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对男孩最好的教育,就是“去妈化”

对男孩最好的教育,就是“去妈化”

公众号新闻

作者:夏小雨 |  来源:有书少年(ID:qzgongdu)


No
-mama-

01



微博上有一个被1000万人围观的话题:千万不要做强势的妈妈。



图片来源:微博,主持人@终伴

有人说,真的很讨厌强势的妈妈,好像非要把人控制,心理才会愉悦。


 
还有人说:妈妈强势对孩子的危害很大,孩子会承受非常多的痛苦。


 
当妈妈过度渗透到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会给孩子带来难以愈合的伤痛。

因此,对男孩最好的教育,就是逐步实现“去妈化”,让他们独自面对风雨,坚强长大。

No
-mama-

02


“病态”母爱,是对孩子的囚禁

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妈妈,她们拼命地用“我爱你”去干涉孩子的选择,用“为你好”去左右孩子的人生,用“担心你”去挤占孩子的世界,她们表面上是爱孩子,实际上却将孩子牢牢地囚禁了。

孩子在身体上、生活上、精神上都是紧紧地束缚了,他们不能拥有自己的人生,也无法施展自己的未来。

卡瑞尔•麦克布莱在《母爱的羁绊》中将这样的妈妈称之为“自私的妈妈”,她们看不到孩子的需要和诉求,她们给予孩子的,不是赞美和认同,而是批评和指责。

这种“病态”的母爱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

•过度照顾

有些妈妈常常会说“他还是个孩子”,即使孩子长大成人了,她们也依然会觉得他还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婴儿。本质上,她们无法忍受孩子的长大和远离。

在过度关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沉迷于自己的保护伞中,他们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因此,没有同理心,也没有自理能力。

•关系错位

在她们的眼中,孩子是实现她们施展梦想和抱负的“工具”,她们将自己未能完成的一切都强加在了孩子瘦小的肩膀上,她们在给孩子提供物质供养的同时,也剥夺了孩子们的精神寄托。

被剥削的孩子,或者敏感脆弱,或者自我否定,或者内向自卑。当她们的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时,她们就会向内伤害自己,或者向外伤害父母。

•过度共生

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说:6个月前的婴儿和母亲的共生是正常共生,而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将最终指向分离,唯有此,孩子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

而和孩子过度共生的妈妈,她们模糊了和孩子之间的界限,在满足自己“被需要”和“被照顾”的同时,也折断了孩子遨游天际的翅膀。

No
-mama-

03

好的教育,是逐步实现“去妈化”


无论我们有多么的不舍,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也会离我们而去,他们将开启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生活。

作为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渐渐远离他们的生活,放开一直牵着他们的手,站在他们身后,目送着他们奔向更加宽广的未来。

孩子成长的这四个重要时刻,一定要记得实现“去妈化”。

•7岁一年级,在生活上“去妈”

在湖北随州庹家中心小学,一名年仅8岁的男孩卢陈延旭因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他从三年级就开始住校。

独立的生活锻炼了他强大的生活自理能力,会做饭,会洗衣,妥妥的一个小小男子汉。


图片来源:九派新闻微博

日常生活中,很多妈妈总是担心做家务会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并且,她们也担心孩子做不好,反而会将家里弄得一团糟。

但有研究表明,多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长大后,他们会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责任感。

因此,妈妈应该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家务中来,感受到父母的辛苦,也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10岁三年级,在学习上“去妈”

孩子上学之后,很多妈妈患上了“恐辅症”,她们焦虑而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

可是,有的妈妈却轻松而自在,她们愿意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园丁”,帮助孩子制定好学习计划,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当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她们不急不躁,和孩子一起,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力争将每一道题弄懂弄会。

学习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要想赢得最后的胜利,需要的,是强大的思维力与质疑力,是持之以恒的耐力与决心。

而这些,都是需要妈妈和孩子一起,付出每一滴的努力,收获每一分的成长。

•13岁初中,在社交上“去妈”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朋友的加持,但是,朋友是孩子的朋友,而非妈妈的,当孩子失去了独立社交的机会,他们的朋友圈就会和妈妈的朋友圈重合,从而变成“不会交友的低智儿”。

电视剧《消失的孩子》中的袁午,从小在妈妈“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中成长。

小时候,怕耽误学习,他被要求不允许交朋友,长大后,他在妈妈设定好的道路上行走,就连恋爱,妈妈也要提前帮他演练,生怕出错。

图片来源:电视剧《消失的孩子》

教育界有一个著名的“蝴蝶启示”:蝴蝶的成长,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挣脱“茧”的束缚。在它奋力破茧的过程中,那些善意而多余的帮助,会令它失去飞的希望。

尽早放手,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朋友,他们才能得到锻炼和成长。

•16岁高中,在空间上“去妈”

当孩子逐渐长大后,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不干涉他们的生活,不翻看他们的隐私。

作家刘墉就直言:我为儿子的卧室装了一把门闩。  

他说,我发现,孩子的奶奶每次想进孩子的房间,总是站在门口礼貌地敲敲门“我能进来吗?”还没等孩子回答,奶奶就直接推开了门。

担心奶奶的语言和行为会伤害到孩子,刘墉主动提出,要给孩子的房间加上门闩。

他说:青春期的孩子有他们的私密世界,如果总是提心吊胆,怕有人随时推门进来,潜意识可能会造成伤害。  

在孩子的空间上“去妈”,就是给予孩子的一份尊重。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开始独自面对世界,再不是从前那个需要事事呵护的婴儿了。

•18岁大学,在选择上“去妈”

综艺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中,主持人问了董明珠一个问题:您培养下一代,希望他成为和您一样的企业家吗?

董明珠笑了:儿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我绝对不强求他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不在乎他未来有多大的事业,我不会给他这样的压力。


图片来源: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

同时,董明珠也对儿子提出了要求: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有良知的人。

图片来源: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

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一辈子站在他们身边,为他们保驾护航,为他们遮风挡雨,而是给他们选择的权利,让他们能够选择并且掌控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放下了“对错”的标准,孩子才能选择他们喜欢的,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也就是“正确”的道路。

No
-mama-

04
爱要不计回报,更要适可而止

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妈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要从“近”及“远”。

这个“远”,不是心理上的疏离,更不是情感上的冷漠,而是温暖的支持和永远的守候。

站在孩子的身后,目睹他们的成长,祝福他们的奔跑,不靠近,不打扰。

孩子需要时,随时都在,随叫随到,给他们最有力的支持。

孩子不需要时,深耕自己,强大自己,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学会退出,懂得远离,才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拥有独立和自由,他们也才能在家长深厚的爱中,茁壮成长,向阳生长。



微信改版,做到以下三步

星标★点一点,我们每天见!





推荐阅读
网红老师被举报,家长就真容不下活泼可爱的女老师吗?
11岁女孩发生17次性行为:就这样,还有家长举报老师性教育?

作者:夏小雨, 来源:有书少年(ID:qzgongdu)。

本期编辑:肖子。


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好的教育是什么样子? | 俞敏洪最好的教育方式:三多、三少、三不要信息分享 | 麻州拥有美国最好的闹鬼酒店之一;世界上最好的水疗中心位于新英格兰从后冷战“全球化”到后新冠“半球化”:不容乐观的未来马斯克对话英国首相苏纳克:人工智能监管,中国的参与,就业,教育,创业,机器人其實家庭PM2.5及輻射超標或更可怕活动回顾 | 所有能够让孩子找到人生意义的都是教育,是最重要的记忆,最重要的教育好的教育是什么?——八位诺奖得主的成长经验与教育思考姚明:别把体育扭曲成技能教育,体育就是玩“最好的感情,就是这样……”一百零八 游石湖一位班主任的大实话:最好的教育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我们并肩努力第十一章第四节 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真正的教育,是爱与尊重澳人注意!WWS正式回应:重大改革,“去现金化”潮势不可挡!EducationUSA 线上讲座: 探索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教育,10月31日(星期二), 晚18:30-20:00【深度调查】中美对比:填鸭式教育遇上砸钱式教育,谁更“胜”一筹?一百零七 系主任游阿尔泰山喀纳斯湖张维迎谈教育:强调标准答案的应试教育,正在摧毁学生的创造力今日秋分: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恰如其分孩子小声问“妈妈,这个贵吗?”失败的教育,是把娃养成潜在的穷人AI时代的教育,有什么本质不同?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最真实的教育看透人性后你就会明白:婚姻最好的状态,就是两个字废掉一个人,就是让他“快餐化”成都13岁初中生校内自缢身亡:我们的教育,正在把孩子逼成病人懂事,是对一个小孩最残忍的教育WTO:“去全球化”说法被夸大马萨诸塞州儿童的教育权利: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当和公平的教育性别教育,比性教育更重要!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六个字资本项目数字化服务试点两周年,招行“数字化”支持企业“便利化”最好的国泰民安,就是尽兴生活想给你最好的,却发现你才是最好的 | 年度最值得入手的圣诞新年礼物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