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南亚(中)
书接上文。
苦逼版印度——孟加拉国
由于过去受纪实沙龙片的毒害深重,我专门喜欢跑那些“老少边穷”地区,以求照片拍出来效果的“震撼”。但自从我2014年底去过孟加拉国之后,就彻底不要再拍这类题材了,孟加拉的穷和乱实在太过触目惊心。当时我像逃难一样从陆路口岸逃到印度,感觉好像上天堂——连印度都能是“天堂”,你们就可以想一下孟加拉国得破成啥样。我得承认在孟加拉确实拍到了不少“穷到震撼”的照片,但这种消费人家贫穷落后的做法让我产生了罪恶感。
孟加拉有多穷呢?简言之大概就是“二十年前的印度”。我看过一些国外摄影师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的印度,里面的很多场景在印度已经找不到了,却在孟加拉国“昨日重现”。网上流传的很多火车上扒满人的照片,其实并不是印度,而是孟加拉国。孟加拉国的贫困刷新了我的认知下限,随便找个地方都要比我去过的印度贫民窟更穷。我对孟加拉印象最深的就是其恒河三角洲的地理环境,盘根错节的水系把孟加拉的国土切割得支离破碎,旅行的时候经常需要车船联运,就好像身在一个群岛国家。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孟加拉国的大基建很难开展,因此不得不依赖于低效率的漕运。
▲孟加拉对漕运依赖度极高
▲我当时看到很多孟加拉人都缺乏安全饮用水,河里很脏的水就直接拿来喝
▲扒火车在印度现在已经不常见,但在孟加拉非常普遍
孟加拉国一度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独立后的1974年还发生了大饥荒,死了大约150万人。连眼光那么老辣的基辛格都曾说孟加拉国是个“毫无希望”的国家,但孟加拉的人力资源优势摆在那里,最近几年由于接盘了中国转移出去的服装纺织业,其经济增长速度飞快,大量人口实现脱贫,人均GDP已经妥妥地超过了巴基斯坦,这两年甚至还超过了印度,让印度很受打击。
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自古以来孟加拉都是南亚经济最富庶、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但这个“孟加拉”并非现在的孟加拉国,而是整个说孟加拉语的孟加拉地区。如果你们看现在的孟加拉国版图,会觉得就好像从印度抠了一块肉出来,非常别扭,这地方怎么看都应该是印度的一部分嘛。东西孟加拉其实就像南北韩一样,是被政治因素所生生割裂的,对整个孟加拉地区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如今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其实更像是在回归它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这事儿我又得从头说起。莫卧儿王朝在16世纪征服了孟加拉之后,对当地进行了土地改革,鼓励老百姓垦荒,刺激了当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直到18世纪,孟加拉都是整个南亚最富裕的地区,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繁荣的地区之一,其纺织业和造船业在全球享有盛誉。光是达卡就有超过八万名以工业化方式纺织的工人,而且孟加拉农民还掌握了植桑、养蚕、缫丝技术,成为了世界主要的丝绸产区;据估算在16到17世纪,孟加拉每年造船的吨位数是同期北美19个殖民地的十倍;荷兰从亚洲进口的商品中40%都来自于孟加拉,当时的孟加拉甚至出现了工业革命的迹象。
▲19世纪以前,中国和南亚一直是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中国目前正在回归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孟加拉的丝绸与纺织业,曾经享誉全球
假如一切都那么美好地持续下去的话,孟加拉可能会是世界上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地区,然而殖民者们来了……
话说1599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Queen Elizabeth I)批准了在伦敦成立一家贸易公司,这个贸易公司跟我们现在的进出口企业可大不一样,后台老板是大英帝国,堂而皇之地授予了这家公司贸易垄断权,以便它去跟其他欧洲国家的贸易公司竞争,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政策扶持起来的大企业。谁都没想到这家公司后来在皇家特权的支持下成长为了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这个庞然巨物。
1608年在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Jahangir)的允许下,东印度公司在西海岸的苏拉特(Surat)建立了第一个小型贸易站,随后又在金奈、孟买、加尔各答建立商站。英国只是诸多在南亚开设贸易站的殖民国家之一,莫卧儿王朝就跟同时期的大清朝一样,根本没把这些远在天边的蕞尔小国放在眼里。然而1707年莫卧儿皇帝奥朗则布死后,莫卧儿帝国江河日下,次大陆上出现了权力真空的可趁之机,一时间包括马拉塔、法国、荷兰、葡萄牙在内的各方势力群雄逐鹿,东印度公司也加入了这场角逐。1757年经由以少胜多的普拉西战役(Battle of Plassey),东印度公司吞并了孟加拉地区,从几个贸易据点变成了控制大片领土的政权实体,并还把荷兰人和法国人都赶出了南亚,确立了英国对印度的独占地位。东印度公司把占领的孟加拉这块地方叫做孟加拉辖区(Bengal Presidency),定都加尔各答。
▲普拉西战役是英国开启全球帝国之路的转折点
▲得到了孟加拉之后,东印度公司就进入了快速扩张期
英国对孟加拉最深远的影响,便是对当地进行了“去工业化”,终止了其工业革命的进程——要知道工业革命就是从纺织行业开始的,而孟加拉原本是当时全世界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任由孟加拉的纺织业发展,势必与英国本土的纺织业产生竞争。与此同时,英国学习了孟加拉纺织工业的经验,再加上从孟加拉殖民地掠夺来的原始资本,让英国得以在1760年开始了自己的工业革命。1765年东印度公司正式获得了在孟加拉地区的收税权,穷凶极恶地把税收从10-15%增加到了50%;紧接着,在1769年到1773年间的孟加拉发生了印度殖民史上最严重的一场饥荒,饿死了一千万人,差不多相当于当地三分之一的人口……大家看看这个年份,是不是刚好就接上了?
总有人跟我说西方文明多么先进多么优越,然后就用工业革命发生在西方来举证……这种历史观不就是西方文明告诉你的吗?他们只会告诉你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而不会告诉你孟加拉一千万饿殍的故事。历史的真相是: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孟加拉那里偷来的。
开始了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需要有地方倾销快速增长的产品,以便能够维持其工业的发展,这就使得东印度公司开疆拓土的欲望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一边造、一边卖、一边掠夺、一边技术升级,这种良性循环使得英国人在全球殖民过程中简直势不可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使其面对竞争对手时具有碾压优势。东印度公司的“孟加拉辖区”就像一个怪物般疯狂生长,在其最鼎盛的时候,西起阿富汗的开伯尔山口,东至槟城、新加坡和马六甲的一大片区域,都处于孟加拉辖区治下。东印度公司的势力大到连伦敦的后台老板都看不下去了,于是英国政府逐渐撤销了其垄断特权,使得其财政陷入困境。1857年印度发生兵变之后,大英帝国顺势接管了东印度公司的领地,南亚从此成为英属印度;同时还把庞大的孟加拉辖区进行拆分重组,建立起了英属印度的全新行政结构。
▲不同时期孟加拉增加的领地
▲孟加拉辖区的历史领地
▲最东一直到了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英属印度时期,孟加拉从巨大的辖区变成了一个省,但这个省依然比很多国家都要大,毕竟这里是英国人的老根据地。那时候的孟加拉省包括了现在印度东北的大部分地区、东部的好几个邦,以及整个孟加拉国。直到20世纪初以前,加尔各答总督、孟加拉省总督、英属印度总督都是由同一个人兼任的,大家由此就可以想象得到当年加尔各答和孟加拉省的地位之高。
这时候英国人“分而治之”的殖民统治思维方式就体现出来了,他们就算再如日中天,依然有一种身为外族的危机感——孟加拉这么大一个省,尾大不掉,万一造反起来不好对付,因此在1905年搞出了一桩对近代印度影响极其深远的孟加拉分省案。孟加拉分省案可以说是印度近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不但重塑了南亚的版图,也重塑了南亚人民的心智,我个人认为后来的印巴分治跟1905年孟加拉分省对印度人民造成的观念影响有直接的关系。
把孟加拉省一分为二,印度当局表面上说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但英国官员内部的信件也承认了分省的做法可以削弱印度内部的团结,避免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政府。因此英国人分省分得很有技巧,他们一开始不是按照不同的民族、语言区域来分,而是按照宗教来分。
▲1909年英属印度的宗教分布,绿色是伊斯兰教,粉红色是印度教,黄色是佛教
▲中间粗线是1905年对孟加拉省的分割方式
在孟加拉作为一个大省的时候,当地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穆斯林,虽说不占多数,但还是很有分量的。这种人口比例是伊斯兰教入侵南亚几个世纪以来慢慢形成的,因此印度教徒跟穆斯林之间自有一套经过了长期磨合的、不同宗教之间相互合作、和谐相处的模式,大家伙儿有商有量的,碰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尽可能搞个折中方案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这其实就跟中国的“民族大团结”做法很像,建立在相互包容妥协的基础上。结果按宗教分省的方案一出,激化产生了一个多数派和少数派的问题——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东孟加拉成了一个穆斯林占多数的省,当地的穆斯林们自然是喜大普奔;可被分到东孟加拉的印度教徒一夜之间成了少数族裔,感觉自己会被边缘化,于是就不干了,搞出各种爆炸、枪击、暗杀之类的极端事件;而西孟加拉的印度教徒,又觉得自己失去了对东孟加拉这么大一块地方,也不乐意。
这里插个嘴,2019年印度把拉达克从查谟克什米尔邦拆分出来的时候,也造成了类似的骚乱。拉达克佛教徒占多数,成为了独立联邦属地之后他们终于能够翻身做主人;但是被分到拉达克的穆斯林们闹起了情绪,他们原来待在查谟克什米尔邦的时候是多数派,这下从“统治阶级”变成了“被统治阶级”。
分省这个事儿说白了就是人为制造身份认同的冲突,打破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动了许多既得利益群体的奶酪。对分省方案的抗议蔓延到了整个印度,穆斯林支持分省,印度教徒反对分省——身在其中你总得选站队吧,结果就把印度教民族主义给激活了。话说“印度教民族主义”其实是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因为无论是“印度教”还是“印度斯坦民族”,都是英国人来了之后才有的名字,这种民族身份认同过去从未存在。印度教徒跟穆斯林经过这么一闹突然间意识到,虽然大家和平共处了那么多年,但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得分家才行。于是,1906年穆斯林们顺水推舟在孟加拉的达卡成立了全印穆斯林联盟(All-India Muslim League,简称“穆盟”),这个穆盟后来成为了导致印巴分治的决定性力量。
每当看到这段历史,就让我看到了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分省这个事儿表面看起来非常符合民主精神,可以让各种不同民族宗教的族群行使有利于自己民族宗教的自治,前面讲到的廓尔喀人对“廓尔喀兰”的诉求也正是基于这一逻辑。照理说分省本来不是应该皆大欢喜嘛?怎么会反而搞得人民内部势成水火呢?——因为好的民主政治归根结底需要建立在大格局之上,但问题在于,人民群众本身大都是小格局的。民主只是理想,撕逼才是现实。
由于各方势力的分赃不均,对分省方案的抗议持续了六年之久,英国政府最后不得不妥协。1911年英国国王宣布了新的分省方案,这回终于是按照民族和语言来分的了——已经拆分了的东西孟加拉又被重新合并,将原来孟加拉省内的阿萨姆邦、比哈尔邦、奥里萨邦这些不同文不同种的地方独立分出来,与此同时英属印度首都也从政治不稳定的加尔各答迁到了新德里。
然而,虽然把孟加拉重新缝合了起来,但那条割开了的深深刀疤却是抹不平的。孟加拉东西分裂的种子已经在不同宗教的人们的心中埋下,开花结果只是时间问题。
▲原来的孟加拉省
▲分割后的东西孟加拉省
客观来讲,英国殖民期间虽然在经济上掠夺孟加拉,但也不可避免地给孟加拉带来了思想观念、宗教、社会等各方面的革命,在19到20世纪引发了一场“孟加拉文艺复兴”,涌现了一大批科学、艺术、文学家。有这样一个社会基础,使得孟加拉在分省之后成为了印度人民民族意识和政治意识觉醒的红色根据地,而且一言不合就走极端。比方说不惜跟日德法西斯合作反抗英国统治的印度民族主义极右分子苏巴斯·钱德拉·鲍斯(Subhas Chandra Bose)就是孟加拉人,这个人如果不是因为坠机身亡,印度很可能就会以暴力而非和平方式取得独立;又比如后来主张以暴力方式武装夺取政权的印共纳萨尔派(Naxalite,关于印共的文章,公众号后台私信【毛主席】可获得链接),也是在孟加拉起家的。
▲钱德拉·鲍斯会见希特勒(图片来源:网络)
有着如此辉煌历史的孟加拉,怎么会沦落成“毫无希望”的国家的呢?——印巴分治。
尽管英国人的做法在印度内部敲出了裂痕,但他们仗着外面有个箍套着,只要这个箍还在,日子就能凑合过。英国人搞分治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让印度分裂,只是觉得不同族群分别设立自己的选区便于行政管理,让他们不会联合起来,同时还符合民主的精神。英国人当时甚至想给高种姓和低种姓的印度教徒都分别设立自己选区,后来甘地以绝食相逼拦在那里没搞成。印度人民内部的身份认同冲突远比英国人和印度人自己所以为的要更严重,他们赶走殖民者争取印度独立,原本只是想把那个箍给取掉,却没想到外力消失之后,内部冲突与分裂的力量便爆发了出来。
印巴分治的过程中,原来设想的按照宗教来分裂东西孟加拉的设想成为了现实,东孟加拉变成了东巴基斯坦,西孟加拉成为了印度的一个邦,东西孟加拉被分在了两个国家,这对孟加拉的经济造成了堪称毁灭性的打击。打击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在印巴分治过程中,东巴的300万印度教难民要去西孟加拉邦,而西孟加拉的70万穆斯林难民要去东巴,混乱的迁徙过程中引发了出乎意料的人道灾难,严重伤害了孟加拉地区的社会和经济。第二,印巴关系恶化敌对之后,东西孟加拉地区的水陆交通、经济往来被切断。
整个孟加拉地区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水乳交融的单一经济体,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被这样人为地暴力分割。这种分割就好比把深圳、东莞那一片从广东省里给抠了出来,还把跟广州、佛山的经济来往都切断了,你说让当地人要怎么活?过去孟加拉东部的产粮区和西部的工业区互通有无,这种互惠互利的贸易模式在印巴敌对后无以为继,可谓元气大伤。在1950到1960年代,西孟加拉邦时常由于粮食短缺发生饥荒,而加尔各答也陷入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停滞。
分治导致的东西分裂是对整个孟加拉地区的第一轮暴击;第二轮暴击则是针对东孟加拉的,下手的是巴基斯坦,而原因则又是因为国家身份认同和语言身份认同的冲突。
绿版印度——巴基斯坦
要继续说孟加拉国,得先来讲一下巴基斯坦。
虽然我们一口一个“巴铁”,但请各位不要忘记一个事实:巴基斯坦跟印度曾经是同一个国家,印、巴、孟三国的气质无比接近,在这三个国家拍的照片,完全可以互相冒充。
我第一次去巴基斯坦是从伊朗的扎黑丹(Zāhedān)口岸陆路入境的,进入巴基斯坦的那一侧后,虽然又破又烂,却让我感到十分亲切,因为有一种熟悉的印度既视感;再跑到拉合尔这座城市一看,根本就是德里的翻版嘛——莫卧儿王朝在规划这两座城市的时候就是双子城,拉合尔跟德里原来也都属于英属印度的旁遮普省。拉合尔东边朝向德里的城门叫做“德里门”,而德里红堡朝向拉合尔方向的正门叫做“拉合尔门”,基情满满。
▲拉合尔的德里门(图片来源:网络)
▲德里的拉合尔门(图片来源:网络)
印巴这对好基友把印度搞分裂这个事儿在我看来就是一场极不负责任的闹剧,你去研究那段历史会发现印巴分治的前因就好像夫妻吵架赌气,老是拿离婚威胁对方,两边都不肯拉下面子,而且还特别嘴贱,你来我往几下子,脸皮彻底撕破,结果就真离婚了。离婚之后还不断为了分财产的事情你争我夺,最后从恩爱夫妻变成了世仇——应验了那句“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在印巴分治尘埃落定之前,国大党和穆盟双方为了获取自己这边民族主义者的好感,肆无忌惮地展示自己强硬的态度,为了意气用事的口头之争,将统一印度的前景和希望彻底撕碎。同时也将人民群众对彼此的敌视煽动了起来,导致了极大规模的宗教仇杀,仇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让情况变得不可收拾——这些后果都是双方一开始完全没有料想到的,就好像潘多拉盒子被打开,释放出了内心的恶魔。
印巴分治这件蠢事儿深究起来的话,跟南亚人民的性格有关。话说南亚文明有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种姓制,很多学者光顾着批判种姓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却没有人研究过种姓这种社会阶级制度对南亚地区人民性格和心理的影响。
假如一个社会具有种姓这样的阶级制度,首先呢,会有非常庞大的一个阶层长期逆来顺受,这部分人出现心理变态的概率难免会高很多——自我否定、自我压抑、自残这些现象我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过。印度农民自杀人数之多也能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根本没人关心底层阶级的心理健康,所以往往被忽视。然而另一方面,又必然伴随着一种心理特质——“优越感”。优越感是阶级社会的特征,高等阶级的人会相对低等阶级拥有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可很多时候,这种“优越感”难免会跟自身实力不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优越感”就会变成另一些东西——比如“傲慢自大”,又比如“精神胜利”。
《阿Q正传》讲的便是一个关于“优越感”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的故事,你们感受一下是不是?事实上,中国古代阶级社会的优越感,比起南亚可要差远了。我们的中国文化是压抑优越感的,强调的是自谦、自省——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而且也绝不主张你把自己的优越感表现出来。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低调文化”,自己明明有一块钱的东西,要说成只值一毛钱。正因为我们具有这样的文化背景,通过精神胜利来寻求“优越感”的阿Q才有被写成故事的价值,他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该有的样子。南亚人民则不大懂得虚怀若谷的道理,一毛钱的东西非要说成一块钱,有点啥都恨不得昭告天下,满大街都是阿Q,觉得“优越感”是理所当然的。
那是不是只有高等阶级的人会有优越感呢?并不是,印度的种姓歧视链非常复杂,A眼里B是低贱的,但B还能找个C来歧视一下……就好像就算是阿Q也能欺负一下小尼姑和小D,永远都能找到不如自己的人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所以大家会看南亚人民日子总也过得乐呵乐呵,那是因为人家心态好,从不比上,专门比下。
尽管种姓是印度教特色,可在南亚这个大染缸里,每个人都逃不开种姓的分类。在过去种姓是与职业相挂钩的,就算你不属于印度教,南亚人民依然会习惯性地通过职业来评价你的高低贵贱。之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外国人在印度属于刹帝利(Kṣatriya),那是因为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属于统治阶级,刹帝利是统治阶级的种姓;很多人问我中国人在印度算什么种姓,假如一定要算的话,顶多就是工商阶级的吠舍种姓(Vaiśya),因为来印度的中国人大都是做生意的。毕竟连印度首富安巴尼都只是吠舍,你还想咋地?来过印度的朋友假如碰到当地人跟你寒暄,他们一定会开门见山地问: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的工作将决定你在他们心目中属于哪一个社会阶级,以及他们要如何看待你。
由于人都得有职业,所以只要你生活在南亚就逃不出种姓阶级社会的分类。比方说在印度教里洗衣工是贱民,可难道你改宗别的宗教人家就瞧得起你了?只要你是个洗衣工,不管你信什么宗教,在南亚都是个贱民。伊斯兰教主张真主面前人人平等,甚至可以说这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可是传到了南亚之后却被这个大染缸所同化,主动发展出了伊斯兰教的种姓制度。关于这个,我之前写过:
十二世纪穆斯林通过武力征服了印度次大陆,作为前现代时期最完善的宗教秩序体系,伊斯兰教跑到印度一看傻了眼——建立在种姓制度上的印度社会秩序简直无懈可击啊!你要想说服上层的印度教徒皈依穆斯林太难了,人家是锦衣玉食的既得利益群体,做惯了大爷,怎么可能跟你玩?
于是那些低种姓贱民成了穆斯林传教的目标群体,反正他们在印度教里是无产阶级甚至奴隶阶级,就算改宗伊斯兰教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但是,当这些一穷二白的萌新穆斯林加入到伊斯兰教社会之后,又引起了老穆斯林贵族的不满——凭啥这些穷光蛋跟我们平起平坐?把穆罕默德“人人平等”教诲全忘了。
为了平息这类矛盾,南亚的穆斯林主动学习种姓制度的成功经验。十四世纪德里苏丹国的一位政治思想家Ziauddun Barani提出将穆斯林群体分为了Ashrafs(贵族)、Ajlafs(平民)、Arzals(贱民)三个等级,实行隔离制和内婚制,这样就确保了印度教贱民改宗穆斯林之后还是继续挑大粪,不会占用Old money们的社会资源。而且最牛逼的一点在于,穆斯林统治阶级还规定这个制度通过律法(Zawabi)强制执行,优先度高于伊斯兰教法。任何穆斯林要是敢反对这个种姓制度,立马就把你划入Arzals贱民种姓——简直深得印度教种姓制度的紧箍咒精髓。
所以数千年的种姓制度对南亚人民最深远的一个影响,就是他们习惯了给人分等级——这个人是高贵的,而那个人是低贱的;看得起这个人,看不起那个人。即便如今废除了种姓,也改变不了这种思维方式,我得承认这种思维方式在许多社会都存在,但没有哪个地方像南亚这样深入骨髓,南亚人民至今依然生活在由他们观念创造的阶级社会里。比方说在印控拉达克就算是佛教徒也有种姓,我丈母娘虽然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可老是瞧不起这个瞧不起那个,我跟我太太吐槽说这也太没有佛教精神了,她说没办法,在印度都是这样的。
这种阶级社会的思维方式,对整个民族的心理塑造不可忽视。“优越感”所产生的“傲慢”,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特别“轴”,死要面子不肯变通。很多人可能觉得印度人很轴很二,其实巴铁有过之而无不及。比方说在边界纠纷问题上,中印边界是印度轴在那里不肯让步和谈判,但印巴边界问题却是巴基斯坦更轴,死咬着主张不肯跟印度谈判,结果搞得印度很被动……这就叫做“以轴攻轴”。这种“轴”和“傲慢”先是造成了英属印度分裂为印巴两个国家;后来又造成巴基斯坦分裂为了孟巴两个国家。
关于孟加拉独立的过程,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由于中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缘故,国内很少有人提及。所以现在我可以回过来讲孟加拉了,先说结论:让孟加拉下定决心从巴基斯坦独立的主要原因,正是因为他们被傲慢的西巴基斯坦当做二等公民。
从“东巴基斯坦”到“孟加拉国”
英国决定让英属印度独立之后,印度很多民族都有点蠢蠢欲动,想要独立建国,比如克什米尔、海得拉巴,还有就是孟加拉。孟加拉在1905年就被分割过,好不容易缝了回去,假如印巴分治的话免不了又要被重新割开。当时孟加拉总理非常希望孟加拉省可以独立建国,假如能够实现的话,孟加拉将成为南亚最富有最繁荣的国家——他设想的这个孟加拉联邦(United Bengal)包括了印度的整个东北部。
尼赫鲁当时说,统一的孟加拉可以,但前提是你们得加入印度。尼赫鲁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装作很大方的样子占人家便宜——表面上好像答应了你,却紧接着提出一个羞辱对方智商的无理要求。这样的句式后来在中印边界问题上也屡次出现——要谈判可以,但前提是中国先撤离印度主张的领土。
但英国当年在孟加拉留下的刀疤,已经构建起了东西孟加拉不同的宗教认同,在最后投票表决的时候,民族认同被宗教认同所撕裂,缝合的刀疤重新被扯开——西孟加拉加入了印度,而东孟加拉加入了巴基斯坦成为“东巴基斯坦”。
▲东西两个巴基斯坦
但我前面也讲了,南亚的穆斯林本身就是伊斯兰世界的一朵奇葩,被印度的种姓制度所同化,阶级观念深重。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照理说是建立在南亚穆斯林的宗教身份认同基础之上的,大家总该同心同德了吧?到头来却发现在宗教认同之上还有更高一层的民族认同,而这个民族认同的冲突以阶级对立的方式体现了出来。
这段话是不是把各位看晕了?我试着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大家想象一下南亚是个家禽养殖场,鸡鸭混着一起养,黑鸡、黑鸭、白鸡、白鸭本来都关在一个笼子里。由于鸡和鸭经常打架,于是养殖场主决定要把鸡鸭分开,黑鸡和白鸡被关到了一起,想不到白鸡居然霸凌起了黑鸡,说白的是高等鸡,黑的都是劣等鸡。
巴基斯坦是白鸡,孟加拉则是黑鸡。
巴基斯坦建国后,东西分成了两摊儿,东边的东孟加拉大约有7500万人,西边的巴基斯坦有5500万人。西巴的穆斯林明明是少数派,却在南亚思维方式的诱导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觉得东巴的孟加拉穆斯林是“低等的、不纯的”(Inferior and Impure)。这种优越感产生自以下几方面:
西巴的人皮肤更白;
西巴的地盘是当年莫卧儿王朝的龙兴之地,政治中心在这里,汇聚了统治阶级的精英;
西巴距离伊斯兰教的大中东根据地更近,伊斯兰文化更为纯正;
东巴的孟加拉人缺乏军事素养,不会打仗,因此是劣等民族。
鉴于此,西巴觉得东巴“太孟加拉化”(too Bengali)——这里的“孟加拉化”毫无疑问是个贬义词——因此就想要强行同化东巴,同化的第一步是要求孟加拉人都说乌尔都语,为此还禁了包括泰戈尔在内的孟加拉语文学作品。我前面就讲了,在巴基斯坦建国之初,会说乌尔都语的人只占总人口的4%,为什么对乌尔都语如此执着呢?因为一来乌尔都语是莫卧儿王朝穆斯林统治者的语言,也是英属印度的官方语言,当时会说乌尔都语被视为精英阶层的标志(现在已经完全没有这种光环了);二来乌尔都语使用阿拉伯字母书写,而阿拉伯语是先知唯一认定的古兰经官方语言,因此乌尔都语跟伊斯兰教的精神高度相符。
可问题在于孟加拉人对自己的孟加拉语也有自己的“优越感”啊,论文化传承甩了乌尔都语好几条街,强制要求孟加拉人说乌尔都语的做法自然引起了孟加拉人的反抗……除了文化歧视之外,西巴对东巴还实行经济歧视,剥削东巴的经济收入。双方的对抗愈演愈烈,到了1971年,东巴各地爆发了公民抗命活动,独立的呼声高涨,从而激怒了西巴,演变为了一场西巴对东巴孟加拉民族主义者的种族灭绝。
1971年发生在东巴基斯坦的事情,在历史上早已上演过很多次,叫做“宗教迫害”。话说东巴不也是伊斯兰教国家吗?怎么会自己迫害自己呢?宗教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个逻辑学上的产物,解释权都在人手里。首先呢,东巴确实有一部分印度教徒和佛教徒,这部分人当然是清洗对象。但搞清洗的目的,是为了消灭孟加拉的文化,那么光迫害异教徒就不够了。于是,只要是被认定为“受了印度教影响”的穆斯林,也需要“清洗”。比方说你要是坚持要说孟加拉语不肯学乌尔都语,就可以认为“受了印度教影响”。
除了杀害之外,强奸也是一个主要的清洗方式。在1971年西巴对东巴进行种族清洗的“探照灯行动”(Operation Searchlight)中,穆斯林宗教领袖和阿訇宣布妇女可以作为“战利品”,鼓励士兵强奸那些印度教妇女,以及他们认为受印度教影响的孟加拉穆斯林妇女,通过让她们受孕来创造“纯洁的”穆斯林……据不同的统计估算,当年总共有30-300万的孟加拉人被杀,20-40万的妇女被强奸,比南京大屠杀要惨上好几倍。1000万孟加拉人逃到印度避难,有很多难民至今仍然生活在印度。
▲孟加拉的大屠杀纪念馆(图片来源:网络)
▲至今孟加拉人还在抗议当年战争中巴基斯坦犯下的罪行没得到应有的惩罚(图片来源:网络)
西巴如此孤注一掷对待东巴,其实还有一层心思:当时西巴的统治者认为东巴是他们的负担。由于印巴的敌对关系,在两国开战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东部的防御。东巴的军事力量非常薄弱,成为了巴基斯坦防御印度的“后顾之忧”,使得巴基斯坦无法集中力量夺取整个克什米尔。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时,双方争夺克什米尔,由于无力在东巴设防,东巴被印度给捅了菊花。在巴基斯坦看来,假如能够用东巴换克什米尔的话,无疑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买卖。因此东巴跟西巴的关系就有点像灰姑娘跟她的后妈,在西巴这个“后妈”眼里,克什米尔才是亲生的,灰姑娘是可以送人的。
“探照灯行动”开始于1971年的3月25号,第二天东巴就宣布了独立并开始组织力量抵抗西巴,后来9个月的时间里,巴基斯坦事实上陷入了内战。当年12月印度决定下场援助东巴,印度那时候已经有了一艘从英国买来的二手航母,航母对孟加拉湾的海上封锁起到了关键作用,两个星期就把巴基斯坦打到投降,史称“第三次印巴战争”,这场战争其实只是“孟加拉解放战争”的一部分。
当时印度下场武装干预巴基斯坦内战,让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很紧张。不得不说印度靠这一战树立了很高的威望,把1962年中印战争丢的脸给挣了回来。当时印度完全有能力吞并东巴,或者趁机入侵巴基斯坦将其彻底瓦解,但印度却不敢这么做,巴基斯坦投降之后便见好就收。
冷战期间巴基斯坦背后的老大是美国,因此当西巴在东巴大开杀戒的时候尼克松选择了视而不见;而印度虽然嘴上说不结盟,事实上跟苏联走得很近,一方面有苏联在背后撑腰,另一方面不得不看苏联的脸色行事。美国人认为,南亚假如没有了巴基斯坦对印度的牵制,让印度一家独大,那就意味着苏联的势力将在南亚横行无忌。因此印度一出手,美国就将航母战斗群部署到了孟加拉湾,尼克松还跟勃列日涅夫专门通了电话让他节制一下印度,印度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压力之下不得不适可而止。
那一战之后,巴基斯坦再也无力正面对抗印度,印度确立了南亚霸主的地位;美国接受了南亚新的势力平衡,改变战略转而加强了对印度的拉拢,以避免印度进一步倒向苏联。
▲尼克松和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理(图片来源:网络)
与此同时,南亚的另一个小国看得瑟瑟发抖——我们国家内部也有类似的语言认同冲突,印度今天可以把巴基斯坦给肢解了,明天会不会就来肢解我呢?这个国家选择在战争中帮助西巴,让西巴的飞机、船只在他们国家中转加油。
这个小国就是斯里兰卡。
未完待续。
转载自“随水文存”微信公众号,原题为:《【解读】南亚地缘政治和身份认同漫谈》
相关阅读:
了解复杂世界 关注“坐井观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