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地球上空,传来一个坏消息

地球上空,传来一个坏消息

公众号新闻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臭氧空洞变大变小


作者:小凯

 校稿:朝乾 / 编辑:果栗乘


写在开头

地球知识局开辟了一个新阵地——知识星球!


在这里你将——


收到一些我们因种种原因没有写成推送,但有趣有用的选题;


经验丰富的地理老师一起交流地理学习诀窍、答题技巧;


在中学地理和历史课本之外,做进一步拓展知识储备;


和我们的创始人、团队、作者、来自不同行业的嘉宾直接交流知识、心得与人生经验;


拥有高质量的讨论环境,想认识更多有共同爱好的群友,



加入地球知识局的知识星球,长按下方二维码,登录并点击“立即加99星钻”即可付费加入,这里支付的“99钻”就是99元。加入后下载知识星球app,进入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星球和内容啦


快来扫描二维码,一起玩耍!

目前早鸟票价,订阅一年只需99元


————进入正文的分割线————


今年1月9日,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发布新闻称,如果保持现行举措,南极臭氧层空洞将在2066年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


然而,欧洲空间局的最新的监测结果显示,今年9月16日,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了2600万平方千米,面积相当于三个巴西的大小,已经接近历史最大纪录。


急剧增大的臭氧层空洞,其实是被去年爆发的汤加火山给“轰”出来的。汤加火山向平流层中注入了大量的卤素化合物,导致了臭氧的持续快速消耗。


报告指出臭氧层有望在四十年内恢复

(2022年臭氧消耗科学评估报告 图:unric.org)▼


在此之前,人类几乎成功逆转了氯氟烃物质对臭氧层消耗。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是如何破坏,又如何保护恢复臭氧层的。它的背后,是一段充满偶然的曲折历史。

下方视频为本期内容的视频版

大家快来关注我们的视频号!

▼▼▼


 


南极臭氧空洞


大气中90%的臭氧都集中在10-50公里高的平流层,远高于我们熟知的西风带高度,这里空气稀薄,臭氧的总量只相当于常温常压下5毫米厚的一层气体


臭氧分子在大气中的相对丰度较低

在平流层中通常每十亿个空气分子只有几千个臭氧分子

(图:WMO)▼


人类对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定期观测始于上世纪2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员戈登·多布森组织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在美国、埃及、印度、苏联,甚至北极圈内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等地开展定期观测。但对于那个被几公里厚的冰盖覆盖的极寒之地——南极,彼时却没有进行任何测量。


戈登·多布森使用的原始臭氧光谱仪

(图:Science Museum Group)▼


二战后,英国皇家学会的探险队在南极布伦特冰架上建立了哈雷考察站,开展长期的大气观测。当时没人能想到,这里的每一条臭氧记录将在三十多年后震惊世界,彻底颠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


横屏—自1979年以来臭氧空洞的年度最大范围

(图:CAMS )▼


1974年,美国人马里奥·莫利纳和舍伍德·罗兰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氯氟烃 (CFC) 气体(即我们常说的氟利昂对臭氧层构成威胁。他们认识到,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氯氟烃扩散到臭氧层后,会在紫外辐射下分解出氯原子,而氯原子是臭氧分解的高效催化剂。


氯原子被认为是臭氧破坏的催化剂是因为

每次反应循环完成时Cl和ClO都会重新形成

从而进一步破坏臭氧

(图:NASA)▼


根据他们的预估,如果氯氟烃按照当时10%的年增长率继续生产,那么大气中的臭氧将会在20年之后减少5-7%,并且将会在75年之后(也就是现在的27年之后)减少30-50%。


如果氯氟烃没有被禁止

NASA 对平流层臭氧浓度的预测

(图:NASA)▼


届时,大量紫外辐射可以直接到达地面,很多人会因此患上皮肤癌白内障,同时平流层的温度还会显著降低,可能会造成破坏性的气候变化


光致癌发生的多步骤过程示意图

(图:Eva Rawlings Parker)▼


彼时,科学家、工业界和决策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全美价值80亿美元的氯氟烃产业或直接或间接地雇佣了超过140万劳动者。行业龙头们大多拒绝放弃使用氯氟烃,他们不仅游说政府部门延缓或者放弃禁止氯氟烃的计划,还试图利用媒体获得大众的支持,这让氯氟烃在十年内仍保持大量生产。


在20世纪的后二十年间

大气中氯氟烃的浓度不降反升

(图:WMO&NOAA)▼


直到1985年,英国南极调查局的大气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让全世界震惊的发现。他们分析了哈雷站自1956年建站以来收集到的大气臭氧的观测资料,发现南极哈雷湾上空大气中春季(9、10、11月)的臭氧总量在1977-1984年间减少了40%以上,在此之前的臭氧总量几乎保持不变。


哈雷考察站数据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大气臭氧含量急剧下降

(1956-2022年南极测得大气臭氧总量 图:NASA)▼


这些数字远远超过莫利纳和罗兰的预估,相当于实锤了氯氟烃对臭氧层的杀伤力。一石激起千层浪,科学界掀起了大气臭氧化学和动力学的研究热潮。理论和观测同时证明了人类对自然具有超乎想象的破坏力


氯氟烃之罪祸再难遁形。在全社会的努力下,1987年,国际社会签署《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的管控,以应对臭氧层空洞问题。


《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约方 图:wiki)▼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消耗臭氧物质,不仅包含氯氟烃这种直接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也包含卤代烃、哈龙和甲基溴等化合物。它们在平流层中受到紫外线的照射后,可以分解出氯自由基或溴自由基,进一步与臭氧发生复杂的连锁反应,从而破坏臭氧层。


平流层中存在的含卤素气体可分为

卤素源气体和活性卤素气体

 



臭氧损耗改变地球气候?


经过科学界多年的研究,臭氧层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已经得到证明,其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平流层臭氧损耗后,动物皮肤和植物表皮会暴露在高强度的紫外辐射下,遗传物质受到损害,癌变率增加,植物生长节律紊乱,甚至出现畸形发育。


臭氧层破损,百害而无一利

(图:twitter@MBRSpaceCentre)▼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逐渐深入,臭氧损耗的气候效应也得到广泛研究。人们发现平流层正在发生的化学变化,正在通过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着地球气候。


去年我国经历了1961年以来的最热夏天,人们对于全球变暖的担忧再一次冲到顶点。但全球变暖只是对气候变化的一种简单表述。


热天更热,是全球变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之一

(图:国家气候中心)▼


全球变暖其实是指 “从长期来看,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在工业革命以来越来越高”,而温度的增加在时间上并不是持续的,在空间上也不是均匀的。从时间上看,我们经历了1998-2012年所谓的“全球变暖停滞”,在空间上看,全球很多区域的地表温度在过去40年来没有显著变化,甚至还减小了不少。


全球变暖的概念是立足于较长时间尺度上的▼


动图感受一下(图:NASA)▼


如果从垂直方向上观察温度变化,我们就会发现各层大气的温度并不都是增加的。研究表明,全球平流层的中高层正在以每十年大约0.6℃的速度降温,而臭氧和消耗臭氧物质是主要的幕后推手之一。


对流层中部至平流层上部(从下到上)的

全球宽层平均温度异常的时间序列▼


臭氧能把吸收的紫外辐射转化为分子动能,从而加热平流层,而且是越高的地方越热,这与对流层海拔越高就越冷的生活经验不同。


而当臭氧损耗后,更多的紫外辐射直接穿透了平流层,导致平流层的温度下降


1981至2020年40年地表温度趋势

(图:IPCC)▼


大气的温度、气压、风、湿度等这些特性是耦合在一起的,温度的变化常常会引起其他特性的变化,进而造成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异常


一般而言,平流层因臭氧吸收了大量的紫外辐射而大幅度升温。但这一规律却在一种情况下不成立,那就是南北极的极夜


南极的极夜和南极光

(图:NOAA)▼


极夜期间由于缺乏太阳光照射,平流层不再通过吸收辐射升温,而是通过发出辐射冷却,导致温度急剧下降,从而拉开了与中纬度平流层的温差。


温度的改变带来风场的变化,围绕着极地形成了强烈的西风,西风又牢牢地禁锢住极地的冷空气。这就形成了我们常听到的“极地涡旋”。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西风在平流层,并非我们一般听到的对流层西风带。


去年年底的极地涡旋

带来的寒潮自西向东横扫美国

(2022年12月22日 500hPa 图:中央气象台)▼


对流层西风带和平流层西风

(纬向平均纬向风-平流层视角 图:ECMWF)▼


南极臭氧空洞形成后,在南半球的春季(9、10、11月)时,南极刚刚从极夜中走出,此时臭氧的辐射效应显现出来,极地温度相比没有臭氧空洞时大幅下降,这就导致因冷而生的极地涡旋增强,环绕南极的西风也更加迅猛。


臭氧空洞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平流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对流层的天气变化。


这是因为,平流层的温度、气压和风场的变化会以波的形式向对流层传输信号,从而改变对流层内热量和动量的水平输送。总之,经过较为复杂的过程,平流层的异常信号可以在大约半个月之后到达对流层,并在之后的一两个月中持续影响地面天气。




而臭氧空洞造成的平流层西风增强,可以造成地面气压的降低环绕南极大陆西风(地面)的加速。历史资料统计表明,西风增强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向极地的收缩,从而导致对流层的三圈环流(哈德来环流、费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也随之向南极移动


这一作用显著体现在南半球的降水变化中。在南半球夏季,原本位于三圈环流下沉支的区域将迎来更多的降雨,而原本湿润的地区则会容易被干燥的下沉气流占据。南极臭氧损耗会引发南半球环流向南移动,是它最重要的气候效应。


臭氧造成的南半球环流变化


上图是气象观测的降水变化

下图是计算机模拟的臭氧的影响


地球气候系统十分复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臭氧的变化还可以影响海水表面温度和极地海冰间接造成气候变化。新的证据表明,臭氧的损耗很有可能与温室气体一同导致了1950年以来南大洋海水表面温度的升高。但温室气体占据了主导作用。


臭氧对于海温的影响是通过影响风场来实现的。南大洋上的西风带一边带动海水自西向东运动,一边也将表层的海水从极地吹向赤道。东西风向的风可以造成南北方向的海水运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埃克曼输送”。


埃克曼输送示意(图:wiki)▼


由于臭氧的损耗加强了西风,南大洋上更多的表层海水离开原地,下层较为温暖的海水涌上表面,海表面温度也会上升海面的增暖可能会造成漂浮在南极周围的海冰加速融化,南极海冰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极地的海冰可以强烈反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能量平衡调节作用显著。但是南极海冰在过去四十年中呈现出复杂的变化。在2015年之前,南极夏季海冰具有扩张趋势,但是在2016年之后迅速缩小。目前的气候模式难以模拟这样的变化,因此臭氧对于南极海冰的影响难以得到证明


在过去十年中,2月的夏季最低值变化极大

既触及历史高点又触及历史低点▼


2022年2月南极海冰平均浓度

该月海冰达到夏季最小范围

(图:NOAA)▼


而北极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北半球大陆面积广,人口众多,北极的海冰又与北半球寒潮天气紧密相关。从长期上看,北极的臭氧损耗还没有对北极海冰造成长期持续的影响。但是有研究表明,在北极臭氧损耗比较严重的年份,北极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的海冰显著减少


不管是南极还是北极

海冰减少都不是件好事

(图:NASA)▼

 



正在恢复的臭氧层


自从《蒙特利尔议定书》执行以来,全球已经淘汰了99%的消耗臭氧物质,臭氧层也有望在本世纪内恢复到1980年的状况。


美国气象学家安塔拉·班纳吉等人的研究指出,正是由于《议定书》的影响,目前南极臭氧空洞引起的大气环流变化已经停止


臭氧层的演变路径


随着臭氧层恢复,由臭氧损耗引起的大气环流变化在未来可能得到补偿。但作为南半球极涡变化的另一推手,温室气体在本世纪很可能继续增加。因此科学家预估,南半球极涡变化的恢复可能直到在本世纪末才能实现。


消耗臭氧物质同时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例如一氟三氯甲烷引起的大气增暖效应,是同等质量二氧化碳的5160倍。如果人类继续忠实地履行《蒙特利尔协定》,那么由于消耗臭氧物质的减少,到本世纪中期,全球变暖将减少0.5~1℃,其意义不亚于通过植树造林来减缓气候变化


消耗臭氧层物质和臭氧时间表


如今,《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气候效应才刚刚显现,未来臭氧层的恢复能否完全逆转臭氧损耗造成的气候变化,仍然是个未知数。


不能停止对地球环境保护的努力呀

(图:PBS.org)▼


据科学家估计,汤加火山喷发对臭氧层的严重影响,可能会持续4到5年。


臭氧层空洞的再次扩大,或许是在提醒我们,人类只是影响地球操作系统的条件之一,我们虽然相比别的生物有前所未有的能力,但并不能超越大自然本身的变化。


【快来聊天啦】

我局有海洋气象地理讨论群,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加入!

* 如果你海洋、气象、自然地理的研究者或爱好者,可以来【微信公众号后台私信】,用一两句话介绍下自己。运营小姐姐会根据情况拉你进群哦~

* 进群请务必自我介绍一下,直接回复“进群”“读者群”之类的字样不会有机器自动回复,只会让后台的小姐姐很生气≥﹏≤

* 申请人多时请耐心排队等候回复。只要系统正常,工作人员就会逐一看到大家所有人的消息哦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资料:

[1] F. S. Rowland,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vol. 361, no. 1469, pp. 769–790, 2006.

[2] R. S. Stolarski,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atmospheric ozone.” https://acd-ext.gsfc.nasa.gov/People/Stolarski/history.html

[3] 艾宝勤,胡其图 and 郭奕玲,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发明,” 物理, no. 09, pp. 573–577, 1994.

[4] “Charles Fab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Fabry

[5] G. M. B. Dobson, “Forty Years’ Research on Atmospheric Ozone at Oxford: a History,” Appl. Opt., vol. 7, no. 3, pp. 387–405, Mar. 1968, doi: 10.1364/AO.7.000387.

[6]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Geophysical_Year

[7] NASA, “What is Ozone?” https://ozonewatch.gsfc.nasa.gov/facts/

[8] J. M. Masters, “The Skeptics vs. the Ozone Hole.” https://www.lpl.arizona.edu/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s/globalwarming/skeptics-vs-ozone-hole.pdf

[9] J. C. Farman, B. G. Gardiner, and J. D. Shanklin, “Large losses of total ozone in Antarctica reveal seasonal ClOx/NOx interaction,” Nature, vol. 315, no. 6016, pp. 207–210, May 1985, doi: 10.1038/315207a0.

[10] “珠峰上放飞的气球,如何研究 ‘双面人’ 臭氧?.”https://mp.weixin.qq.com/s/_PxxlLulu_KGk4_5n1Z31A

[11]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Scientific Assessment of Ozone Depletion: 2022.”

[12] M. P. Baldwin and T. J. Dunkerton, “Stratospheric Harbingers of Anomalous Weather Regimes,” Science, vol. 294, no. 5542, pp. 581–584, Oct. 2001, doi: 10.1126/science.1063315.

[13] S. M. Kang, L. M. Polvani, J. C. Fyfe, and M. Sigmond, “Impact of Polar Ozone Depletion on Subtropical Precipitation,”Science, vol. 332, no. 6032, pp. 951–954, May 2011, doi: 10.1126/science.1202131.

[14] S. B. Feldstein, “Subtropical Rainfall and the Antarctic Ozone Hole,” Science, vol. 332, no. 6032, pp. 925–926, May 2011, doi: 10.1126/science.1206834.

[15] “Southern Ocean cooling in a warming world.” https://news.mit.edu/2016/southern-ocean-cooling-in-a-warming-world-0624

[16] J. Zhang et al., “Responses of Arctic sea ice to stratospheric ozone depletion,” Science Bulletin, vol. 67, no. 11, pp. 1182–1190, Jun. 2022, doi: 10.1016/j.scib.2022.03.015.

[17] “Viruses, microscopy and fast radio bursts: 10 remarkable discoveries from 202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3514-8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壹图网


END


扩展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深夜,美联储放了个坏消息, 市场巨震!地球上的水或许来自碳质球粒陨石?哈以冲突第七天,传来新消息涨疯了!新西兰两家银行接连宣布加息!部分房贷利率已“破8”!还有一个坏消息…飞机闯入拜登住宅上空!美战机急升空,特勤局认了:总统当时在家坏消息传来:澳洲打工族,危险了!这些行业提前做好准备女孩被老师打碎头骨,现家属又传来两大坏消息,网友更是火冒三丈今年地球上这个比南极洲还大的洞,是火山轰出来的!爆表!爆表!爆表!维州连发警报,下周炎热!但两个坏消息太可怕地球上存在过多少细胞?科学家算出来了;平流层发现金属污染物,可能来自火箭或卫星 | 环球科学要闻《湖天一览楼》1部4章(3)六合益智中学刚刚!两个坏消息!维州重启疫情强制措施!澳洲这项大福利也没了!蕹菜根儿,炒辣椒......加拿大收入差距最新数据:一个好消息 一个坏消息地球上空超级危险:南极臭氧层空洞大规模扩张!再次传来坏消息!蔚来,也危险了?坏消息传来:澳洲成发达国家倒数第一!澳媒:一切要从艾博年上台后说起好消息,支原体高峰或已过!坏消息,传播能力更强的病毒已经来了!怎么办?地球上最美的秋天到了 | 文末有礼今日最佳:三个好消息和三个坏消息。临阵换将是大忌,但乌克兰突然传来一个大消息华人终受重视!澳政府官宣:888和父母移民审批加速!但是,坏消息传来:净移民人数被限制终于,传来一个好消息地球上空,传来一个坏消息!【齐风猎作品】那张课桌,那本书,还有那个人又食言了!欧盟传来坏消息,援助泽连斯基的炮弹数量要打“三折”西沙上空,绕岛飞行!红色日记 2.26-28蔚来裁员10%,对新能源汽车是个坏消息吗?五绝。枸杞炒股他放言:“从地球上抹去……”台湾晶圆代工巨头,传来好消息澳元汇率持续暴跌破4.59! 明年澳洲经济衰退风险高达32%, 坏消息传来明年澳洲经济衰退风险高达32%!澳联储再次宣布利率不变,专家却带来一个坏信息吓人!澳州明年或陷入经济衰退!机率很大!澳联储紧急宣布利率不变!但还有个坏消息...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