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成了我的“心理毒瘤”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读者:沉琴
昨天,我发现了一家口味不错的云南菜,遂配文“是等了196分钟也值得的程度”,附上定位,发送朋友圈。三十分钟后,无人点赞。
我开始紧张,考虑是否该删掉这条没什么意义的朋友圈。“别呀,你现在删别人还是会知道,倒显得你心理多么脆弱一样。”一条朋友圈扯出了八百个心眼子,我为什么在乎别人是不是点了赞呢?回翻前段时间自己发了些什么:精致排放的九宫格附以精心想出来的文案。文案字不能太多,显得表达欲太强;字也不能太少,显得很没有内容;要恰到好处,最好是引用的一两句并不大众的歌词或改编的某一句诗词,显得有思量。
不知不觉,发朋友圈的讲究变得越来越多。时间最好不要太过于频繁,这会影响别人的观感;配图也要有讲究,要讲究一个风格变化;上个月的妆造和这个月的得不一样才有发的必要,得透出那么些想让人发现又不想让人完全发现的小心思。分组可也有讲究,哪些能让亲友看,哪些不能让同学看,哪些得让亲友看但没必要让同学看。一个个分组和标签就像一个个小圈层,既有相交的部分,但又不能让他们完全融合。我们站在对方的视角上,去思考看到这条朋友圈他或她会有什么反应,在我为数不多的几个文案或标准的九张图里会发现什么内容。这个细节会不会太不明显,他或她是不是很难发现?要不这张图,还是放最中间吧。
《二十不惑2》剧照
对于生活的动力变成了“为了能发上一条朋友圈”。西四那条街街景真不错,要是去散个步应该可以配上九张图吧;首钢园的工业风也太出片了,必须得脚踩长靴化个妆去拍上一组;走,去拍上一组北海公园的菊花展,今天的朋友圈有着落了。这一切都只想传达一个信息——让别人在给我点赞的同时心里能感叹一句“她的生活可真丰富”。
上个月,舍友说下了课想去圆明园。我,再加上两个朋友,我们四个女孩儿成行,在宿舍里打扮了一个多小时才带着索尼相机缓缓出门(普通的手机像素已经不符合我们对于“出片”的要求)。到了地儿,我们逮着一片能看出点儿秋意的水潭和树疯狂拍照。一个人举着相机拍的时候,另两个就吹起泡泡来营造所谓的“氛围感”。撑着船经过福海的叔叔似乎早就习以为常,对我们这样“轰轰烈烈”拍照的阵仗没有多看一眼。因为到了圆明园就快四点,等我们拍得意兴阑珊——准确地说是拍到可以产出一条朋友圈的时候,终于想起来去找一找圆明园里著名的大水法遗址。北京的天在那时已经近乎黑蒙蒙,而圆内只有往外走的人,没有太多灯照明。我们从绮春园入,里面实在太大,索性放弃寻找。在等车去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低头挑选照片。相机里的还得等回到宿舍才能导出。
《二十不惑》剧照
几乎是夜晚十二点了,大家的朋友圈依次出炉。我还煞有其事地写了一句诗配我的九宫格,“暮荷蘸福海,江秋洇神潭”,喜滋滋的按序排放了人物和景物的顺序。果然点赞一茬茬,我一个个点开,再一遍遍仔细查看我的配图。内心感到愉快,似乎我的确走进了圆明园里的博物馆,似乎我真实看到了大水法遗址。虚荣膨胀的心在那刻像配图里的泡泡一样越吹越大,越飘越远。许是夜深人静了,我顿时开始难过。为什么为了一条朋友圈如此煞费苦心,折腾而造作?为什么不走进夜幕下的大水法遗址去感受历史的耻辱?为什么不了解建筑背后的知识而永远把它当作图片的背景?为什么不享受热乎乎的美食而要等全部菜上了拍个全家福好发朋友圈?为什么明明肉眼能接触到更深刻美丽的真实的时候,举起手机并美名其曰永恒的纪念?在人们不能发朋友圈的年代,就无法纪念永恒的情感和珍贵记忆了吗?那个晚上,我的的确确失眠了。
打开小某书APP上随便一个旅游攻略,其中“能否出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子。似乎大家都逐渐将完美的图片呈现看得越来越重要,“拍”这个动作更多时候已替代了视觉和听觉和直达心灵的体验,变得越来越机械化,分量也越来越不足。于是,我打开了朋友圈里“仅三天可见”的设置,想把过往那段时间里看似精致得体,但除了刻意已无剩太多内容的朋友圈紧紧锁住。许嵩有一句歌词“只是一碗杨枝甘露,你拿起手机拍个不休,把我晾在一旁,像一块木头”,这句歌词现如今时刻提醒着我,放下发朋友圈的执念,去体验鲜活的当下和真实的人间。
《我的邻居长不大》剧照
不过,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朋友圈好像已经成了一种社交媒介(至少在我的生活里的)。我和几年不见的高中同学唯一有可能的交流,就是我在她的,或她在我的,朋友圈底下评论一句俏皮话或表情。这是我认为该多分享自己生活的重要理由,主动或被动了解到那些久已不逢面的朋友近况。大学里有位女同学,几乎没有发过一条朋友圈,四年下来,我几乎只知道她的名字,尽管我们的宿舍只相隔两间。但问题也出现了,正因为我把朋友圈当作社交媒介,那些前脚给别人朋友圈点了赞说了俏皮话而主动略过我的,便让我感到失落——一种笃信原来我们连“点赞之交”都算不上的落寞。没有互动和回应,我就开始考虑删掉这条看似装洒脱的朋友圈。是的,在我打破第一步,不再让朋友圈变成精致的格式化风景后,又在第二步上遇到了问题——人们通常更乐意为格式化风景奉出举手之赞。
至此,朋友圈已经成了我心理上的毒瘤。据大火的MBTI测试,我是个INFP,那种最会内耗的性格。我见不得自己不左不右地发朋友圈,可偏偏还忍不住想分享自己的日常,按捺不住不折不扣的分享欲。我总将个人生活视作孤岛,而朋友圈可以是搭载其他人渡海的小帆船。可朋友圈的表演痕迹又太重,人又是多么渴望被理解和倾听;理性告诉我们要克制住,做不麻烦别人的,成熟的、知性的人。不知道又有多少紧挨着却永远无法靠近的现实孤岛呢?
排版:空豆 / 审核:杨逸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