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孩子专注力的4件小事,家长天天做,再不停下真的晚了……
作者:嘉嘉
来源:洞见父母(ID:fmczs100) 鲁稚的阳台 编辑
孩子学习的专注力问题,一直都让家长头疼。
分心走神、拖拉磨蹭、马虎不认真、上课坐不住……
出现这些情况,不少家长误以为是孩子的问题。
实际上,专注力和视觉、听觉、触觉、执行4大功能相关。
然而,在错误认知的引导下,常常做出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
以下4件事,是最容易摧毁专注力功能的元凶:
01
经常收到家长留言说:
孩子一写作业就走神,扣橡皮,摸手指,愣神发呆。
写出来的作业,不是错字连篇,就是算错答案。
这个时候,自己就会忍不住提醒:认真一点,专心一点行不行!
但效果恰好相反,提醒完,孩子东张西望更严重了。
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一会送杯牛奶,一会切点水果。
殊不知,这些好心提醒和变相干扰,正在摧毁孩子的视觉注意力。
专注力主要依赖的通道有“视听嗅味肤”等器官能力,而在所有的能力中,视觉是最主要的。
我们大脑获取的信息80%都是来自视觉,没有了视觉专注,我们的专注力水平将会大大的降低。
蒙台梭利博士说:
“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但眼睛只是视觉信号的接收器。
信号还需要孩子的大脑进行复杂的处理,最后在大脑皮层形成。
提醒孩子“去写作业”“去背书”“记得吃饭”,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挥,从而看错、记混、模糊信息。
02
前两天刷到一个视频,孩子英语没考好,正含着眼泪背书。
妈妈在旁边唠叨个不停:
说了多少遍打好基本功,就是贪玩不听话。
自己不拿自己当回事,以后有你后悔的。
说着说着,孩子直接把单词书摔在地上:
“烦死了!你不闭嘴,一个也记不住!”
听觉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记忆”的基础。
听觉注意力弱的孩子,很容易出现以下障碍——
1)充耳不闻,把家长和老师的话当耳旁风
2) 不等别人说完话就打断别人,没有耐心倾听
3)上课时经常走神,喜欢东张西望、窃窃私语。
4)老师提问时答非所问,听题不完整
不同年龄、不同发育水平的孩子,听觉注意力水平各有差异。
但指责和唠叨,都会大大破坏孩子的这项能力,导致孩子走神、学不进去、发呆、听不懂。
更严重的是,容易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变“自己的事”为“家长的事”,从而无法专注。
03
捧在手里怕坏掉,含在嘴里怕化掉,中国式家长,出了名爱孩子。
但正如李玫瑾老师所说,惯子如杀子。
一味地包办孩子的一切,不仅无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会破坏孩子的触觉功能。
触觉能力发展不良,也是注意力功能障碍之一。
触觉系统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原始的触觉系统,另一个则是先进的触觉系统。
在成年之前,原始的触觉系统主导孩童的行为反应,可以帮孩子训练专注能力。
反之,不让孩子参与家务,避开部分激烈的户外活动,其实在隐形破坏孩子的触觉功能。
平时触觉功能训练不到位,反馈在学习上,就会表现为反应迟钝、做事拖拉。
孩子无法敏锐地感知鲜活的世界,就无法锻炼灵活的学习能力。
父母做太多、管太多,反而阻碍孩子的成长。
聪明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使用”孩子。
做家务、学运动、奔向自然,都是培养触觉能力的好办法。
04
过年的时候,表哥带着儿子来家里玩。
孩子才上幼儿园,却对手机了如指掌,打游戏、刷视频、发微信,样样在行。
表哥得意地说:
“带孩子真累,还好有个电子保姆让他不哭不闹。”
然而,为了图一时省心,放任孩子沉迷手机,可能会酿成大祸。
这是因为沉迷手机,大大破坏了孩子的执行功能,甚至让孩子产生执行障碍。
执行功能是大脑的认知管理系统,是一种目标导向的能力,和专注力紧密相关。
电子产品有个特点,那就是充斥着短、平、快的信息。
以打游戏为例,短期确实对孩子的灵活能力有帮助。
但从长远来看,会导致孩子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经常分心、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没有执行性,做什么都“三分钟热度”。
缺乏专注,缺乏耐性,学习成绩大大下降。
05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孩子的专注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
想要培养专注力优秀的孩子,家长可从三方面入手——
1、为孩子营造无干扰的学习环境
年纪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分心。
这就需要家长为孩子打造专属的学习空间,在外部环境上为孩子保驾护航。
在家里,学习区、游戏区、工作区、休息区,一定要区分开。
让孩子潜意识里养成习惯,在什么区就做什么事。
2、分年龄段针对性提升专注力
专注力高级训练师刘慧说:
小学时期,孩子学习以听讲为主,听觉占30%,视觉占70%;
初中阶段,孩子学习以自学为主,视觉占70%,听觉占30%。
因此,小学重点提升听觉、初中重点提升视觉,家长要针对性培养专注力,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孩子上小学时,可以适度辅助作业,多多鼓励孩子的进步,但不要指责唠叨。
上中学时,尽量不要干涉孩子学习,把学习还给孩子,多带孩子去户外放松心情。
孩子专注力水平上去了,才能听得进、坐得住、学得好,真正提升成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