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的年轻人
这一卷从 1898 年秋至 1903 年夏,是梁启超流亡岁月的第一阶段。他带着幸存者的内疚抵达东京,六君子血洒菜市口,光绪被囚瀛台,一众同志四处逃散。他要消化这创痛,也要警惕这创痛。流亡是前所未有的经验,熟悉的世界陡然消失,最寻常的语言与食物也变成挑战。惊恐与威胁也从未消退,对他头颅的悬赏遍布中国沿海城市,延伸至海外。流亡也是契机,它助你抛弃习惯的窠臼,拥抱新思想与新感受,塑造一个新自我。
——《梁启超:亡命(1898—1903)》
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涯。流亡让他开始了自我重塑之旅:重新认识中国和自己,摆脱了习惯的束缚,拥抱新思想与新感受,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他将走向世界,接受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从而有机会以不同视角来观察中国,反思变法失败的缘由,思考中国改良之道路。
“在巨大的名声之下,
这位流亡政治家平淡得多”
文 / 许知远
节选自《梁启超:亡命(1898—1903)》
接下来三个月,梁启超穿梭于夏威夷诸岛,它们比他想象的遥远,“布列于太平洋中,欲往小埠,必乘轮船,航海而往, 非一月不能毕事”。5 月 23 日,《太平洋商报》刊登了他在考爱岛上的新闻,三周后又报道了他即将抵达茂宜岛,一场大型集会在等待他的到来。终于,梁启超见到孙眉,发现后者的牧场大得惊人,需要骑马一天才游毕,“人称君为茂宜王,今乃知为名不虚传”。这也是一切开始的地方,牧场资金支持了孙文的最初行动,孙的介绍信又将梁带到此地。孙眉定也被这位年轻人征服,或许会觉得,比起弟弟过分的反叛,他的救国理论更可行。面对孙眉,梁启超或许也不无愧疚。一个多月前,他还去信孙文,谈到大阿哥事件带来的新契机, “全国人心悚动奋发,热力骤增数倍”,说服孙也加入勤王行列。他承认反满、兴民权是公义,但勤王最符合此刻的时势, “真乃事半功倍”。举事成功后可以推选光绪为首任总统,“两者兼全,成事正易,岂不甚善”。他知道这主张必激怒孙文, 信中再度重申“必当合而不当分”,期待“握手共入中原”, 并给了一个确切时间——半年后。他努力在康有为与孙文间找到一中间道路,“名为保皇,实则革命”。
梁启超的魅力征服了听众。“他对北京的腐败和政治阴谋内幕的揭露,他对可怜的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紫禁城内中南海中的一个小亭里的描述,以及他要使中国变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改革方案......都使我们热情鼎沸,激动不已”,一位当地华人回忆说。对于这些店主、劳工来说,支持一个被废除的明君比推翻整个满人统治更有说服力。他们纷纷慷慨解囊,会费每人二元,若另有捐赠,大会发给凭票,著明姓名、捐款数目。这也是一种投资,皇帝成功复位后即可凭票换取公债。
《太平洋商报》的记者发现,在巨大的名声之下,这位流亡政治家平淡得多,原以为他该“阴沉、皱纹深深”,结果看到一张光滑、孩子气的面孔,“大大的棕色眼睛,同时在笑与思考,最重要的特征,大,牙齿尖利,洁白却不规整”。他会讲少许英语,却不足以解释自己的想法,也像很多中国人一样,不喜欢直接回答问题,但他头脑开阔、富有魅力, 甚至可以打动听不懂中文的听众。
#来现场吧
地点
V-Land 甬江天地
(浙江宁波市鄞州区北二路 V-Land 甬江天地滨岸超集生活馆)
主办方
单读、单向空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V-Land 甬江天地
扫码报名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谈话节目《十三邀》主创。
著作包括《祖国的陌生人》《一个游荡者的世界》《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等,他正在撰写五卷本梁启超传记,其中两卷《梁启超:青年变革者 1873—1898》,《梁启超:亡命(1898—1903)》现已出版。
许知远“梁启超五卷本”第二卷,讲述走向世界的梁启超。1898 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却意外踏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这一时期的梁启超以日本横滨为基地,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杂志,促发了中文世界新知识与新思想的生产与传播,影响巨大且深远;同时他游历夏威夷、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呼应海外华人广泛觉醒的政治意识,建立保皇会(Chinese Empire Reform Association)的全球网络。
本书以大量细节还原历史场景,塑造了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维度的政治亡命者形象;并以梁启超为中心,牵引出严复等维新同仁,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以及李鸿章、大隈重信、西奥多·罗斯福等政治人物,更有温哥华的叶恩、新加坡的邱菽园、悉尼的梅光达等散落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他们的热情与挣扎,演出一部 19、20 世纪之交的全球风云画卷。
三十而立的梁启超,以世界经验反观中国困境。他逐渐脱离康有为,获得智识上的独立,也走到了思想成熟的关键时刻。从“维新”到“新民”,梁启超再一次推动了“变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