他遂置书于方向盘上——危险、刺激总强过死气沉沉。

他说,这是他出国打拼养成的性格。

伴随着中国“入世”,越来越多的人有魄力、有能力也有机会走出乡村,乃至走出国门。数以亿计的中国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有人还出海打工,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他们能看明白生产线上的各种指示牌,看得懂操作规范。这背后,就有几十年来从官方到民间知识普惠的功劳。


#03
-  
我们阅读到底是为了什么?

伍迪·艾伦在自传《毫无意义》中一如既往的幽默:

“我读小说家、诗人和哲学家……我尽可能自我教育,不是为了学位或什么崇高志向,而是为了在喜欢的女人面前不显得自己是个呆瓜。”

意大利作家翁贝托·艾柯的答案又浪漫又实用:

“书籍是为生命买的保险。”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很多人,他们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却有着中国式的实用主义。

一位投资公司CEO说,希望通过阅读遇见那些卓越的思想、伟大的灵魂,扩大自己的胸襟、格局与情怀;一位公关出身的互联网大V说,自己喜欢快速阅读,普通人活一辈子,快读书的人活的是两辈子;一位问答社区的创始人说,阅读带给人更多的是视野和启发,“当你缺乏对于某些方面未知的经历,正巧有的人有所经历且有所记录,你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和力量”,他说自己像管理城市一样管理这个知识社区,这个灵感就来自简·雅各布斯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在我看来,阅读不是停车场,而是加油站,总会为人带来意外之喜。

每个人的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渠道也不同。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新的阅读场景,而阅读介质像一条信息的大河,其中所蕴含的信息量绝非传统阅读可比。


然而,“大河”往往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知识含水量大于含金量。像有的“养生博主”,没有行医资质,没有专业认证,就敢开视频号夸夸其谈,大肆售卖野路子的保健知识;还有的“国际政治博主”,没读过相关专业,也没去实地考察过相关国家,就敢臧否政治人物,议论国际局势。这样很容易把普通网友带偏。所以,我们现在上网先要修炼去伪存真的思辨能力。

我个人更偏爱传统阅读,看正版纸质书。不论什么时代,有正规出版社编辑把关,书的内容、格调相对有保证。如今,中国的城市里有许多免费的图书馆,这成为了一座座平民大学。

2020年6月,一位叫吴桂春的中国农民工,在濒临失业、回乡之前,无意中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在退还东莞图书馆借阅证时,受馆员之邀写下一段留言:“在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


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图书馆工作人员拍下留言发进内部群,此后24小时,这封简短的告别信被社交平台、媒体转发和关注,感动了无数网友,让吴桂春一下子就成了“网红”。

人们为何而感动?为一个普通读者素朴而炽热的真情流露而感动,也为图书馆实现了人人平等获取知识这一理想而感动。


可是当吴桂春回到家乡,就和家乡的那些乡亲一样,很难再有这样便利的阅读条件,现在动辄几十元的售价,也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尤其是在银根紧缩的时代。

如何买到便宜的正版书籍,就成了很多人面临的现实问题。

所幸,互联网公司开始注意到了人们的这一现实需求,这个秋天,我在“多多读书月”选了几本书,体验还不错。

因为拼多多投入亿元级读书基金进行官方补贴,并且与20余家正规出版社合作,图书保证正版,而且真便宜:尼采《悲剧的诞生》,10.5元;上野千鹤子《结婚由我》,11.5元;罗兰·巴特《恋人絮语》,11.7元;金爱烂《你的夏天还好吗?》,17.3元……

如果你喜欢传统文化,不如趁这个机会买吕思勉、叶嘉莹的书,都可以用10元左右的价格拿下,而官方直接补贴的经典热销图书更是超过600万册。听这些知名学者讲历史、讲诗词,比上网看那些不知从哪儿来的博主强百倍。

70年过去,知识早就不再是城市、富人、特权的专属,它属于全体人民。知识本来是无价的,但在我们这个时代,阅读可以不再昂贵。

 上下滑动查看金秋书单

-END-
撰稿:杜峥
编辑:右一
主编:左页
图片来源:《编舟记》《老友记》
《简.爱》《少年维特的烦恼,部分来源于网络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不环保不买单,这届年轻人开始绿色消费了|焦点分析这届年轻人开始创业,卖盒饭这届年轻人办婚礼,不花一分冤枉钱争当「云股东」,这届年轻人爱上帮别人赚钱月入两万不敢消费,这届年轻人钱花哪了一周带货上亿元,退货率100%?粉丝开始反向收割网红花1000块给陌生人送礼,这届年轻人图啥第一章第二节 护卫亲子的行为法则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爱买黄金?看完我懂了……把中药买断货,这届年轻人迷上“养生奶茶” |【经纬低调分享】年轻人开始反向消费,“全网最低价”将成淘宝天猫双十一核心KPI拒绝套路凑满减,不买立省100%!这届年轻人“双11”消费变了!这届年轻人,开始赛博拜佛了泰妹小橘这届年轻人,提前过上老年人的生活,真香啊!这届年轻人的中华血脉,开始觉醒离婚跟拍火了?这届年轻人说离就离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总爱对父母“发疯”?这届年轻人想逃离父母的原因,它排第一未来最大的确定性,是相信这届年轻人退休后要怎样富养自己 (多图)这届年轻人,正在比赛让闲置运动起来每月买一颗,这届年轻人迷上了“攒金豆”这届双11,年轻人反向凑单第一章第三节 人类的思想语言这届年轻人,重新定义“正经工作”这届年轻人,爱去奥莱捡漏耐克鞋这届年轻人,可以不谈恋爱,但不能没搭子离职顺利、分手快乐,这届年轻人在为何而庆祝?年轻人“反向消费”是因为没钱吗?这届年轻人,敢自嘲,也敢做事,会自发光初入职场就与众不同,这届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难带?第一章第一节 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法则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当伴娘?这届年轻人,已经开始帮退休爸妈找工作了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