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在如今人们愈发难以与光鲜亮丽网红们共情的互联网环境里。
会有一位怎么看都算“人中龙凤”的博主,真切地激发起无数普通年轻人的共鸣。
@毕导,B站百大UP主,清华化工系直博生,全网粉丝千万级。
这几个头衔就决定了,他肯定无法被归纳为中庸的普通人。
毕导2017年时以科普博主身份走红,特点是以科研思维研究奇葩话题,比如以热力学研究穿秋裤、以概率学研究打麻将。
自媒体事业蒸蒸日上,他申请了休学创业,组办起了独立内容团队。
但却在两年前又解散视频团队、选择了回校继续读博,随后遭遇了一段人生与学术的低谷。
创业三年后回校,他换了导师、也换了研究方向,延毕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同课题组里年纪最大的“大师兄”比他小两岁,最小的“小师弟”比他小七岁。
他2010年考入清华,今年28。
他甚至发现学院里的一位副教授都只比他大3岁,人家都当博士生导师了,自己却还一篇文章没有。
前几天他发布了名为《13年过去了,我终于毕业啦!》的视频,冲上热榜。
里头有段话戳中了许多感受过“优秀焦虑”的年轻人:
你可以志存高远地科研,也可以心平气和地科研。你擅长科研就追求优秀地毕业,不擅长科研就接受普通的毕业。选前一条路,别看不起选后一条路的;选后一条路的,别看不起自己。尽管毕导在视频里说的这段话,描述的是他在读博科研受挫后、与自身和解时的心态。
但会被“普通地毕业”“别看不起自己”字眼戳中的,显然不止是科研求索的博士生。
有正在因论文遇阻、学业平淡、自我怀疑的本硕学生。
有当年因种种压力、最后放弃求学生涯的前博士生。
也不乏早已远离校园象牙塔,在工作内卷中反复自我审视、总在为“不如他人”隐隐担忧的普通社畜。
毕竟大家都是从胜者王、败者寇的教育体系中走出。
或多或少都体验过“优秀焦虑”的束缚,尝过同龄人已远远胜出、自己却不知去向何方带来的迷茫。
考研考公的人数只增不减,许多年轻人被浪潮席卷、不敢轻易停下,被迫营营役役。
在一个总催着人“不优秀不行”社会大环境里,人也可以“普通地毕业”“别瞧不起自己”这种豁达温柔的态度,自然戳中人心。
让这段话更有说服力的是,视频中毕导介绍了自己读博过程中不断受挫的心路历程。
尽管是以幽默、轻松的语调与措辞在讲述,但依旧能捕捉到一些具象化的焦虑、挫败、无助。
他原本的研究方向是超薄层符合膜的制备,创业三年后回校继续博士生涯换了导师,课题变成了化工厂的故障检测与诊断,调整方向跨度不小。
不断地看文献、看文献、看文献、做实验,好像挺充实,但经常一事无成地去吃饭。
然后在相似日子的重复间迷茫困惑——这样下去就能有结果吗?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但积了跬步,就一定能至千里吗?”
期间他自我怀疑过天赋与能力,觉得自己只有能力提出一些浅显易懂的idea。
看见顶级期刊上那些非凡的想法时只能羡慕,自己完全想不出来。
他所在的课题组内每过一段时间会办一个互相投票,选出你最想一起做科研的人、最想一起旅游的人等等。
结果最初一次投票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都想和毕导一起旅游、一起吃喝玩乐。
但在一起上课、科研、做课题、搞新研究这些学术相关的领域,毕导的票数倒数第一。
仅有一人愿意与毕导一起做企业课题,那一票还是毕导自己投的。
毕导解释过,他们组内相处的氛围很好,大家经常互相提供帮助、也一起一无所获地去吃饭。
投票也主要是娱乐性质,这个结果倒不至于让毕导崩溃破防什么的。且不论“催人优秀”的大环境在那摆着,来自竞争与观念的无形压力往往会让好学生更难允许自己居于人后。人哪怕只为了自己的上进心,也不会轻易地坦然接受落后。毕导从“优秀焦虑”中走出来的契机,正是一位师兄与他谈心、说了上面那番“接受普通地毕业”。
然后劝他、给了他一个生活药方——先给自己找点普通的成就。那位师兄的原话是:“你就先做出点东西来保个底,只要你发过了一篇论文,你就有信心了”目前毕导的这则毕业视频播放量超过三百万,在B站全站排行榜最高第2名,比毕导一些过往科普视频更高。
评论区有数不清的大段走心评论,表示被视频里的读博心路历程击中或有所启发。一个或许会让不少人意外的事实是,博士虽然在数量上是一个小众群体,但近年来与读博相关的视频流量却并不小众。各个平台上,吐槽博士科研、讨论普通人该不该读博等相关话题都有着还不错、相对稳定的播放或阅读。这当中自然有猎奇成分在,好奇传说中高大上的博士生们都在干什么,但又不只是因为纯粹的猎奇。一方面,这几年考研热潮、硕士生人数增长现象的出现,让科研困境相关话题以及“读博”这个原本遥远的选择摆在了不少年轻人的面前。哪怕当初考研读研时完全没有读博打算,只是想涨一涨文凭、日后好找工作。可只要经历过一番艰难开题、痛苦成稿、反复修改、多家投稿、终于被accepted的流程。最后那点苦尽甘来的愉悦便很容易让人上头,使人短暂萌生一会对博士科研的向往,产生了解相关内容的好奇。via @是兔八鸽呀 ,网友制作的表情包,调侃研究生舍友对读博上头时的状态另一方面,我们到底生活在一个崇尚学识、笃信教育改变命运的社会中,顺着现有的教育体系向上攀爬。它既是教育层面学历的终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世俗层面无数普通家庭想象中的完美终点。许多中国家长都曾向成绩好的孩子描述过一个看起来很美好的未来:“你好好读书,一直往上考,考到博士后留校当老师。”在父辈们眼里这条路径安稳、有编制、受尊重、很体面,以及还有一个不言说的现实原因——相比于金融商科等精英行业的隐藏门槛,这条路在大众想象中没有那么依赖家庭的助力。毕竟当孩子以教育为跳板奔向远方,很多时候普通家庭能够给予的最大帮助只能是学费生活费。
只是现实中可能会与家长们的期待相违背的是,读书科研并不是一条越走越顺的路。AI领域的“传奇大神”的何恺明,前段时间在港大参加讲座时坦诚自己也会emo,说科研中95%的时间是让人沮丧的。位列“2022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第一名、所处领域的学术成就接近封顶的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无数对研究有热情与期待,却可能受困于天赋、能力、运气、人脉的普通学子。“博士”一词在互联网上作为标签出现时,它承载的事物往往不会只有纯粹的求学辛苦与否,而会在传播中被赋予各种象征意义。有时象征着人们践行的这套体系成功与否, 大家往往希望博士们都能过的更好。有时则像毕导的毕业视频这样,提供着年轻人自窥自省、彼此慰藉的一个渠道——
十几年统一教育模板、敦促人必须优秀的集体思维,会在一代人身上留下相似的痕迹。而处在体系终点的博士生们,则会将一些代际问题集中呈现。像毕导这种分享读博经历、却打动普通网友的事,两三个月前也发生过一次类似的。
是一位名为@在下辉子的博主,做了个“高中同学盲盒”系列视频,三天涨粉百万。每期视频往毕业照上扔飞镖,扎中了谁就去拜访谁,看看毕业十年后、接近30岁时大家都在干什么。他毕业于一个学霸班级,班上考最差的也是985,同学里还有李雪琴。视频做出来后,传播比较广的自然是李雪琴那期、她的名气摆在这。但另一期拜访北大直播博士同学的视频,最终点赞量甚至压过了李雪琴。这位北大直博博士的男生,是他高中同学中唯一一个仍在读书的朋友。
在博主的印象里,这位男生是典型、最乖巧的好学生类型。见面时却发现男生给自己贴了半个手臂的纹身、戴上了大粗链子。这位男生说觉得自己快30岁了才真正迎来人生的叛逆期。开始思考无数家长们眼中“考个博士出来当老师”的标准成功道路,到底适不适合自己。这条视频的评论区底下,很多人联想到了自己步入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后才有的人生感悟:
说是18岁成年,可其实只有到二十多岁闯了闯社会后,才能真的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经历真正的成年。与北大直博的这位男生“30岁迎来叛逆期”的想法本质共通。而他壮起胆子延毕、去思考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的选择,让许多年轻人也收获了一些直面自我、思考生活的勇气。人们猛然发现,一位已经很优秀的人却也会遇上自己的困境,意识到很多情绪并非根源于个人的无力,而是一种时代症结。
并在对方逐步想办法渡过困境的过程中,收获些许心安与启发。
一件无法忽视的因素是,像毕导这样的博主,试错的机会其实远比普通人多。师兄开给他的“先想办法发篇论文、有一次成功就会有信心撑下去”的方法能奏效,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毕导有退路。
手握全网千万级别账号,自身又有比较扎实的自媒体经验。这一客观条件让毕导更有可能放平心态,一次小成功就能燃起继续尝试的信心与斗志,不用害怕失败后无路可走。
而对缺少退路的普通人而言,一次成就未必能消解“我只能在这条路上一条路走到黑”的焦虑与恐慌。
哪怕有了一次成功,还是会害怕它的光芒不够亮、不够前行。一次小成就不够,两次、三次、四次……总会有足够的时候。或许更重要的是,容许自己成为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能在小成就里获得自我肯定的人。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Vista看天下,微信号:vistaweek,不苛求正确,只好好说话。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