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咏春》与低调的深圳
巡演百场,《咏春》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10月25日下午,《咏春》百场演出总结会于深圳大剧院音乐厅举办,《咏春》百场系列活动的大幕也由此拉开。
此后四天,《咏春》将在深圳保利剧院连续演出6场。其间,《咏春》百场演出研讨会、共享会等活动也将陆续展开。
在近1年的时间里,这台于岭南大地诞生的舞剧风靡全国,而隐于舞剧后的“一群人与一座城”的故事,也随着《咏春》的持续火爆,流传开来。
时间拨回到上个月28日晚8点,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
台下的导演韩真、周莉亚与其他《咏春》舞台剧剧组工作人员很难真的放松下来。
即便,《咏春》已在前一天晚上的包场首演中大获成功;
即便,这是一场从深圳首演、登上国家大剧院,到全国巡演近百场都大受赞誉的舞剧。
面对首次公开售票的海外商演场面,没人心里有底。
这是一场大考。但坐无缺席的演出现场,已经为这次考试定了基调。
于是大幕拉开,观众席灯光渐暗。
舞台上的第一束光投向“灯光师”大春的同时,这场由深圳政府与主创团队联手打造的舞剧《咏春》,彻底点燃了面前这座狮城。
接连四场的海外演出,让这个从深圳走出来的《咏春》,再次成为了被热议的焦点。
每一场落幕后,《咏春》的全体成员都会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多次冲台、多次谢幕。
这超出了导演韩真的预期。令她惊喜的是,新加坡演出的火爆,意味着《咏春》所表达的精神内核不只是能引起国内观众的共鸣,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打破文化壁垒的能力。
这一点,几乎决定了舞台剧这种艺术作品的生命宽度。而狮城演出的成功,则意味着年轻的《咏春》,也许拥有更高的上限。
事实上,《咏春》在海外演出的火爆是有迹可循的,从北京到上海、从宁波到郑州......2022年12月首演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咏春》已经在国内掀起了数轮热潮。
今年四月,《咏春》作为开幕大戏登上国家大剧院时,演员靳东用了六个字来形容——震撼,大开眼界。
确实,相对于同题材的大荧幕作品,《咏春》在表达形式与内核构建等方面的塑造都相对独特。
《咏春》采用双线叙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电影拍摄片场的故事:
“戏外”,深圳《咏春》剧组在拍摄叶问的故事;
“戏内”,叶问远赴香港,弘扬咏春。
戏外戏内两个故事平行叙事、无缝切换,两个场景在舞台上旋转交替。虽然剧名为《咏春》,该剧讲的却不仅仅是英雄叶问的故事,而是同时在“戏外”塑造了以灯光师大春为代表的一群“追光”的平凡人。
这也是《咏春》想表达的核心——这不是一篇英雄的史诗,而是一个时代洪流中致敬每个平凡人的英雄故事。
广泛的共情能力、清晰的叙事结构、扎实的表达功底,这些都是《咏春》得以风靡的原因。
以舞台剧的生命周期来看,《咏春》是年轻的,但这份功勋章,却是沉甸甸的。有趣的是,正如舞剧中所用的“戏里戏外”的双线叙事结构一样,《咏春》狂飙的背后,也有一条令人无法忽视的故事线贯穿始终。
百场巡演总结会上,导演韩真如愿获颁深圳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聘书时说道:“舞蹈演员的生命就应该绽放在舞台上,我们真的不虚此行。在《咏春》创排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深圳对文化的重视,为文艺发展提供了非常棒的土壤。”
如她所说,《咏春》自诞生之初,便牢牢刻上了深圳烙印。
立项之初,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相关组织就大力扶持,尽可能的为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创造条件。同时由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与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共同资助。
在作品的一些核心命题上,于岭南大地诞生的《咏春》创新性地融合了国家级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香云纱”为展现形式,将深圳元素赋予剧中,在主流价值观、审美与市场间找到完美的平衡,实现了非遗的活态运用,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性的表达。
这种“守正创新”的能力,正是深圳最核心的标签之一。
用科技赋能中式美学、让技术与传统深度融合、用光影雕刻武术身姿、以光作画以舞融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茅慧这样评价《咏春》,“这部剧可以很好代表深圳的文化现象,这是我观剧后最突出的感受。包括舞蹈、灯光、舞美、音乐等方面都非常前卫,综合起来的感受就是,深圳的文化底蕴和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都在这部剧里面有所体现。”
同样的,在后续的推广方面,深圳也展现了敢为人先的特质。就拿对“年轻化”的理解来看,今年元旦时,《咏春》以一段精彩片段登上B站跨年晚会,成功在跨年之际在青年群体中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二次传播。
“从三六九等到众生平等,由开咏春一扇门到心中无门,叶问悟到,一个人代表不了武林。”无论是传播路径还是内容打造上,《咏春》都打破了“说理”的常规操作,更强调体会与感受,并探寻了更多容易被青年群体所接受的表达方式。
整体来看,《咏春》确实是一次“深圳式的成功”。
这正是最令人惊喜的地方,曾经在经济发展方面创造无数奇迹的深圳,同时成为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文化绿洲。
从“来料加工”,到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一批引领时代发展的企业破土而出。从2.7亿GDP的小渔村,到突破3万亿大关的亚洲经济规模第四大城市,即便放眼全球,也很难找到一座城市能在43年的时间里,便走到深圳这样的高度。
不过,在高度发展的背后,深圳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发展与努力往往容易被忽视。
从岭南走向世界的《咏春》、现象级的电视剧《青春之城》、民谣盛典“吾城吾歌——新时代中国城市民谣歌汇”、“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高举高质量发展旗帜的深圳,根植中华文明、岭南文化沃土的文艺精品佳作层出不穷。
这片文化绿洲上,正生长出越来越多的参天大树。
兼容并蓄,守正创新的气质,也吸引着更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来到这里。
“年轻的深圳从不吝啬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机会。这座梦想之城、青春之城,为我们这些年轻的舞者提供了表演创作的沃土和平台,让我们毫无顾忌地向前冲。”对于《咏春》主演常宏基这样的年轻人来说,深圳是一座“酣畅淋漓”的城市,是一座仍在持续“沸腾”的城市。
对于《咏春》编导周莉亚来说,深圳则是一座美丽且包容的城市。
确实,这份根植在骨子里的包容,正是这片文化绿洲最初的种子。在此基础上,深圳形成了一套机制并逐渐完善。
2022年,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超10万家。
为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近年来,深圳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深圳创意设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咏春》诞生于这样的深圳,绝非偶然。
给支持、给创作空间、出品后扶持传播,巡演后形成闭环。相关专家将这种创作生产模式概括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剧院运营+剧团+外脑)”,这是对深圳近年来创新形成的“政府保障+社会资本+文化企业”的文艺作品创作机制和推广机制的另一种诠释。
在百场演出总结会现场,4分钟的回顾视频让在场的所有人潸然泪下。
在经久不断的掌声与呐喊声中,《咏春》剧组这群平均年龄仅24岁的年轻人们,正如当年的深圳一般,任其磨砺,静待玉成。
华商韬略出品
主编:毕亚军 责编:周怡
美编:宋晓昱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图虫创意、东方IC,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华商韬略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