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盛会!多位资管大咖热议长期资金入市,看好中国市场
中国基金报记者 马嘉昕
10月21日至22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就当前经济形势下,长期资金入市是否正当其时、以及入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热点话题给予探讨。
以下是精彩观点:
中保投资党委副书记、总裁贾飙:中国资管市场虽然短期上承压,但中长期向好,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资管市场的增速将有所提高。
威灵顿投资管理亚洲区投资部总监Janet A. Perumal(普江宁):当前中国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市场具备巨大潜力,某些重要全球行业,中国已战略性为未来长期经济成长播下种子。
兴业证券总裁刘志辉:在近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相继部署落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背景下,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迎来难得发展机遇,并建议加大力度吸引长期资金入市等。
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当前,沪深300、上证指数估值均已接近历史底部区间,A股股权风险溢价处于历史高分位水平,股债相对回报率已非常具有吸引力,凸显权益资产配置价值。
嘉实基金总经理经雷:资管机构需要充分拥抱数字化大趋势并坚持数字化转型,提高投资决策的胜率,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收益。
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资管机构要通过提升资产管理产品的普惠性和适用性,不断提升中低收入阶层的财产性收入水平,并持续加大创新产品供给,为科技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具体详情如下——
贾飙:中国资管市场规模仍将持续增长
从险资资管机构的角度来讲,贾飙表示,在新形势下,保险资金仍应以固定收益投资为主,策略上应拉长债券投资久期,股债结合投资新基建,同时增加指数基金和股权投资力度。
“不同于全球资管市场规模下降,2022年初到2023年9月底,中国资管市场整体规模保持稳定,小幅上升。”贾飙指出,在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资管市场从无到有,2022年已大幅超过英国、日本,稳居全球第二,且中国资管机构的全球排名也显著上升。“中国资管市场虽然短期上承压,但中长期向好,预计未来的几年,中国资管市场的增速将有所提高。”
中国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中国市场具备巨大的潜力
在Janet A. Perumal看来,当前中国的股票估值具有吸引力,且中国市场具备巨大潜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一直积极地将其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数量转向质量,例如从信贷、房地产和基建转向服务业、高端制造和技术创新。”Janet A. Peruma指出,某些重要的全球行业,如绿色科技、医疗保健和信息技术,中国已经战略性地为未来长期经济成长播下种子。
Janet A. Perumal认为,首先,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可能是下一个十年的关键增长动力,从关键矿产供应的主导权,到太阳能、自动化和电动汽车创新。
其次,中国还是某些重要药物有效成分的最大供应国甚至是全球唯一供应国。
此外,人工智能领域正在迅速发展,中国对人工智能创新的大力支持,将使其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中国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公司,凭借其规模和资源,将在大型语言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并可能在未来几年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在全球高通胀低增长的新常态预期下,我们在中国市场这幅广阔画卷上看到了无尽的机遇。我们对于中国市场的投入,也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决策,更是我们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的信念的见证。” Janet A. Perumal表示。
刘志辉:建议加大力度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刘志辉看来,长期资金入市有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对服务实体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居民财富管理、优化上市公司结构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近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相继部署落地、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的背景下,中长期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迎来难得发展机遇。”不过,刘志辉也坦言,受制于投资规模、机制设计、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不足,我国长期资金管理仍面临一定挑战。
刘志辉建议,加大力度吸引长期资金入市,有效满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长期融资需要。同时,推进上市公司差异发展和分层建设,持续提升股票市场质量。
同时,进一步丰富金融衍生品供给,更好满足投资者财富管理和企业风险管理需要,为活跃资本市场提供持久动能。
陈戈:长期资金入市正迎来难得的机遇窗口期
“近年来,随着长期资金的规模增长和制度障碍不断被扫清,长期资金参与各类资产投资的广度与深度正在持续加快拓展。”陈戈表示,长期资金管理机构要苦练内功,不断提升投研实力和风控能力,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一定机遇大于挑战。
谈及长期资金的发展机遇,陈戈认为,着眼于中长期,居民资产配置在流动性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将持续转向长期财富管理,这会为长期资金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量。
其次,从中长期宏观大环境的角度来看,仍然有利于挖掘出能够带来长期可观回报的资产。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基数不低的情况下,IMF最新预测显示,中国今明两年的GDP增速仍将分别达到5.2%和4.5%。”陈戈指出,从内生动力来看,国内的“工程师红利”将内生驱动经济的创新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
从外生动力来看,在海外需求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出口仍然维持韧性,凸显出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生态系统在全球具有不可替代性。
最后,从对当前资本市场的评估来看,长期资金入市正迎来难得的机遇窗口期。
陈戈表示,目前沪深300、上证指数PE均已接近历史底部区间,A股股权风险溢价也处于历史高分位,意味着股债相对回报率已非常具有吸引力,这凸显了权益资产当下的配置价值。
“同时,在政策环境上,制度层面正在研究扩大投资范围、完善税收优惠、会计核算及考核制度等,旨在为资本市场引入长期资金提供更多保驾护航。”陈戈称。
经雷:资管机构需要充分拥抱数字化大趋势
同时,经雷也从资管机构的发展角度谈及他的看法。他认为,资管机构需要充分拥抱数字化大趋势并坚持数字化转型,提高投资决策的胜率,为投资者创造可持续的收益。
“当前,美债利率高企,全球很多投研人员其实是从全球化、低通胀、低利率水平等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对于高利率水平可能尚未做好预期。”经雷表示,传统基本面资产配置框架面临迭代更新,在战略和战术资产配置上,结构比大类更重要。
经雷看来,当前市场环境较为复杂,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对于资管机构而言,相比精准预测,积极的应对更为重要,只有这样,在面对市场波动的时候方能更加从容。
“现在的客户越来越专业,且客户要求的确定性在不断提升,这就要求资管机构将强化纪律性放在首位,并通过流程和管理模式升级实现。”经雷表示,对于资管机构而言,需要注重风险管理的纪律性。
“从现在资管行业的发展来看,全球资管机构正向数智化方向持续推进。”经雷称,各项技术在资管业务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将赋能资管行业的管理,使得投研的决策更加高效、高质量。
刘健:提升资管产品的普惠性和适应性,不断提升中低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
刘健看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可投资资产规模也在逐年增加。但在财产分布上,却出现住房资产占比过高,金融资产配置占比不足的现象。
“当前,我国居民家庭资产中住房资产的占比超过60%,金融资产配置占比不足20%,与美国居民近70%的金融资产占比形成较大差异。”刘健认为,在房地产新模式下,要引导居民通过中长期投资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收益,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
一方面,要通过提升资产管理产品的普惠性和适用性,不断提升中低收入阶层的财产性收入水平。刘健认为,激发中低阶层消费活力的关键在于多渠道提升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资管机构要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和产品供给来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要通过更低的服务门槛、更广的服务网络、更便捷的服务方式,让广大农民、牧民及边远地区的人民都能获得普惠金融服务的机会,逐步引导居民优化家庭资产配置。
另一方面,资管机构要持续加大产品供给,改变目前各类资管产品风险属性接近、同向波动的现状,为投资者提供多元的资产配置方案和产品服务方案,让不同类型的投资者都能配置到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