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专业是人类学,我去研究了那些去鼓楼打卡的人”社会2023-10-24 06:10“我的专业是人类学,我去研究了那些去鼓楼打卡的人。”从今年3月份开始,北京鼓楼突然变成了一个打卡圣地。生活在北京的法国人Victor魏玉波注意到了这一点:怎么解释鼓楼突然火了?打卡这个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怎么打卡鼓楼?带着这些问题,他为“鼓楼打卡”进行了一次人类学调查,以下是他的讲述。魏玉波在鼓楼前拍的打卡照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相同的地方拍出一样的照片?鼓楼位于北京中轴线上,这里紧邻什刹海,和钟楼、景山公园、故宫及天安门广场连成一条线,于是有人戏称鼓楼为“宇宙中心”。我在巴黎郊区长大,两年前来北京工作,如今在北京大学读人类学博士。我住在北京的胡同里,这里距离鼓楼有步行5分钟的路程,于是在我每天经过鼓楼的过程中,发现越来越人开始在这里打卡拍照。人们会聚集在南门口,以红墙和写着“鼓楼东/西大街”的路牌为背景,拍出角度近乎一样的照片。大家选择在鼓楼拍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社交媒体有关:拍了这些照片,可以用来发朋友圈或小红书“打卡“。在国外,似乎没有“打卡”的概念。以相同角度和构图拍出很相似的照片的行为,是我在中国发现的独特现象。大多数在鼓楼拍照的是年轻人和游客,当地人很少会拍,对于当地人来说,鼓楼很容易来。这令我想起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我生活在法国时也很少去和它拍照。于是,我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鼓楼现场进行了街访,和来打卡的人们、蹲守在鼓楼的职业摄影师、和周边的商户们聊天。既然打卡和社交媒体密切相关,我决定利用社交媒体完成我这次的调查。第一步,我在小红书上搜索“鼓楼打卡”,研究这些现有照片的异同。第二步,我在小红书上发帖,想招募更多人来线下参与这次研究。在一个周日下午,我在鼓楼向这些来打卡的人了解一些问题:上一次你去哪里打卡了?什么地方是好的打卡地?小红书上好的打卡照是什么样的?与此同时,朋友帮我把这个过程拍成了短片,我把这部短片发在了小红书上。作为一个缺乏经验的人类学学生,我想通过社交媒体来验证社交媒体在“打卡”行为中起到的作用。我在小红书上发帖时使用了话题#北京拍照打卡 #鼓楼 #网红 等,一共收到了:19万浏览量、1万点赞和收藏、400+评论、也有1万+的人因此来关注我。以上鼓楼南门的景象,而在鼓楼北门连接的钟楼广场,这里有踢毽子、陪小孩玩耍、和遛弯的人们。这样的差异我觉得很有趣,也让我更加好奇为什么大家对鼓楼情有独钟。作为研究的部分结果,我整理出了“打卡”的8个步骤,集结成了《打卡鼓楼的民族志》:1. 做北京游览攻略:如果在网上搜索,会出现被推荐最多的景点、餐厅、咖啡店、和打卡地等。2. 精准选择到达打卡地的时间,鼓楼的最佳打卡时间是傍晚:有夕阳为伴拍出的照片更好看;白天的时间可以留给去博物馆等有关门时间的场所。3. 精准找到打卡地的打卡姿势:红墙和路牌等。4. 等待和排队:如果想拍到照片里没有其他人的照片,只能轮着来拍。5.请他人帮你拍照:如果你是自己来的也没关系,在热门打卡点会有摄影师长期驻扎,花钱请他们帮你拍就好。6. 摆姿势:可以跟着小红书的拍照姿势教程学习。7. 立即分享打卡照:修好图片+想好配文和话题,就可以发布了。8. 离开打卡地。按着这些步骤,可以完成在各种不同地方的打卡,比如在上海的武康大楼:人类学家到底在研究什么呢?人类学最简单的定义是学习人类的多元性。世界上确实有各不相同的人,为了了解人类的共同点,人类学家会去到不同的地方找一些与众不同的现象。社交媒体对于年轻人非常重要,这一点无论在中国还是法国是一样的。比如有人会去特定的餐厅拍好看的照片发出来,这个餐厅就变得流行起来。但打卡这个现象:所有人拍一样的照片放在社交媒体上是中国特有的。但共通的是,生活在北京的人很少会去鼓楼打卡,就像巴黎人也很少会和埃菲尔铁塔合照一样。人类学家要去了解和自己不同的人,要去到不同的地方参与调查,去和想研究的人做一样的事情,就像研究打卡时我也和他们一起打卡。“田野调查”是人类学学科的基本方法论,指实地参与现场调查研究的工作。这次利用小红书研究打卡我也参与其中,我会让自己忘记在做田野调查,跟着这些打卡的人,不加自己的预判和干涉。我在鼓楼,最重要的是观察:看人们摆什么样的姿势,拍了多长时间,怎么进行打卡。上文提到的8个步骤我也做了,我会试着和他们聊天,在鼓楼门前驻扎的给人拍照的摄影师都认识我了。魏玉波在北京胡同里的家作为一个从来不参与打卡的人,起初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大家都做一样的事情。然而当我把研究发在小红书上之后,发现也有很多不参与打卡的人来评论参与讨论。有些人喜欢打卡,有的人不参与打卡,这就是差异。而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也因为大家接触到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我想不带偏见地了解。下一步我想对打卡的人们进行单独采访,进行更深度的交流。可能找到5个人就够了,因为人是很深的。打卡可以遍布世界各地吗?在中国的生活,不仅让我注意到打卡这样的独特现象,也认知到了很多文化上的不同,比如这里年轻人和父母的关系。我身边会有很优秀的朋友,他们离开家乡在北京做着很好的工作,但在父母眼里只要还没有结婚就应该感到焦虑,也无法理解子女们在北京的生活。我很喜欢在北京胡同里的生活,在北京我发现了喜欢的咖啡店、常去的小超市、和喜欢去的寺庙。如果有人来北京,我会推荐他去鼓楼、钟楼、什刹海和前门。魏玉波在北京胡同里的家这次通过线下和线上的研究,让我意识到自己不仅仅在做鼓楼的研究。我在网上会受到评论说:“可以去埃菲尔铁塔下也做个类似的田野调查吗?”我觉得很有趣,也有想法去研究中国各地出现的埃菲尔铁塔。鼓楼变成打卡地的原因,是因为社交媒体让它火了。而我把自己在做的事情发在社交媒体上,我也变火了。如今点开小红书看到消息栏有的99+提醒,我自己的思维也因此会发生波动,这样的经验对我的研究都很有帮助。关于打卡的研究还在继续,下一站我想去阿那亚看看在那边打卡拍照的人们。口述:Victor魏玉波 采访/编辑:yidan 监制:Algae⚪⚪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