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把孩子养成“老实人”,是无数父母最后悔的事!

把孩子养成“老实人”,是无数父母最后悔的事!

教育

直播预告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前几天看见微博上有这么一条热搜:别把孩子养得太老实!



点进去有这么七句话:


1、分享是把自己多余的东西分享给别人,而不是委屈自己。分享是美德,不分享也没有错。


2、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即使那个人是你的老师或长辈。


3、你乐于助人,这说明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但如果在大街上遇到陌生的大人,让你帮忙带路,一定要拒绝,让他自己去找大人。


4、同学朋友说了让你不开心的话,你可以直接退出去,无论是这段对话,还是这段关系。


5、我们不惹事,但也不能任人欺负。


6、如果别人想要你的东西,但你不太想给,可以直接拒绝,或者问他打算拿什么来交换。


7、不管在外面受到任何委屈,都可以第一时间告诉爸妈、向爸妈求助。


不知道各位爸妈是否认同这七句话,我们的孩子可以做到吗?做不到又会是因为什么呢?


下面这几个场景,或许我们都不陌生。



场景一:


网友@糖醋小排在奶茶店排队等奶茶时,不小心听到旁边一对母子的对话。


妈妈对儿子说:“想喝啥自己选。”


儿子报了个奶茶的名字,妈妈激烈反对:“不行!都这么胖了喝啥奶茶,喝别的!”


网友没忍住瞥了眼男孩,看起来像在读小学,身高一米五左右,是不胖不瘦的中等身材。


儿子又报了个水果茶的名字。


店员说这个能送个粉色的小水壶,问男孩要不要。


男孩还挺开心:“我要!”


妈妈生气:“你一个男孩子要什么粉色!”然后转头问店员有没有蓝色的。


店员说没有,儿子对妈妈说:“没关系,粉色的我也喜欢!”


妈妈满脸不耐烦:“不行,男孩咋能用粉色的壶!赶紧再换个喝的!”


儿子终于泄气,沮丧地说:“那你看着点吧。”


妈妈开始暴躁:“这么大的人了,一点主见都没有!点个饮料都这么费劲!”


整个过程里,爸爸一直站在旁边,既没劝阻老婆,也不帮儿子解围,脸上的表情简直比旁观者还冷漠。


这段令人窒息的对话,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海绵他奶:我妈也是这样,小时候逛商场说喜欢什么就自己拿,然后拿了又说没用不要买,说多了后来我就不拿了,每次都是空手的,回家路上就自己委屈一直哭,她还老跟别人吐槽我出去就只会哭又不是不给我买东西。


@石汀不想报账:我妈也是这样,所以后来我就说反正你问我也是走个流程,我回答也不重要,你自己看着办吧。


@momo:我妈本来说要给我买奶茶的,结果奶茶做好了我妈嫌不干净骂了我一顿,当着店员的面说脏,把奶茶扔在了店门口的地上……


看似父母给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其实暗中早已经替孩子做好决定,要一直到孩子选中父母属意的那个,才能罢休。


“你自己选。”

“你怎么还没有选对正确答案!”


孩子失去了自己做选择的权利,还莫名其妙承接了父母的负面情绪,又被贴上“没主见”“没出息”之类让人绝望的标签。



场景二:


热播剧《警察荣誉》中的夏洁,总是要为妈妈的情绪负责:


听从自己内心的热爱,坚持留在派出所做民警,需要给妈妈道歉,哄妈妈开心,因为这个职业违背了妈妈的意愿;


想搬出去和同事合租,先从地理距离上实现独立,结果饭桌上刚小心翼翼地说了半句,妈妈就冷着脸叹气,吓得女儿立马改口;


好不容易争取到出任务的机会,有些小磕小碰被妈妈知道,妈妈直接打电话给女儿领导,让领导安排更轻松、更安全的工作……


日子久了,夏洁每天下了班,回家进门前要先深呼吸,进门后要先察言观色,看看妈妈今天心情如何,再决定要和妈妈聊什么,反正左右都是只能报喜不报忧。


讲道理好好沟通也行不通,妈妈只想让女儿听从自己的“建议”,否则就要用自己的伤心、愤怒,来让孩子屈服——孩子反倒成了那个要“照顾”爸妈的人。


在这几种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边界频繁被父母侵犯,不仅会越来越擅长揣测父母心里那个“正确答案”,还会越来越容易长成“讨好型”人格。


视保持他人情绪愉悦为己任,可以为了让别人开心而忽略自己的感受,永远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没有坚定的自我价值评判标准。


他们经常面临激烈的内在冲突,就算不愁吃穿,精神压力也很大,幸福感也很低。


——这还怎么能做到开篇那7句话呢?



表面上看,开篇的7句话是在教孩子别被“美德”绑架着委屈自己、不要害怕拒绝别人和被别人拒绝……但归根结底,只讲了两个字:“边界”


所以这7句话不仅适用于孩子,同样适用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


养出一个边界清晰的孩子,前提是父母边界清晰。


不侵犯孩子的边界,允许孩子做选择,也尊重TA的选择;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学会自我负责。


那到底怎样才算边界清晰呢?


心理学者李雪老师曾在微博上分享过这样一个案例。


妈妈说自己平日对女儿很温和,讲话也很注意,但女儿还是经常莫名发脾气,缠着妈妈闹情绪。


她说有一天中午,已经十一点半了,女儿还没起床,原本约好中午要出去聚会的。于是妈妈就去叫女儿起床,说:“亲爱的,已经11点半了,你得起床了,要不中午聚会来不及了。”


妈妈自觉这段话里没有任何责备意味,口吻也很温和,但女儿听到这句话时,哭唧唧的,明明还有足够的收拾时间,却依旧要抱怨妈妈为什么没早点叫她。


李雪老师说:


“因为你在制造纠缠,所以孩子就跟你纠缠不清。”

“孩子都是配合父母的。”


“你得起床了,要不来不及了”,这句话是带有控制意味的,孩子敏锐地察觉到,自然就会闹情绪:既然我受你安排控制,那你怎么不安排得更好一点?


那不控制、也不制造纠缠的话,是什么样的?


“今天中午的聚会,我们会在12点出门,现在是11点半。”


只阐述事实,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允许TA选择按时赴约、迟到、爽约。


同时,李雪老师提出一种更干净的做法:


“提前一天就告知孩子出门时间,闹钟交给孩子自己设定,孩子想去的话自然会起床做好准备,12点没准备好那就不去。”


用尊重事实、干净直接的养育方法,不侵犯孩子的边界,不去控制孩子、吸食孩子,也不需要孩子替自己的情绪负责,允许孩子发展自我,孩子天然就会成长既懂得爱自己、保护自己,同时也愿意理解他人的“天使宝宝”。


所以孩子到底会成为任人拿捏的“老好人”,还是能够锋芒与善意都恰到好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成为边界清晰的父母。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每个人也只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与你共勉。


参考资料:

1、豆瓣用户@糖醋小排,《一段让人窒息的谈话》

2、微博@李雪爱与自由


明明想要离孩子更进一步

却说出冰冷无情伤人的话

强势、情绪化、不善于沟通的父母

容易碰上叛逆的孩子

而耐心、温和、善于沟通的爸妈

往往培养的孩子是温和、温暖的


《旅美25年博士妈妈的高效教养法》

28节精品音频课

给你28个具体而微的孩子养育方案

28招亲子沟通技巧


画云老师的课具备系统性,能让父母更好地自我觉察。


沟通前的自省、沟通时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沟通后的行为模式整个过程,画云老师用她育儿中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进行透彻地讲解,深入浅出,给了很多父母启发和思考。


最科学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全面培养孩子的8大核心竞争力


原价99元

限时特惠:79元

高效亲子沟通

从容面对孩子成长的各种问题

实现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孩子更优秀,妈妈更省心!

点击下方小程序▼,立即订阅



(广告)

作者介绍





灯灯妈妈,尹建莉父母学堂原创内容编辑。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老实人造不好电动车?“抢走12岁儿子的手机,是我做过最后悔的决定,所有父母请三思”该释放谁?谁才是老实人?怂!老实人,被PUA的可不就是你!!!钱锺书:忠厚老实人的恶毒,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把孩子养得毫无主见,都是从这三件事情开始的“别骑电动车接我了,好丢人”7岁男孩一句话,戳痛无数父母清华教授:父母最大的成功,是有能力培养一个拥有幸福感的孩子高僧大德的信念和堅強對普通人大有啟發送两娃进伊顿的剑桥妈妈:我看到无数父母,在错误赛道上卷娃……把孩子养得很“有用”,是亲子关系里最大的悲哀做到了这2点,说明你把孩子养得很好有钱的加拿大人孩子指着空房间说“有人”?不是迷信,父母最好能知道浙江女孩高考719分,三门满分,惊醒无数父母:上了中学回头看,父母最应该狠抓四件事你的孩子究竟有多爱你?这个回答,戳中无数父母清华硕士在卫生间猝死,惊醒无数父母:一个孩子最该迈过的坎儿,不是成绩,不是学历,而是......“老师见过最优秀的孩子,而医生见过最后悔的家长”雷军不愧是老实人!直言小米澎湃OS是基于安卓系统 未提“自研”年度最佳!看懂这部电影,你会把孩子养得很好老实人,少与这四种人纠缠,你斗不过他们文学城网红“我在门口等妈妈”戳中无数父母,你永远不知道孩子有多爱你文静是个什么鬼,我就想把孩子养成一个话痨央视榜一!《好事成双》张小斐深夜痛哭,养女儿最容易后悔的事,这部剧早已讲透“别骑电动车接我了,好丢人”,7岁男孩一句话,戳痛无数父母儿子上初中后,我才发现,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把他养成了“满分”小孩……工厂往事“老实人”南阳挨骂背后:半年心血,如今被谁毁了?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3句话,以免被人当傻子欺负想象的翅膀“别骑电动车接我了,好丢人” 7岁男孩一句话,戳痛无数父母“老师见过最优秀的孩子,而医生见过最后悔的家长”:别让你的过度焦虑,不断内耗孩子这3种父母,最容易把孩子养成“仇人”,尤其最后一种浙江女孩高考719分,惊醒无数父母:上了中学回头看,父母最应该狠抓四件事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