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少年心理研究发布,家有男孩的父母瑟瑟发抖!
咱们中国有这样一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
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它应该是出自韩非子的“孝子不出慈父之家”。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饱经“棍棒”洗礼的孩子,长大后会尊敬、孝顺长辈;
而且,“棍棒”教育还能让孩子更强大、更坚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打不成器”。
不过,时至今日,“棍棒”教育还是有效的训育方式吗?相信不少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问。
前几天,我在最近一期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读到了一篇论文——《棍棒底下出孝子?粗暴养育对青少年孝道行为的影响》,就专门探讨了这个问题。
这篇论文不仅解答了大家的疑惑,还得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结论,我觉得非常值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棍棒教育和孝道
在聊这篇论文的研究结果之前,我想先带大家一起厘清两个概念。
第一:到底什么是“棍棒教育”?
说到“棍棒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骂孩子,比如对孩子的身体攻击(如打屁股、扇耳光)和言语攻击(如辱骂、吼叫)。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打骂孩子都是意思意思、点到为止,已经算不上“棍棒教育”了。
但实际上,“棍棒教育”的范畴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宽泛一些,那些不动手、不粗口的“冷暴力”式教育,同样也是粗暴的“棍棒教育”。
比如,有些家长会反复强调父母供吃供喝的不易,告诉孩子要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长大要更好地回报父母。
比如,有的家长总会用“我是你的父母,即便再不对,你也得听我的”,来驳斥孩子的正常诉求,并不断强调只要不顺从父母的指令,就是不孝顺。
此类父母的集大成者就是苏大强
这样的粗暴养育,表面上会让孩子表现得更顺从,但实际上却会让孩子从父母的冷漠态度中,感受到父母的拒绝态度,内心从而受到伤害(严重时会引发多种负面影响,如损害人际功能、降低学习成绩、增加手机成瘾性等)。
所以,“棍棒教育”的本质,是父母过度强调子女的服从,在亲子互动中常常用打压来控制子女。
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子女长期处于压抑、焦虑、警惕和不安的状态,还严重影响了子女和父母的亲情流动和紧密联结,也更容易激活子女对父母的冷漠和敌意。
第二:什么是“孝道”?
孝道始于家庭,反映的是子女对父母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
为系统解释这一具有文化特色的概念,曾有学者提出过双元孝道模型(the dual piety model),将孝道分为互惠性和权威性两个维度。
互惠性孝道,侧重亲密的情感互动,强调子女要关心、理解和照顾父母,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权威性孝道,侧重绝对的尊重和服从,强调子女应压抑自己的需要,以维护父母的绝对权威,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服从父母的指令。
所以说,孝道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际关系,孝道行为就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子互动。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孝道行为的养成,应该与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粗暴养育类型的父母,一心想的是如何在孩子心中树立权威形象。因此常常要求孩子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不给孩子自主选择和反驳的机会,形成的是控制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应该更容易发展出权威性孝道行为。
相反,如果父母更多地倾注对孩子的关爱,注重营造温暖、平等的亲子关系,孩子就应该更容易发展出互惠性孝道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种假设:
“棍棒教育”会让孩子产生更多的权威性孝道行为,同时对互惠性孝道行为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那事实真的如此吗?
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的结果
在新发表的这份研究中,研究人员以河南省某所普通初级中学的学生为被试(被试平均年龄 13.45 岁),选取一、二、三年级各 3 个班,以班级为单位发放了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是否被粗暴养育,能否感知父母接纳或拒绝,平时会有哪些孝道行为。
最终有效回收 471 份问卷,其中,男生 189 人,女生 282 人。初一 148 人,初二 144 人,初三 179 人。
也就是说,这次研究主要以青春期的孩子为研究对象。
那么最终的调查结果是怎样的呢?可以说既合乎情理,又有些出乎意料——
1、青少年的互惠性孝道行为,显著高于权威性孝道行为
研究发现,青少年的互惠性孝道行为,显著高于权威性孝道行为(M 互惠性=3.97,M权威性=2.92,t=25.62,P<0.001)。
这个结果说明,如今的孩子对父母的孝道,更注重情感支持和关心照料,遵循的是“亲亲”原则,而不是强调维护父母绝对权威的“尊尊”原则。
也就是说,传统权威性孝道中所包含的尊重、服从等内涵正在被弱化,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的关系。
更多的是向互惠性孝道中相互支持、照料的平等关系慢慢过渡。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意料之中了,身边确实有不少家庭,亲子关系都处成了朋友关系。
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互惠性孝道行为的受益者不仅是父母,而是子女本身。
因为,在互惠性孝道关系中,孩子的自主性更强,会获取更多安全感、情感满足、社会归属和自我价值,这些有助于自身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2、男孩的权威性孝道行为显著高于女孩,而互惠性孝道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互惠性孝道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M男=3.91,M女=4.01,t=-1.49,P>0.05),但男孩的权威性孝道行为显著高于女孩(M男=3.02,M女=2.85,t=2.47,P<0.05)。
结合之前的研究,这很可能是因为权威性孝道更符合传统的观念,互惠性孝道更符合现代的观念,而男孩比女孩更认同、更愿意遵守传统孝道观念。
这应该是源自在传统孝道框架上就存在的性别差异:
如传统中更强调应该由男性来“延续血脉”,男性必须承担起照顾年迈父母和结婚生子的重任。
相比之下,女性在这方面的压力就小了很多,所以可以跳出所谓的“秩序”,更加遵从自己的内心,权威性孝道行为自然就少了一些。
相关研究还发现,城市男性青少年比农村男性青少年的家庭义务感弱,也印证了孝道观念会对孝道行为产生显著影响。
3 粗暴养育与感知父母温暖、互惠性孝道行为显著负相关
这个结果可以说是完全符合预期,粗暴养育会让孩子更少地感知到父母温暖的一面,互惠性孝道行为自然也会相应减少。
毕竟孩子的孝道行为,是在与父母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孩子会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行为表现,不断学习并形成自己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期望行为。
小男孩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已经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当父母采用粗暴的养育方式时,孩子能学到的,更多是用消极的情绪反应和失控的行为来处理问题。
因此可以预见,他们一定会将这种消极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回报”给父母。具体表现就是会较少地关心、理解和照顾父母。
4 粗暴教育与感知父母拒绝显著正相关,与权威性孝道行为不相关
出乎意料的是,以往我们会认为,通过粗暴养育可以增加权威性孝道行为,即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但研究结果却表明,两者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也就是说,棍棒打不出孝子!
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矩阵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可能与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有关。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正好处于自我意识高涨、反抗父母权威的“叛逆期”,他们迫切渴望能独立自主。而粗暴养育的父母往往会过度强调孩子的服从性,并严格限制孩子的自主性。
当父母的控制过于严厉,孩子的自主需求无法得到正常满足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表现出反抗(也就是不会产生权威性孝道行为)。
5 感知父母温暖,与互惠性孝道行为、权威性孝道行为显著正相关
如果想让孩子更孝顺,应该怎么做呢?
研究中给出了答案:多让孩子感知到父母温暖的一面。
当父母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时,孩子会在亲子互动中感知到较多的父母情感温暖,形成更强的情感联结,从而更感念父母恩情,并以孝为报。
多感受父母的温暖,还可以有效减少孩子对父母拒绝的感知,更有利于减少逆反心理。
感知父母温暖和感知父母拒绝的中介效应路径图
更出乎意料的是,互惠性孝道行为与权威性孝道行为也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孩子发自内心地关心、理解、照顾父母,会让他们更加尊重父母,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嘱咐。
也就是说,放弃粗暴教育,与孩子更用心地沟通、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可以更全面地增加孩子的孝道行为。
“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终可以换回游子“报得三春晖”。
所以,研究的结果向我们传达出了这样一个讯息:
孝从来不是天经地义的、单向的,而是母慈子孝传承的、相互的。父母“以慈育孝”,孩子才能“以孝报慈”。
也就是说,我们期待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做怎样的事情、如何对待我们,我们就应该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做那样的事、那般对待孩子。
一些意外结果带来的教育启示
在这份研究中,还有一个让我觉得很有趣的研究结果——
感知父母温暖对女生的互惠性孝道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感知父母温暖不显著影响男生的互惠性孝道行为。
换句话说,女生感受到父母的亲情温暖,会催生后续的互惠性孝道,关心、理解和照顾父母;而男生感受到父母的亲情温暖时,后续不一定会出现互惠性孝道行为。
感知父母温暖和感知父母拒绝的中介效应路径(上为男生,下为女生)
也就是说,同样的教育方式,用在男孩和女孩身上,可能会发展出不同的孝道行为!
结合相关的心理研究来看,很可能是因为女孩更容易关注他人,更倾向于与家庭保持亲密的情感联结,也比男孩更容易受情绪情感体验的影响,会因家人的开心而开心,因家人的低落而低落。
而男孩相对来说,更偏好自我导向、成就和权力,更看重父母在社会资源、能力等方面的支持,情感温暖反而不是占首位的影响因素。
因此,如果能充分感受到父母温暖的一面,女孩会比男孩更容易产生互惠性孝道行为。
如果我们对孩子未来的孝道行为有较高的期待,又不想给孩子带来太多的心理负担,可以在教育男孩和女孩时稍作区别。
教育男孩时,可以更多地为孩子展示父母成功的一面,让孩子从心底里生出崇敬之情。
教育女孩时,可以多注重情感沟通,多关注、爱护和支持她,让她和父母产生更紧密的情感联结。
当然了,“孝”原本也不是我们养育孩子的目的,不应该成为我们教育过程中的枷锁,它只是我们养育孩子过程中,自然而然结出来的果。
但拥有“孝”这个美德,一定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形成良好的影响。
3儿1女没人养老,宁静霸气斥责“活该”,婆媳关系真的是不孝顺的原罪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