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1.8万研究员遭百亿私募索赔1000万,详情公布!
点击查看今日:【行研君财经早餐】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国裁判文书网
原告: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00号72楼08室。
法定代表人:李某,董事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陈思颖,北京安杰(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孙琳,北京安杰(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郭某,男,1997年6月24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
委托诉讼代理人:高峰,上海富誉律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被告郭某劳动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22年4月18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22年6月21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原告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陈思颖、孙琳、被告郭某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高峰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未履行服务期而产生的违约金人民币(以下币种同)3,808,219.2元。事实和理由:2020年6月30日,原、被告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履行期限为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0日,经双方一致同意,补充签署了《﹤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约定:基于投资研究工作具备极高的职业门槛,从业人员须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积累以及持续的职业培训,原告将某各类资源对被告进行系统化、完整性投资研究能力相关的业务培训,据此被告应当参加培训并遵守协议要求,包括自用工转正之日(2020年7月1日)起,被告应在原告处至少继续工作2年以上。协议签署后,原告按照双方协议约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被告进行培训,包括聘请从业20余年的资深基金经理、行业专家和外部顶级券商机构以及香港XX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对被告直接带教、授课等,从投资理论到行业实务,向被告提供了系统化的培训。非常遗憾的是,被告并未遵照上述协议约定。自2021年9月开始,被告就开始出现多次超过半天的缺勤行为,并以就医、读研等各种理由向带教人员提出离职。原告要求被告提供医疗证明用于申请病假,被告也均未提交。2021年9月25日,被告向原告发出了书面辞职通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原告认为,从事投资研究工作,从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具有极高的职业门槛,要求从业人员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原告基于与被告建立长期劳动关系的意愿,为被告投入了极大的资源和费用。原告支付了高额培训费以向被告提供投资领域具有针对性、稀缺性、非普及性、专业性的技术培训。该培训构成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专业技术培训。根据双方真实、自愿签订的协议,因被告主动提出离职,原告对被告的巨额投入付之东流,严重损害原告利益,原告向被告主张低于培训费用的服务期违约金合情合理。被告严重违反双方签订协议中有关服务期的约定,已经违背最基本的契约精神和诚信原则,原告有权要求被告按照上述协议的约定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向原告支付违约金。原告不服仲裁裁决,故诉至法院。
被告郭某答辩称,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第一,《﹤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是原告胁迫被告签署的,并非被告真实意思。中国基金行业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要求员工签署过类似协议,原告利用其强势地位,且威胁通过开除,不提供背调让员工无法找到新工作等方式要挟员工,以此来实现签署上述协议的目的。第二,《﹤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签署后,原告并未履行协议。原告并未提供符合其公司经营范围的合适工作岗位,也没有依照约定开始为被告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培养原告成为基金经理。第三,原告提供的课程表中所涉及的培训会议都是面向全体员工和全部的新入职员工,原告从某1被告提供过专业技术培训。因此被告也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第四,原告故意伪造培训合同,用基金投资收益来冒充培训费用。第五,《﹤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签署后,原告强制安排被告从事虚拟货币挖矿、套利的研究和交易工作,没有按照约定培养被告成为基金经理。综上,原告并未对被告进行过专业技术培训。被告无需向原告支付任何费用。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案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
2020年7月1日,被告入职原告公司,双方签订履行期限自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的劳动合同,约定:被告工作岗位为投研;工作地点在上海;月工资18,000元(含津贴);
2020年12月30日,原、被告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一份,约定:基于投资研究工作具备极高的职业门槛,从业人员须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积累以及持续的职业培训,原告将某各类资源对被告进行系统化、完整性投资研究能力相关的业务培训,被告参加培训,应保证自用工转正之日起,在原告处继续工作2年以上。若违反关于工作期限的约定,考虑到原告提供的资源,则被告应当偿还及支付原告历年培养成本,金额参考下述两点孰高者:被告应当立即归还原告发放给被告的历年奖金的总和;或被告应当立即支付原告因提供培训所付出的各类费用计1,000万元。
2021年9月25日,被告正式向原告提出书面离职申请,以原告拒绝被告停止进行虚拟货币工作,原告停止被告门禁,导致被告无法进入办公室正常工作为由,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
被告在职期间,原告曾聘请专业人员对被告等研究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向授课的专业人员支付了相应的劳动报酬。
2020年2月至2020年6月,被告在原告处实习,原告共支付被告实某63,000元。2020年7月至2020年9月,原告共支付被告劳动报酬共计340,458.97元。
2021年11月1日,原告向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被告支付原告竞业限制违约金1,000万元。2022年1月14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对原告的请求事项不予支持。原告不服该裁决,诉至法院。
上述事实,有原告提供的仲裁裁决书、劳动合同、长期合作协议、离职通知、回复函、网页截图、个人信息表、公证书、投资咨询服务合同、结算单、付款回单、电子缴款凭证、工资明细、仲裁庭审笔录、银行付款回单、完税证明、银行转账凭证、微信截图、视频、录音;被告提供的公证书、证人证言、微信截图、视频及双方当事人的陈述等证据予以证实。
本案审理过程中,被告申请证人张某出庭作证,证人张某作证称,证人原系被告在职期间同一部门的同事。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8月3日期间,证人在原告公司投资研究部工作。据证人所知,被告在投资研究部工作期间,与原告的投资总监平时会一起开会讨论工作内容,证人有时也会参加。投资总监会介绍一些企业文化,基金行业的变化等,会听取证人等员工的汇报并指导证人等员工未来工作的重点,证人也曾签署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证人了解到,曾有两位同事拒绝签署上述长期合作协议,未再来上班。证人担心被解除劳动合同,故也签署了上述长期合作协议。证人等在职期间职位是研究员,为基金经理做投资的建议,但是不会直接做实际的交易。是由基金经理做决定要投资的方向,然后由交易员去进行操作。开会主要有两种:一种人数较多,有四、五十个人,面向原告全体员工,所有人都可以来参加,主要宣传一些企业、基金行业变化之类,还有一种是小范围的会议,每周三两次,证人等会向投资总监提供一些建议,推荐或不推荐一些投资资产方向。会上投资总监会和证人等互动,但证人不清楚这些投资建议能否实际运用到投资决策中。证人的会议和被告的并不同时。原告对证人证言真实性不予认可,质证认为,证人本身也违反了《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与被告存在利害关系,根据证人证言,原告培训被告的频率较高。被告对证人证言没有异议,证人在原告公司工作近两年,对原告公司非常清楚,从证人证言中也看不出原告对被告等员工进行过专业性培训,仅仅是例行周会汇报,而汇报不是培训。从《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的约定来看,是不脱产学习,不合情理。
原告称,关于被告主张原告公司从事法律禁止的虚拟货币业务导致其辞职。原告从未从事过法律法规禁止的虚拟货币业务,也没有任何监管部门认定原告公司从事过涉及虚拟货币的违法违规行为。但对虚拟货币进行研究和学习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被告称,原告不仅仅是在学习和研究虚拟货币,而是在实际进行虚拟货币交易这种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
本院认为,劳动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均应得到保护。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根据本案在案证据和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可以确定原、被告双方的争议焦点为被告是否应某原告服务期违约金,以及服务期违约金的金额如何确定。
首先,被告是否应某原告服务期违约金。根据本院查明的事实,第一,原、被告双方曾在被告入职时签署《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该协议约定原告将某各类资源对被告进行系统化、完整性投资研究能力相关的业务培训,被告参加培训,应保证自用工转正之日起,在原告处继续工作2年以上。若违反关于工作期限的约定,考虑到原告提供的资源,则被告应当偿还及支付原告历年培养成本,金额参考下述两点孰高者:被告应当立即归还原告发放给被告的历年奖金的总和;或被告应当立即支付原告因提供培训所付出的各类费用计1,000万元。第二,原、被告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之后,原告曾聘请专业人员对被告等研究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向授课的专业人员支付了相应的劳动报酬。第三,被告于2021年9月25日正式向原告提出书面离职申请,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未能在原告公司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综上,被告违反了原、被告双方关于服务期的约定,让原告受到了损失,理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向原告支付服务期违约金。至于被告主张原告在其在职期间指令其从事虚拟货币交易的违法行为。被告对此并未充分举证,原告对此亦不予认可,相关执法部门亦未对原告进行过查处,故本院对被告的主张不予采纳。
其次,被告支付的服务期违约金的金额如何确定。本院认为,要确定本案所涉的服务期违约金金额,需综合约定违约金金额、被告从业情况和过错程度,被告的薪资标准等因素综合评判。第一,原、被告双方在《劳动合同补充协议之长期合作协议》中约定的违约金高达1,000万元,即便原告进行相应折算,也高达3,808,219.2元。而被告在原告工作期间,一共领取的工资总额为340,458.97元,两者金额悬殊。第二,被告系初次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不仅经济收入相对微薄,而且缺乏社会经验和职场阅历。如果对被告课以过重的违约责任,显然也有失公平。综上,本院酌定被告应某原告服务期违约金120,000元。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郭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服务期违约金120,000元;
二、驳回原告上海保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其余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10元,减半收取5元,免于收取。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本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提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倪春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三十日
书记员 李平
行研君
你们怎么看,评论区见
点击微信小程序👉"报告搜一搜";免费下载各行业研究报告pdf和word、可视数据、学习资料。提供研究报告、市场研究报告、行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市场调查报告...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