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儿童青少年心理分析(ID:zhixinxinli01)
我们先从一个家长的提问讲起:
孩子今年上初二,人看上去大大咧咧非常开朗,没想到有点玻璃心,容易被小事影响到。
最近一直工作也没注意,孩子居然自残了,左胳膊上大大小小全是拉痕,但下手不重……
与孩子沟通了,问了她是不是学校有人欺负,她笃定的说没有,我又问他到底烦什么,孩子哭一会就笑嘻嘻的说没事了。
平时也是这样,看起来大大咧咧的,偶尔不开心,也很快就过去了。这样的孩子,怎么还会频繁自残呢?
真的是想不明白,是追求新潮吗?还是想故意吓父母?
01
首先,已经发展到会自残的孩子,是不可能“没事”的。孩子是明显的,表面大大咧咧,什么都没所谓,实际内心却敏感、细腻的孩子。很显然,父母看到的,相信的,是孩子表面展现的样子。我又问他到底烦什么,孩子哭一会就笑嘻嘻的说没事了。或者准确地说,孩子就是因为有自残这个“方法”,才能让他在人前保持“开朗”的样子。孩子是选择自己独自应付自己的情绪,但是显然,她已经力不从心了。不是孩子“哭一会就笑嘻嘻地说没事”,父母就真的相信她没事。
很多时候,情绪是不断积累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孩子没有选择攻击其他人,而是选择了攻击自己——自残。02
前面我们提到,很多有情绪问题的孩子,本身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情绪,怎么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平静一点。我们常教孩子的深呼吸之类的方法,在面对强烈的情绪时,基本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划伤皮肤,血液流出,是直接跟身体的外周神经相连的措施,强烈的情绪会在瞬间冷却下来。一个上初三的孩子说,为了保证情绪不影响学习,她经常是晚上先划自己几刀,等情绪平稳了,消完毒,再继续写作业。不要误会,我并非提倡这种方式,只是尝试从孩子的角度解读,他们为何会这么依赖这种方式。由此带来的旁人异样的眼光,对自身情绪的恐惧,后续会成为更大的问题。 被情绪控制的孩子,就像是溺水的人,面临着被淹没、被吞噬的恐惧。像是整个人不断往下沉,想抓住些什么,却怎么也抓不住。没有人喜欢这种完全失控的感觉,就像深处一个无边黑暗中,不知道前方有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会去向何方。
急需要抓住些什么,让自己清醒,让自己能够从情绪的掌控中挣脱出来。抓不到任何东西,找不到信任的人,自己的身体,便成为最忠实的依靠。哪怕再失控,身体的感觉,身体的痛觉,仍由自己说了算。用刀片划伤手臂,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出来,慢慢地看着血一点点凝固,疼痛消失。当然,再次强调,这只是一个饮鸩止渴的方式,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我们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孩子,会故意将自己划手的照片传到朋友圈,或者是群里,抑或者故意给同学、老师、父母看。这可以理解为吸引关注,希望大家关心TA的委婉表达。那么,是不是回他们一句:你就是求关注。就万事大吉了呢?我们尝试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要用这种方式来寻求关注,而不直接告诉身边的人自己的烦恼、困难,让他们来关心自己呢?这类孩子,都是习惯将最好的一面呈现给身边的人,努力关心别人,照顾别人的,他们很难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担心给别人添麻烦。他们会有诸多顾虑:对方会愿意听自己的烦心事吗?不会觉得烦吗?最重要的是,从小都不习惯说自己的难过,他们很难将这样的话说出口,似乎这是一些羞耻的词句,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伤害自己的身体,能够更自然地吸引来关心,不用说话。 对于情绪的宣泄方式,我们可以大体地分为:向外和向内,两大类别。自己心情一不爽,就骂人、打人,可以称之为向外的方式。自己获得了宣泄,心情舒畅,身边的人却往往苦不堪言。而自伤的孩子,往往属于另一种:向内攻击,拿着刀子,对着自己。我曾经问过很多自伤的孩子:“你有没有发过火,骂过人。”得到的回答大部分是:“几乎从来没有,我都觉得是自己的错。”害怕伤害别人,害怕别人不高兴,宁愿自己受苦,自己难受。只要对方不高兴,自己就会陷入极度的自责和愧疚当中,无论是不是自己的错,都坚定地认为是自己责任。愧疚、自责之余,划自己几刀,就仿佛赎罪一般,能获得解脱。从道德的角度讲,自伤的孩子,大多是过于善良,过于为身边人着想,却习惯性地忽略自己的感受。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并非美德。没有人能够一直无条件地付出、容忍,终会有掏空自己的一天。习惯性的向内攻击,才导致自我的过度消耗;不断积累的情绪,才造成了情绪爆发时的失控和无助。03
实际上这并不难理解,痛觉和身体上的快感之间,大脑的反应是非常类似的,只要是“好的”感觉,大脑都可能保存愉快的记忆,并不断强化。加之青少年本身年龄较小,自控力和判断力都较弱,很容易沉迷自我伤害带来的短暂快感。久而久之,孩子划手之类的自残行为,就没有特定的原因,而是变成了一种习惯或者依赖,一段时间不划,就觉得缺了点什么似的,焦躁不安。曾经碰到过一个孩子,自残的方式是吞药-住院-洗胃。每隔一段时间,她就要吞药进医院一次,然后自己轻车熟路地经过插管-催吐-洗胃的过程。她会很天真地回答:“其实还好,习惯了就没那么难受了。”每次洗完胃,她都会有一种“重生”的喜悦,对此着迷不已。客观而言,一旦孩子的自残发展到“成瘾”的境地,就会非常难处理了。协助孩子,寻找健康的方式处理情绪,满足心理需要,远离自残。作者简介:周治琼,心理学硕士。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6000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