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养育偏见,正确回应孩子,教你和宝宝建立安全依恋
有资格日复一日地陪伴年幼的孩子,这是多么光荣的使命!
在本书中,我渴望和所有陪伴婴幼儿的人对话,包括父母、祖辈、保育人员、托儿所老师、幼儿园老师、儿童游乐中心工作人员、早教中心工作人员等。同时,这本书也可以为那些间接从事与儿童相关工作的人,如儿科医生、儿科护士和儿童心理学家等提供帮助。
作为照料者的你的行为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你与孩子朝夕相伴,你在为培养下一代做出最直接的贡献。当我们都老了,无法创造世界的时候,你所照料的孩子将引领这个世界。
在我看来,你的工作非常重要,也十分辛苦。照顾婴幼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是最危险的:他们那幼小而不成熟的大脑里每天都在产生爆发性的情绪,每一个未满足的需求都可能产生火花。孩子年龄越小,你就越接近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此外,在这个年龄段,孩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他天然地只专注于自己的需要。如果你想改变这一点,那么你就要失望了,不是孩子不想改变,而是幼小的他没有能力改变。因此,将这些小家伙聚集在同一个空间里必然会产生很多摩擦。
作为儿童心理学家,我参加了很多与照料婴幼儿相关的活动。在此期间,我有幸结识了数百名幼儿教育工作者。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养育的知识。我还经历了美妙的冒险,这些冒险触动了我,帮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幼儿发展。
在照料孩子之余,你也是个普通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和孩子一样,你会感到快乐、悲伤、愤怒,也会感到压力和恐惧。照顾他人之前,你首先需要照顾好自己。我认为你也需要被照顾,需要获得支持,需要得到帮助,你的付出也需要被认可。同时,你也需要获得正确的知识和有效的工具,使你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可惜的是,许多关于婴幼儿养育的陈旧观念依然盛行:人们认为婴幼儿的情绪反复无常,喜欢挑战和激怒大人,儿童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这是多么乐观的想法!产生这种成见的原因是人们习惯于站在成年人的视角看问题,从而高估了婴幼儿的智力和情感能力。我们忘记了他们那幼小的大脑正处于成熟的早期,和成年人的大脑不可相提并论。
事实上,成年人之所以常常高估婴幼儿的能力,是因为他们回溯了自己的童年记忆。然而,没有人能完整记得自己的童年,人的记忆能力只有在3~4岁才会出现。在3岁左右,孩子获得了新的心理技能,而更小的婴幼儿却缺乏这些技能。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婴幼儿的能力。这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走进误区。
令人担忧的是,曲解婴幼儿行为往往会导致成年人做出不恰当的回应。例如,当看到两岁的卡米尔因拿不到玩具而躺在地上哭闹时,如果成年人认为这是无理取闹,就会产生敌对情绪,认为孩子在故意违抗他、操纵他,从而引发成年人的消极回应。相反,如果成年人知道卡米尔的情绪爆发是由她不成熟的大脑产生的,反映了她对情感的基本需求,那么就会做出更有同理心的回应。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观念,尽可能实事求是地解读婴幼儿的行为。
在本书中,我把对婴幼儿的解读与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可以根据目前所知的关于大脑和儿童发展的相关知识,回想一下自己平时的行为。本书内容建立在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参考了依恋理论、行为学(研究动物行为)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
我希望当你深入了解年幼孩子的大脑之后,可以收获一些启发。如此一来,你就可以更科学地看待婴幼儿的行为,避免陷入与其斗智斗勇的僵局,和他们相处时也能有更多的耐心和关爱。
海洛伊丝·朱尼尔
0~3岁的婴幼儿非常需要父母的积极关注,父母看见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回应孩子,有利于孩子的安全感建立。
本书作者是法国发展心理学博士,同时也是资深育儿栏目博主。她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角度出发,揭示婴幼儿的心理秘密,告诉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回应孩子。
本书反驳了孩子哭就是操控大人,小孩哭闹就是欠管教等代代相传的养育偏见,告诉读者,如何恰到好处地回应孩子。
书中提到了应该如何回应婴幼儿总想被抱着、不吃饭、不睡觉、不合群、爱哭、多动、逆反、咬人、不守规矩等行为问题,从心智发展的角度剖析家长过早竞争、电子屏幕、填满孩子的空余时间等错误心态。同时,告诉读者,针对高敏感、高智商孩子的孩子应该如何回应,以及如何甄别孤独症等疾病,及早干预。
全书16开软壳平装,封面为珠光特种纸,内文页采用100g胶版纸,柔软细腻,科学易读,能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安全依恋,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推荐婴幼儿家长购阅。
版式:Xman.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