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效应”,社恐孩子的社交魔咒
我发现社恐的小孩儿,他不敢主动跟人打招呼,甚至别人过来跟他说话,他也不敢回应。
像芊芊和我几个闺蜜的孩子就是,总不敢参加人多的活动,上课也不敢举手发言。
这些“不敢”,都是因为孩子心里有一个心魔,这个心魔在心理学上叫做“聚光灯”效应。
就是孩子在公共场合或者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会想象自己在一个漆黑的舞台上:
周围一切都是黑暗的
所有光线都打在自己身上
所有的眼睛都盯着自己
就像这个影子舞台上的小人一样↓
我有次带芊芊参加聚会,我定的日料店的榻榻米包间,所有人都要脱鞋进去。
我闺女就是死活不脱,她觉得不自在。但是明明在家里,她天天光着脚丫。
这就是聚光灯心理在作祟,她觉得她这鞋一脱,所有人都会盯着她的脚看。
然而事实是什么呢?
no one cares,根本没人在意。
👉为什么社恐的孩子会有“聚光灯心理”呢?
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别人对自己的的评价,是存在偏差的。
其实不光孩子,每个人都会这样,即便你不是社恐,但也一定有过社恐的时刻。
这个时候就是因为,你是以自己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不知不觉就夸大了自己的存在感。
聚光灯效应有一个心理实验,就是1个人穿着一件特别丑的t恤,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已经有5个人。
这个人觉得至少一半的人会注意到他穿的这件丑t恤,但是问另外5个人,只有1个人注意到了。
这就和我老公永远分不清,我哪件衣服是新买的,是一个道理
人的注意力,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放在自己身上。
👉那怎么帮社恐的孩子打破这种聚光灯心理呢?
首先不要把她放在聚光灯下面
我以前为了让闺女练胆,总是让她上课多举手发言,什么事都让她自己去和别人沟通。
但我发现根本行不通,因为她本来就怕被别人注意,或者怕被人拒绝,这种聚光灯式的恐惧,让她迈出每一步都很艰难。
你想想你自己不敢参加某个聚会,上台发言前紧张的感觉,是不是你心里想的都是:万一我说话不得体怎么办,万一待会忘词了怎么办?
你上台前的紧张、恐惧,就是因为你站在聚光灯下时,会觉得你的一切缺点都被放大了。
所以,一定先把孩子的聚光灯摘走。
比如我闺女跳街舞,你看着这是在最前面领舞,但其实,我们是从站在最后一排开始的。
刚开始她连门都不敢进,我就跟她商量,“你就站最后一排,老师根本不会注意你。”
然后我偷偷和老师打了招呼:“前几节课先不理她,更不用纠正她。让她先在这个环境里当个小透明,等她感到安心和自在了再说。”
上了几次课以后,我发现她不那么排斥了,我说咱们要不然试试第2排,她也接受了。
就这样,慢慢地她跳得有自信了,上去领舞也不害怕
所以不要让孩子直接站在聚光灯下去练胆量,恰恰相反,要先在不被注意的地方,等她积累了自信,有勇气以后,再站在聚光灯下。
时常提醒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聚光灯是错觉
当孩子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的时候,你可以说
别人对你的注意力,连你想的一半都不到,你身上没有聚光灯。
你这样走进去,妈妈打赌,能一直盯着你的人几乎没有。
小朋友多了也没关系,你玩你的,他们玩她们的,没人会特别注意你的。
我们要时常提醒社恐的孩子:“聚光灯效应”只是你的想象,不是真实的。
转移注意力,观察真实的世界
把孩子对自己的注意,切换到对别人的注意上。
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让孩子观察观察,他说了什么有趣的话,问了什么问题。
聚会的时候,让孩子看看,大家穿了什么衣服,场地怎么布置的,有没有人聊的话题是你感兴趣的。
这样一来,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别人身上,就不会想别人怎么看他了。
我们不要把举手发言、当众演讲、参加聚会等等,当成对社恐孩子的锻炼,这还是因为你很在乎别人的评价。
而别人的评价大多是不可控的,也是不负责的,绝大多数都是随口一说。
我们要做的,是帮孩子放松心态,打破聚光灯效应。
有一天,当你社恐的孩子,对社交不再那么紧张焦虑了,可能就是因为她终于意识到了:原来,除了我自己,没人会那么在意我的一举一动。
最后 视频版
喜欢视频版的妈妈,可以关注【芊妈i陪娃】的视频号,每次3分钟,1个案例+1个底层逻辑+1个解决策略,和芊妈一起生活化育儿。
-The End-
点开芊妈的公号名片👇
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只会写干货,而把你们弄丢了。
还有我的新书《给孩子的全科启蒙》已经二印了,这本书确实是我这十年带着芊芊边学习美式教育的先进理念,边在她身上摸索出来比较简单的,在家就可以操作的一套方法。
所以受到很多妈妈们认可,我也是特别开心,后面我也会给大家再继续写的,感兴趣的妞们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选购哦~
p.s:所有我写的装修和居家文章专门发到这个新开的公号哈,关注【i芊家】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