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送外卖被骂哭后,最残忍的事发生了...
不久前,女大学生小卞暑假打工送外卖被羞辱的视频,火爆全网。
当时,小卞因为不是业主,进不了电梯,她主动联系女顾客,女顾客却回答:“你们跑外卖的坐不了我们这个电梯,我们这个电梯是业主才能坐的,你们没有这个资格。”
“你又不是没长腿,爬两步怎么了?”
当她好不容易爬楼梯上去之后,女顾客却因为牛肉面汤洒了,让小卞快点滚回她家里,然后把牛肉面甩到了小卞面前,汤汁溅了她一身……
最终结果是,小卞不仅被骂得狗血淋头,还自己花钱补偿了这位女顾客的损失。
外卖骑手真的太不容易了。
但比外卖骑手更难的,是听障外卖骑手,他们面对的是更为刺耳的人身攻击。
“你们公司能不能换个正常人送外卖?”、“你残疾人你出来送什么外卖啊?”
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想要在社会上谋生有多困难?
看完B站听障骑手江涛的视频,答案渐渐浮现。
江涛穿着饿了么的蓝色制服,骑着电摩托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大家送餐。
穿梭在城市巨大的车流和人流中,可他的世界寂静无声。
听不见路人的喊叫,听不到车辆的鸣笛,但已经送外卖两年的他,可以熟练地避开行人和车辆。
取餐工作通常都很顺利,江涛走进餐厅,核对包装袋上的单号,取走外卖,然后一路小跑冲上自己的电摩托。
偶尔,他会接到写错了地址或者商家装错的单子,这时候江涛就会用上所有他能用到的办法,写字或者打字,有时候打手势,这些是他全部的沟通方式。
送餐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快速且准时,这是对外卖骑手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江涛必须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等餐、取餐、送餐这一系列过程。
如果订单超时,他可能会被差评,甚至有可能被投诉。
这也就意味着他要面临收入下降、订单减少,甚至有可能被配送站点淘汰的窘境。
外卖骑手就是跑单机器,为了不超时,江涛会尽全力拉满配送速度,但在即将超时的几分钟里,他握着车把的手,会出很多汗。
送外卖的路上总是会出现随机变量,例如平台的导航系统可能会给出错误的路线,有些地方如果有过街天桥,系统会指引骑手从天桥上过去,而大多数天桥根本不允许电动车上去。
即使是正常骑手,在送餐时面对这些突发状况,也会变得暴躁起来。
不方便求助他人的江涛,在配送时间的压迫下,他慌慌张张,有几次还在配送路上摔倒了。
每到这种时候,他总是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如果送餐顺利,江涛会在到达的前几分钟里,把提前编辑好的文字发给顾客。
但很多人不关注手机短息,平常也不怎么留意订餐平台对话框里的消息,江涛的消息经常被忽略,这时候他就会打一个电话提醒对方,然后在显示接通以后迅速挂掉。
一些用户在接到电话时发现另一头的人不讲话,又没有看到江涛发来的短信,会变得很生气。
结果往往由于送餐延迟和沟通不顺畅,不了解情况的用户就直接给差评了。
但电话静默的另一端,江涛没有办法为自己做出任何解释。
在任何工作里,沟通都很重要,对于听障群体而言,无法正常沟通,是他们找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
2018年毕业以后,江涛在网上投了很多简历,他想工作,想为父母减轻负担,但被拒绝了很多次。
后来,他在网上看到饿了么在招聘送餐骑手,就试着投了一下,他没想到对方真的接受了他来做这份工作。
说到这里,江涛在镜头前笑得好满足。
可是这份笑容背后,承受了太多普通人体会不到的东西。
没有人知道,一个人要因为患有听力障碍,承受多少恶意。
前段时间,一个关于听障骑手的事件被骂上热搜,大家纷纷吐槽骑手的短信态度不好,语气强硬。
一开始,小in在看到这段对话时也觉得听障骑手的语气有些生硬,但在经过详细了解后,小in才知道,原来听障人士的语序表达和普通人并不相同。
在听障人士的世界里,是没有语气这个概念的,他们感受不到人们交流时语气的变化,也不会使用语气助词和形容词拼起一个句子。
比说,正常人在请求帮助的时候通常会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你看这样好不好?”
但在他们的沟通方式里,就会变成这样:“帮我一下”、“那就这样”
这种语言差异也就导致,他们的句子读起来非常生硬且“没有礼貌”。
这些误解,为江涛的日常工作,再次增加了零零碎碎的难度。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听障人士会在网上站出来为自己发声,用视频的形式为大家科普他们的语言体系。
随着大众对听障人士的认知和理解越来越深入,这种误解带来的问题会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被动形成的误解也许会消失,但主动产生的恶意却总是存在。
那是一个冬天,江涛接了很多单子,由于长时间在冷风中疾速行驶,他的手指被冻僵,找单子的速度也就慢了,配送时间也因此超时。
当时有一位顾客很着急,给江涛打连环电话,可是无论她说什么,对方都没有回应。
而电话另一边,江涛急到在冷风中冷汗直流,他提着外卖一边跑一边给顾客发信息解释情况。
但顾客在知道他是聋哑人之后,一脸不高兴,觉得江涛很耽误事。
“你一个聋哑人送什么外卖啊,这是你们残疾人能干的活啊?”
每次面对这种事情,江涛第一反应是拿出自己的残疾证,和对方解释自己说话不方便,然后拿出手机慌慌张张地打字,赔礼道歉,商榷赔偿事宜。
大多数顾客都能理解听障骑手的不容易,外卖晚到一会儿也不会过于计较。
但依然有一些人不依不饶,他们对江涛的短信视而不见。
“你是残疾人你了不起啊,残疾人就可以送外卖迟到?”
“你们公司能不能换个正常人送外卖,你们公司是没有正常人了吗?”
“难道我吃个外卖还要学手语吗?”
即便他听不见如此刺耳的句子,但依然可以从顾客愤怒的眼神、拧着的眉毛和噼里啪啦的嘴型中,读懂他们的指责。
这种时刻里,江涛只能安安静静站在原地,等待一场怒火的平息,和与之而来的差评以及投诉。
他无法打破那道无声的墙。
总有人,愿意打破那道墙,为他们发声。
广东卫视的《你会怎么做》节目组,在一家公共餐厅内对江涛的遭遇进行了还原。
他们在餐厅内放置了隐藏摄像头,请了两位演员,女演员扮演刁难江涛的顾客,男演员扮演听障骑手小哥,他们想看看陌生人的反应。
视频里,男演员拿着一兜子水果急匆匆地走进餐厅,但因为配送超时,女演员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搞什么鬼啊,你们公司现在是没有人了吗?来给我送外卖怎么交流我的天,没有办法交流。”
邻桌的一位女客人看到男演员被这样指责,已经有些坐不住凳子了,她在竭力按捺自己的怒火。
“你发短信有什么用啊,现在有谁还看短信啊?时间就是金钱,你觉得我浪费得起时间吗?”
邻桌女客人看不下去了,她替男演员打抱不平:“搞什么啊,你何必这样刁难别人呢?”
“我是消费者,我们不能纵容他这个样子”,女演员为自己辩解。
“人家不能说话那是人家的问题,你可以说话但不代表你可以说得这么刻薄,他已经给你发了短信打了电话你还要怎么样啊?”
面对陌生人对男演员的保护,女演员不再回嘴,她转身对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的男演员说:“外卖我不要了,我要投诉你。”
听到这句话,邻桌女客人径直走到女演员的桌旁,把外卖拿走,她语气很平和,“你不要我要了,我打电话解决好吧”。
然后她着低头在手机上操作,帮助男演员解决被投诉的问题。
女演员缓缓走到邻桌女客人面前,“这种聋哑人适合做外卖吗”?
“人家是聋哑,人家不配工作吗?人家没有靠自己赚钱吗?”
“你可以维权,你可以投诉,你现在水果不要,我要,我买。你可以投诉你的,我也可以去帮别人维权,他不能说话我能说。”
后来,在节目组告诉她真相以后,女客人害羞地捂着脸十分不好意思,当节目组问她为什么要站出来的时候,她说:
“他们不能讲,但我们能讲嘛。如果外卖我们拿到了,骑手也把事情解释清楚了,可能就不需要被投诉了。工作的种类有这么多种,他们的平台能够去接纳,说明这个人是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如果他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觉得是可以多加去包容他,而不是说不断地去指责打压他。”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忙碌,疲惫,很难有足够的耐心去理解和关注一个素不相识的人。
生活在写字楼里的人很难看到凌晨在居民楼里修下水管道的人,我们也很难看到另一个群体的生存现状。
但在这个社会上还是有一部分人,他们愿意为柔弱者坚强,为沉默者发声。
可以自己赚钱,江涛真的很快乐。
虽然送外卖,累,还要面对很多突发问题,但江涛还是很满足。
视频里,他用手语比划着说:“好高兴,好开心,每个月都有这么多收入,可以稳定地生活。”
「可以不依靠父母,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
他边说边笑,笑容阳光、灿烂。
江涛的笑容让我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那位网友说:
我相信终有一天,聋哑人会更加和谐地融入生机勃勃的中国,他们的笑脸与你我的笑脸,并无二致。
我们的社会上还有很多像江涛这样的听障人士,相关数据报道,我国目前至少存在4000万听障人士。
这些人都去哪了?
他们中的大多数,在我们庞大的社会体系中,无声地生存,沉默地死去。
少数幸运的人,找到了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但数字时代的便捷,让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和产品体验,在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的大环境下,他们只能艰难维生。
只有愿意为弱者和不公发声的人越来越多,当他们代替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时,光明才能战胜黑暗。
人们才能打破那道沉默无声的墙,也打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壁垒。
那些弱者和不幸的人,才有希望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小小位置,凭借着自己的劳动获得理解和尊重。
无论残缺亦或完整,ta都可以顶天立地光明磊落地生活。
你我都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弱势群体,没有人可以保证我们永远是社会主流,而不是边缘群体。
为弱者发声,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最后,记得点个「在看」,守护这个世界的善意,别做沉默的大多数。
这是「ins生活」
时代显微镜的第4期
我们相信
这个时代总有一些需要被记住的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