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郭德纲飚英文相声的AI,顶级VC早就投了
近日,一系列郭德纲流利飚英文相声、让霉霉说地道中文的视频在全网疯传。
视频中,没有译制片“做作”的翻译腔,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原声,甚至连口型都能完美对上,堪称以假乱真,不禁让人惊叹AIGC的快速发展。有网友评论多年英语白学了,AI都比自己说得好。
视频火了,不少人争相尝试这款名叫HeyGen的视频生成工具。有一位想试用的自媒体博主发现,上传视频后才发现需要排队等待30000个视频才能轮到自己。
为了绕开排队博主选择付费,最便宜的付费版本24美元/月。看到成片直呼:“太强了,效果绝对目前最好。”
该说不说,唯一能限制AI的只有算力,这话没错。
HeyGen的蹿红,让我联想到前一阵同样疯传的另一个生图类AI工具“妙鸭相机”,火爆程度不亚于HeyGen,“妙鸭相机”更被认为是“AI暴打海马体”的例证。
但好景不长,市场上质疑声也随着而来,主要围绕这类软件的隐私问题和商业模式展开。加上,用户新鲜感一过,这类应用迅速冷了下去。
这一点,从投资圈的态度也能印证一二。见怪不怪的投资人,这回好像集体沉默了,有了上次妙鸭的“昙花一现”做铺垫,也不知道这次HeyGen能火多久。
上线7个月,月收入百万
跟着HeyGen一并走进公众视野,还有其背后的创始团队:一家成立2年多的中国AI初创公司——诗云科技。
这是刘慈欣科幻小说爱好者组建的一家公司。
2020年12月,诗云科技成立于深圳。之所以取名“诗云”,因为创始团队都很喜欢刘慈欣科幻小说《诗云》的故事,寓意人的创造性无法被科技取代,但创作的过程和效率却可以被机器极大优化,而现实中诗云科技也是“用AI生成内容,让用户以更低成本完成内容创作”。
成立9个月时,公司便收获红杉真格IDG累计近千万投资。据天眼查显示,诗云科技已完成两轮数百万美元融资。其中2021年3月,诗云科技获得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和真格基金的天使轮投资;同年8月,诗云科技获得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和真格基金跟投。
两位创始人均是80后大厂精英。创始人兼CEO徐卓(Joshua),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后攻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硕士。作为明星应用Snapchat前100号员工 ,徐卓从0到1搭建了Snapchat广告平台、推荐算法系统以及机器学习平台Barista,并负责AI camera的技术及产品研发。另一位合伙人梁望,同样大厂背景,曾任字节跳动担任北美设计主管。可以说,二人是真格基金偏爱的创业者:“小天才(年轻创业者)+操盘手(大企业高管)”的典型配置。
团队不大,且“去中心化”。目前,公司只有大概30人,分布全球各地,远程办公。
赚钱能力妥妥“月入百万”的节奏。HeyGen上线7个月内实现100万美元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且连续9个月环比增长率保持在50%。
盈利模式上,HeyGen收入主要靠C端客户付费,视频生成付费模式分为“创作者(Creator)和商务(Business)”两种,最低24美元/月。也支持“声音克隆、人像精调”单独付费。未来将逐步开放API接口、团队协作和企业功能。
至于起步价24美元/月,国内有自媒体博主表示,“太贵了,换算下来接近两百块。”但他也肯定了HeyGen产品本身:“半年前AI训练声音模型,需要20-30分钟的人声素材,而如今HeyGen只需要几十秒,且是同类产品中罕见能对口型的。”
号称“视频版Midjourney”的HeyGen,目前支持50多种语言和300多种不同的音色,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进行个性化形象定制,还为用户提供了上百款数字人素材和模板。
HeyGen凭借其“娱乐属性”被大众熟知,且取得了阶段性盈利,但其能否持续赚钱,仍有待观察。
能否持续变现?投资人集体沉默
借着HeyGen的火热,我跟几个AI投资人朋友聊了下,结果发现大家对HeyGen的态度,并没有我想象的热情。
总结下来,投资人并没有把HeyGen当作一个项目在看,大多停留在茶余饭后聊一聊的层面。虽说产品做的很好,但没有商业化,大多数用户都是免费试用,就算是充会员,花几百块人民币,也是为了猎奇的一次性消费,不是刚需,不可持续。
因此,投资圈普遍还在观望。就像当初就火了一阵的妙鸭相机,类似产品见多了,投资人也开始免疫,不再像当初那么一惊一乍,商业模式能持久才是王道。
不管底层是AI还是其他技术,说到底还是一个工具,无论从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的经验来看,工具型应用前景大多只能成为流量入口,如果后续没有成熟的商业化思路,最终总会被大众遗忘。
值得注意的是,HeyGen也意识到了变现的问题。这不,公司也趁热推出了商业版本。10月底,HeyGen在一场线上会议中展示商业版本的各项新功能:
1)可以生成长达3小时的内容;
2)画质最高提升至4K;
3)还能帮助用户制作PPT;
4)文本转视频、音频上传、视频分享和多种场景视频等功能。
商业版HeyGen可以满足广告、电商、新闻等行业各种需求,但具体如何收费尚未透露。看得出,HeyGen在很努力商业化。
但不得不承认,现阶段少有AI公司商业化跑通,就连头部企业也在为“赚钱”发愁。当前,图像生成领域先行者: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虽说他们已经做到了AIGC领域“独角兽”体量,但二者均没有盈利。二者变现方式比较单一,收入主要来源于用户付费,大多是订阅制或按次付费。商业版本也在试水中,但营收尚未形成闭环。
更何况,即使有了B端用户,但用户愿意为AI支付多少钱,同样是个问题。
比如,微软推出的首批生成式AI助手Copilot每个月需要“倒贴”用户20美元。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2023年初, Copilot每位用户平均每月给公司带来了超过20美元的亏损,一些用户每月带来的损失甚至高达80美元。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相对低廉的使用价格和用户的过度使用。
AI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这是目前市面上AI初创公司普遍面临的困境。近期,小冰公司CEO李笛在REAL科技大会上也提到,AI应用商业化过程中,存在AI创造的价值,与AI公司实际获得价值之间“不对等”的情况。“过去一年,几乎所有人都高估了算法算力的难度,低估了商业化落地的难度。”有美元基金投资人也深有同感。
为了培养客户,AI公司砸很多钱在广告投入上。根据市场情报公司Appfigures最新数据,9月ChatGPT应用利润增长率直接“腰斩”仅为20%,原因是一方面是客户增长进入瓶颈期,另一方面是广告支出拖累了业绩。
AI大模型时代,新型产品接连问世,应接不暇,很多人都有时不我待的心态,但现实是,还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被验证能够长期跑通的,大家还在扫雷、还在尝试、还在判断。
但可以肯定的是, to B仍然是现阶段AIGC核心商业模式。B端需求和付费意愿较为稳定:因为AIGC可以满足B端降本增效的需求。至于C端用户,养成付费习惯需要时间,但这也是一项新技术诞生过程中必经的,只要产品过硬,其余的交给时间。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扫描底部二维码报名
- END -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