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行的投资人都去干什么了?
本期导读:
时代浪潮造就的风云人物事迹还历历在目,如今,昔日头顶光环的投资人,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作者|FOFWEEKLY
本期推荐阅读5分钟
投资人如今的工作明显有些“吃力”,在推动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越来越大。
被问及最近在忙什么时,投资人朋友回答:“忙着躺平、忙着看其他行业的新机会”。临了还不忘加一句:“有什么赚钱的副业可以推荐下,我最近也在考虑转行”。
已知行业剩余的空间不多,投资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转行这一思路。
转行做什么?不少过来人早已给出答案。
一位刚刚离开股权投资市场的朋友表示:“刚离开行业时,有过短暂焦虑,如今已经有了新方向,他管自己的转型叫‘下海’。”
时代浪潮造就的风云人物事迹还历历在目,如今,昔日头顶光环的投资人,也走上了这条道路。
新一波下海潮成了VC/PE寄托希望的转行之路。
第三次“下海潮”来了?
时间拉回到八、九十年代,“风险投资”在国内尚是陌生词汇,但”下海“却是街头巷尾的热词。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先后经历了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下海”、九十年代“公务员下海”两次浪潮,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据人社部数据,仅1992年,就有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
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的“下海者”成为推动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也造就了一批批时代风云人物。王石、冯仑、史玉柱……都是“下海”的受益者。
而今,股权投资行业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进入了新周期,但“下海”却再度成为热词。
起因源自于近期江苏省人社部发布的一则“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通知明确对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者,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不影响其社保、工龄及晋升。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认为从“停薪留职”的规定中嗅到了熟悉的气息,或将引发第三次下海潮。但更多人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很难大范围兴起“下海潮”。
“下海”的翻红,一方面来自于业界对“第三次下海潮”的猜测,另一方面则是当前一级市场从业者“下海”现象的兴起。
这两年,一级市场一年比一年冷。在下行的大环境下,主动和被动离场的投资人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昔日创造收益神话的行业明星。
但离职不代表失业,一些心怀想法、不甘示弱的人开始转型。
于是,“投资人下海”一幕就诞生了。
转行的投资人在干么
上周,与一位负责募资的朋友交流,从他口中了解到“最近不少负责募资的朋友开始躺平,因为新基金完全推不动”。
据这位朋友透露:“前段时间的裁员潮,导致不少从业者离职后纷纷选择去CVC,而近期发现,跟VC的工作逻辑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其中有人刚入职不久就又从CVC机构出来了,目前处于待业状态”。
市场繁荣时,投资人被出局,或许是因为个人能力问题,而现下被出局背后的原因,往往个人因素并不是占比最高的那一个。
加华资本宋向前表示:“这是Plan B的时代,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而不是想通了什么,多做比少做好。”
既然行业没有太多空间,那“下海”未尝不是一个新思路。
近期,行业里兴起了讨论“王岑”的热潮。
2021年,王岑宣布离开红杉,开始创业,堪称一级市场最早“下海”的投资人。依托短视频平台的流量优势,王岑快速打造品牌,打开知识付费的创新模式。卸掉“消费王”称号的王岑,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KOL。
彼时部分行业媒体对王岑的离开冷嘲热讽,也有很多业内人士表示不解,甚至“看不起”。如今再提起王岑,不论是投资人还是行业媒体都一改往日画风,表示理解,表示想成为王岑。
投资人的尽头是网红,曾经头顶光环的投资人也纷纷走上了“王岑”走过的路。
走在转型路上的投资人们,有选择做FA的、有当网红的、有做KOL卖认知的、有在自己的赛道里卖资源的、还有参与创业公司的……
1.“王岑模式”
“王岑”为投资人转型之路提供了参考。入局短视频直播平台、做KOL,通过短视频电商平台变现已经是一条前人走过且成功的道路。
2.做FA、做咨询
转战FA,给企业做咨询的投资人也屡见不鲜。
据网上透露,有人给出咨询服务报价,业务涵盖协会备案、基金年度填报、上市辅导咨询、商业计划书、行研等,价格从50-2万元不等。
业务覆盖度广,价格优惠,可谓物美价廉。
3.参与创业公司/在自己赛道里攒局,卖资源
也有凭借自身专业积累参与创业公司以及在自己专注的赛道里攒局、卖资源的投资人。
给政府做招商、搭建信息互助交流群、做培训、开店、参与创业公司等现象都是当前投资人转行的常见做法。
投资人下海创业,看似难以置信,然而细想来看,万变不离其中,上述创业项目都是依托投资人过往的人脉资源和专业积累。
事实上,投资人离场或转型背后,除了客观存在的周期问题外,核心原因是从业者对商业模式认知的改变,以及市场整体现状无法容纳过多机构和从业者所致。
有被动原因,也有主动因素。
周期下行,行业空间有限
过去,VC/PE 是创始人可望不可及的存在,尤其是2017年前后。
全球飞、住五星级酒店、参加行业论坛、喝红酒、被项目创始人围追堵截等经历还记忆犹新。依托庞大的市场优势,在时代浪潮中,创造收益神话的投资人不胜枚举,让投资人这个职业更加光鲜。
而今,时代的关键变量不同,一级市场的投资逻辑、募资逻辑、赚钱逻辑也发生转变。
资金端,掌握话语权的是LP。资产端,由于优质项目稀缺,在与投资人的关系中,创始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这一切,一方面源自于存量GP过剩,另一方面是市场下行带来的必然结果。
据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2972家,存续管理规模为14.34万亿。而截至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私募基金管理规模为70850亿美元,但其管理人却只有2020家。
对比美国市场来看,国内私募股权市场GP过剩,但资金和好资产有限,这也是导致市场募资困境的一大因素。
今年,随着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GP生存空间急转直下,募资不畅、投不出去、退出无门等一系列难题摆在面前,不少机构走上了裁员、降薪路。
在业内人士看来,裁员降薪仅仅是开始,更严峻的问题在后面。当募不到钱,管理费收不上来时,机构或将面临倒闭局面。
尤其是当下,政策型和产业型LP站主导地位,一边是招商引资的诉求,不仅需要GP有优质项目储备和落地能力,还要GP首先搞定一定比例的市场化资金,募资难题直线上升;一边是产业或财务诉求,要么投熟,要么与主业有较强关联性的GP,对GP的资源积累、过往的业绩和专业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
资金属性决定了LP诉求,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市场中,GP除了具备资管属性外,还要具备满足LP的资源分享、招商引资和产业引导等功能性要求。
过往,GP对带有明确诉求的资金比较抵触,如今知名头部机构也亲自下场与政府引导基金合作,“欣然”接受所有要求。
为了募资作招商工具也无妨,即便如此,也依然有机构被挡在门外。
1.市场空间有限
市场出清已是必然。
监管和市场出清GP,GP出清从业者,而背后都指向了“过剩”一词。一边是管理人过剩,一边是从业者过剩,市场空间有限,无法容纳如此多的管理人及从业者,这也倒逼一部分人另寻出路。
2.认清周期
同时,伴随着周期下行,GP生存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在经历募资难、投资难、退出难、降薪潮、裁员潮等风波后,身处行业中的投资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周期。有人选择躺平,有人主动或被动离开。
万物皆有周期,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是自然规律,无法改变。在当下,躺平也好,转行也罢,都是应对周期的个人生存之策。
3.看穿股权投资的商业模式
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人们,对自己深耕的行业也已了如指掌。股权投资也不过是传统商业模式中的一种,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本质上都是为社会产生商业价值,为自己赚钱。
既然认识到行业周期不可逆,在身处的周期当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能够直接产生价值、产生现金流的事情来放手一搏,或许还能有另外一种可能。
总结
过去,行业对投资人有着不少吐槽,包括眼高手低、务虚等,但实际上,一部分优秀的投资人也掌握着更多资源。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有勇气转型本身就是值得钦佩的,同时也为下行期间行业出清提供了一种思路。
既然焦虑,不如放手一搏。
而依然留在市场中的投资人,也必须要学会使用周期,面对GP功能化的趋势,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做好为LP提供服务的准备,真正解决机构所面临的问题。
每日|荐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