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咨询师,经常在咨询中遇到这样的困惑:
◉ “在人际交往中我特别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怕被拒绝,往往委屈了自己,这让我特别痛苦和压抑,我怎么才能自如地与人相处呢?”
◉ “我大学毕业几年了,一直都没有工作,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就一直呆在家里,成天睡觉、打游戏。我其实很痛苦,也想改变现状,但是可能与社会脱节了,怎么办呢?”
◉ “我有一个晋升机会,领导也推荐了我,但是有好几个候选人,我之前工作表现虽然还可以,但是他们都也很优秀,跟他们比我可能还差一些,一想这些就紧张,头都疼了,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我想放弃竞选了,我应该坚持吗?”
◉ “我很喜欢一个女孩子,能感觉她对我也有好感;但是我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一线职员,没房没车;我担心她会在意这些,我也怕自己工作并不会有好的发展,不能给她未来...我该去跟她表白吗?”
每一位来访者的困惑,都有TA特有的形成原因,也需要从不同角度综合地去理解,但是也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不自信或低自尊。
每一个人在经历挫折或者创伤时,都会有一些消极、痛苦的情绪体验,有些人会通过自我安抚或者他人的陪伴会慢慢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有些人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抑郁情绪中无法自拔,更有些人表现得像没发生过什么,却通过一些“症状”表达。
而我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这些挫折,取决于支撑我们“自恋”的心理结构是如何的。
自体心理学就是从人类的自恋需求出发去阐述心理结构的,核心结构是“自体(self)”。
自体是人格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中心,是一个深度的心理学概念,而且处于体验/经验的中心,是各种影响的接纳者,荟萃了每个人特别的核心的雄心壮志、理想、天赋和技能的空间,启动和维持自我鼓励、自我引导、自我维持功能的整体,这一整体为人格提供了核心价值,并赋予人的生活以意义感(Wolf)。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四大理论基石之一,源自海因茨·科胡特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自体心理学作为当代精神分析四大主流学派之一,摆脱了古典精神分析的单一性。其从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世界中脱颖而出,关注人际互动与人类主体之间的关系,真正从人性主义角度关注来访者的主体经验,整合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治疗及科学实证研究的力量,是当代临床心理治疗的重要成就之一。弗洛伊德认为,包括自恋型人格障碍在内的自体疾患群(自恋神经症)是不可能被分析疗愈的,此后的50年,不同的分析家和治疗师对此进行了不同探索,但收效甚微。直到1971年,科胡特(Kohut)提出了对自体疾患的系统分析的方法,这一情况得以改观,之后在1977年科胡特正式发展了自体心理学。临床工作中不乏遇到自恋议题,自恋性特质导致来访者无法充分利用资源,严重妨碍来访者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传统精神分析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无法治疗,但自体心理学发展了更有效的精神分析工作思想和方式,重建了精神分析对人性的关怀。自体心理学被认为是精神分析流派中最温暖的,强调在心理分析治疗中对来访者共情的人性理解,以使病人获得自身的重建。与客体关系和经典精神分析相比,自体心理学更温暖、更包容,更贴近来访者的感受,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中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自我、疗愈自我,在临床中,对提高复约率,增强疗效有促进。这也是为什么强烈推荐你一定要学自体心理学的原因所在!自体感不是可以直接表达的,是一种综合的、不易描述的、不可直接观察的、核心的、根本的和决定性的体验。可以外化体验为“十感”:存在感、效能感、价值感、胜任感、稳定感、确定感、目标感、方向感、掌控感、统整感,这十感正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根本追求。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咨询师,往往在工作中识别和不断修复的也正是这十感,需要咨访同盟间非常细腻与耐心的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感受和评估我们当下的自体感,并适当自我调整或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能过技能和天分以及完成目标获得积极的有价值的感觉・频繁的焦虑、抑郁、易怒、恐惧(外在世界或身体的完整)・自体在时间上严重地失去连续感,在空间上失去统整感,对身体碎片化、身体健康的广泛持续的担心恐惧・感觉到身体在被分成不同的部分,失去容忍,踩在海洋中心的水面上没有任何支撑・感觉丢失了,死去了,身体好像不是他自己的,想法也觉得怪怪的,超出了病人精神组织之外自体不单独存在的,永远是要在自体客体的环境中被谈及的。自体客体不是一个实体,是一种我们的内在经验和需求,当然是也是我们通过婴儿期与重要抚养人的互动内化而来的。这个经验是可以带给我们两类调节功能,抚慰和激励,抚慰是针对负性感受进行的互动性调节,激励是针对正性感受进行的互动性调节,而更多地由一种双元调节过程,不断拓展正性情感,并把负性的情感状态降到最低。与在人类伙伴中体验到相似感和亲切感有关的挛生/另我的体验需求如果镜映需求未被满足,会让我们在挫折中感到十分痛苦(致命打击至生死攸关的心理连接)。・影响自体的经验“组织”(常常采用否认的防御机制),健康表现欲的发展受到抑制(甚至固著在夸大状态),影响到人格结构(如受虐)。如果理想化需求未被满足,会体验到安全感低,焦虑、恐惧和攻击性的情感调节能力降低。・更容易产生空虚感;渴望与一个理想化(完美的)他人有关系。而挛生/另我的体验需求未被满足,则会使我们失去归属感,造成青春期身份认同和分离/个体化问题等。婴儿时期“恰好的挫折”使我们的人格结构更坚固,而成年后我们依然可以在人生经历中,不断地体验、觉察和修复自体客体需求,最终走向成熟与自信。与客体关系和经典精神分析相比,自体心理学更温暖、更包容,更贴近来访者的感受。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中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自我、疗愈自我,在临床中,对提高复约率,增强疗效有促进。咨询师通过帮助来访者找到发展失败的自体,重塑个体经验,使来访者能够重新发展这一极的自体,最终形成健康的人格。与常见的经典自体心理学课程不同,在这55讲课程中,徐钧老师作为国内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之一,会结合现代自体心理学,侧重前沿的人际精神分析相关研究,确保内容经典且与时俱进!- 紧跟国际进展,了解自体心理学临床工作中前沿的理论和技术。
当你想要快速掌握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有一个公式可参考:学习新的知识 = 学习素材 + 系统反思+ 专业反馈 学习素材:由徐钧老师亲自打造专业内容,尽可能让初学者也能听懂学会;系统反思:每1章知识点+1个作业,保证每一个学习单元扎实推进;专业反馈:专业导师视频课程+临床咨询师助教答疑,双师教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