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加强团结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安全和繁荣。另一种是抱持零和思维,挑动阵营对立,让世界走向动荡和分裂。两种选择代表着两个方向,将决定人类前途和地球未来。
——11月15日国家主席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举行中美元首会晤
当地时间11月15日,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举行了中美元首会晤。报道是这么说的:
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在这些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中,有个问题显得有些“突兀”,就是芬太尼问题。之所以说“突兀”,是因为芬太尼问题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气候变暖这些宏大议题相比,显得太“小”了。虽然打击“毒品”问题,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是中国也并不是说像当年英国搞“鸦片战争”那样逼着美国买,甚至中国都没有直接向销售“芬太尼”。那么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小题大做”呢?芬太尼合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被应用于临床的第一个芬太尼族药品,问世后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领域迅速获得推广应用,一度成为麻醉手术中的主要用药,也作为疼痛治疗,尤其是术后镇痛的首选阿片类药物。不过,美国的“制药利益集团”影响力之大,大家都有所了解,很快芬太尼就被滥用了,逐步演变成危害社会的毒品。其实,美国社会的阿片类药物滥用问题已经发生过三波。第一波滥用潮始于1991年左右,当时一些制药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资助相关专家和机构,兜售“阿片类药物无害论”。电视剧《成瘾剂量》(Dopesick)就是讲述美国资本家萨克勒家族(普渡制药公司)隐瞒“奥施康定”成瘾性,导致很多人陷入了药物成瘾的漩涡,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亲人、家庭乃至生命。第二波药物滥用潮于2010年左右开始。当时处方阿片类药物变得难以获得,人们便将注意力转向海洛因。第三波便是当前正在发生的芬太尼滥用。近年来,芬太尼类物质在美国瘾君子群体中越来越流行。那美国人吸毒,中国怎么会和芬太尼挂上钩呢?主要还是制造业能力太强了。美国甩锅中国出口“毒品”,是说中国向其周边国家,出口了化学品以及压片机、胶囊填充机、压片机模具等可以用于“芬太尼”药片生产的物资。而实际上根据国际禁毒公约和中国法律均不受管制,是普通商品。那按照美国这个逻辑,中国出口水管(无缝钢管)到中东,难道就等于巴勒斯坦的导弹是中国送的了?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美国这么在意这个“药物成瘾”的问题呢?或者这么在意“芬太尼走私”问题呢?咳咳,这个理由估计拜登自己都不信。如果美国高层真的在乎这个问题,那美国为什么会开放大麻,为什么不认真打击国内的毒品交易?为什么美国人民叫着最贵的医保,却平均健康收益这么差?再说,从奥施康定到芬太尼,不都是美国制药公司搞出来的。英国《卫报》2017年的一篇报道指出,过去十年间,制药商投入近25亿美元用于游说和资助美国国会议员。而拜登竞选最大的金主就是辉瑞,这个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好的,问题来了。“走私芬太尼”的泛滥,谁损失最大?从墨西哥等周边国家走私进入美国的“芬太尼”,可是不会给美国医药公司交专利费的。过去美国病人身上疼了,就去高价买制药公司的药。而现在不光自己的“正品止疼药”卖不动了,很多其他的病,美国人现在也几十块钱买份芬太尼,哎,就不疼解决了……自己家的韭菜,怎么能让别人去割,所以制药公司想要限制这个问题的动力最大。这一年,“人工智能”如火如荼,那么,现在看来,人工智能在哪个领域的作用最大?“元宇宙”或者说“虚拟世界”。之前,想要建设“元宇宙”最大的难度,是工具。你想,要构建这么多的虚拟空间,需要的编程人员,设计人员,的数量是一个天文数字。大概率有点像在秦始皇时期,期望靠人工把高铁铺满中国杯难度差不多。而在人工智能成熟之后,相当于有了挖掘机,有了炼钢厂,有了混凝土。搞元宇宙建设的难度大幅降低。可以想象,随着人工智能普及,大量现实的工作也会被人工智能替代。而大家的工作和时间更多的将会花在虚拟世界的营造和体验上。(预告,计划写的“2038年的世界”一文中判断:2038年,大概一半的消费都是为虚拟体验消费)那么问题来了,和衣食住行不同这些“身体的需求”不同,虚拟世界只满足人类的一个需求,“大脑的需求”。虚拟世界会想尽办法让你的大脑“爽”。那么?比“爽”的话,哪个虚拟世界带来的刺激能超过“芬太尼”呢?所以,如果美国人民可以花几十块钱,就让大脑“爽”一下,那么之后的“虚拟世界”又让谁来买单呢?